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装置和安全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121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锁装置和安全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装置和安全门。



背景技术:

门锁就是用来把门锁住以防止他人打开的设备,门锁一般可以分为机械门锁和电子门锁两种,其中,电子门锁由于其使用方便、方便管理等因素在市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门锁在开门时,只需要输入密码或者输入指纹信息就可以将门锁打开,无需携带金属钥匙,非常的简单方便。

电子门锁虽然在开门时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是,在关门的时候,人们往往还是随手一带,不会检查房门是否锁闭,这样就容易出现房门没有锁闭的情况,造成房屋不安全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锁装置和安全门,主要目的是能够自动检查房门的锁闭情况,并提示给房门主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装置,用于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锁合在一起,包括:

锁架,所述锁架设于第一构件上;

第一锁合件,所述第一锁合件转动连接于所述锁架,所述第一锁合件具有第一锁合部;

第一触控部,设于第一锁合件上;

第二锁合件,所述第二锁合件设于第二构件上,所述第二锁合件具有第二锁合部;

第二触控部,设于第二锁合件或第二构件上;

检测器,所述检测器与所述第一触控部和/或所述第二触控部连接;

当所述第一锁合件移动至锁闭位置时,所述第一锁合部与所述第二锁合部相互锁合,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锁合在一起,且所述第一触控部与所述第二触控部相接触,触发所述检测器发出锁闭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触控部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检测器与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分别连接,当所述第一锁合件移动至锁闭位置时,所述第一触控部导通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触发所述检测器发出锁闭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控部包括第一连接座和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的导通板,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在所述第一锁合件上;所述第二触控部还包括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均设置在第二连接座上,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第二锁合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均由绝缘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触控部为按压开关,所述检测器连接于所述按压开关,当所述第一锁合件移动至锁闭位置时,所述第一触控部按压所述按压开关,使所述按压开关导通,触发所述检测器发出锁闭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锁装置还包括: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固定在所述锁架上,所述驱动器与所述第一锁合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锁合件移动至锁闭位置或解锁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伸缩杆,所述本体固定在所述锁架上,所述伸缩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锁合件,所述驱动器通过所述伸缩杆的伸缩来驱动所述第一锁合件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合件通过转轴与所述锁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锁合件位于所述转轴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一锁合部和所述第一触控部位于所述第一侧,所述驱动器连接于所述第二侧。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为电磁铁驱动部,所述伸缩杆上套装有使所述伸缩杆保持伸长状态的塔簧,当所述电磁铁驱动部通电时,所述电磁铁驱动部驱动所述伸缩杆收缩,并且使所述塔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电磁铁驱动部断电时,所述塔簧弹起驱动所述伸缩杆伸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合件的第二侧上设有条形通孔,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设有销轴,所述销轴连接于所述条形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合部为第一卡接钩,所述第二锁合部为第二卡接钩,当所述第一锁合件移动至锁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卡接钩和所述第二卡接钩相互钩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合件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锁架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所述转轴穿接,所述转轴的一端具有三角轴段,当转动所述三角轴段时,所述转轴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锁合件转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安全门,包括:

门体、门框和所述的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构件为所述门体,所述第二构件为所述门框上,所述第一锁合部与所述第二锁合部处于锁闭状态时,所述门体与所述门框锁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装置,通过采用在第一锁合件和第二锁合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触控部和第二触控部,以及设置分别与第一触控部和第二触控部连接的检测器,可以克服忘记检查门锁锁闭情况的问题,其中,当第一锁合件移动至锁闭位置,第一锁合部和第二锁合部相互卡接,使门锁处于锁闭状态时,第一触控部与第二触控部能够相互触控,检测器通过第一触控部和第二触控部能够形成回路,并可以发出锁闭信号,提示主人房门已经锁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装置的后视图;

图3为图1中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一锁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一触控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第二触控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第二锁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锁装置和安全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装置,用于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锁合在一起,包括:

锁架1,锁架1设于第一构件上;

第一锁合件2,第一锁合件2转动连接于锁架1,第一锁合件2具有第一锁合部21;

第一触控部5,设于第一锁合件2上;

第二锁合件7,第二锁合件7设于第二构件上,第二锁合件7具有第二锁合部71;

第二触控部6,设于第二锁合件7或第二构件上;

检测器,检测器与第一触控部5和/或第二触控部6连接;

