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8637发布日期:2019-02-12 23:4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险柜防窃失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保险柜的防盗,目前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物理防盗:包括将保险柜安装在隐蔽位置、加固安装(如用钢筋焊接固定、嵌入墙体等)、选择坚固的保险柜。加强密码:采用较高级的密码装置,如除传统密码外,采用指纹、虹膜等电子技术手段等。技术防盗:加装防盗门、防橇锁,加装防盗报警装置和电子眼等。当前保险柜防窃失系统更多地聚焦于保险柜柜体柜门、锁具设计,以及隔离电路、高压脉冲、离地震动等与物理安全相关的各种触发装置,以及机械密码、电子密码、生物指纹等密码系统之上,然而,“防”不胜防,以物理硬特征为检测告警的传统防窃失系统投入高、成本大,无法适应平民化普适推广、对抗型技术的发展趋势。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及其系统,旨在针对当前保险柜防窃失系统以物理硬特征为检测告警导致投入高、成本大等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包括:s1、基站端定时接收安装在保险柜外的外置蓝牙标签的在线报告和安装在保险柜内的开门蓝牙标签的开门报告以及附着在保险柜内防窃失物品上的资产蓝牙标签的资产报告;s2、基站端根据所述在线报告的状态信息判断保险柜是否被移出安全范围,并发送所述在线报告的状态信息至移动终端;s3、基站端根据保险柜是否被移出安全范围的判断结果以及所述开门报告的状态信息判断保险柜门是否被打开进行判断,并发送所述开门报告的状态信息至移动终端;s4、基站端根据保险柜门是否被打开的判断结果以及所述资产报告的状态信息判断保险柜内防窃失物品是否被移出安全范围以及是否被放回保险柜内,并发送所述资产报告的状态信息至移动终端。在本发明的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中,步骤s2具体包括:s21、若基站端接收到所述在线报告,则判断保险柜未被移出安全范围;若基站端在预设数量的时间间隔未接收到所述在线报告,则判断保险柜被移出安全范围,基站端发出警鸣提示并发送报警信息至移动终端;步骤s3具体包括:s31、当确定保险柜未被移出安全范围时,若基站端接收到所述开门报告,则判断保险柜门被打开;若基站端在预设数量的时间间隔未接收到所述开门报告,则判断保险柜门被关闭;步骤s4具体包括:s41、当确定保险柜门被打开时,若基站端在预设数量的时间间隔未接收到所述资产报告,则判断保险柜内的防窃失物品被移出安全范围,基站端发出警鸣提示并发送报警信息至移动终端;当确定保险柜门被关闭时,若基站端仍接收到所述资产报告,则判断保险柜内的防窃失物品未放回保险柜内,并发送提示信息至移动终端。在本发明的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中,当确定保险柜被移出安全范围时,在步骤s21之后还包括:s22、基站端获取保险柜的位置感知信息;s23、基站端基于所述位置感知信息精确定位保险柜的位置;s24、基站端计算保险柜分别与基站端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当确定保险柜内的防窃失物品被移出安全范围时,在步骤s41之后还包括:s42、基站端获取保险柜内防窃失物品的位置感知信息;s43、基站端基于所述位置感知信息精确定位防窃失物品的位置;s44、基站端计算防窃失物品分别与基站端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在本发明的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中,在步骤s21和s41中的所述发送报警信息的过程包括:基站端预置数字报警信息,并基于hash算法进行哈希运算,得到信息摘要,利用私钥对所述信息摘要加密得到数字签名,将所述数字签名附在所述数字报警信息上,同时随机产生加密密钥,将该加密密钥加密至待发送的报警信息上,形成密文;基站端利用双方共有的公钥对随机产生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并同时发送加密后的所述加密密钥和所述密文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用自己的私钥对加密的加密密钥进行解密,得到解密后的加密密钥;用解密后的加密密钥对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明文的数字报警信息,作废加密密钥;移动终端用双方共有的公钥对基站端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得到解密的信息摘要;利用与基站端相同的hash算法对明文的数字报警信息进行哈希运算,得到新产生的信息摘要;移动终端将解密的信息摘要和新产生的信息摘要进行比较,若解密的信息摘要与新产生的信息摘要相同,则判断基站端发送的信息未被修改过;若解密的信息摘要与新产生的信息摘要不同,则判断基站端发送的信息被修改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站端,所述基站端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一防窃失程序,所述第一防窃失程序被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的步骤。