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1989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动工具,具体是一种多功能钳。



背景技术:

多功能钳除了通过两个钳头实现“钳”的主要功能外,还配有其它如刀、剪、锯、锉、螺丝刀、开瓶器等小工具,为了安全起见,在不使用这些小工具时需将它们折叠到握柄上并避免意外展开;而在展开使用时又要避免它们意外折叠。

美国专利文献US6474202B2披露了一种“多功能工具及其部件”,其披露了两种避免小工具意外展开及折叠的方案,一种方案如其图1所示,通过钢板弹簧压持在小工具的根部,令钢板弹簧与小工具的根部紧密接触,通过钢板弹簧的弹力对小工具施加阻力,使用时克服弹簧产生的阻力,避免小工具意外展开及折叠。另一种方案如其图21-22所示,它是在锁定杆的一端设锁指、另一端支撑弹簧,借用弹簧的弹力令锁指钩在小工具(刀)的异形槽内实现对小工具的锁定,使用时需要按压锁定杆令锁指翘起从异形槽内脱出。

另一美国专利文献US8511208B1披露了一种“辅助开启的多用工具及方法”,其披露了避免小工具意外展开及折叠的方案,如其图5所示,它是在释放杆的一端设置凸轮结合部,在刀具的末端设凸轮开口部,依靠凸轮结合部陷入凸轮开口部内对刀具定位。

经实验,US6474202B2图1所示的方案长久使用后会因磨损造成配合松动,钢板弹簧的弹力也可能降低,由此导致对小工具的约束不可靠;而US6474202B2图21-22所示的方案及US8511208B1图5所示的方案,均需要按压锁定杆(释放杆)的位于柄中部的一端令锁指(凸轮结合部)翘起,这在实际使用时,通常需要用两只手协同操作方能实现,由于两只手均被占用,造成展开或者折叠小工具时的不便;若是仅用一只手按压锁定杆(释放杆)位于柄中部的一端,造成不能舒适可靠的握持柄,同样不能舒适便捷的展开或者折叠小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多功能钳对小工具的定位、解锁不便操作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舒适便捷的解锁对小工具定位的多功能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钳,包括通过第一枢轴连接的两个钳头,每个所述钳头的后端通过第二枢轴连接一握柄,所述握柄的后端通过第三枢轴装配有可从所述握柄展开和折叠的小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小工具的尾端设有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所述握柄的后端内部设有可摆动的阻挡件,所述的阻挡件上作用有弹簧,所述的小工具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的阻挡件借所述弹簧的弹力抵靠在所述的第一阻挡部上阻止所述的小工具折叠、所述的小工具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的阻挡件借所述弹簧的弹力抵靠在所述的第二阻挡部上阻止所述的小工具展开,所述的阻挡件上装配有位于所述握柄后端侧面的拨件,拨动所述的拨件克服所述弹簧的弹力令所述的阻挡件脱离所述第一阻挡部或第二阻挡部。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小工具的尾端具有围绕所述第三枢轴的弧状边缘,所述的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为分别位于所述弧状边缘两端的折向所述第三枢轴的壁。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阻挡件通过第四枢轴装配在所述的握柄上。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拨件经所述的第四枢轴与所述的阻挡件紧固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握柄具有两个侧壁,所述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的拨件经位于所述通孔内的杆部与所述的阻挡件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杆部与所述的阻挡件制为一体。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阻挡件具有套在所述第四枢轴上的依靠部,所述的小工具处于展开状态时依靠在所述的依靠部上。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阻挡件具有用于抵靠在所述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上的钩部。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握柄具有一背板,所述的弹簧为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背板与阻挡件上的螺旋状压缩弹簧。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握柄的两侧面对称布置两个所述的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小工具的尾部设阻挡部,在握柄的后端内部设阻挡件,阻挡件上装配有位于握柄后端侧面的拨件,阻挡件借弹簧的弹力抵靠在阻挡部上对小工具定位在展开或者折叠位置,拨动拨件克服弹簧的弹力令阻挡件脱离阻挡部解锁对小工具的定位;由于阻挡件、拨件位于握柄的后端,因此使用时可以完全、可靠的握持握柄,仅用握持握柄的临近握柄后端的拇指或者食指即可轻易拨动拨件,使用者的另一只手则可以自然的折叠或者展开小工具,甚至同一只手即可完成折叠或者展开小工具,操作舒适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钳的一个侧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一个握柄后端内部设阻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中的一个小工具(刀)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小工具(刀)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小工具(剪)的示意图;