当第一锁合件2移动至锁闭位置时,第一锁合部21与第二锁合部71相互锁合,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锁合在一起,且第一触控部5与第二触控部6相接触,触发检测器发出锁闭信号。

其中,上述的锁架1可以设置第一构件上,而第一构件可以为门体,锁架1可以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2,第一固定板11上可以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可以与门体相互固定,另外,第一锁合件可以通过转轴3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11上,而第二固定板12上可以设有用于驱动第一锁合件2转动的驱动部,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其材质可以由钢质材质制成;其中,第一锁合件2可以为条状结构,第一锁合件2的中部可以设有第一连接孔22,该第一连接孔22能够与转轴3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选择焊接,第一锁合件2的一端设有第一锁合部21和第一触控部5,第二锁合件7上设有第二锁合部71和第二触控部6,第二锁合件7设置在第二构件上,而第二构件可以为门框,第二锁合件7可以由钣金压制成型制成的,这样当第一锁合部21与第二锁合部71相互锁合时,就可以使门体与门框之间相互固定,实现锁门的效果,另外,第一锁合部21和第二锁合部71可以均为钩状结构,当第一锁合件2移动至锁闭位置时,第一锁合部21和第二锁合部71能够相互锁合在一起,此时门锁处于锁闭状态,当第一锁合件2反向移动至其他位置时,第一锁合部21将会随着第一锁合件2一同转动,并脱离于第二锁合部71之间的连接,此时,门锁处于打开状态,其中,第一锁合部活动连接于锁架,其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锁合部可以转动连接于锁架,当第一锁合部转动至锁闭位置时,能够实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锁合,又例如:第一锁合部还可以滑动连接于锁架,当第一锁合部滑动至锁闭位置时,能够实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锁合。

其中,检测器连接于第一触控部5和/或第二触控部6,当第一锁合部21和第二锁合部71相互锁合时,第一触控部5和第二触控部6同时也相互接触,从而触发检测器工作,实现电路锁闭。而检测器与第一触控部5、第二触控部6的至少可以通过三种连接方式实现第一触控部5和第二触控部6触发检测器,第一种,检测器连接于第一触控部5,第一触控部5可以包括两个触控点,当第一触控部5与第二触控部6接触时,第二触控部6可以将第一触控部5上的两个触控点实现连通,使检测器形成回路,并发出锁闭信号,此时检测器可以设置在门体上;第二种,检测器连接于第二触控部6,第二触控部6上可以包括两个触点,当第一触控部5与第二触控部6接触时,第一触控部5可以将第二触控部6上的两个触点连通,使检测器形成回路,并发出锁闭信号,此时检测器可以设置在门框上;第三种,检测器可以分别连接在第一触控部5和第二触控部6上,当第一触控部5和第二触控部6接触时,检测器可以直接形成回路,发出锁闭信号。

另外,第一触控部5和第二触控部6只有在第一锁合部和第二锁合部相互锁合的位置,才会相互接触,否则,第一触控部5和第二触控部6则处于分离状态,具体的:如果第一锁合部21与第二锁合部71没有相互锁合,例如:锁合位置不到位时,由于第一触控部5和第一锁合部21都设置在第一锁合件上,所以第一锁合部21没有移动到锁合位置时,第一触控部5同样也没有移动至预设的接触位置,这样就无法与第二触控部6接触,由于第一触控部5和第二触控部6之间没有触控形成回路,所以检测器也就无法向外发出锁闭信号,而检测器发出锁闭信号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检测器可以通过无线保真的方式连接于家里的无线路由器,将锁闭信号通过网络发送到预设移动终端内;又例如:上述的锁装置可以为密码或指纹的电子门锁,这样检测器可以将锁闭信号发送到电子门锁的显示屏幕上,以提示门体的锁闭情况。又例如:检测器可以连接一个发声设备,检测器可以将锁闭信号发送给该发生设备,使发生设备发出锁闭的声音信号,以提示主人门锁已经锁闭,另外,当使用移动终端进行锁门时,检测器的锁闭信号还可以发送给移动终端,以提示主人房门的锁闭状态。

以下通过本实施例中锁装置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的锁装置:

当门体进行锁门时,第一锁合件2移动至锁闭位置,使第一锁合部21与第二锁合部71相互卡接,此时门锁处于锁闭状态,与此同时,第一触控部5随着第一锁合件2移动至预设位置与第二触控部6相互接触,并形成回路,这样检测器就可以向外发出锁闭信号,提示房屋主人门已锁闭。