在本发明的基站端中,所述第一防窃失程序被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基站端预置数字报警信息,并基于hash算法进行哈希运算,得到信息摘要,利用私钥对所述信息摘要加密得到数字签名,将所述数字签名附在所述数字报警信息上,同时随机产生加密密钥,将该加密密钥加密至待发送的报警信息上,形成密文;基站端利用双方共有的公钥对随机产生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并同时发送加密后的所述加密密钥和所述密文至移动终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二防窃失程序,所述第二防窃失程序被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移动终端接收基站端发送的在线报告的状态信息、开门报告的状态信息、资产报告的状态信息和报警信息并发出警鸣提示。在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中,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报警信息时,所述第二防窃失程序被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移动终端接收基站端发送的加密后的加密密钥和密文;移动终端用自己的私钥对加密的加密密钥进行解密,得到解密后的加密密钥;用解密后的加密密钥对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明文的数字报警信息,作废加密密钥;移动终端用双方共有的公钥对基站端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得到解密的信息摘要;利用与基站端相同的hash算法对明文的数字报警信息进行哈希运算,得到新产生的信息摘要;移动终端将解密的信息摘要和新产生的信息摘要进行比较,若解密的信息摘要与新产生的信息摘要相同,则判断基站端发送的信息未被修改过;若解密的信息摘要与新产生的信息摘要不同,则判断基站端发送的信息被修改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保险柜智能防窃失系统,包括上述的基站端、上述的移动终端以及外置蓝牙标签、开门蓝牙标签和资产蓝牙标签;所述外置蓝牙标签用于发送所述在线报告;所述开门蓝牙标签用于发送所述开门报告;所述资产蓝牙标签用于发送所述资产报告。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第一防窃失程序和第二防窃失程序,所述第一防窃失程序和所述第二防窃失程序分别被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的步骤。本发明提出的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及其系统,旨在利用基站端与蓝牙端的通信连接机制,通过距离变化来判断物品是否还控制在保险柜的安全范围内,通过低成本的技术手段,防止保险柜及其中的贵重物品被非法盗取,并可及时报告保险柜的开门和关门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的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定位寻找保险柜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的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定位寻找防窃失物品的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的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中加密发送报警信息的流程图;图5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保险柜智能防窃失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保险柜智能防窃失系统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定位寻找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保险柜智能防窃失系统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加密发送报警信息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本发明基于蓝牙技术、无线wifi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和internet通信技术以及通信加密技术等较为新颖的技术,解决了原有的各种防盗方案无法远程监控,或远程监控的通讯容易被篡改、被仿冒、被破坏的问题,同时,对防止保险柜被非法搬动或其中贵重物品被非法移动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和技术路线。