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拉手和具有其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444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拉手和具有其车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拉手和具有该车门内拉手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门内拉手安装于车辆中车门的内饰板上,可以帮助乘车人员开关车门。相关技术中,车门内拉手仅设有一个拉手盒或者仅设有一个斜拉手,当乘车人员坐姿不正或者自身身体条件受限时,乘车人员难以通过车门内拉手开关车门,影响了乘车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便于乘车人员开关车门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拉手。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门内拉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拉手,包括拉手盒基板、拉手盒和斜拉手,所述拉手盒基板适于固定在所述车辆的车门的内侧面上,所述拉手盒固定在所述拉手盒基板上,所述斜拉手倾斜地连接在所述拉手盒基板与所述车门的内侧面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拉手,便于乘车人员开关车门,提升了乘车体验,同时增强了车门内拉手的强度,防止车门内拉手在使用过程中损坏,且所述车门内拉手能应用于各种车型,通用性强。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拉手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拉手还包括连接柱,所述斜拉手的下端与所述拉手盒基板相连,所述斜拉手的上端通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车门的内侧面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椭圆形的长轴为4cm-6cm且短轴为2cm-4cm。

优选地,所述拉手盒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直角梯形的靠近所述车门的内侧面的边为较短的顶边,所述直角梯形的远离所述车门的内侧面的边为较长的底边。

更进一步地,连接在所述顶边与所述底边之间的直角边位于前面,连接在所述顶边与所述底边之间的斜腰位于后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斜腰与所述底边之间的夹角为30°。

优选地,所述斜拉手与所述拉手盒基板的夹角为110°-13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设有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车门内拉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便于乘车人员开关车门,提升了乘车体验,同时增强了车门内拉手的强度,防止车门内拉手在使用过程中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门内拉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门内拉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门内拉手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

车辆1000,车门内拉手100,拉手盒基板1,拉手盒2,斜拉手3,连接柱4,车门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车门200可以为车辆1000任意一侧的任意一个车门,下面以车辆1000左侧的车门为例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

首先参考图1-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1000的车门内拉手100。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拉手100可以包括拉手盒基板1、拉手盒2和斜拉手3,拉手盒基板1适于固定在车辆1000的车门200的内侧面上,拉手盒基板1可以用于安装拉手盒2和斜拉手3,拉手盒基板1可以安装在车门200的内侧面的中部,具体地,拉手盒基板1可以安装在车门200在车内人员乘坐时肘部对应的位置,便于车内人员抬手抓取车门内拉手100开关车门200。

拉手盒2固定在拉手盒基板1上。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拉手盒基板1与车门200内侧面之间可以容纳出一安装槽,拉手盒2可以安装在安装槽内,拉手盒2可以为一凹槽,凹槽朝向车内的侧壁可以与拉手盒基板1固定相连,凹槽朝向车外的侧壁可以与车门200固定相连,人员可以用手抓住凹槽朝向车内的侧壁推拉车门200,使车门200开启和关闭。

斜拉手3倾斜地连接在拉手盒基板1与车门200的内侧面之间。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斜拉手3可以与拉手盒基板1为一体件,使车门内拉手100外形更加美观,且提高了车门内拉手100的整体强度。

斜拉手3的一端(如下端)与拉手盒基板1的前端固定相连,斜拉手3可以在车门200的内侧面处斜向上延伸,斜拉手3的另一端(如上端)可以与车门200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从而拉手盒基板1、拉手盒2和斜拉手3均与车门200固定连接,提升了车门内拉手100与车门200的连接强度,在斜拉手3与车门200的内侧面的连接处和斜拉手3与拉手盒基板1的连接处之间,斜拉手3可以与车门200的内侧面间隔出前后相通的空间。从而车内人员可以抓住斜拉手3推拉车门200,使车门200开启和关闭。

由于车门200开关时的转动轴位于车门200的前端,斜拉手3相对于转动轴比拉手盒2相对于转动轴距离更近,从而车门200开启时拉手盒2相对于斜拉手3距离车内人员更远。当车门200开启角度比较大时,人员在车内不容易抓住拉手盒2,此时可以抓住距离更近的斜拉手3关闭车门200,开关车门200更加方便,提升了人员的乘车体验。

