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8635发布日期:2019-02-12 23:42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地铁快捷、准点、舒适、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在城市公共交通客运中占的列比例越来越高。早晚高峰的潮汐大客流冲击给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有效防止乘客及物品坠落轨道区域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地铁屏蔽门系统已成为地铁建设的标配。屏蔽门系统是一道自上而下的全封闭玻璃隔断墙,沿着车站全站台边缘设置,把站台区域与列车区域分隔开来。

屏蔽门系统与信号系统配合实现车门、屏蔽门的开/关同步。正常情况下,由信号系统向车辆车门和屏蔽门同时发送开/关使能信号。信号系统控制车门和屏蔽门打开后,乘客无法获知门处于打开状态的时间(既停站时间)以及剩余时间。只有当信号系统发出关屏蔽门指令后,屏蔽门有3秒延迟时间,此时屏蔽门上方警示灯闪烁,并发出滴滴的关门提示音。

乘客因赶时间等原因,因不知道还有多少时间关门,时有发生抢上列车的现象。3秒的警示灯闪烁提示,因警示灯安装在车门上方且灯本身较小,如果不是有意的主动观察,通常不易被乘客察觉到。滴滴关门提示音,因地铁环境嘈杂,噪音较大,提示效果也大大折扣。运营公司为保障运营安全,通常会在早晚高峰期间安排志愿者和安全员守住屏蔽门旁,督促乘客抓紧上下车,提示乘客列车即将关门不要强上列车,请耐心等待下一趟列车。但运营保障人员的增加给地铁运营公司带来了额外的人力成本支出,减少了企业收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包括:倒计时显示终端和后台控制系统;

所述后台控制系统通过第一信号线路与信号系统通信,接收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剩余时间;

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剩余时间后,将其转化为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并发送给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以使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以所述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进行倒计时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后台控制系统通过第二信号线路与所述信号系统通信,接收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命令;

相应地,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命令后,更新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为第一预设指定倒计时时间,并发送给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以使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以所述第一预设指定倒计时时间进行倒计时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命令之前,若发现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按照所述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已经倒计时结束,则控制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按照第二预设指定倒计时时间循环重复进行倒计时显示,直至接收到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命令后,更新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为所述第一预设指定倒计时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后台控制系统通过第三信号线路与屏蔽门系统通信,接收所述屏蔽门系统发送的屏蔽门关闭及锁闭状态命令;

相应地,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所述屏蔽门系统发送的屏蔽门关闭及锁闭状态命令后,将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清零,并向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发送关闭指令,以使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关闭。

进一步地,当列车车门控制方式为自动开/关门模式时,所述后台控制系统接收到的关门剩余时间为所述信号系统根据运行图中设定的停站时间计算得到的列车关门剩余时间;当列车车门控制方式为自动开门手动关门模式或手动开/关门模式时,所述后台控制系统接收到的关门剩余时间为所述信号系统根据每站停站时间的默认值计算得到的列车关门剩余时间。

进一步地,当列车车门控制方式为自动开/关门模式时,所述后台控制系统接收到的关门命令为所述信号系统根据运行图中设定的关门时间自动发送的关门命令;当列车车门控制方式为自动开门手动关门模式或手动开/关门模式时,所述后台控制系统接收到的关门命令为在司机按下关门按钮后由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命令。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系统上设置有第二接口,所述后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信号系统建立所述第一信号线路,所述后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路接收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剩余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系统上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为信号系统上设置的用于向屏蔽门系统发送关门命令的原有接口,所述信号系统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屏蔽门系统建立第一通信链路;

相应地,所述第二信号线路为通过所述第一接口设置的与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并联的第二通信链路,所述后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与所述信号系统通信,接收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命令。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门系统上设置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为屏蔽门系统上设置的用于向信号系统发送屏蔽门关闭及锁闭状态命令的原有接口,所述屏蔽门系统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与信号系统建立第三通信链路;

相应地,所述第三信号线路为通过所述第三接口设置的与所述第三通信链路并联的第四通信链路,所述后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第四通信链路与所述屏蔽门系统通信,接收所述屏蔽门系统发送的屏蔽门关闭及锁闭状态命令。

进一步地,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将所述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按照指定时间长度划分为若干组,并为每组分别设置一种显示效果;