请参阅图1,其为实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的流程图。该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包括:s1、基站端10定时接收安装在保险柜30外的外置蓝牙标签301的在线报告和安装在保险柜30内的开门蓝牙标签302的开门报告以及附着在保险柜30内防窃失物品上的资产蓝牙标签303的资产报告;s2、基站端10根据所述在线报告的状态信息判断保险柜是否被移出安全范围,并发送所述在线报告的状态信息至移动终端20;s3、基站端10根据保险柜是否被移出安全范围的判断结果以及所述开门报告的状态信息判断保险柜门是否被打开进行判断,并发送所述开门报告的状态信息至移动终端20;s4、基站端10根据保险柜门是否被打开的判断结果以及所述资产报告的状态信息判断保险柜30内防窃失物品是否被移出安全范围以及是否被放回保险柜30内,并发送所述资产报告的状态信息至移动终端20。步骤s2具体包括:s21、若基站端10接收到所述在线报告,则判断保险柜30未被移出安全范围;若基站端10在预设数量的时间间隔未接收到所述在线报告,则判断保险柜30被移出安全范围,基站端10发出警鸣提示并发送报警信息至移动终端20,移动终端20同时也发出警鸣提示。基站端10也可以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外置蓝牙标签301,同时外置蓝牙标签301也可以发出警鸣提示。步骤s3具体包括:s31、当确定保险柜30未被移出安全范围时,若基站端10接收到所述开门报告,则判断保险柜门被打开;若基站端10在预设数量的时间间隔未接收到所述开门报告,则判断保险柜门被关闭。步骤s4具体包括:s41、当确定保险柜门被打开时,若基站端10在预设数量的时间间隔未接收到所述资产报告,则判断保险柜30内的防窃失物品被移出安全范围,基站端10发出警鸣提示并发送报警信息至移动终端20;移动终端20同时也发出警鸣提示。基站端10也可以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资产蓝牙标签303,同时资产蓝牙标签303也可以发出警鸣提示。当确定保险柜门被关闭时,若基站端10仍接收到所述资产报告,则判断保险柜10内的防窃失物品未放回保险柜10内,并发送提示信息至移动终端20。上述方法实现保险柜防盗和开关门状态监测,其中基站端10主要指电子围栏基站端,移动终端主要指手机,具体指手机app。并由蓝牙标签(多个)、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组成通信对。其中预设数量的时间间隔在本实施例中指三个,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两个或四个等。蓝牙标签分别装在保险柜30的外部、内部和保险柜30内的防窃失物品上,防窃失物品通常指贵重物品。装于保险柜30外的蓝牙标签称为外置蓝牙标签301,装于保险柜30内的蓝牙标签分为开门蓝牙标签302和资产蓝牙标签303二种,开门蓝牙标签302用于向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发送开门报告,资产蓝牙标签303附着在保险柜30内的防窃失的贵重物品上,用于对贵重物品的监测。外置蓝牙标签301安装在保险柜30外部,按时间间隔定时向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发送以特定协议定制的在线报告,当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在3个时间间隔未收到外置蓝牙标签301的在线报告时,即向移动终端20(手机app)发出报警信息,自身也会发出警鸣;开门蓝牙标签302安装在保险柜30内部,亦以特定时间间间隔向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发送以特定格式定制的开门报告,由于保险柜30是密闭的,对无线通信信号是屏蔽的,在保险柜门未打开时,开门报告无法传达到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因此当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收到开门报告时,表明保险柜门已打开;当3个时间间隔未收到开门报告时,可判定保险柜门已关闭。资产蓝牙标签303附着在被保护的防窃失的贵重物品上,可以是书签或挂坠等外型。资产蓝牙标签303也以固定时间间隔向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发送特定格式的资产报告。当保险柜门关闭时,由于信号屏蔽,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无法收到这些防窃失物品的资产报告;当保险柜门打开,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在收到开门报告后,开始接收资产报告,并通过internet向移动终端20(手机app)发送资产报告的状态。