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7822发布日期:2018-07-17 21:53阅读:15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有关一种锁具,尤指于一种可具防尘、防止异物不慎插入锁孔中一种锁具。



背景技术:

按,相对于电子锁而言,传统上的机械锁因结构简单、故障率低,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相当喜欢选用的原因之一。

而一机械锁锁具1乃如图1所示,其基本上具一锁头11及一钥匙12,该锁头11中具一111锁心组,111锁心组中具有一锁仁112,该锁仁112内设置有多个锁珠(图式中未绘出),该等锁珠则因各家锁厂选用及配合设计而略有不同,甚至因型号不同而会异动大小锁珠间的位置,使每一锁仁112皆具变化而有所不同,而锁仁112中并具一供钥匙12伸入的钥匙孔113,当正确匹配的钥匙12伸入于钥匙孔112定位之后,该钥匙12即可转动锁仁112,遂使该锁头11达到闭锁或开锁的动作。

然,许多的锁头11应用于户外或公共场合之中,实务上经常发现钥匙孔113常有被异物阻塞于其中的情事发生,以致于不利后续钥匙12的伸入作业动作,为此,实有必要针对锁头11的钥匙孔113可能被阻塞的现象,进一步加以研发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锁具,其主要在克服习知锁具中的钥匙孔易被异物阻塞的情形。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提供一种锁具。本发明的锁具包括有一锁心组及一钥匙,其中该锁心组至少具锁心壳、锁仁、滑块及面盖,锁心壳前端具一基座,该基座中央并形成一容置空间,二滑块分别设置于该锁心壳的容置空间中,该等滑块一外侧边中各形成一凹陷洞,该等滑块另一侧边上、下处各形成一缺槽,该缺槽中并各设置予一弹簧,锁仁设置于锁心壳的内部,该锁仁具一钥匙孔,该钥匙孔并延伸进入于锁仁内部而形成一钥匙槽道,面盖与锁心壳的基座成相配合的一盖体,面盖外缘并具一环墙,该环墙中具至少一缺口,面盖中央处则具一穿孔;钥匙一端连接一握柄部,另一端则成一圆锥状的圆锥体,钥匙杆形成有第一肋部、第二肋部及第三肋部,又于该第一肋部、第二肋部及第三肋部三者上形成有大小不一的锁珠凹槽,且其中第二肋部及第三肋部上的各锁珠凹槽并低于钥匙杆断面的中心点高度。

本发明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当钥匙未插入于锁仁中时,二滑块将被各弹簧的弹力伸张驱使而相互彼此位移靠近,直至二滑块成并合相连在一起之状,如此锁仁的钥匙孔即被二滑块所遮掩而隐藏起来,而无法轻易观看到该钥匙孔,进而达到该钥匙孔不被异物堵塞的情形;当欲利用钥匙进行开锁时,二滑块一开始即受钥匙杆前端的圆锥体渐予推开,接着再受钥匙杆的第二肋部及第三肋部的推撑而分开,持续令该钥匙的钥匙杆沿锁仁的钥匙孔的钥匙孔槽道行进达定位时,即可让该钥匙杆顺利完全伸入于锁仁之中,而再经扳动钥匙的握柄部便可连动锁仁转动而进行解锁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锁具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钥匙侧面图。

图4、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号说明:

1锁具   11锁头

        111锁心组

        112锁仁

        113钥匙孔

        12钥匙

2锁具

3锁心组  31锁心壳

        311基座

        312限位部

        313容置空间

        314凸起部

        315凹槽

        32锁仁

        321钥匙孔

        322钥匙槽道

        33滑块

        331缺槽

        332凹陷洞

        333弹簧

        34面盖

        341环墙

        342缺口

        343穿孔

4钥匙   41钥匙杆

        411圆锥体

        42握柄部

        43第一肋部

        44第二肋部

        45第三肋部

        46锁珠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敬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的锁具2包括有一锁心组3及一钥匙4。

其中该锁心组3至少具锁心壳31、锁仁32、滑块33及面盖34,该锁心壳31前端具一基座311,该基座311外形概略成一圆形体状,该基座311周侧具至少一凸出的限位部312,基座311中央并形成一容置空间313,该容置空间313概略成一矩形状,容置空间313其中的二相对应内侧端边中间位置各具一凸起部314,容置空间313的另二相对应内侧端边中上、下位置则各具一凹槽315。

锁仁32设置于锁心壳31的内部,该锁仁32一端具一钥匙孔321,该钥匙孔321并延伸进入于锁仁32内部而形成一钥匙槽道322,该钥匙槽道322周边嵌设有复数个锁珠(图式中未绘出)。

二滑块33分别设置于该锁心壳31的容置空间313中,该等滑块33其中一侧边上、下处各形成一缺槽331,该等滑块33一外侧边中各形成一凹陷洞332,该凹陷洞332并成一半圆锥状而延伸至与具缺槽331相对应的侧边中,二滑块33的凹陷洞332恰相并可合组成一完整的圆锥状孔洞,再者,滑块33上、下处的缺槽331中并各设置予一弹簧333。

面盖34与锁心壳31的基座311成相配合的一盖体,面盖34外缘并具一环墙341,该环墙341中具至少一缺口342,面盖34中央处则具一穿孔343,该穿孔343的孔径恰与二滑块33的凹陷洞332相并后的外径相当。