相应地,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根据当前剩余倒计时时间所属组别,按照对应组别的显示效果将倒计时时间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显示效果由字体大小、字体颜色、闪烁效果、边框样式、亮度等级、背景颜色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展示;其中,越接近倒计时结束的组别,其显示效果越醒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包括:倒计时显示终端和后台控制系统,所述后台控制系统通过第一信号线路与信号系统通信,接收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剩余时间;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剩余时间后,将其转化为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并发送给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以使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以所述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进行倒计时显示。可见,本发明通过在信号系统和屏蔽门系统之间增加一个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用于提示乘客剩余开门时间,从而给乘客上车行为的判断提供准确依据。由于当人们可以准确预知未来一段时间将要发生的事情时,就会潜意识的采取自我保护措施,主动放弃强上的行为。因此,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系统可以大大降低关门时强上列车的现象,提高运营安全,减少因强上被夹导致车门和屏蔽门二次开关门的现象,保障运营效率、降低能耗、设备损耗和不必要的安全报警。同时,可减轻运营保障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人员数量配置。此外,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通过对倒计时剩余时间的多少,改变警示颜色、增加闪烁、提示音频率增大等手段营造一种强上是危险行为的感觉,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关门时强上列车的现象,提高运营安全,保障运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后台控制系统的功能模块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技术中,信号系统控制车门和屏蔽门打开后,乘客无法获知门处于打开状态的时间(既停站时间)以及剩余时间。乘客因赶时间等原因,因不知道还有多少时间关门,时有发生抢上列车的现象,进而特别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为解决该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本发明通过在信号系统和屏蔽门系统之间增加一个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用于提示乘客剩余开门时间,从而给乘客上车行为的判断提供准确依据。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包括:倒计时显示终端和后台控制系统;

所述后台控制系统通过第一信号线路与信号系统通信,接收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剩余时间;

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剩余时间后,将其转化为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并发送给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以使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以所述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进行倒计时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系统发送开门命令的同时向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发送列车关门剩余时间,后台控制系统将其转化为倒计时时间向对应的倒计时显示终端进行广播,倒计时显示终端负责显示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后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列车关门剩余时间后,直接将接收到的列车关门剩余时间作为倒计时时间发送给倒计时显示终端。其他情况下,如,为进一步确保安全性,避免乘客抢上车的行为发生,后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列车关门剩余时间后,可以将接收到列车关门剩余时间减去预设时间(如1s或2s)后,作为倒计时时间发送给倒计时显示终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包括:倒计时显示终端和后台控制系统,所述后台控制系统通过第一信号线路与信号系统通信,接收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剩余时间;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剩余时间后,将其转化为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并发送给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以使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以所述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进行倒计时显示。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在信号系统和屏蔽门系统之间增加一个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用于提示乘客剩余开门时间,从而给乘客上车行为的判断提供准确依据。由于当人们可以准确预知未来一段时间将要发生的事情时,就会潜意识的采取自我保护措施,主动放弃强上的行为。因此,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系统可以大大降低关门时强上列车的现象,提高运营安全,减少因强上被夹导致车门和屏蔽门二次开关门的现象,保障运营效率、降低能耗、设备损耗和不必要的安全报警。同时,可减轻运营保障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人员数量配置。此外,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通过对倒计时剩余时间的多少,改变警示颜色、增加闪烁、提示音频率增大等手段营造一种强上是危险行为的感觉,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关门时强上列车的现象,提高运营安全,保障运营效率。

基于上述内容,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台控制系统通过第二信号线路与所述信号系统通信,接收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命令;

相应地,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命令后,更新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为第一预设指定倒计时时间,并发送给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以使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以所述第一预设指定倒计时时间进行倒计时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所述后台控制系统还用于接收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命令,并在接收到关门命令后,更新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为第一预设指定倒计时时间(如3s),并发送给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以使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以所述第一预设指定倒计时时间进行倒计时显示。可见,本实施方式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除了按照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剩余时间进行正常的倒计时显示以外,还增加了一步根据关门命令重新更新倒计时时间的处理。一方面,对于按照正常时间关门的情况,接收关门命令后,预留3s的时间作为对乘客的进一步提醒,可以有效避免抢上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当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关门时,通过该处理,可以立即告知乘客列车因紧急需要即将关门,避免正要准备上车的乘客发生抢上。此外,另一方面,当因特殊情况,需要延迟关门时,由于倒计时时间已经为零,且门还未关闭,此时乘客有可能产生趁机上车的想法或行为,因此,若此时接收到关门指令,则可以立即更新一下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将其更新为第一预设指定倒计时时间(如3s),以告知有可能想上车的乘客不要再上车了。

