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刀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按压式刀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获得了极大提高,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家居小产品的安全性、产品的实用性以及其美观性。刀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其种类及结构设计也日渐丰富起来。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刀主要包括折叠型、伸缩型以及使用刀鞘等几个种类,其中,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是伸缩型刀具。伸缩型刀具以其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现有的伸缩型刀具在将刀片推出刀柄后,刀片可以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伸出的状态。
但由于现有伸缩型刀具通常均属于开放式结构设计,使用过程中刀片主体会暴露于外界,待切割物体屑沫容易进入并在刀体内积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交叉污染或发生生锈,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安全隐患,影响其正常使用。此外,当现有刀具的刀片断裂或出现其他质量问题时会造成整个刀具的报废,只能对整个刀具进行更换,从而造成资源浪费,且不能满足某些紧急场合的使用需求。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135748.4,申请日:2011年04月2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可伸缩的刀具,该申请案的刀具包括刀身、固定于刀身内的刀座、推动件、刀片及复位弹簧,刀座设有滑槽,刀片安装于推动件的前端,推动件容置于滑槽内且在滑槽内作前后移动;复位弹簧位于推动件及刀座之间,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推动件及刀座,带动推动件回缩至刀座的滑槽内。该申请案通过用手推动推动件的操作部向前移动,推动件沿刀座的滑槽向前移动,从而将刀片推出刀座的前端进行使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得移至前端的推动件在使用者放手后即可自动回退至刀座内。但该申请案的刀具在使用状态下需要一直推动推动件对刀片进行人工固定,使用麻烦,且当刀片退回至刀座内时。此外,当该刀具的刀片断裂急需继续使用时,必须临时去购买新的刀片或去其他地方取用才能对刀片进行更换,更换不便,从而给实际使用过程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刀具通常为开放式结构设计,易造成交叉污染,且刀片发生断裂急需继续使用时,必须临时去购买新的刀片或去其他地方取用才能对刀片进行更换,更换不便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按压式刀具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刀具装置通过采用封闭式结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刀片发生交叉污染及生锈,且当刀片损坏时,可以随时对刀片进行自由更换,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使用需求。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按压式刀具装置,包括刀片、刀头、刀管、按压部和弹性伸缩控制机构,所述的刀片依次穿过刀管和刀头,所述的刀头、刀管和按压部组成刀具的封闭外壳,所述的弹性伸缩控制机构位于刀管内部,且其远离刀头的一端与按压部相连,通过按压部的按压带动弹性伸缩控制机构进行伸缩,从而控制刀片的伸出与回缩。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刀管包括外管、活动管和支撑管,其中,所述活动管的一端与支撑管相连,其另一端与按压部相连;所述的外管嵌套于活动管及支撑管的外部,且外管及支撑管靠近刀头的一端均与刀头相锁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管的内部设有隔板,通过隔板将支撑管隔开形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的活动管包括连接部和移动控制部,上述连接部伸进支撑管的第二容纳腔内部,移动控制部与按压部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伸缩控制机构包括限高片、控制管、活动杆和弹簧,其中,所述的活动杆为矩形管状结构,且活动杆的出刀端与进刀端均为由上下两片组成的弹性结构,所述上下两片之间存在供刀片穿过的开口,上述活动杆的外部套设有弹簧,且活动杆的出刀端位于支撑管的第一容纳腔内部,活动杆的进刀端穿过隔板上的第一出刀孔与活动管相连;
