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3254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子锁。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即: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而随之产生的充电安全问题已逐渐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如何对设于车辆和充电桩之间的充电枪进行安全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充电枪在充电时,其一端是与充电桩相连的、另一端则是搭载于车辆上的,充电完毕后再将充电枪从车辆上卸下来或者同时使充电枪脱离充电桩和车辆,由于充电枪在充电过程中通过的电流较大、电压较高,如果发生带电插拔,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充电桩和汽车车辆上设置安全保护电路(相对完备的安全防护措施,也会在此基础上增设机械式锁件)以防止带电拔插问题的发生;然而,这种方式仍然无法保证充电过程的绝对安全,原因在于:1、安全保护电路的设置依然无法完全杜绝误拔误插或者他人违规或恶意拔插现象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通过人为机械方式进行上锁和解锁,无法利用电动汽车上控制器进行实时的通断电控制,由于充电过程中均为高压电源,人为操作解锁也会存在触电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锁,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封装有固定框、至少一个位于固定框的端侧的信号触发开关、整体贯穿于固定框分布且至少一个端头同时贯穿壳体侧壁分布的锁销以及装设于固定框内并套装于锁销上以用于驱动锁销相对于固定框和壳体作伸缩运动的电磁线圈,所述锁销作伸缩运动时与信号触发开关相抵或相离以控制信号触发开关的启闭,所述固定框内还设置有用于将电磁线圈封装于固定框内的防水密封胶层。

优选地,所述信号触发开关为一个,所述信号触发开关位于固定框的后端侧并与锁销相对中,所述壳体的前端壁面上开设有用于供锁销的前端向前伸出的第一滑孔;在所述电磁线圈驱动锁销向后缩回时,所述锁销的后端头与信号触发开关相抵。

优选地,所述信号触发开关为两个且分别位于锁销的运动轨迹的两侧,所述壳体的前端壁面上开设有用于供锁销的前端向前伸出的第一滑孔,所述锁销的后端装设有一同时与两个信号触发开关相抵的抵压板;在所述电磁线圈驱动锁销向后缩回时,所述抵压板同时与两个信号触发开关相脱离。

优选地,所述锁销的后端套接有一置于两个信号触发开关之间的滑杆,所述抵压板装设于滑杆上,所述壳体的后端壁面上开设有用于供滑杆的后端向后伸出的第二滑孔。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套装于壳体的前端部的第一安装座,所述壳体的前端部的左右侧壁上且沿前后方向对称地开设有两个第一滑道,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对位嵌合于第一滑道内的第一滑轨,所述壳体的前端部的顶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凸,所述第一安装座的顶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卡凸对位卡合的第一卡舌。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左右侧壁上且沿上下方向还对称地开设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前端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卡舌。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套装于壳体的后端部的第二安装座,所述壳体的后端部的顶侧壁和/或底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卡凸,所述第二安装座的顶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第二卡凸对位卡合的扣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还设置有一安装板。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对拼装为一体的底壳和顶壳,所述顶壳的轮廓边沿向下延伸后形成有若干个扣环,所述底壳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与扣环对位扣合的第三卡凸。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集锁止功能与信号反馈功能为一体,能够方便快速地安装于车辆上、充电桩或者充电枪上;利用防水密封胶层来增强锁具核心电气元件的防水、防尘及密封性能;而通过对电磁线圈通断电控制,可在磁力的作用下驱动锁销作伸缩运动,以通过锁销与信号触发开关之间相抵或相离的关系,使充电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信号触发开关的启闭信号来进行充电作业或停止作业的控制,极大地保证了充电枪使用时的安全性;其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快捷、防水防尘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二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锁,它包括壳体a,在壳体a内封装有固定框b、至少一个位于固定框b的端侧的信号触发开关c、整体贯穿于固定框b分布且至少一个端头同时贯穿壳体a侧壁分布的锁销d以及装设于固定框b内并套装于锁销d上以用于驱动锁销d相对于固定框b和壳体a作伸缩运动的电磁线圈e,同时在固定框b内还设置有用于将电磁线圈e封装于固定框b内的防水密封胶层(图中未示出,其可利用灌胶工艺或者注射工艺将防水密封胶注入固定框b内并充满固定框b的轮廓空间,从而实现对电磁线圈e的完全封胶)。以此,通过将信号触发开关c与电磁锁的组成部件集成于壳体a内,使整个锁具集锁止功能与信号反馈功能为一体以便于将整个锁具安装于车辆上、充电桩或者充电枪上,并且利用防水密封胶层来增强锁具核心电气元件的防水、防尘及密封性能;通过对电磁线圈e通断电控制,可在磁力的作用下驱动锁销d作伸缩运动:当锁销d的一端由壳体a伸出后可将充电枪牢固地锁定于车辆的充电口上或者充电桩上,以避免充电枪被误拔或恶意违规拔出,此时锁销d会与信号触发开关形成相抵或相离的关系,从而利用信号触发开关c的开关状态向充电控制装置反馈相应的信号,以进行充电作业;当锁销d的一端缩回后(即此时充电枪与车辆或者充电桩处于解锁的状态),可再次利用锁销d与信号触发开关c形成相抵或相离的关系,通过信号触发开关c向充电控制装置反馈相应的信号,以停止充电作业,保证操作人员接触充电枪时的安全性。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信号触发开关c可采用一个,信号触发开关c位于固定框b的后端侧并与锁销d相对中,同时在壳体a的前端壁面上开设有用于供锁销d的前端向前伸出的第一滑孔f;当电磁线圈e驱动锁销d向后缩回时(即充电枪处于解锁状态时),锁销d的后端头与信号触发开关c相抵,此时,可向充电控制装置反馈信号触发开关c的闭合信号,使充电控制装置停止充电作业;反之,当锁销d向前伸出时(即充电枪处于锁止状态时),充电控制装置则可接收到信号触发开关c的断开信号,以进行充电作业。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本实施了的信号触发开关c也可为两个且两个信号触发开关c分别位于锁销d的运动轨迹的两侧,在壳体a的前端壁面上开设有用于供锁销d的前端向前伸出的第一滑孔f,锁销d的后端则装设有一同时与两个信号触发开关c相抵的抵压板g;当电磁线圈e驱动锁销d向后缩回时,抵压板g同时与两个信号触发开关c相脱离,以此可根据信号触发开关c的断开信号来作为停止充电作业的信号标准,反之,当锁销d向前伸出时,则可根据信号触发开关c的闭合信号来作为启动充电作业的信号标准。