当保险柜门未关闭而相应的资产报告在3个时间间隔未送达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时,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判定相应的防窃失物品被移出监控区域,即安全范围,向移动终端20(手机app)报警,自身也会发出警鸣;当保险柜门关闭,而仍收到相应的资产报告时,判定防窃失物品未放回保险柜30中,向移动终端20(手机app)发送提示信息报告。由外置蓝牙标签301、开门蓝牙标签302和资产蓝牙标签303向基站端10发出的报告,分别称为在线报告、开门报告和资产报告,这些报告具有的格式如下:报头(2字节)+报文类型(1字节)+设备编号(1字节)+校验码(2字节)。其中,报头为前导序列,由16进制码a5a5组成;报文类型定义为:0xfe:在线报告,0x0ff:开门报告,0x00--0xfd:资产报告,并兼作资产编号,即可管理资产的编号从0-0xfd,最多可达253个。设备编号是保险柜的编号,取值范围为0-255。校验码采用标准的crc校验,对报文从第1到第4字节的信息进行校验。利用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与外置蓝牙标签301、开门蓝牙标签302和资产蓝牙标签303上的蓝牙端间的通信连接状况判断防窃失物品是否还控制在保险柜的安全范围内;支持在移动终端20(手机app)上动态设置报警情境,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信号强度持续减弱、连接中断与信号屏蔽、或者基站端10与外置蓝牙标签301、开门蓝牙标签302和资产蓝牙标签303上的蓝牙端电量不足等。具体地,基站端10(如电子围栏基站端)从外置蓝牙标签301、开门蓝牙标签302或资产蓝牙标签303的蓝牙端获得信号强度和电量信息,当超出预先设置的条件阈值时,基站端10(如电子围栏基站端)发送报警信息至移动终端20(如手机app),也可以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外置蓝牙标签301、开门蓝牙标签302或资产蓝牙标签303,则移动终端20(如手机app)、基站端10(如电子围栏基站端)与外置蓝牙标签301、开门蓝牙标签302或资产蓝牙标签303一同警鸣。通过算法的选择和利用,最低化保险柜防窃失系统的误报率,最高化对象标签的电池使用寿命率。app软件可以自动检测到新版本,并对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与防窃失对象标签予以固件升级。进一步地,参阅图2和图3,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中的定位与寻找保险柜的流程图和定位与寻找防窃失物品的流程图。在第二实施例中,当确定保险柜30被移出安全范围时,在步骤s21之后还包括:s22、基站端10获取保险柜30的位置感知信息;s23、基站端10基于所述位置感知信息精确定位保险柜30的位置;s24、计算保险柜30分别与基站端10和移动终端20之间的距离。当确定保险柜30内的防窃失物品被移出安全范围时,在步骤s41之后还包括:s42、基站端10获取保险柜30内防窃失物品的位置感知信息;s43、基站端10基于所述位置感知信息精确定位防窃失物品的位置;s44、基站端10计算防窃失物品分别与基站端10和移动终端20之间的距离。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形成报警信息加密传输发送至移动终端20(手机app),并与移动终端20(手机app)、被窃失对象(指保险柜或保险柜内的防窃失物品)上的标签端一同警鸣提示。同时手机移动终端20(手机app)启用快速定位与寻找功能。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通过定位防窃失对象(指保险柜或保险柜内的防窃失物品)蓝牙标签上的蓝牙端来获取防窃失对象相应的位置感知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位置感知信息包括:已知基站端10位置、防窃失对象的蓝牙标签(包括外置蓝牙标签301和资产蓝牙标签303)的蓝牙端位置、绝对定位计算、通信连接断开时间记录等。基于上述位置感知信息,利用移动终端20(手机app)上的地图功能显示(指保险柜或保险柜内的防窃失物品)的精确定位,即精确定位防窃失对象。计算移动终端20与防窃失对象(指保险柜或保险柜内的防窃失物品)的位置距离,计算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与防窃失对象(指保险柜或保险柜内的防窃失物品)的位置距离。进一步地,参阅图4,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中的基站端10向移动终端20加密传送报警信息的流程图。