拉手盒基板1、拉手盒2与斜拉手3可以均位于车门200的内侧面上,使车内人员可以通过抓取拉手盒2朝向车内的侧壁或者斜拉手3推拉车门200,实现车门200的开启和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拉手100,同时设置了斜拉手3和拉手盒2,便于乘车人员在不同情况下可选择地通过抓取斜拉手3或拉手盒2推拉车门200,实现车门200的开启和关闭,提升了乘车体验,同时斜拉手3与拉手盒2同时与车门200的内侧面连接,增强了车门内拉手100的强度,防止车门内拉手100在使用过程中损坏,且车门内拉手100能应用于各种车型,通用性强。

下面参考图1-图3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1000的车门内拉手100。车门内拉手100可以包括拉手盒基板1、拉手盒2、斜拉手3和连接柱4。

如图1-图3所示,拉手盒基板1适于固定在车辆1000的车门200的内侧面上,拉手盒2固定在拉手盒基板1上,斜拉手3倾斜地连接在拉手盒基板1与车门200的内侧面之间。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斜拉手3的下端可以与拉手盒基板1相连,斜拉手3的上端可以通过连接柱4与车门200的内侧面相连,从而斜拉手3的上端并不直接与车门200的内侧面相连,进而斜拉手3可以与车门200的内侧面间隔出前后相通的空间,车内人员便于抓住斜拉手3推拉车门200,使车门200开启和关闭。

具体地,连接柱4的横截面可以为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可以沿前后方向,椭圆形的短轴可以沿上下方向,从而既可以保证斜拉手3与车门200的连接强度,又可以扩大斜拉手3与车门200的内侧面的间隔空间,使车内人员抓取斜拉手3更方便。

更加具体地,椭圆形的长轴可以为4cm-6cm且短轴可以为2cm-4cm,从而连接柱的设计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车内人员可以更方便地通过斜拉手3开关车门200。

优选地,拉手盒2的横截面可以为直角梯形。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直角梯形的靠近车门200的内侧面的边可以为较短的顶边,直角梯形的远离车门200的内侧面的边可以为较长的底边。

更加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在顶边与底边之间的直角边可以位于前面,连接在顶边与底边之间的斜腰可以位于后面。

更加具体地,斜腰与底边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可以理解的是,斜腰与顶边之间的夹角为150°。

当然,拉手盒2横截面的形状不仅于此,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直角梯形的靠近车门200的内侧面的边可以为较长的顶边,直角梯形的远离车门200的内侧面的边可以为较短的底边。

更加具体地,拉手盒2横截面的直角梯形的四个角皆可以为圆角,可以防止拉手盒2顶点处应力集中。由此,拉手盒2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使车内人员抓取更为方便,且使拉手盒2的外形更加美观,提升了车门内拉手100的外观品质。

优选地,斜拉手3与拉手盒基板1的夹角可以为110°-130°,如图1-图3所示,斜拉手3与拉手盒基板1可以为夹角为110°-130°的L型件,斜拉手3可以为拉手盒基板1朝向车内的侧壁向前并沿110°-130°向上延伸的板件,斜拉手3的另一端可以通过连接柱4与车门200的内侧面相连,从而使斜拉手3的设计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更便于车内人员抓握。

具体地,拉手盒基板1、斜拉手3、连接柱4与车门200围成的空间的端面可以为近似直角梯形,连接柱4的下端面的前端形成近似直角梯形的较短的平行边,拉手盒基板1的上端面的前端形成近似直角梯形的较长的平行边,即斜拉手3与拉手盒基板1连接的一端比斜拉手3与连接柱4连接的一端相对车门200的内侧面更近。

近似直角梯形的较短的平行边与车门200的内侧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87°-93°,对应地,近似直角梯形的较长的平行边与车门200的内侧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93°-87°,即由车门200的内侧面的一部分形成的近似直角梯形的一边为近似直角梯形的的近似直角边,由斜拉手3的一部分形成的近似直角梯形的一边为近似直角梯形的的斜边,由此可使斜拉手3更便于车内人员抓握。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拉手100,同时设置了斜拉手3和拉手盒2,便于乘车人员在不同情况下可选择地通过抓取斜拉手3或拉手盒2推拉车门200,实现车门200的开启和关闭,提升了乘车体验,同时斜拉手3与拉手盒2同时与车门200的内侧面连接,增强了车门内拉手100的强度,防止车门内拉手100在使用过程中损坏,且车门内拉手100能应用于各种车型,通用性强。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设有如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车门内拉手100,车门内拉手100可以安装在车门200的内侧面上并与车门200固定连接,乘车人员在车内可以通过抓住车门内拉手100开关车门200,便于开关车门200时用力,提升了乘车人员的乘车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拉手100,便于乘车人员开关车门,提升了乘车体验,同时增强了车门内拉手100的强度,防止车门内拉手100在使用过程中损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