上述活动杆的出刀端设有楔形夹头,楔形夹头套设于控制管的内部,控制管的内腔尺寸与楔形夹头的外廓尺寸相匹配,且控制管靠近刀头的一端设有限高片,该限高片的内孔尺寸介于楔形夹头与控制管的外廓尺寸之间,从而允许活动杆的楔形夹头穿过而阻止控制管穿过,通过按压部对活动管进行按压,带动活动杆外部的弹簧进行伸缩,从而实现楔形夹头与控制管的分离,进而通过控制夹头的夹紧与张开来实现刀片的伸缩与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管的连接部设有第二出刀孔,所述活动杆的进刀端设有限位部和卡合部,所述的活动杆通过卡合部与第二出刀孔的上下两侧相卡合,所述限位部的尺寸大于第二出刀孔的尺寸,用以对活动杆进行限位。
更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阻抑片,该阻抑片与限高片相卡接,且阻抑片上加工有供刀片穿过的孔隙,该孔隙的高度小于刀片的厚度,上述阻抑片的设置用于防止刀片发生滑落。
更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管的移动控制部靠近按压部的一端设有刀片储存器,刀片储存器上设有与刀片进给方向垂直的一列栅格板,且上述刀片储存器与移动控制部之间为一体成型或固定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管的内部还设有防偏器,该防偏器上设有供刀片穿过且对刀片进行纵向定位的刀片轴向控制口,所述刀片轴向控制口的高度与刀片厚度相匹配。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按压部包括相互嵌套的外套管和内套管,其中,所述的内套管插入刀片储存器的内部,所述的外套管套设于外管的外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活动管与外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的第一滑槽延伸至活动管的尾端,所述的第二滑槽延伸至外管的尾端,所述的按压部上设有第四固定孔,通过控制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及第四固定孔内锁定旋钮的旋转方向对刀具进行锁定及拆卸。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按压式刀具装置,包括刀片、刀头、刀管、按压部和弹性伸缩控制机构,所述的弹性伸缩控制机构位于刀管内部,通过按压部的按压带动弹性伸缩控制机构进行伸缩,从而控制刀片的伸出与回缩,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刀具设计为封闭结构,并能根据需要通过按压使刀片伸出刀头外或回缩至刀管,既方便使用又方便存放,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刀片长期暴露在外发生交叉污染及生锈,能够更好地保护刀片,保证刀片的清洁,具备实用性和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按压式刀具装置,其弹性伸缩控制机构包括限高片、控制管、活动杆和弹簧,且活动杆的出刀端设有楔形夹头,楔形夹头套设于控制管的内部,且控制管靠近刀头的一端设有限高片,该限高片的内孔尺寸介于楔形夹头与控制管的外廓尺寸之间,通过按压部对活动管进行按压,带动活动杆外部的弹簧进行伸缩,从而实现楔形夹头与控制管的分离,进而可以通过控制夹头的夹紧与张开来实现刀片的伸缩与固定。通过采用上述弹性伸缩控制机构显著提高了对刀片伸缩的控制精度,且有利于保证刀具使用过程中刀片的牢固性。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按压式刀具装置,还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阻抑片,阻抑片上加工有供刀片穿过的孔隙,且该孔隙的高度小于刀片的厚度,由于该阻抑片具有弹性,当按压按压部时,刀片能够穿过阻抑片上的孔隙并对刀片进行夹紧,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刀片发生滑落。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按压式刀具装置,所述活动管的移动控制部靠近按压部的一端设有刀片储存器,刀片储存器上设有与刀片进给方向垂直的一列栅格板,通过刀片储存器上的栅格板可以同时储存多个备用刀片,从而保证刀片损坏时能够随时对刀片进行自由更换,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使用需求。