当打开上述门锁时,转动第一锁合件2使其脱离锁闭位置,进而使第一锁合部21与第二锁合部71脱离连接,此时门锁处于打开状态,这样门体与门框之间也就可以相互打开,与此同时,由于第一触控部5随着第一锁合件2脱离了锁闭位置,进而也就与第二触控部6脱离连接,此时,检测器就无法形成回路,进而不会向外发出锁闭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装置,通过采用在第一锁合件和第二锁合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触控部和第二触控部,以及设置分别与第一触控部和第二触控部连接的检测器,可以克服忘记检查门锁锁闭情况的问题,其中,当第一锁合件移动至锁闭位置,第一锁合部和第二锁合部相互卡接,使门锁处于锁闭状态时,第一触控部与第二触控部能够相互触控,检测器通过第一触控部和第二触控部能够形成回路,并可以发出锁闭信号,提示主人房门已经锁闭。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上述检测器连接于第一触控部5和/第二触控部6,使第一触控部5和第二触控部6相互接触时,检测器能够发出锁闭信号,而检测器与第一触控部5、第二触控部6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可选地,第二触控部6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检测器与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分别连接,当第一锁合件移动至锁闭位置时,第一触控部5导通所述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触发检测器发出锁闭信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触控部6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而检测器分别连接于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而第二触控部6则由导体材质制成,当处于锁闭状态时,第二触控部6能够同时接触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使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导通,检测器检测到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导通形成回路时,就会触发其发出锁闭信号,提醒房门主人,此时房门已经锁合。

上述第一触控部5和第二触控部6的结构样式可以有多种,可选地,第一触控部5包括第一连接座和固定在第一连接座上的导通板,第一连接座固定在第一锁合件上;第二触控部6还包括第二连接座,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均设置在第二连接座上,第二连接座与第二锁合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均由绝缘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触控部5包括导通板,当处于锁闭状态时,导通板可以同时接触第一触控部5上的第一触点、第二触点,使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导通,而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都是由绝缘材质制成的,这样就可以避免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导通板与第一锁合件和第二锁合件形成导通,影响检测器的检测效果。

上述第一触控部5和第二触控部6除了上述的结构外,还可以为其他的结构样式,可选地,第二触控部6为按压开关,检测器连接于所述按压开关,当第一锁合件移动至锁闭位置时,第一触控部5按压该按压开关,使按压开关导通,触发检测器发出锁闭信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触控部6可以为按压开关,这样当第二触控部6按压该按压开关时,按压开关就可以向检测器发出信号,进而触控检测器发出锁闭信号,当第一触控部5离开按压开关时,按压开关就会弹起,此时检测器就可以停止发出锁闭信号。

上述的锁装置可以为机械门锁,也可以为电子门锁,由于电子门锁上具有电源,通过该电源可以为检测器提供电能,所以上述锁装置优选地为电子门锁,如图1和图3所示,具体的,驱动器,驱动器固定在锁架上,驱动器与第一锁合件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锁合件移动至锁闭位置或解锁位置。具体的,驱动器4可以包括本体41和设置于本体41上的伸缩杆42,本体41固定在锁架1上,伸缩杆42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一锁合件2,驱动器4用于通过伸缩杆42的伸缩来驱动第一锁合件2转动。另外,本体41可以固定在锁架1的第二固定板12上,其中,伸缩杆42的一端设置于本体41内,本体41能够驱动伸缩杆42进行伸缩运动,另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一锁合件2,当伸缩杆42向上运动时,可以驱动第一锁合件2沿逆时针转动,使第一锁合部21与第二锁合部71相互钩合,实现门锁的锁闭;当伸缩杆42向下运动时,可以驱动第一锁合件2沿顺时针转动,使第一锁合部21与第二锁合部71脱离连接,实现门锁的打开,结构非常的简单,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上述的第一锁合件2通过转轴3与锁架1连接,而驱动部与第一锁合部21、第一触控部5可以分居转轴3的两侧,也可以设置于转轴3的同一侧,为了方便结构的布局,如图1所示,优选地,第一锁合件通过转轴与所述锁架转动连接,第一锁合件2中位于转轴3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第一锁合部和第一触控部5位于第一侧,驱动器连接于第二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锁合部21和第一触控部5设置于第一侧,驱动器4设置于第二侧,这样可以合理分分布第一锁合部21、第一触控部5和驱动器4,充分的利用锁装置的结构空间,而且还可以通过省力杠杆的原理,提高第一锁合部21的扭力。