基于上面的第三方面所述的情况,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对于延迟关门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处理,以保证乘客的安全。具体地,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命令之前,若发现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按照所述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已经倒计时结束,则控制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按照第二预设指定倒计时时间(如3s或5s)循环重复进行倒计时显示,直至接收到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命令后,更新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为所述第一预设指定倒计时时间。例如,假设后台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系统发送的列车关门剩余时间为2分钟,则将2分钟作为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发送给倒计时显示终端,当这2分钟倒计时结束后,若还未收到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命令,则控制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按照第二预设指定倒计时时间(如5s)循环重复进行倒计时显示,这里循环重复的含义是5s倒计时结束后,重新再以5s开始倒计时,直至接收到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命令后,更新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为所述第一预设指定倒计时时间(如3s),使得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以所述第一预设指定倒计时时间进行倒计时显示,其中在进行所述第一预设指定倒计时时间显示的同时还可以伴随滴滴的提醒声,以告知乘客车门即将关闭,请停止上车。通过该实施方式的处理,即便发生延迟关门的情况,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混乱和安全隐患,因为倒计时显示终端会一直以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间隔进行倒计时显示和提醒,以告知乘客车门随时有可能关闭,请尽量不要上车,或尽量在当前倒计时时间内抓紧上车。

基于上述内容,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台控制系统通过第三信号线路与屏蔽门系统通信,接收所述屏蔽门系统发送的屏蔽门关闭及锁闭状态命令;

相应地,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所述屏蔽门系统发送的屏蔽门关闭及锁闭状态命令后,将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清零,并向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发送关闭指令,以使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关闭。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收到所述屏蔽门系统发送的屏蔽门关闭及锁闭状态命令后,说明屏蔽门已经关闭,故此时应将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清零并关闭显示终端,以节省能耗,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显示干扰。

由图1所示的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后台控制系统和倒计时显示终端。其中,后台控制系统与信号系统有两个接口,一个是原有信号系统与屏蔽门系统的关门命令接口,此接口采取并联一路硬线接到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中,如图1所示。另一个是新增的接口,用于信号系统向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发送列车关门剩余时间,可用网线连接,如图1所示。后台控制系统与屏蔽门系统有1个接口,既原有屏蔽门系统与信号系统的关闭及锁闭状态数据接口,此接口采取并联一路硬线接到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中,如图1所示。后台控制系统与倒计时显示终端之间采用内部接口,通过wifi广播倒计时时间,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倒计时显示终端分成上行列车组和下行列车组两组,由后台控制系统分别进行控制。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系统在使用时一般部署在地铁车站里的后台控制中心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系统发送开门命令的同时向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发送列车关门剩余时间,后台控制系统转化为倒计时时间向对应的倒计时显示终端进行广播,倒计时显示终端负责显示时间。在信号系统发送关门命令后,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的后台控制系统通过硬线采集到此命令,立即更新倒计时时间为第一预设指定倒计时时间(如3秒),并向对应的倒计时显示终端进行广播,并自行管理这3秒钟的倒计时,不再响应信号系统的命令。这里,第一预设指定倒计时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一般需要与屏蔽门系统接收到关门指令后的延迟响应时间保持一致。在屏蔽门系统发送关闭及锁定状态数据后,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的后台控制系统通过硬线采集到此数据,此时,立即将倒计时时间清零,并向对应的倒计时显示终端进行广播,倒计时显示终端关闭显示。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在信号系统和屏蔽门系统之间增加一个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用于提示乘客剩余开门时间,从而给乘客上车行为的判断提供准确依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优选由支持wifi的炫彩led显示牌构成,因led耗电很小,其供电可从屏蔽门系统中引出一路,不会对屏蔽门系统造成影响。优选地,倒计时显示终端采用轻薄设计,大小可以为50cm*30cm,重量不超过200g,可悬挂或粘贴在屏蔽门玻璃外侧,提示乘客剩余倒计时时间。此外,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还可以为液晶显示屏、柔性显示屏等其他显示终端,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一般来讲,目前列车车门开/关门有三种模式:自动开/关门、自动开门手动关门、手动开/关门。其中,自动开/关门模式下,停站时间由信号控制中心系统根据当前运行图中的停站时间决定。自动开门手动关门模式下,列车进站停稳满足各项开门条件后自动开门,司机确认乘客完成上下车,车门和屏蔽门之间无乘客和异物后,手动关门。手动开/关门模式下,信号系统检查满足开门条件后提示司机手动开门,司机确认乘客完成上下车,车门和屏蔽门之间无乘客和异物后,手动关门。

基于上述内容,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当列车车门控制方式为自动开/关门模式时,所述后台控制系统接收到的关门剩余时间为所述信号系统根据运行图中设定的停站时间计算得到的列车关门剩余时间;当列车车门控制方式为自动开门手动关门模式或手动开/关门模式时,所述后台控制系统接收到的关门剩余时间为所述信号系统根据每站停站时间的默认值计算得到的列车关门剩余时间。