(5)所述活动管的内部还设有防偏器,该防偏器上设有供刀片穿过且对刀片进行纵向定位的刀片轴向控制口,所述刀片轴向控制口的高度与刀片厚度相匹配。通过上述防偏器的设置可以防止刀片进入活动杆时发生偏移而进不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按压式刀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一种按压式刀具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一种按压式刀具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偏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的活动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按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定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3的阻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4的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4的限高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4的刀片锁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4的限高片与刀片锁定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4的活动管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刀片;2、刀头;201、出刀部;202、固定部;203、刀片定位孔;204、第一固定孔;205、出刀口;3、外管;301、第三固定孔;302、第二滑槽;4、按压部;401、外套管;402、内套管;403、第四固定孔;5、阻抑片;6、限高片;601、第一边框;602、腰部卡槽;603、第二边框;7、支撑管;701、第二固定孔;702、隔板;703、第一出刀孔;8、控制管;9、活动杆;901、楔形夹头;902、限位部;903、卡合部;10、弹簧;11、防偏器;1101、刀片轴向控制口;12、活动管;1201、连接部;1202、移动控制部;1203、第一滑槽;1204、刀片储存槽;1205、第二出刀孔;1206、顶出控制板;1207、顶出楔块;13、刀片储存器;1401、控制部;1402、锁定部;15、刀片锁定器;1501、楔形卡脚;1502、楔形切面;1503、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按压式刀具装置,包括刀片1、刀头2、刀管、按压部4和弹性伸缩控制机构,所述的刀头2、刀管和按压部4组成刀具的封闭外壳,所述的刀片1依次穿过刀管和刀头2,所述的弹性伸缩控制机构位于刀管内部,且其远离刀头2的一端与按压部4相连,通过按压部4的按压带动弹性伸缩控制机构进行伸缩,从而控制刀片1的伸出与回缩。
实施例2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按压式刀具装置,包括刀片1、刀头2、刀管、按压部4和弹性伸缩控制机构,所述的刀头2、刀管和按压部4组成刀具的封闭外壳,所述的刀片1依次穿过刀管和刀头2,所述的弹性伸缩控制机构位于刀管内部,且其远离刀头2的一端与按压部4相连,通过按压部4的按压带动弹性伸缩控制机构进行伸缩,从而控制刀片1的伸出与回缩。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刀管包括外管3、活动管12和支撑管7,其中,所述活动管12的一端与支撑管7相连,其另一端与按压部4相连;所述的外管3嵌套于活动管12及支撑管7的外部,且外管3及支撑管7靠近刀头2的一端均与刀头2相锁定。具体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刀头2包括出刀部201和固定部202,出刀部201上设有出刀口205,出刀口205的形状及尺寸与刀片2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上述固定部202用于刀头2与支撑管7及外管3进行固定连接。为了保证刀具使用过程中刀片1的安装牢固性,防止刀片1松动,上述出刀部201上还加工有刀片定位孔203,通过刀片定位孔203内的螺钉或锁紧旋钮对刀片1进行锁紧。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管7的内部设有隔板702,通过隔板702将支撑管7隔开形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其第一容纳腔嵌套于刀头固定部202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刀头2的固定部202上设有第一固定孔204,支撑管7及外管3上分别加工有与第一固定孔204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孔701、第三固定孔301,通过第一固定孔204、第二固定孔701及第三固定孔301内的螺钉或固定旋钮将支撑管7及外管3与刀头2锁定在一起。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活动管12包括连接部1201和移动控制部1202,上述连接部1201上设有第二出刀孔1205,且连接部1201伸进支撑管7的第二容纳腔内部,移动控制部1202与按压部4相连。具体的,上述移动控制部1202内设有一列刀片储存槽1204,通过该刀片储存槽1204对备用刀片进行储存,从而当刀片2损坏时便于对刀片2进行更换。