为便于对锁具的零部件进行装配、拆卸及维护更换,在锁销d的后端套接有一置于两个信号触发开关c之间的滑杆h,抵压板g装设于滑杆h上,同时在壳体a的后端壁面上开设有用于供滑杆h的后端向后伸出的第二滑孔k,以此可利用锁销d的伸缩作用,利用滑杆h来保证抵压板g的运动的平稳性并使其能够与信号触发开关c形成合理的结构关系;同时,可在锁销d的后端设置拉绳等装置,以当发生断电或者其他问题而导致电磁线圈e不工作时,可通过拉绳将锁销d的后端从第二滑孔k拉出,从而实现手动强制解锁的功能;当然,如图6所示的电子锁结构也可参考上述方式进行设置,也可实现手动强制解锁的功能。

为提高整个锁具安装的便利性,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锁还包括一套装于壳体a的前端部的第一安装座m,在壳体a的前端部的左右侧壁上且沿前后方向对称地开设有两个第一滑道1,相应地,在第一安装座m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对位嵌合于第一滑道1内的第一滑轨2,同时在壳体a的前端部的顶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凸3,而在第一安装座m的顶侧壁上则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卡凸3对位卡合的第一卡舌4;以此通过第一滑道1和第一滑轨2之间的对位关系可快速将第一安装座m套装于壳体a上并同时实现定向定位的效果,而利用第一卡凸3与第一卡舌4的卡合关系则可将第一安装座m牢固地锁定在壳体a上,以使整个锁具能够最终通过第一安装座m安装于相应的位置上(如充电枪上、充电桩上或者车辆上),同时也便于能够将壳体及其内部部件快速地从第一安装座m上拆卸下来;可以理解为:在采用一个信号触发开关c时,其壳体a也可开设类似的滑道或者设置乐死的卡凸。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在第一安装座m的左右侧壁上且沿上下方向还对称地开设有第二滑道5,同时在第一安装座m的前端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卡舌6;以此,可利用第一安装座m将整个锁具快速地装配在具有与安装机构A(其多用于充电桩上)类似结构的部件上。

当然,为满足锁具的其他安装形式的要求,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锁具还包括一套装于壳体a的后端部的第二安装座n(其整体呈类似于套框或套管的结构形式),在壳体a的后端部的顶侧壁和/或底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卡凸7,同时在第二安装座n的顶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第二卡凸7对位卡合的扣孔8,如此,可将第二安装座n套装于壳体a上并利用第二卡凸7与扣孔8的对位关系进行锁定,而后在利用第二安装座n将整个锁具装设于所需的位置(如充电枪上、充电桩上或者车辆上);可以理解为:在采用一个信号触发开关c时,其壳体a也可开设类似的滑道或者设置乐死的卡凸。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在第二安装座n上还设置有一安装板p,可利用安装板p将锁具快速地装配在具有与安装机构B(其多用于车辆上)类似结构的部件上。

另外,为便于对壳体a及其内部部件进行拆装维护,本实施例的壳体a包括相对拼装为一体的底壳9和顶壳10,在顶壳10的轮廓边沿向下延伸后形成有若干个扣环11,相应地在底壳9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与扣环11对位扣合的第三卡凸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