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服务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7303阅读:920来源:国知局
远程医疗服务机器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服务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程医疗服务机器人。



背景技术:

截止 2011 年底,全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 10956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8.3%;60 岁 及以上人口 15989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 12%。国际上一般认为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总人口的 10%,或者 65 岁以上的人口达总人口的 7%,就是属于“老龄化社会”。很明显,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在今后几年老龄人口将会呈上升趋势,老龄化将更加严重。北京、上海等一些地区老龄人口甚至占到了 15%,老龄化使社会的劳动力减少,一些老年人不仅不能参加劳动,而且有的甚至失去了自理能力,需要人照顾,这就增加了他们的子女以及社会的负担。而医院是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场所,需要大量的医护人员去帮助患者 ;但是,当今的医疗场所的规模越来越大,许多的患者进入医院之后,都无从下手,所以需要咨询,而在医院的人员根本不够,使得患者在医院了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同时也导致了其他患者得不到及时的就医。在目前服务行业工作者的稀缺背景下,在医院时不时会有行动不便的病人需要护士和家人的搀扶。而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行动不便的病人寸步难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摔倒受伤。有了医疗服务机器人,病人就可以独自去化验室拿取报告、去门诊找医生复诊、到饮水房利用机械手取水等。为使设计的医疗服务机器人更好的服务病人。将现场键盘控制和远程控制相结合,实现护士的远程监护,座椅模式切换成病床模式,免去移动病人的烦恼。医疗服务机器人大大的减轻医院护士工作压力和病人的家庭负担,同时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立 式医疗引导服务机器人,能够为患者提供咨询和引导服务的远程医疗服务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远程医疗服务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用于控制机器人本体移动的红外遥控器和用于采集患者数据的并将数据发送给机器人本体的健康监测设备(如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蓝牙手环等,本发明的应用实例为蓝牙手环)。

进一步,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立式壳体,所述立式壳体的上端设有可俯仰转动的头部,所述头部内部设有摄像头和LED补光灯,所述摄像头和LED补光灯均与所述主控计算机数据连接,所述头部下端的壳体上设有主控计算机,所述立式壳体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托盘,所述立式壳体的下端设有行走结构。

进一步,该机器人还包括SOS按键,2个所述SOS按键对称设置在所述立式壳体的两侧,2个所述SOS按键与所述主控计算机数据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控计算机包括主控PCB板、CPU、通信模块、红外线传感器、显示屏、麦克风阵列和功能按键,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显示屏、麦克风阵列和功能按键均与所述主控PCB板数据连接,所述cpu芯片和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主控PCB板上。

进一步,所述行走结构包括设置在立式壳体两侧的行走轮、设置在立式壳体前端的转向轮和为行走轮、转向轮提供动力的2个电机,2个所述电机与所述主控计算机控制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机为变频电机。

进一步,所述健康设备为为体温计、血糖仪、蓝牙手环、心电图机(常规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机、心脏超声心动图),血压计(普通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动态血压计,可穿戴血压计),彩超(心脏彩超,血管彩超以及其他疾病用的彩超),CT(螺旋CT,多普勒成像),X线,磁共振(MRI)核医学(SPECT以及PET),动脉硬化检测仪(两种),心脑血管检测仪(心血管检测仪和脑血管检测仪),血栓检测仪,微循环检测仪和脉搏检测仪,远程心电检测设备,可以通过蓝牙、wifi、红外、无线与机器人本体通讯的设备。

进一步,所述健康监测设备与所述机器人本体通过蓝牙、wifi、红外或无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具有以下特点:

1、红外遥控行走:可通过红外遥器,遥控机器人实现行走,机器人能够自动避碰;

2、识别人脸并凝视:机器人可以通过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完成对使用者面部的搜寻,并转动身体面向使用者,从而实现凝视会话;

3、远程视频会话:可采集患者的图像和声音,发送给云端,实现与患者远程对话;

4、智能语音会话:可使用语音的方式和机器人进行智能交流,可识别患者的简单问题,发送给云端,进行知识和内容检索,并发给机器人,机器人进行语音合成并发声;

5、患者监护:通过健康监测设备(如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蓝牙手环等)检测患者的健康状态,如患者触发SOS报警按键,可远程发送求救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远程医疗服务机器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部分连接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远程医疗服务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用于控制机器移动的红外遥控器2和用于采集患者数据的并将数据发送给机器本体的健康设备3。

所述机器人本体1包括立式壳体4,所述立式壳体4的上端设有可俯仰转动的头部5,所述头部内部设有摄像头6和LED补光灯7,所述头部5下端的壳体上设有主控计算机8,所述摄像头6和LED补光灯7均与所述主控计算机8数据连接,所述立式壳体4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托盘9,所述立式壳体4的下端设有行走结构。所述SOS按键10设置在所述立式壳体4的外侧其中一端,所述SOS按键10与所述主控计算机8数据连接,所述主控计算机8包括主控PCB板16、cpu、通信模块18、红外线传感器12、显示屏13、麦克风阵列14和功能按键15,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2、显示屏13、麦克风阵列14和功能按键15均与所述主控PCB板16数据连接,所述cpu17和通信模块18设置在所述主控PCB板上,所述行走结构包括设置在立式壳体两侧的行走轮11和设置在立式壳体前端的转向轮20、2个电机19设置在所述立式壳体4内,2个所述电机均与所述主控计算机8控制连接,其中一个电机19驱动行走轮11,另一个电机19驱动转向轮20,所述电机19为变频电机;所述健康监测设备与所述机器人本体通过蓝牙、wifi、红外或无线连接。所述健康监测设备3为体温计、血糖仪、蓝牙手环、心电、血压计、彩超、CT、X线、磁共振、SPECT、PET、动脉硬化检测仪、心脑血管检测仪、血栓检测仪、微循环检测仪、脉搏检测仪或远程心电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是:

在病房内,患者可通过红外遥控器2控制机器人本体1移动,机器人本体1通过红外线传感器12能够自动避碰;

机器人本体1可以通过摄像头6进行人脸识别,完成对使用者面部的搜寻,并转动身体面向使用者,从而实现凝视会话;

医生可通过远程终端与患者互动,机器人本体1可采集患者的图像和声音,通过通信模块18发送远程终端,实现与患者远程对话,开展视频会话或会诊;

健康设备(蓝牙手环)3可以把患者心跳等数据发给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本体1通过通信模块18将数据发送给家属和主治医生,同时,通过蓝牙手环3检测患者的状态,患者触发SOS按键10,可远程发送求救信息,从而实现远程智能监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