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按压部4包括相互嵌套的外套管401和内套管402,其中,所述的内套管402插入移动控制部1202的内部,所述的外套管401套设于外管3的外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弹性伸缩控制机构包括限高片6、控制管8、活动杆9和弹簧10,其中,如图6所示,所述的活动杆9为矩形管状结构,且活动杆9的出刀端与进刀端均为由上下两片组成的弹性结构,所述上下两片之间存在供刀片1穿过的开口,上述活动杆9的外部套设有弹簧10,且活动杆9的出刀端位于支撑管7的第一容纳腔内部,活动杆9的进刀端穿过隔板702上的第一出刀孔703与活动管12相连。上述活动杆9的进刀端设有限位部902和卡合部903(上、下两个卡合部即组成活动杆9进刀端的弹性结构),所述的活动杆9通过卡合部903与第二出刀孔1205的上下两侧相卡合,所述限位部902的尺寸大于第二出刀孔1205的尺寸,用以对活动杆9进行限位。将活动杆9的上下两片进行压缩,卡合部903间隙缩小,使卡合部903穿过第二出刀孔1205进入活动管12的连接部1201,而限位部902的尺寸相对较大无法穿过第二出刀孔1205,此时停止压缩,则两个卡合部903在弹性力的作用下相互分离,间隙增大,从而与第二出刀孔1205的上下两侧相卡合,实现弹性伸缩控制机构与活动管12的连接。本实施例中限位部902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卡合部903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且限位部902的高度大于卡合部903的高度。
上述活动杆9的出刀端设有楔形夹头901(两个楔形夹头即组成活动杆出刀端的弹性结构,且楔形夹头901靠近刀头2一端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其远离刀头2一端的横截面尺寸),楔形夹头901套设于控制管8的内部,且控制管8的内腔尺寸与楔形夹头901的外廓尺寸相匹配,从而保证正常工作状态下楔形夹头901能够被控制管8夹紧,防止刀片1滑动。所述控制管8靠近刀头2的一端设有限高片6,该限高片6的内孔尺寸介于楔形夹头901与控制管8的外廓尺寸之间,以便于使活动杆9能够穿过限高片6而控制管8则不能穿过。通过按压部4对活动管12进行按压,带动活动杆9外部的弹簧10进行伸缩,从而实现楔形夹头901与控制管8的分离,进而通过控制楔形夹头901的夹紧与张开来实现刀片1的伸缩与固定。
本实施例的刀具装置还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阻抑片5,该阻抑片5与限高片6相卡接(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卡接结构,图中省略),以防止限高片6发生摆动;该阻抑片5上加工有供刀片穿过的孔隙,该孔隙为矩形孔结构,且该孔隙的高度小于刀片1的厚度,由于该阻抑片5具有弹性,当按压按压部4时,刀片1能够穿过阻抑片5上的孔隙并对刀片进行夹紧,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刀片发生滑落。本实施例的阻抑片5安装于刀头2与限高片6之间,具体的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装于刀具内的其他位置。
本实施例的活动管12与外管3上分别设有第一滑槽1203、第二滑槽302,所述的第一滑槽1203延伸至活动管12的尾端,所述的第二滑槽302延伸至外管3的尾端,所述的按压部4上设有第四固定孔403,通过控制第一滑槽1203、第二滑槽302及第四固定孔403内锁定旋钮的旋转方向对刀具进行锁定及拆卸。如图10所示,上述锁定旋钮包括转动控制部1401和锁定部1402,本实施例中锁定部1402为圆柱体结构,且锁定部1402的两相对面上加工有相互平行的切面,上述两切面之间的间距与第一滑槽1203及第二滑槽302的尺寸相匹配,将锁定旋钮的锁定部1402插入第四固定孔403并控制锁定部1402的切面与第一滑槽1203及第二滑槽302平行,使锁定旋钮由活动管12及外管3的尾端滑入第一滑槽1203及第二滑槽302,然后通过转动控制部1401对锁定部1402进行旋转,使锁定部1402的切面与第一滑槽1203及第二滑槽302产生错位,从而对活动管12、外管3及按压部4进行锁定。当旋转锁定部1402使其切面与第一滑槽1203及第二滑槽302平行时即实现解锁状态,此时可通过按压按压部4进行进刀操作或对刀片1进行更换。
实施例3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按压式刀具装置,包括刀片1、刀头2、刀管、按压部4和弹性伸缩控制机构,所述的刀头2、刀管和按压部4组成刀具的封闭外壳,所述的刀片1依次穿过刀管和刀头2,所述的弹性伸缩控制机构位于刀管内部,且其远离刀头2的一端与按压部4相连,通过按压部4的按压带动弹性伸缩控制机构进行伸缩,从而控制刀片1的伸出与回缩。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刀管包括外管3、活动管12和支撑管7,其中,所述活动管12的一端与支撑管7相连,其另一端与按压部4相连;所述的外管3嵌套于活动管12及支撑管7的外部,且外管3及支撑管7靠近刀头2的一端均与刀头2相锁定。