在第三实施例中,在步骤s21和s41中的发送报警信息的过程包括:基站端10预置数字报警信息,并基于hash算法进行哈希运算,得到信息摘要,利用私钥对所述信息摘要加密得到数字签名,将所述数字签名附在所述数字报警信息上,同时随机产生加密密钥,将该加密密钥加密至待发送的报警信息上,形成密文;基站端10利用双方共有的公钥对随机产生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并同时发送加密后的所述加密密钥和所述密文至移动终端20;移动终端20用自己的私钥对加密的加密密钥进行解密,得到解密后的加密密钥;用解密后的加密密钥对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明文的数字报警信息,作废加密密钥;移动终端20用双方共有的公钥对基站端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得到解密的信息摘要;利用与基站端10相同的hash算法对明文的数字报警信息进行哈希运算,得到新产生的信息摘要;移动终端20将解密的信息摘要和新产生的信息摘要进行比较,若解密的信息摘要与新产生的信息摘要相同,则判断基站端10发送的信息未被修改过;若解密的信息摘要与新产生的信息摘要不同,则判断基站端10发送的信息被修改过。上述过程具体为: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准备好要传送的数字告警信息,并进行进行哈希运算,得到信息摘要;利用私钥(sk)对信息摘要进行加密得到数字签名,并将其附在数字告警信息上;同时随机产生一个加密密钥(des密钥),并用此密钥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形成密文;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用双方共有的公钥(pk)对刚才随机产生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des密钥连同密文一起传送给移动终端20(手机app);移动终端20(手机app)收到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传送过来的密文和加过密的des密钥,先用自己的私钥(sk)对加密的des密钥进行解密,得到des密钥;然后用des密钥对收到的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明文的数字告警信息,然后将des密钥抛弃(即des密钥作废);移动终端20(手机app)用双方共有的公钥(pk)对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得到信息摘要;再用相同的hash算法对收到的明文再进行哈希运算,得到新的信息摘要;移动终端20(手机app)将收到的信息摘要和新产生的信息摘要进行比较,如果一致,说明收到的信息没有被修改过。其中,手机app算法,通过手机的wifi或移动数据通信与internet连接,实现与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的通信。手机app的功能包括如下几点:(1)实现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的配置,包括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的ip地址设置、无线wifi设置、外置蓝牙标签301地址编号设置、开门蓝牙标签302编号设置、资产蓝牙标签303编号设置、报警手机设置等。一个手机可支持多个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的连接。(2)实现与多个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的通信,实时掌握保险柜30的地理位置和开关状态,并通过手机app界面向用户显示。(3)通信过程中采用上述规定的通信加密算法,实现安全传输,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本发明还提供了适用于上述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的保险柜智能防窃失系统1,该智能防窃失系统1包括:基站端10、移动终端20、保险柜30以及安装在保险柜外的外置蓝牙标签301、安装在保险柜内的开门蓝牙标签302、附着在保险柜内防窃失物品上的资产蓝牙标签303。其中,基站端10主要指电子围栏基站端。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media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在本实施例中,主要指手机,更具体是指手机的app。基站端(电子围栏基站端)可同时绑定并分组管理多个蓝牙标签,基站端(电子围栏基站端)与移动终端(手机app)进行关联。移动终端(手机app)与基站端(电子围栏基站端)绑定,并设置基站端(电子围栏基站端)同时连接多个蓝牙标签,将蓝牙标签与防窃失对象一一对应贴合;防窃失对象置于通信连接环境良好的保险柜中;基站端(电子围栏基站端)与保险柜间保持可容忍的安全距离。在一个被保护的保险柜上,在外侧应安装一个外置蓝牙标签,安装的位置应选择较为隐蔽的位置,如果可以定制保险柜,可在保险柜侧面或正面的位置定制一个安装外置蓝牙标签的槽位,并作相应的掩盖处理,使之从外表看不到与普通保险柜的特别之处。在保险柜内部需安装开门蓝牙标签,开门蓝牙标签的安装与外置蓝牙标签采用相同的方式,以不易被发现为要。