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盖装配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845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盖装配辅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装,特别是一种发盖装配辅具。



背景技术:

汽车外覆盖件的分缝面差状态是决定车辆外观质量的首要因素。随着汽车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车辆外观质量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在车身的外覆盖件中,发盖装配一直是困扰汽车企业的难题,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第一,与发盖发生配合关系的部件非常多,有翼子板、前保、大灯等;第二,在焊装对发盖进行装配时,前保、大灯等模块尚未安装,发盖装配缺少相应的参考。因此,各大汽车企业也想尽各种办法来保证发盖装配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现有技术大约有人工装配、吊具辅助装配、焊装开发前保、大灯开口检具辅助装配三种。

人工装配是最原始的装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发盖的装配位置不精确、一致性差、人工操作强度大等。

吊具辅助装配是在发盖装配时,使用吊具将发盖吊起,可以减少人的劳动量,同时便于发盖装配的位置的调节,其缺点是发盖的装配位置不够精确、一致性较差。

焊装开发前保、大灯开口检具辅助装配,需要开发前保、大灯开口检具,在发盖装配时将前保、大灯开口检具全部装上,从而给发盖装配提供参考,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发盖装配在较为精确的位置,其缺点是节拍太长、工作量大、开发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盖装配辅具,它能够保证发盖装配的位置准确,解决发盖装配位置精度差的问题;保证装配位置的一致性;不需人工调节,降低装配操作难度,减少员工劳动量;操作简洁,提升生产线接节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盖装配辅具,包括用于定位及支撑发盖的定位机构以及用于将定位机构固定于车身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手工夹钳以及l型连接板,所述手工夹钳固定于l型连接板的横杆段,所述定位机构固定于l型连接板的竖杆段,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型板,所述型板上设有与翼子板上的定位孔洞相匹配的翼子板定位销、与发盖的定位孔洞相匹配的发盖定位销、与前轮罩盖板贴合的底面支撑块、与翼子板侧面贴合的侧面支撑块、与翼子板的外表面贴合的翼子板仿形块以及支撑于发盖的止口边的发盖支撑块。

如上所述的发盖装配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手工夹钳包括上夹臂、随动板、拉杆以及下夹臂,所述上夹臂一端固定于l型连接板的横杆段,所述上夹臂另一端固定于随动板的顶部,所述下夹臂固定于随动板的底部,所述拉杆通过连杆机构带动随动板活动从而使得下夹臂实现开闭。

如上所述的发盖装配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上夹臂与纵梁顶端的接触面上设有尼龙撑块,所述下夹臂与纵梁底端的接触面上设有橡胶压头。

如上所述的发盖装配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侧面支撑块包括第一侧面支撑块和第二侧面支撑块,所述第一侧面支撑块通过转接块固定于型板的正面底部,所述第二侧面支撑板固定于型板的背面底部。

如上所述的发盖装配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底面支撑块通过转接块固定于型板的正面底部。

如上所述的发盖装配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型板的正面底部通过转接块固定有第一销座,所述翼子板定位销穿设过第一销座上的销孔。

如上所述的发盖装配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发盖支撑块包括第一发盖支撑块、第二发盖支撑块以及第三发盖支撑块,所述第一发盖支撑块通过转接块固定于型板的正面左侧,所述第二发盖支撑块以及第三发盖支撑块固定于型板的反面顶部,所述第二发盖支撑块以及第三发盖支撑块对称设置,且支撑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如上所述的发盖装配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型板的正面顶部通过三角安装块固定有转接块,所述转接块上固定有第二销座,所述发盖定位销穿设过第二销座的销孔。

如上所述的发盖装配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翼子板仿形块包括第一翼子板仿形块和第二翼子板仿形块,所述第一翼子板仿形块和第二翼子板仿形块分别通过转接块对称设于型板的背面底部。

如上所述的发盖装配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发盖支撑块上开有卡槽,卡槽的坡面走势与发盖的止口边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用于支撑发盖的定位机构以及用于将定位机构固定于纵梁上的固定机构,定位机构设有若干定位销以及支撑块,保证发盖装配的位置准确且唯一,解决发盖装配位置精度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不需人工调节,降低装配操作难度,减少员工劳动量;操作简单快捷,可以大幅提升生产线接节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固定机构的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固定机构的作业状态下的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定位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定位机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装配状态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装配状态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装配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的装配状态下的又一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手工夹钳,101-上夹臂,102-随动板,103-拉杆,104-下夹臂,105-尼龙撑块,106-橡胶压头,2-l型连接板,3-型板,4-翼子板定位销,5-发盖定位销,6-底面支撑块,7-侧面支撑块,701-第一侧面支撑块,702-第二侧面支撑块,8-翼子板仿形块,801-第一翼子板仿形块,802-第二翼子板仿形块,9-发盖支撑块,901-第一发盖支撑块,902-第二发盖支撑块,903-第三发盖支撑块,10-第一销座,11-三角安装块,12-第二销座,200-纵梁,300-转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发盖装配辅具,包括用于定位及支撑发盖的定位机构以及用于将定位机构固定于车身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手工夹钳1以及l型连接板2,所述手工夹钳1固定于l型连接板2的横杆段,所述定位机构固定于l型连接板2的竖杆段,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型板3,所述型板3上设有与翼子板上的定位孔洞相匹配的翼子板定位销4、与发盖的定位孔洞相匹配的发盖定位销5、与前轮罩盖板贴合的底面支撑块6、与翼子板侧面贴合的侧面支撑块7、与翼子板的外表面贴合的翼子板仿形块8以及支撑于发盖的止口边的发盖支撑块9。