具体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刀头2包括出刀部201和固定部202,出刀部201上设有出刀口205,出刀口205的形状及尺寸与刀片2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且出刀部201靠近固定部202的一端与出刀口205之间形成楔形凹陷(图中没有显示出来),从而有利于对刀片1进行导向,使刀片1易于穿过出刀口205;上述固定部202用于刀头2与支撑管7及外管3进行固定连接。为了保证刀具使用过程中刀片1的安装牢固性,防止刀片1松动,上述出刀部201上还加工有刀片定位孔203,通过刀片定位孔203内的螺钉或锁紧旋钮对刀片1进行锁紧。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管7的内部设有隔板702,通过隔板702将支撑管7隔开形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其第一容纳腔嵌套于刀头固定部202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刀头2的固定部202上设有第一固定孔204,支撑管7及外管3上分别加工有与第一固定孔204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孔701、第三固定孔301,通过第一固定孔204、第二固定孔701及第三固定孔301内的螺钉或固定旋钮将支撑管7及外管3与刀头2锁定在一起。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活动管12包括连接部1201和移动控制部1202,上述连接部1201上设有第二出刀孔1205,且连接部1201伸进支撑管7的第二容纳腔内部,移动控制部1202与按压部4相连。具体的,如图3所示,活动管12的移动控制部1202靠近按压部4的一端设有刀片储存器13,刀片储存器13上设有与刀片1进给方向垂直的一列栅格板,上述刀片储存器13与移动控制部1202相卡接,通过该刀片储存器13上的栅格板可以同时储存多个备用刀片。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按压部4包括相互嵌套的外套管401和内套管402,其中,所述的内套管402插入刀片储存器13的内腔,所述的外套管401套设于外管3的外部。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弹性伸缩控制机构包括限高片6、控制管8、活动杆9和弹簧10,其中,如图6所示,所述的活动杆9为矩形管状结构,且活动杆9的出刀端与进刀端均为由上下两片组成的弹性结构,所述上下两片之间存在供刀片1穿过的开口,上述活动杆9的外部套设有弹簧10,且活动杆9的出刀端位于支撑管7的第一容纳腔内部,活动杆9的进刀端穿过隔板702上的第一出刀孔703与活动管12相连。上述活动杆9的进刀端设有限位部902和卡合部903,所述的活动杆9通过卡合部903与第二出刀孔1205的上下两侧相卡合,所述限位部902的尺寸大于第二出刀孔1205的尺寸,用以对活动杆9进行限位。将活动杆9的上下两片进行压缩,卡合部903间隙缩小,使卡合部903穿过第二出刀孔1205进入活动管12的连接部1201,而限位部902的尺寸相对较大无法穿过第二出刀孔1205,此时停止压缩,则两个卡合部903在弹性力的作用下相互分离,间隙增大,从而与第二出刀孔1205的上下两侧相卡合,实现弹性伸缩控制机构与活动管12的连接。本实施例中限位部902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卡合部903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且限位部902的高度大于卡合部903的高度。
上述活动杆9的出刀端设有楔形夹头901,楔形夹头901套设于控制管8的内部,且控制管8的内腔尺寸与楔形夹头901的外廓尺寸相匹配,从而保证正常工作状态下楔形夹头901能够被控制管8夹紧,防止刀片1滑动。所述控制管8靠近刀头2的一端设有限高片6,该限高片6的内孔尺寸介于楔形夹头901与控制管8的外廓尺寸之间,以便于使活动杆9能够穿过限高片6而控制管8则不能穿过。通过按压部4对活动管12进行按压,带动活动杆9外部的弹簧10进行伸缩,从而实现楔形夹头901与控制管8的分离,进而通过控制楔形夹头901的夹紧与张开来实现刀片1的伸缩与固定。
本实施例中活动管12的内部还设有防偏器11,如图7所示,该防偏器11靠近按压部4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供刀片1穿过且对刀片1进行纵向定位的刀片轴向控制口1101,所述刀片轴向控制口1101的高度与刀片1厚度及活动杆9的进刀端高度相匹配,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刀片1进入活动杆9时发生偏移而进不去。
本实施例的刀具装置还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阻抑片5,阻抑片5与限高片6相卡接(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卡接结构,图中省略),以防止限高片6发生摆动;上述阻抑片5上加工有供刀片穿过的孔隙,如图11所示,阻抑片5的刀片进口端与上述孔隙之间形成楔形凹陷,从而更加有利于对刀片1进行导向。上述孔隙的高度小于刀片1的厚度,且由于该阻抑片5具有弹性,当按压按压部4时,刀片1能够穿过阻抑片5上的孔隙并对刀片进行夹紧,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刀片发生滑落。本实施例的阻抑片5安装于刀头2与限高片6之间,具体的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装于刀具内的其他位置。