外置蓝牙标签和开门蓝牙标签可根据定制的要求设计外形。在保险柜内的贵重物品上,即防窃失物品上需安装资产蓝牙标签,资产蓝牙标签可根据被保护的贵重物品的类型定制外形,如对于文件类的贵重物品,可定制成文件夹外型,对于珠宝类的贵重物品,可定制成产品标签的外型等。这样就完成了蓝牙标签的安装。蓝牙标签由微型电池供电,一般可工作一年,需定时更换电池。将基站端(电子围栏基站端)安装在被保护的保险柜10米以内的较为隐蔽的位置,并通过移动终端(手机app)和wifi连接对其进行设置,包括基站端自身的id号、ip地址、子网掩码、无线wifi模块连接的路由器、dns、网关等网络参数及外置模块、开门模块和各个连接贵重物品的标签的设备编号(编号为区域内唯一编号,不可重复)。这样就完成了基站端的设置。最后对移动终端(手机app)进行设置,主要设置所连接的基站端的信息,主要是id号和连接的各个标签的编号。完成上述设置后,系统即开始正常工作,基站端会向移动终端(手机app)发送保险柜及其中贵重物品的状态信息。当发生报警时,手机app会通过声音、震动等方式及时向用户发出提示,以便及时处理。此外,下述的各种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下述的各种处理器是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中。基站端10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一防窃失程序100。移动终端20包括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二防窃失程序200。所述第一防窃失程序100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并由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所执行;所述第二防窃失程序200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并由一个或多个第二处理器所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例如,在图5和图6中,在基站端10存储的第一防窃失程序100被分割成第一接收模块101、嵌入式管理模块102、wifi通信模块103。其中嵌入式管理模块102还被分割成判断单元102a、发送单元102b、警鸣单元102c。在移动终端20存储的第二防窃失程序200被分割成第二接收模块201、警鸣模块202。本发明所称的模块是指一种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比计算机程序更适合于描述软件在所述基站端和移动终端中的执行过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收模块101、嵌入式管理模块102以及wifi通信模块103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第一接收模块101采用通用的蓝牙技术,接收各种蓝牙标签发来的在线报告、开门报告和资产报告;嵌入式管理模块102采用常用的嵌入式技术,第一接收模块101和wifi通信模块103,通过从蓝牙接收到的相应在线报告、开门报告和资产报告进行状态判断,通过wifi通信模块103和internet向移动终端20发出相应的报警和状态信息;wifi通信模块103采用通用的wifi通信技术,与上网的无线路由器连接,连入internet,并与特定的移动终端20进行通信,报告保险柜30及其内部资产的状况。以下将就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进行详细描述。第一接收模块101用于定时接收安装在保险柜30外的外置蓝牙标签301的在线报告和安装在保险柜30内的开门蓝牙标签302的开门报告以及附着在保险柜30内防窃失物品上的资产蓝牙标签303的资产报告;嵌入式管理模块102用于根据在线报告的状态信息判断保险柜30是否被移出安全范围,并发送在线报告的状态信息至移动终端20;嵌入式管理模块102还用于根据保险柜30是否被移出安全范围的判断结果以及开门报告的状态信息判断保险柜门是否被打开进行判断,并发送开门报告的状态信息至移动终端20;嵌入式管理模块102还用于根据保险柜门是否被打开的判断结果以及资产报告的状态信息判断保险柜30内防窃失物品是否被移出安全范围以及是否被放回保险柜30内,并发送资产报告的状态信息至移动终端20。具体地,若第一接收模块101接收到在线报告,则判断单元102a用于判断保险柜未被移出安全范围;若第一接收模块101在预设数量的时间间隔未接收到在线报告,则判断单元102a用于判断保险柜被移出安全范围,警鸣单元102c用于发出警鸣提示,发送单元102b用于发送报警信息至移动终端20。当确定保险柜未被移出安全范围时,若第一接收模块101接收到开门报告,则判断单元102a用于判断保险柜门被打开;若第一接收模块在预设数量的时间间隔未接收到开门报告,则判断单元102a用于判断保险柜门被关闭。