发盖装配辅具由下侧固定机构及上侧的定位机构组成。其中,固定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将整个发盖装配辅具固定在车身某一位置,确保整个机构使用时不需要人手扶且不发生晃动或者掉落;定位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对铰链及发盖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保证装配质量。

如图2-图3所示,所述手工夹钳1包括上夹臂101、随动板102、拉杆103以及下夹臂104,所述上夹臂101一端固定于l型连接板2的横杆段,所述上夹臂101另一端固定于随动板102的顶部,所述下夹臂104固定于随动板102的底部,所述拉杆103通过连杆机构带动随动板102活动从而使得下夹臂104实现开闭。所述上夹臂101与纵梁200顶端的接触面上设有尼龙撑块105,所述下夹臂104与纵梁200底端的接触面上设有橡胶压头106。

上夹臂101通过安装板以四颗螺栓与l型连接板2连接;l型连接板2材料为方钢管,其折弯处电焊有肋板;安装板通过电焊焊接在l型连接板2上;手动夹钳的上夹臂101通过两颗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下夹臂104通过两颗螺栓与随动板102连接,橡胶压头106通过一颗沉头螺栓与下夹臂104连接,二者之间有可调垫片,对橡胶压头106高度进行调节;橡胶压头106底部设计有沟槽,沟槽卡在下夹臂104端头两侧面,可以防止橡胶丫头的转动;将橡胶压头106设计为橡胶材质,一方面是对板件表面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手动夹钳的夹紧方向与橡胶压头106的作用方向是垂直的,因此,通过橡胶自身的弹性变形可以产生更好的压紧效果。;尼龙撑块105通过四颗沉头螺栓与安装板连接,二者之间有可调垫片。

当装配辅具需要固定时,将尼龙撑块105与纵梁200上表面贴合,再将手动夹钳压紧,使得橡胶压头106与纵梁200下表面发生过盈配合,橡胶压头106发生弹性变形,产生压紧力,从而实现对装配辅具的固定。

由图4及图5可知,所述侧面支撑块7包括第一侧面支撑块701和第二侧面支撑块702,所述第一侧面支撑块701通过转接块300固定于型板3的正面底部,两两之间设有可调垫片,所述第二侧面支撑板固定于型板3的背面底部。

所述底面支撑块6通过转接块300固定于型板3的正面底部,两两之间有可调垫片。

所述型板3的正面底部通过转接块300固定有第一销座10,两两之间有可调垫片,所述翼子板定位销4穿设过第一销座10上的销孔。

所述发盖支撑块9包括第一发盖支撑块901、第二发盖支撑块902以及第三发盖支撑块903,所述第一发盖支撑块901通过转接块300固定于型板3的正面左侧,所述第二发盖支撑块902以及第三发盖支撑块903固定于型板3的反面顶部,所述第二发盖支撑块902以及第三发盖支撑块903对称设置,且支撑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型板3的正面顶部通过三角安装块11固定有转接块300,所述转接块300上固定有第二销座12,所述发盖定位销5穿设过第二销座12的销孔。

所述翼子板仿形块8包括第一翼子板仿形块801和第二翼子板仿形块802,所述第一翼子板仿形块801和第二翼子板仿形块802分别通过转接块300对称设于型板3的背面底部,翼子板仿形块8上开有仿形面,仿形面形状与翼子板的外表面一致,使用时,仿形面与翼子板外表面贴合。

所述发盖支撑块9上开有卡槽,卡槽的坡面走势与发盖的止口边一致。使用时,发盖的止口边落在卡槽中。

本实施例的装配过程如图6至图9所示,该装配辅具需左右各一,对称使用,翼子板安装完成后,使用本机构来辅助发盖的装配。第一步,将翼子板定位销4插入事先选定的翼子板上的孔位中,而后分别让底面支撑块6与前轮罩盖板贴合、侧面支撑块7与翼子板侧面贴合。第二步,将固定机构中的手动夹钳压紧,使得尼龙撑块105与橡胶压头106分别与纵梁200的上、下表面贴合并产生压紧力,到此,人手可以松开装配辅具。第三步,两人合作将发盖抬到装配辅具上,使得发盖的止口边落在发盖支撑块9上的卡槽中,然后稍微调整发盖位置,使得发盖定位销5与发盖的主定位孔对齐,然后将手动伸缩销插入发盖主定位孔中,从而实现对发盖的位置固定。第四步,发盖铰链装配打紧,在前三步完成以后,通过四颗螺栓将发改铰链分别与车身及发盖打紧连接,这样就完成了对发盖的定位装配。第五步,取下装配辅具,首先将固定部分的手动夹钳松开,然后拔出发盖定位销5,将发盖开启到最大角度,再将装配辅具垂直向上提拉,使翼子板定位销4脱离翼子板上的孔位,整个装配辅具即可取下。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