续请配合图2、3所示,钥匙4具一钥匙杆41,该钥匙杆41成一圆杆体其一端连接一握柄部42,另一端则成一圆锥状的圆锥体411,钥匙杆41于近握柄部42处向圆锥体411方向延伸成三个槽沟,进而于近握柄部42处向圆锥体411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一肋部43、第二肋部44及第三肋部45,又于该第一肋部43、第二肋部44及第三肋部45上形成有复数个大小不一的锁珠凹槽46,且第二肋部44及第三肋部45上形成的各锁珠凹槽46并低于钥匙杆41断面的中心点高度。

本发明组合时,二滑块33分别设置于锁心壳31的容置空间313之中,并将各弹簧333设置于该容置空间313的凹槽316、及滑块33上、下处的缺槽331中,如此使该二滑块33安置于锁心壳31的容置空间313中,接着,再将面盖34的环墙341封套于锁心壳31的基座311上,使面盖34及锁心壳31二者结合,该面盖34与锁心壳31的基座311可利用尺寸的紧密配合达到二者的密合效果,并另藉由面盖34的环墙341中的缺口342与基座311的限位部312相互嵌合,进一步使面盖34不致于被轻易转动,而增进面盖34的定位效果,如此即将二滑块33装设并限制于锁心壳31的容置空间313中。

再请参阅如图4所示,本发明锁具2应用时,当钥匙4未插入于锁心组3中时,二滑块33将被各弹簧333的弹力伸张驱使而相互彼此位移靠近,当二滑块33位移到达凸起部314时,即受该凸起部314的抵挡限制而定位,此时二滑块33即恰成并合之状,遂使该二滑块33的凹陷洞332即相并合成一完整的圆锥状孔洞,且与面盖34的穿孔343成相对应的位置,此时锁仁32的钥匙孔321即被二滑块33所遮掩而隐藏起来,如此一来,即无法轻易观看到该钥匙孔321,而可达到防止该钥匙孔321不慎被异物堵塞的情形。又,再如图5所示,当欲利用钥匙4进行开锁时,该钥匙4的钥匙杆41将先穿入于面盖34的穿孔343中,紧接着钥匙杆41成圆锥状的圆锥体411进一步伸入二滑块33的凹陷洞332合并成的圆锥状孔洞中,接着再顺势将钥匙4再向前伸入,此时,二滑块33一开始即受钥匙杆41前端的圆锥体411渐予推开,紧接着再受钥匙杆41的第二肋部44及第三肋部45推撑而分开,而该钥匙杆41则将续伸入位于于二滑块33后方锁仁32的钥匙孔321中,紧接着再持续令该钥匙杆41沿钥匙孔321伸入于钥匙槽道322中行进,此时因第二肋部44及第三肋部45上的各锁珠凹槽46形成位置乃低于钥匙杆41断面的中心点高度,故钥匙杆41行进时其第二肋部44及第三肋部45上的各锁珠凹槽46并不会与二滑块33有所接触,如此可让钥匙杆41行进时与第二肋部44及第三肋部45成一顺畅滑行之状,当钥匙杆41沿钥匙孔321伸入于钥匙槽道322行进到达定位时,即可让该钥匙杆41顺利完全伸入于锁仁31之中,而再经扳动钥匙4的握柄部42便可连动锁仁31转动而进行解锁的动作。

反之,当欲将钥匙4自锁仁31中抽离时,即令该钥匙4的钥匙杆41逐渐向后而退出锁仁31的钥匙槽道322,同样的,因第二肋部44及第三肋部45上的各锁珠凹槽46形成位置低于钥匙杆41断面的中心点高度,故钥匙杆41后退时其第二肋部44及第三肋部45上的各锁珠凹槽46亦不会与二滑块33有所接触,如此将可保持该钥匙杆41后退时的顺畅度,而一但钥匙杆41完全退出锁仁31后,二滑块33在无受到钥匙杆41的抵制靠下,弹簧323的弹力伸张将驱使二滑块33彼此位移靠近,使二滑块33再次位移到达凸起部314处,进而使二滑块33再成并合之状,而回归到锁仁31的钥匙孔321被二滑块33遮掩而隐藏住的情况,恢复保护该钥匙孔321不被异物堵塞使用情形。

本发明应用的功效乃在于,本发明锁具2藉由其中锁仁31的一端形成一基座311,而于该基座311中的容置空间313内设置二滑块33,该等滑块33并藉由复数个弹簧333的弹力而可被牵动;如此当钥匙4未插入于锁心组3的锁仁31中时,二滑块33将被各弹簧333的弹力伸张驱使而相互彼此位移靠近,直至二滑块33并合相衔接,遂使该二滑块33的凹陷洞322相并合成一完整的圆锥状孔洞,进而使锁仁31的钥匙孔321被二滑块33遮掩而隐藏住,保护该钥匙孔321不被异物堵塞;当欲利用钥匙4进行开锁时,钥匙4的钥匙杆41将先穿入于面盖33的穿孔333中,接着二滑块33的各凹陷洞322一开始即受钥匙杆41前端的圆锥体411渐予推开,紧接着二滑块33再受钥匙杆41的第二肋部44及第三肋部45推撑而分开,即可让该钥匙杆41顺利完全伸入于锁仁31之中,而再经扳动钥匙4的握柄部42便可连动锁仁31转动而进行解锁的动作,又,当欲将该钥匙杆41往后退出时,该第二肋部44及第三肋部45仍将与二滑块33保持良好的滑行接触,如此将可保持该钥匙杆41后退时的顺畅度,而一但钥匙杆41完全退出锁心31后,二滑块33即将再成并合之状,再回归到锁仁31的钥匙孔321被二滑块33遮掩而隐藏住,恢复保护钥匙孔321不被异物堵塞使用情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