当确定保险柜门被打开时,若第一接收模块101在预设数量的时间间隔未接收到资产报告,则判断单元102a用于判断保险柜内的防窃失物品被移出安全范围,警鸣单元102c发出警鸣提示,发送单元102b发送报警信息至移动终端20;当确定保险柜门被关闭时,若第一接收模块101仍接收到资产报告,则判断单元102a用于判断保险柜内的防窃失物品未放回保险柜内,发送单元102b用于发送提示信息至移动终端2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数量的时间间隔在本实施例中指三个,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两个或四个等。蓝牙标签分别装在保险柜30的外部、内部和保险柜30内的防窃失物品上,防窃失物品通常指贵重物品。装于保险柜30外的蓝牙标签称为外置蓝牙标签301,装于保险柜30内的蓝牙标签分为开门蓝牙标签302和资产蓝牙标签303二种,开门蓝牙标签302用于向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发送开门报告,资产蓝牙标签303附着在保险柜30内的防窃失的贵重物品上,用于对贵重物品的监测。外置蓝牙标签301安装在保险柜30外部,按时间间隔定时向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发送以特定协议定制的在线报告,当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的第一接收模块101在3个时间间隔未收到外置蓝牙标签301的在线报告时,嵌入式管理模块102即向移动终端20(手机app)发出报警信息,自身也会警鸣;开门蓝牙标签302安装在保险柜30内部,亦以特定时间间间隔向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发送以特定格式定制的开门报告,由于保险柜30是密闭的,对无线通信信号是屏蔽的,在保险柜门未打开时,开门报告无法传达到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因此当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的第一接收模块101收到开门报告时,表明保险柜门已打开;当第一接收模块101在3个时间间隔未收到开门报告时,嵌入式管理模块102可判定保险柜门已关闭。资产蓝牙标签303附着在被保护的防窃失的贵重物品上,可以是书签或挂坠等外型。资产蓝牙标签303也以固定时间间隔向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发送特定格式的资产报告。当保险柜门关闭时,由于信号屏蔽,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的第一接收模块101无法收到这些防窃失物品的资产报告;当保险柜门打开,第一接收模块101在收到开门报告后,开始接收资产报告,并通过internet向移动终端20(手机app)发送资产报告的状态。当保险柜门未关闭而相应的资产报告在3个时间间隔未送达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时,嵌入式管理模块102判定相应的防窃失物品被移出监控区域,即安全范围,向移动终端20(手机app)报警,且自身也会警鸣;当保险柜门关闭,而第一接收模块101仍收到相应的资产报告时,判定防窃失物品未放回保险柜30中,嵌入管理模块102向移动终端20(手机app)发送提示信息报告。由外置蓝牙标签301、开门蓝牙标签302和资产蓝牙标签303向基站端10发出的报告,分别称为在线报告、开门报告和资产报告,这些报告具有的格式如下:报头(2字节)+报文类型(1字节)+设备编号(1字节)+校验码(2字节)。其中,报头为前导序列,由16进制码a5a5组成;报文类型定义为:0xfe:在线报告,0x0ff:开门报告,0x00--0xfd:资产报告,并兼作资产编号,即可管理资产的编号从0-0xfd,最多可达253个。设备编号是保险柜的编号,取值范围为0-255。校验码采用标准的crc校验,对报文从第1到第4字节的信息进行校验。利用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与防窃失对象标签上蓝牙端间的通信连接状况判断防窃失对象是否还控制在保险柜30的安全范围内;支持在移动终端20(手机app)上动态设置报警情境,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信号强度持续减弱、连接中断与信号屏蔽、或者基站端10与蓝牙端电量不足等。具体地,基站端10(如电子围栏基站端)从外置蓝牙标签301、开门蓝牙标签302或资产蓝牙标签303的标签端获得信号强度和电量信息,当超出预先设置的条件阈值时,基站端10(如电子围栏基站端)发送报警信息至移动终端20(如手机app),也可以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外置蓝牙标签301、开门蓝牙标签302或资产蓝牙标签303,则移动终端20(如手机app)、基站端10(如电子围栏基站端)与外置蓝牙标签301、开门蓝牙标签302或资产蓝牙标签303一同警鸣。通过算法的选择和利用,最低化保险柜防窃失系统的误报率,最高化对象标签的电池使用寿命率。app软件可以自动检测到新版本,并对基站端10(电子围栏基站端)与防窃失对象标签予以固件升级。进一步地,参阅图7,本发明还提供了保险柜智能防窃失系统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嵌入式管理模块102还被分割成位置感知信息获取单元102d、定位单元102e和计算单元102f。