一种防盗锁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8128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盗锁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盗锁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盗锁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增强,安全防盗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锁”作为把守门户的铁将军,人们对其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锁大多结构复杂而且安装使用不方便。随着指纹识别的实用性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品上应用了指纹解锁,其中密码指纹锁在防盗门的锁具领域应用也来越广泛,现有的防盗门多数应用普通的带有钥匙的锁具,但是即使是质量好的锁具,也会发生技术开锁盗窃的情况,而指纹密码省去了钥匙,不会被技术开锁,还能避免发生忘记带钥匙而被反锁门外的情况,而且指纹密码不同于数字密码,除了本人之外,密码指纹锁不会被其他人打开,安全性很高,但是密码指纹锁由于采用了电子电路,若发生停电或防盗门应用在户外环境没有电源的情况下,密码指纹锁将不能工作,防盗门无法正常锁闭及打开,所以对于电源的依赖成为了制约密码指纹锁防盗门推广的一个短板,因此,亟需一种密码指纹锁,能够保证锁具在安装到防盗门进行使用时,摆脱对于电源的依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盗锁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锁大多结构复杂而且安装使用不方便,若发生停电或防盗门应用在户外环境没有电源的情况下,密码指纹锁将不能工作,防盗门无法正常锁闭及打开,所以对于电源的依赖成为了制约密码指纹锁防盗门推广的一个短板等一系列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盗锁件结构,包括防盗锁件本体,所述防盗锁件本体上设置有指纹识别器,所述指纹识别器上设置有指纹识别区,所述防盗锁件本体一侧设置有锁体,所述锁体设置有锁舌,所述锁体一侧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一侧电性连接有存储器,所述控制器一侧电性连接有电源盒,所述指纹识别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锁体一侧设置有锁芯,所述锁芯设置有锁孔,所述锁孔上设置有钥匙,所述锁体一侧设置有内锁旋钮。

进一步的,所述指纹识别器一侧设置有电量指示灯,所述电量指示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盗锁件本体一侧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锁芯一侧通过铰链设置有锁芯盖,所述锁芯盖表面颜色与防盗锁件本体表面颜色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盒内串联有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锁件结构,通过指纹识别器一侧设置有电量指示灯,电量指示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当电池的电量不足时,指示灯显示红色能够提醒相关人员更换电池,通过防盗锁件本体一侧设置有把手,便于防盗锁件本体的开启和关闭,通过锁芯一侧通过铰链设置有锁芯盖,锁芯盖表面颜色与防盗锁件本体表面颜色相同,能够在指纹解锁器不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开锁,并通过设有的锁芯盖,隐蔽性较强,从而提高了防盗的效率,通过电源盒内串联有电池,增设的备用电源保证了安装有密码指纹锁的防盗门在即使没有电源供给的情况下,依旧能够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盗锁件本体,2-锁舌,3-指纹识别器,4-指纹识别区,5-把手,6-锁芯,7-锁孔,8-钥匙,9-铰链,10-锁芯盖,11-指示灯,12-控制器,13-存储器,14-电源盒,15-电池,16-内锁旋钮,17-锁体,18-电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2所示,一种防盗锁件结构,包括防盗锁件本体1,所述防盗锁件本体1上设置有指纹识别器3,所述指纹识别器3上设置有指纹识别区4,所述防盗锁件本体1一侧设置有锁体17,所述锁体17设置有锁舌2,所述锁体17一侧电性连接有控制器12,所述控制器12一侧电性连接有存储器13,所述控制器12一侧电性连接有电源盒14,所述指纹识别器3与控制器12电性连接,所述锁体17一侧设置有锁芯6,所述锁芯6设置有锁孔7,所述锁孔7上设置有钥匙8,所述锁体17一侧设置有内锁旋钮16,所述控制器12一侧设置有电源接口18。

优选的,所述指纹识别器3一侧设置有电量指示灯11,电量指示灯11与控制器12电性连接,当电池15的电量不足时,指示灯11显示红色能够提醒相关人员更换电池。

优选的,所述防盗锁件本体1一侧设置有把手5,便于防盗锁件本体1的开启和关闭。

优选的,所述锁芯6一侧通过铰链9设置有锁芯盖10,锁芯盖10表面颜色与防盗锁件本体1表面颜色相同,能够在指纹解锁器3不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开锁,并通过设有的锁芯盖10,隐蔽性较强,从而提高了防盗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电源盒14内串联有电池15,增设的备用电源保证了安装有密码指纹锁的防盗门在即使没有电源供给的情况下,依旧能够正常使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