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0944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窗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窗。



背景技术:

由于天气多变,且天气预报并不是非常准确,人们生活中时常会出现下雨时无法及时关窗的情况。而雨水打入室内容易造成室内地板积水、打湿衣服和电器等情况,电器或电线被打湿后,严重者还会容易引起火灾。同时,晴天或下雨过后窗户的打开有利于通风透气,因此对可自动关闭和打开的自动窗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窗,该自动窗可根据空气中湿度的变化自动关窗并启动雨刷,不仅起到了防止雨水打入室内弄湿衣物、电器等作用,还可使下雨后的雨水、灰尘等异物充分被往复运动的雨刷刷掉,达到清洗窗户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窗,包括窗框和设于所述窗框上的两扇窗扇,所述窗框的底部上设有滑行轨道,所述窗扇的底端装设于所述滑行轨道内,所述窗框上设有湿度传感器、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且所述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窗框的室外一侧,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窗框的上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窗扇的室外一侧上还设有雨刷,所述雨刷的一端与所述窗扇的边缘铰接,所述雨刷的铰接于所述窗扇的边缘的一端还设有一用于驱动所述雨刷往复运动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a/d转换器、微处理器和控制电路,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a/d转换器电连接,所述a/d转换器与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雨刷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窗扇的横边与竖边相交的直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雨刷的数量为一至四个,每一所述窗扇上的所述雨刷的数量为一至两个。

进一步地,同一所述窗扇上的两个所述雨刷分别设于所述窗扇的对角线的两端上,且所述雨刷上与所述窗扇接触的一面设有海绵层。

进一步地,所述湿度传感器为两个,两个所述湿度传感器分别设于所述窗框的左右两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窗框上还设有一可拆卸纱窗,所述可拆卸纱窗设于所述窗扇的室内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窗扇的室内一侧上还设有隔音层。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层的厚度为1-2厘米。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湿度传感器和雨刷,以及相配套的驱动装置等,使本发明可根据空气中湿度的变化自动关窗并启动雨刷,不仅起到了防止雨水打入室内弄湿衣物、电器等作用,还可使下雨后的雨水、灰尘等异物充分被往复运动的雨刷刷掉,达到清洗窗户的效果。

(2)本发明还通过在窗扇的室内一侧上设置隔音层,使下雨时传至室内的雨声大大减小,起到了保证下雨时室内人的谈话、工作及观看电影电视等均得以正常进行的效果,因此隔音层减少了下雨时噪声对室内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窗框,2-窗扇,3-滑行轨道,4-湿度传感器,5-控制装置,51-a/d转换器,52-微处理器,6-驱动装置,61-丝杆,62-螺母,63-电机,7-雨刷,8-窗扇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

如图1,一种自动窗,包括窗框1和设于窗框1上的两扇窗扇2,窗框1的底部上设有滑行轨道3,窗扇2的底端装设于滑行轨道3内,窗框1上设有湿度传感器4、控制装置5和驱动装置6,且湿度传感器4设于窗框1的室外一侧。本实施例中,湿度传感器4为两个,两个湿度传感器4分别设于窗框1的左右两侧上,控制装置5安装于窗框1的左侧上,驱动装置6安装于窗框1的上部。湿度传感器4与控制装置5电连接,控制装置5与驱动装置6电连接。湿度传感器4与控制装置5电连接,控制装置5与驱动装置6电连接。同时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6为丝杆螺母传动机构,即驱动装置6包括丝杆61、丝杆61上的螺母62、与丝杆61连接的电机63及电机驱动电路,该丝杆螺母传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的丝杆螺母传动机构结构和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详细复述。本实施例中,螺母62通过一窗扇连接块8与窗扇2连接。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6也可以为其他可实现窗扇2在滑行轨道3滑动的驱动装置6。窗扇2的室外一侧上还设有雨刷7,雨刷7的一端与窗扇2的边缘铰接,雨刷7的铰接于窗扇2的边缘的一端还设有一用于驱动雨刷7往复运动的步进电机(图中未示出),步进电机与控制装置5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5包括a/d转换器51、微处理器52和控制电路,湿度传感器4与a/d转换器51电连接,a/d转换器51与微处理器52的输入端通过控制电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电路与驱动装置的电机连接。自动窗工作时,湿度传感器4将感应到的模拟信号传给a/d转换器51,进行模数转换后,再传给微处理器52处理,微处理器52对该信号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将结果传给驱动装置6的电机驱动电路,电机驱动电路控制驱动装置6中的电机63工作,从而利用丝杆61上的螺母62的运动将窗扇2打开或关闭,实现窗户的自动控制。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雨刷7的一端优选为铰接于窗扇2的横边与竖边相交的直角处。本发明中雨刷7的数量可以为一至四个,即每一窗扇2上的雨刷7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本实施例中雨刷7的数量优选为四个,其中每一窗扇2上的雨刷7的数量为两个,且同一窗扇2上的两个雨刷7分别铰接于窗扇2的对角线的两端上,且雨刷7上与窗扇2接触的一面设有海绵层(图中未示出)。当微处理器52对该信号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后,将结果传给驱动装置的同时也将结果传给驱动该雨刷7往复运动的步进电机,使步进电机带动雨刷7往复运动。步进电机正转时,雨刷7做顺时针运动,反之,步进电机反转时,雨刷7做逆时针运动,以达到雨刷往复运动的效果。该设置不仅使下雨后的雨水不仅能充分被雨刷7刷掉,还可使被雨水打湿的窗户在雨刷7的海绵层的往复滑动下将窗户充分擦洗干净。而同一窗扇2上的两个雨刷7分别铰接于窗扇2的对角线的两端上则可更充分地刷掉雨水及灰尘等异物,使窗扇2更洁净,往外看时视觉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窗框1上还设有一可拆卸纱窗7,可拆卸纱窗7设于窗扇2的室内一侧,纱窗7的设置可使本发明同时具有防蚊虫进入室内的作用。

进一步地,窗扇2的室内一侧上还涂覆有隔音层(图中未示出),该隔音层的厚度为1-2厘米,本实施例中优选厚度为2厘米。由于下雨时会产生雨声,虽然关窗后能减少了部分雨声(噪声),但当雨下得较大时,雨声严重影响到了室内人的谈话、工作及观看电影电视等,因此设置隔音层可进一步减少该噪声对室内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本发明实现窗户的自动关闭和打开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当湿度传感器4的模拟信号经a/d转换器51,微处理器52对该信号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后,发现该信号大于预设值时,则启动驱动装置,使驱动装置6中的电机63正转带动丝杆61转动,螺母62通过窗扇连接块8带动窗扇2运动,将窗扇2关闭。反之,发现该信号小于预设值时,则启动驱动装置6中的电机63反转带动丝杆61转动,螺母62通过窗扇连接块8带动窗扇2运动,将窗扇2打开。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