本实施例的活动管12与外管3上分别设有第一滑槽1203、第二滑槽302,所述的第一滑槽1203延伸至活动管12的尾端,所述的第二滑槽302延伸至外管3的尾端,所述的按压部4上设有第四固定孔403,通过控制第一滑槽1203、第二滑槽302及第四固定孔403内锁定旋钮的旋转方向对刀具进行锁定及拆卸。如图10所示,上述锁定旋钮包括转动控制部1401和锁定部1402,本实施例中锁定部1402为圆柱体结构,且锁定部1402的两相对面上加工有相互平行的切面,上述两切面之间的间距与第一滑槽1203及第二滑槽302的尺寸相匹配,将锁定旋钮的锁定部1402插入第四固定孔403并控制锁定部1402的切面与第一滑槽1203及第二滑槽302平行,使锁定旋钮由活动管12及外管3的尾端滑入第一滑槽1203及第二滑槽302,然后通过转动控制部1401对锁定部1402进行旋转,使锁定部1402的切面与第一滑槽1203及第二滑槽302产生错位,从而对活动管12、外管3及按压部4进行锁定。当旋转锁定部1402使其切面与第一滑槽1203及第二滑槽302平行时即实现解锁状态,此时可通过按压按压部4进行进刀操作或对刀片1进行更换。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按压式刀具装置,包括刀片1、刀头2、刀管、按压部4和弹性伸缩控制机构,所述的刀头2、刀管和按压部4组成刀具的封闭外壳,所述的刀片1依次穿过刀管和刀头2,所述的弹性伸缩控制机构位于刀管内部,且其远离刀头2的一端与按压部4相连,通过按压部4的按压带动弹性伸缩控制机构进行伸缩,从而控制刀片1的伸出与回缩。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刀具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2,其区别主要在于刀片1及限高片6的结构与实施例2不同。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刀片1的背部加工有凹槽,该凹槽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工为锯齿形、圆形或方形凹槽等。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限高片6加工为H型结构,包括第一边框601(靠近控制管8的一端)、第二边框603及连接第一边框601与第二边框603的腰部卡槽602,上述第一边框601的内孔尺寸介于楔形夹头901与控制管8的外廓尺寸之间,以便于使活动杆9能够穿过限高片6而控制管8则不能穿过;上述腰部卡槽602的一个侧面与第一边框601及第二边框603围绕成封闭结构,其另一侧面为敞口结构(此处所指两个侧面是指与刀片1垂直的两个侧面)。如图14、15所示,上述限高片6的腰部卡槽602卡套有刀片锁定器15,该刀片锁定器15的内孔高度大于限高片6的腰部卡槽602的高度,刀片锁定器15的外廓尺寸小于外管3的内孔尺寸,从而便于刀片锁定器15可相对于限高片6进行径向移动。所述刀片锁定器15的一侧面顶部设有楔形卡脚1501,且刀片锁定器15设有楔形卡脚1501的侧面与上述腰部卡槽602敞口的侧面相卡合,以便于楔形卡脚1501能够随刀片锁定器15上下移动,通过楔形卡脚1501与刀片1背部凹槽的卡合与分离来实现对刀片1的锁定与解锁。
为了便于对刀片锁定器15的上下移动进行控制,如图15所示,当刀片锁定器15卡套于腰部卡槽602时,第一边框601的底部高于刀片锁定器15的底部高度,且刀片锁定器15的底部加工有楔形切面1502,刀片锁定器15的顶部设有复位弹簧1503。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活动管12靠近活动杆9的一端设有顶出控制板1206(与活动管12固定相连或可拆卸相连),顶出控制板1206的端部设有顶出楔块1207,该顶出楔块1207与刀片锁定器15底部的楔形切面1502相配合。刀具正常使用状态下,刀片锁定器15内的楔形卡脚1501与刀片1背部的凹槽相卡合,从而对刀片进行锁定,防止使用过程中刀片1发生移动。而当按压按压部4时,与按压部4相连的活动管12带动活动杆9一起向前移动,活动管12前端的顶出控制板1206随之向前移动并与刀片锁定器15底部的楔形切面1502相互配合,从而推动刀片锁定器15相对于限高片6向上偏移,复位弹簧1503在外管3与刀片锁定器15之间发生收缩,楔形卡脚1501与刀片1背部的凹槽发生分离,从而对刀片1进行解锁,可以使刀片1沿进给方向发生移动,而当刀片1伸出长度调整好后停止按压按压部4,刀片锁定器15在复位弹簧1503的作用下进行复位,即相对于限高片6向下偏移与限高片6的腰部卡槽602重新卡合,即使楔形卡脚1501与刀片1背部的凹槽重新卡合,对刀片1进行锁定。本实施例的刀具可以更加方便地对刀片1进行锁定及解锁,对刀片1锁定效果较好,且操作简单。本实施例中活动杆9的限位部902与卡合部903之间的距离大于活动管12上第二出刀孔1205的厚度。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