图7为图2下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握柄后端内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4所示握柄后端内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01-第一枢轴;

02-钳头;

03-第二枢轴;

04-握柄:41-侧壁,42-通孔,43-背板;

05-第三枢轴;

06-小工具:61-第一阻挡部,62-第二阻挡部,63-弧状边缘;

07-阻挡件:71-弹簧,72-拨件,73-第四枢轴,74-杆部,75-依靠部,76-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4、7-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钳,包括通过第一枢轴01连接的两个钳头02,两个钳头02之间形成钳口,每个钳头的后端(使用时远离钳口的一端为后端)通过第二枢轴03连接一握柄04从而可以将钳头与握柄折叠,握柄04的后端(使用时远离钳口的一端为后端)通过第三枢轴05装配有可从握柄展开和折叠的小工具06,图5、图6分别示意了一种刀和一种剪,具体实施时小工具还可以包括锯、锉、螺丝刀、开瓶器等;为了定位小工具,小工具的尾端(通过第三枢轴05与握柄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阻挡部61和第二阻挡部62(参见图5、图6),握柄04的后端内部设有可摆动的阻挡件07,阻挡件07上作用有弹簧71(参见图3-4、8-9),小工具处于展开状态时(参见图4)阻挡件07借弹簧71的弹力抵靠在第一阻挡部61上阻止小工具折叠、小工具处于折叠状态时(参见图3)阻挡件07借弹簧71的弹力抵靠在第二阻挡部62上阻止小工具展开,阻挡件07上装配有位于握柄后端侧面的拨件72(参见图2、图7),拨动拨件72克服弹簧71的弹力令阻挡件07脱离第一阻挡部或第二阻挡部。

如图3、图8所示,刀等小工具06处于折叠状态,此时阻挡件07借弹簧71的弹力抵靠在第二阻挡部62上阻止小工具展开;欲展开刀等小工具时,通过拨动拨件72令阻挡件07绕下文述及的第四枢轴73逆时针方向摆动,克服弹簧71的弹力令阻挡件07脱离第二阻挡部62,即可顺时针方向将刀等小工具展开。

如图4、图9所示,刀等小工具06处于展开状态,此时阻挡件07借弹簧71的弹力抵靠在第一阻挡部61上阻止小工具折叠;欲折叠刀等小工具时,通过拨动拨件72令阻挡件绕下文述及的第四枢轴73逆时针方向摆动,克服弹簧71的弹力令阻挡件脱离第一阻挡部61,即可逆时针方向将刀等小工具折叠。

进一步的,小工具06的尾端具有围绕第三枢轴的弧状边缘63,因此在折叠或者展开小工具的过程中,阻挡件07可以沿着弧状边缘滑过而不需要人为干预,第一阻挡部61和第二阻挡部62为分别位于弧状边缘两端的折向第三枢轴的壁。

具体的,阻挡件07通过第四枢轴73装配在握柄04上。拨件72经第四枢轴73与阻挡件07紧固连接,通过拨动拨件可以令阻挡件摆动。

握柄04具有两个侧壁41,侧壁41上设有通孔42(参见图2、图7),拨件72经位于通孔内的杆部74与阻挡件07连接,由此可以由通孔限制杆部的摆动范围,间接的限定了阻挡件的摆动范围;而且,此时的第四枢轴仅作为摆动的支撑轴,无论第四枢轴与阻挡件是否固定,均可通过拨动拨件令阻挡件摆动。

而图示结构的阻挡件07通过第四枢轴73装配在握柄04上,同时拨件72经位于通孔内的杆部74与阻挡件07连接,这就增加了拨件72与阻挡件07的连接可靠性及拨件72的耐久使用。

具体的,杆部与阻挡件制为一体;而第四枢轴则为将拨件与阻挡件紧固在一起的螺钉;具体实施时,杆部也可以是将拨件与阻挡件紧固在一起的螺钉,第四枢轴也可与阻挡件制为一体。

阻挡件07具有套在第四枢轴上的依靠部75(参见图4、图9),小工具06处于展开状态时依靠在依靠部75上。

阻挡件07具有用于抵靠在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上的钩部76(参见图8-9)。

握柄04具有一背板43,弹簧71为两端分别支撑在背板43与阻挡件07上的螺旋状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结构设计用扭力弹簧等其他结构形式的弹簧代替。

为了便于操作,握柄04的两侧面对称布置两个拨件7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