上述的本体41能够驱动伸缩杆42进行往复的伸缩运动,其中,本体41可以为多种结构方式,如图1、图3所示,优选地,本体41为电磁铁驱动器4,伸缩杆42上套装有使所述伸缩杆保持伸长状态的塔簧43,当电磁铁驱动器4通电时,电磁铁驱动器4驱动伸缩杆42收缩,并且使塔簧43处于压缩状态,当电磁铁驱动器4断电时,塔簧43弹起驱动伸缩杆42伸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电磁铁驱动器4通电时,其内部的电磁铁能够产生磁力,使第一锁合件2发生顺时针转动,此时伸缩杆42和塔簧43都处于收缩状态;当电磁铁驱动器4断电时,其内部的电磁铁的磁力消失,而塔簧43由于处于压缩状态,所以其可以产生弹力,在弹力的作用下可以推动第一锁合件2沿逆时针转动,使第一锁合部21和第二锁合部71相互卡接,实现门锁的锁闭。

上述伸缩杆42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一锁合件2,其中,伸缩杆42为直线运动,第一锁合件2为转动运动,为了可以实现驱动第一锁合件2转动,如图1、图3、图4所示,具体的,第一锁合件2的第二侧上设有条形通孔23,伸缩杆42的一端设有销轴44,销轴44连接于条形通孔23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销轴44可以在条形通孔23内转动,当伸缩杆42向上移动时,第一锁合件2逆时针转动,与此同时,销轴44还会沿条形通孔23向左移动,当第一锁合件2向下移动时,第一锁合件2顺时针转动,与此同时,销轴44还会沿条形通孔23向右移动,通过上述的结构装置,可以通过直线运动转换成转动运动。

上述第一锁合部21和第二锁合部71能够相互卡接,其中第一锁合部21和第二锁合部71的结构样式可以为多种结构,如图1所示,优选地,第一锁合部21为第一卡接钩,第二锁合部71为第二卡接钩,当第一锁合件2移动至锁闭位置时,第一卡接钩和第二卡接钩相互钩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第一锁合件2逆时针转动时,第一卡接钩可以转动到第二卡接钩的钩体内,实现两个钩体的相互钩合,这样就实现了锁装置的锁闭,当第一锁合件2顺时针转动时,第一卡接钩可以从第二卡接钩内的钩体中转出,实现两个钩体的脱离,实现了锁装置的打开。

上述锁装置可以为电子门锁,但是,当电子门锁出现故障时,就需要机械方式打开该锁装置,如图1、图2、图4、图5、图6所示,具体的,第一锁合件2上设有第一连接孔22,锁架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3,转轴3穿接于第一连接孔22和第二连接孔13,其中,转轴3的一端具有三角轴段31,当转动三角轴段31时,转轴3能够带动第一锁合件2转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锁装置的电子系统出现故障时,就需要通过外部的异形钥匙来应急进行开锁,其中,异形钥匙可以插接在三角轴段31上,然后转动异形钥匙带动三角轴段31转动,又由于三角轴段31所在的转轴3与第一锁合件2为固定连接,进而就可以带动第一锁合件2沿顺时针转动,实现第一锁合部21与第二锁合部71之间的脱离,并打开该锁装置,这种机械开锁的方式仅用于电子系统出现故障时才会使用,在正常情况下,打开门锁还是通过电子系统进行实现的。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安全门包括:门体、门框和上述的锁装置,其中,第一构件为所述门体,第二构件为所述门框上,第一锁合部与所述第二锁合部处于锁闭状态时,门体与门框锁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门,通过采用在第一锁合件和第二锁合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触控部和第二触控部,以及设置分别与第一触控部和第二触控部连接的检测器,可以克服忘记检查门锁锁闭情况的问题,其中,当第一锁合件移动至锁闭位置,第一锁合部和第二锁合部相互卡接,使门锁处于锁闭状态时,第一触控部与第二触控部能够相互触控,检测器通过第一触控部和第二触控部能够形成回路,并可以发出锁闭信号,提示主人房门已经锁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