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用拆卸无轨胶轮车滤芯的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6772发布日期:2018-08-04 11:5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用拆卸无轨胶轮车滤芯的扳手。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多为黑暗、狭窄的工作环境,在拆卸无轨胶轮车滤芯过程中,使用配套扳手多发生打滑现象,易对检修工人身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用拆卸无轨胶轮车滤芯的扳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井下用拆卸无轨胶轮车滤芯的扳手,包括套筒、加力杆和旋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用圆形钢管制成,套筒顶端焊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焊接加力杆;所述套筒两侧开孔并攻丝,形成丝孔,所述丝孔拧入紧固螺栓。用套筒把滤芯套入其中,利用紧固螺栓对滤芯进行紧固,通过旋转杆带动套筒旋转,卸除滤芯。

所述套筒用厚度为3~5mm的圆形钢管制成,可以把无轨胶轮车滤芯完全套入套筒内;所述支撑板用钢板制成,钢板厚度5~8mm。

所述加力杆用φ10~15mm的圆钢制成,一端焊接在支撑板上,一端焊有可以插入旋转杆的螺母;所述旋转杆也采用φ10~15mm的圆钢制成,长度200~250mm。

所述丝孔和紧固螺栓均为2个,拧入紧固螺栓可以紧固住无轨胶轮车滤芯。

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并且使用方便;支撑板与套筒形成的间隙,可以观察到紧固螺栓对无轨胶轮车滤芯的紧固情况;紧固螺栓紧固住无轨胶轮车滤芯后,可以有效防止拆卸滤芯时产生的打滑现象,从而确保检修工的人身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中1—套筒;2—加力杆;3—支撑板;4—紧固螺栓;5—丝孔;6—旋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套筒1、加力杆2和旋转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用圆形钢管制成,套筒1上端焊接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焊接加力杆2;所述套筒1两侧开孔并攻丝,形成丝孔5,所述丝孔5拧入紧固螺栓4。

所述套筒1用厚度为5mm的圆形钢管制成,可以把无轨胶轮车滤芯完全套入套筒1内;所述支撑板3用钢板制成,钢板厚度为8mm。

所述加力杆2用φ15mm的圆钢制成,一端焊接在支撑板3上,另一端焊有可以插入旋转杆6的螺母;所述旋转杆6也采用φ10mm的圆钢制成,长度250mm。

所述丝孔5和紧固螺栓4均为2个,拧入紧固螺栓4可以紧固住无轨胶轮车滤芯。

具体实施步骤,首先用套筒1套住无轨胶轮车滤芯,然后拧入紧固螺栓4,确保紧固螺栓4已对滤芯实现紧固作用,最后把旋转杆6插入加力杆2另一端焊接的螺母中,通过旋转杆6带动套筒1旋转,卸除滤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凡依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均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用拆卸无轨胶轮车滤芯的扳手,包括套筒、加力杆和旋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用圆形钢管制成,套筒顶端焊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焊接加力杆;所述套筒两侧开孔并攻丝,形成丝孔,所述丝孔拧入紧固螺栓。套筒套住滤芯,拧入紧固螺栓,把旋转杆插入加力杆另一端焊接的螺母中,通过旋转杆带动套筒旋转,卸除滤芯。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并且使用方便;支撑板与套筒形成的间隙,可以观察到紧固螺栓对无轨胶轮车滤芯的紧固情况;紧固螺栓紧固住无轨胶轮车滤芯后,可以有效防止拆卸滤芯时产生的打滑现象,从而确保检修工的人身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朱世阳;王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彬长文家坡矿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1.26
技术公布日:2018.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