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拆卸的活动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2184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拆卸的活动铰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涉及一种铰链,尤其涉及一种易拆卸的活动铰链。



背景技术:

铰链是用来连接两个固体并允许两者之间做相对转动的机械装置。目前,现有铰链的两部分仅可以合拢和展开,但需要拆卸、使其连接的两个固定分开时,则需要使用工具等手段,将铰链的轴等整体结构拆卸,操作繁琐,工作量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卸的活动铰链,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卸的活动铰链,包括轴状页和钩状页;其中,轴状页具有轴状页本体和轴部,轴部固定位于轴状页本体的一侧,轴部的横截面呈圆缺形;钩状页具有钩状页本体和钩部,钩部固定位于钩状页本体的一侧,钩部的横截面呈钩状;钩部与轴部相匹配,钩部套在轴部上,钩部以轴部为中心转动,轴状页与钩状页合拢或展开;钩部的开口大于轴部横截面的宽、小于轴部横截面的长;钩部转动至,钩部的开口对应轴部横截面的宽时,轴部可脱离钩部,轴状页与钩状页分离。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卸的活动铰链,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轴部大于与其半径相等的半圆;钩部大于与其半径相等的半圆弧。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卸的活动铰链,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轴状页与钩状页展开的范围为0-90°。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卸的活动铰链,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钩状页与轴状页展开至最大范围时,钩部的一端抵靠在轴状页本体上。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卸的活动铰链,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钩状页本体具有钩状页第一本体、钩状页第二本体和钩状页第三本体;钩状页第一本体的一端与钩部固定;钩状页第二本体的一端与钩状页第一本体的另一端固定,钩状页第二本体与钩状页第一本体垂直;钩状页第三本体的一端与钩状页第二本体的另一端固定,钩状页第三本体与钩状页第二本体垂直、与钩状页第一本体平行;钩状页第一本体的宽度大于轴部的长。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卸的活动铰链,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轴状页本体具有轴状页第一本体、轴状页第二本体、轴状页第三本体和轴状页第四本体;轴状页第一本体的一端与轴部固定;轴状页第二本体的一端与轴状页第一本体的另一端固定,轴状页第二本体相对于轴状页第一本体倾斜;轴状页第三本体的一端与轴状页第二本体的另一端固定,轴状页第三本体相对于轴状页第二本体倾斜、与轴状页第一本体垂直;轴状页第四本体的一端与轴状页第三本体的另一端固定,轴状页第四本体与轴状页第三本体垂直、与轴状页第一本体平行。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卸的活动铰链,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轴状页和钩状页合拢时,钩状页第三本体和轴状页第四本体之间存在缝隙。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卸的活动铰链,包括轴状页和钩状页,轴状页具有横截面呈圆缺形的轴部,钩状页具有横截面呈钩状的钩部,其中,轴部与钩部及其开口相配合,使钩部可以绕轴部转动,轴状页和钩状页实现合拢和展开,同时,当钩部开口与轴部的宽相对应时,轴部可以脱离钩部,轴状页和钩状页实现分离。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无需额外工具即可拆卸分离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易拆卸的活动铰链的展开至最大范围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一种易拆卸的活动铰链的展开过程示意图;

图4是一种易拆卸的活动铰链的合拢状态示意图;

图5是一种易拆卸的活动铰链的拆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卸的活动铰链,包括轴状页100和钩状页200。

轴状页100具有轴状页本体110和轴部120。轴部120固定位于轴状页本体110的一侧。轴部120的横截面呈圆缺状。其中,圆缺状是指一个圆用一条直线切掉一部分。

钩状页200具有钩状页本体210和钩部220。钩部220固定位于钩状页本体210的一侧。钩部220的横截面呈钩状。钩部220的开口大于轴部120横截面的宽b、小于轴部120横截面的长a。其中,轴部120横截面的长a是指轴部120横截面的最长部分,轴部120横截面的宽度b是指垂直于轴部120横截面的长a的部分,如图1所示。

钩部220与轴部120相匹配,钩部220套在轴部120上,钩部220以轴部120为中心转动,使轴状页100与钩状页200合拢或展开,如图1、3和4所示。当轴状页100与钩状页200展开至最大范围时,钩部220的一端抵靠在轴状页本体110上,限制二者继续展开。

本实施例中,轴状页与钩状页展开的范围为0-90°。

当钩部220相对于轴部120转动至,钩部220的开口对应轴部120横截面的宽b时,移动钩部220或轴部120,轴部120可以从钩部220的开口脱离钩部220,轴状页100与钩状页200实现分离,如图1和5所示。

轴部120大于与其半径相等的半圆,即该圆缺状的轴部120被切掉的部分小于剩余部分,同时,钩部220大于与其半径相等的半圆弧,即钩部220的开口部分的弧长小于钩部220本体的弧长,从而使轴部120与钩部220紧密配合,而且使轴状页100与钩状页200具有较大的展开程度。

另外,轴状页本体110由轴状页第一本体111、轴状页第二本体112、轴状页第三本体113和轴状页第四本体114组成。轴状页第一本体111的一端与轴部120固定。轴状页第二本体112的一端与轴状页第一本体111的另一端固定,轴状页第二本体112相对于轴状页第一本体111倾斜。轴状页第三本体113的一端与轴状页第二本体112的另一端固定,轴状页第三本体113相对于轴状页第二本体112倾斜、与轴状页第一本体111垂直。轴状页第四本体114的一端与轴状页第三本体113的另一端固定,轴状页第四本体114与轴状页第三本体113垂直、与轴状页第一本体111平行。

钩状页本体210由钩状页第一本体211、钩状页第二本体212和钩状页第三本体213组成。钩状页第一本体211的一端与钩部220固定。钩状页第二本体212的一端与钩状页第一本体211的另一端固定,钩状页第二本体212与钩状页第一本体211垂直。钩状页第三本体213的一端与钩状页第二本体212的另一端固定,钩状页第三本体213与钩状页第二本体212垂直、与钩状页第一本体211平行。其中,钩状页第一本体211的宽度大于轴部120的长a,从而使轴部120可以放入或移出。

当轴状页100和钩状页200合拢时,钩状页第三本体123和轴状页第四本体114之间存在缝隙,使轴状页100和钩状页200分别固定的两个结构之间存在缝隙,满足其实际使用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