当确定保险柜30被移出安全范围时,位置感知信息获取单元102d用于获取保险柜30的位置感知信息;定位单元102e用于基于位置感知信息精确定位保险柜30的位置;计算单元102f用于计算保险柜30分别与基站端10和移动终端20之间的距离。当确定保险柜30内的防窃失物品被移出安全范围时,位置感知信息获取单元102d用于获取保险柜内防窃失物品的位置感知信息;定位单元102e用于基于位置感知信息精确定位防窃失物品的位置;计算单元102f用于计算防窃失物品分别与基站端10和移动终端20之间的距离。具体地,位置感知信息获取单元102d通过定位外置蓝牙标签301或资产蓝牙标签303的蓝牙端位置来获取防窃失对象相应的位置感知信息。位置感知信息包括:已知基站端10位置、外置蓝牙标签301或资产蓝牙标签303的蓝牙端位置、绝对定位计算、通信连接断开时间记录等。定位单元102e基于上述位置感知信息,利用移动终端20(手机app)的地图功能显示保险柜30或防窃失物品的精确定位,即精确定位保险柜30或防窃失物品。计算单元102f计算移动终端20与保险柜30或防窃失物品的位置距离,计算基站端10与保险柜30或防窃失物品的位置距离。进一步地,参阅图8,本发明还提供了保险柜智能防窃失系统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嵌入式管理模块102还被分割成加密单元102g。移动终端20还被分割成解密模块203和比较判断模块204。其中,嵌入式管理模块102的加密单元102g用于预置数字报警信息,并基于hash算法进行哈希运算,得到信息摘要,利用私钥对所述信息摘要加密得到数字签名,将所述数字签名附在所述数字报警信息上,同时随机产生加密密钥,将该加密密钥加密至待发送的报警信息上,形成密文;利用双方共有的公钥对随机产生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嵌入式管理模块102的发送单元102b用于同时发送加密后的所述加密密钥和所述密文至移动终端。第二接收模块201用于接收基站端10发送的加密后的加密密钥和密文。解密模块203用于利用自己的私钥对加密的加密密钥进行解密,得到解密后的加密密钥;用解密后的加密密钥对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明文的数字报警信息,作废加密密钥;移动终端用双方共有的公钥对基站端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得到解密的信息摘要;利用与基站端相同的hash算法对明文的数字报警信息进行哈希运算,得到新产生的信息摘要。比较判断模块204用于将解密的信息摘要和新产生的信息摘要进行比较,若解密的信息摘要与新产生的信息摘要相同,则判断基站端发送的信息未被修改过;若解密的信息摘要与新产生的信息摘要不同,则判断基站端发送的信息被修改过。具体过程为:加密单元102g准备好要传送的数字告警信息,并进行进行哈希运算,得到信息摘要;利用私钥(sk)对信息摘要进行加密得到保险柜防窃失系统的数字签名,并将其附在数字告警信息上;同时随机产生一个加密密钥(des密钥),并用此密钥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形成密文;加密单元102g用双方共有的公钥(pk)对刚才随机产生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发送单元102b将加密后的des密钥连同密文一起传送给移动终端20(手机app);移动终端20(手机app)的第二接收模块201收到传送过来的密文和加过密的des密钥,解密模块203先用自己的私钥(sk)对加密的des密钥进行解密,得到des密钥;然后用des密钥对收到的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明文的数字告警信息,然后将des密钥抛弃(即des密钥作废);用双方共有的公钥(pk)对电子围栏基站端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得到信息摘要;再用相同的hash算法对收到的明文再进行哈希运算,得到新的信息摘要;比较判断模块204将收到的信息摘要和新产生的信息摘要进行比较,如果一致,说明收到的信息没有被修改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对简洁、成本低廉、安装方便、保密性高和可远程监控的保险柜防盗措施,是对现有技术手段的有效补充。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第一防窃失程序和第二防窃失程序,所述第一防窃失程序和所述第二防窃失程序分别被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保险柜智能防窃失方法的步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防窃失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防窃失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防窃失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