基于上述内容,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当列车车门控制方式为自动开/关门模式时,所述后台控制系统接收到的关门命令为所述信号系统根据运行图中设定的关门时间自动发送的关门命令;当列车车门控制方式为自动开门手动关门模式或手动开/关门模式时,所述后台控制系统接收到的关门命令为在司机按下关门按钮后由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命令。

由上面描述可知,当信号系统车门控制方式为自动开/关门模式时,信号系统根据运行图中设定的停站时间,计算列车关门剩余时间,每周期发送给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当信号系统车门控制方式为自动开门手动关门模式和手动开/关门模式时,虽然关门时机由司机判断,但通常每站停站时间有一个默认值。信号系统依据默认值,计算列车关门剩余时间,每周期发送给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当司机按下关门按钮后,信号系统向屏蔽门系统发送关门命令。同时,该指令通过并行硬线复制一份发给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接收命令后,无论当前剩余时间多少,立即更新至第一预设指定倒计时时间(如3秒),自行倒计时。

正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系统上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为信号系统上设置的用于向屏蔽门系统发送关门命令的原有接口,所述信号系统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屏蔽门系统建立第一通信链路;

相应地,所述第二信号线路为通过所述第一接口设置的与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并联的第二通信链路,所述后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与所述信号系统通信,接收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命令。

正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系统上设置有第二接口,所述后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信号系统建立所述第一信号线路,所述后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路接收所述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门剩余时间。

正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门系统上设置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为屏蔽门系统上设置的用于向信号系统发送屏蔽门关闭及锁闭状态命令的原有接口,所述屏蔽门系统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与信号系统建立第三通信链路;

相应地,所述第三信号线路为通过所述第三接口设置的与所述第三通信链路并联的第四通信链路,所述后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第四通信链路与所述屏蔽门系统通信,接收所述屏蔽门系统发送的屏蔽门关闭及锁闭状态命令。

由上面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交通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本身是一个辅助系统,并不会对现有信号系统与屏蔽门系统的接口和控制带来任何影响。一方面与信号系统对接,采集信号系统向屏蔽门系统发送的关门命令,以及接收信号系统发送的停站时间数据;另一方面与屏蔽门系统对接,采集屏蔽门系统向信号系统发送的关闭及锁定状态信息。

基于上述内容,由于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和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属于一个整体系统,故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和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之间采用内部接口进行通信,例如,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可通过wifi向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广播倒计时时间。

基于上述内容,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将所述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按照指定时间长度划分为若干组,并为每组分别设置一种显示效果;

相应地,所述倒计时显示终端根据当前剩余倒计时时间所属组别,按照对应组别的显示效果将倒计时时间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显示效果由字体大小、字体颜色、闪烁效果、边框样式、亮度等级、背景颜色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展示;其中,越接近倒计时结束的组别,其显示效果越醒目。

可见,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led显示终端根据当前剩余倒计时时间的长短变换不同的显示效果,所述显示效果包括字体大小、字体颜色、闪烁效果、边框样式、亮度等级、背景颜色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为优选地,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将所述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时间按照指定时间长度划分为若干组,并为每组分别设置一种显示效果,其中,越接近倒计时结束的组别,其显示效果越醒目。例如,可将倒计时时间每5秒划分为一组,每组设置一种显示效果。当倒计时到最后一组,既最后5秒的时候,可放大字体,改为强烈警示颜色,增大闪烁频率等,给人造成一种列车马上关闭的紧迫感和强上危险的感觉,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关门时强上列车的现象,提高运营安全。

可见,通过对倒计时剩余时间的多少,改变警示颜色、增加闪烁、提示音频率增大等手段营造一种强上是危险行为的感觉,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关门时强上列车的现象,提高运营安全,保障运营效率。同时,可减轻运营保障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人员数量配置。

下面结合图2所示的屏蔽门关门倒计时显示系统的后台控制系统的功能模块构成示意图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后台控制系统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中所示的后台控制系统主控制模块负责控制流程的初始化和周期运行,调度管理各个子模块运行。图2中所示的硬线通信模块负责采集和过滤信号系统关门命令和屏蔽门系统的关闭及锁定状态数据。图2中所示的有线通信模块负责接收信号系统发送的列车关门剩余时间数据。图2中所示的无线wifi通信模块负责向倒计时显示终端发送倒计时时间、显示模式及设备管理命令等。图2中所示的倒计时显示终端管理模块负责终端设备的开关机,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等功能。图2中所示的倒计时时间计算模块负责将信号系统发送过来的列车关门剩余时间转化为倒计时时间;收到关门命令后,更新倒计时时间为3秒,并自行倒计时;收到关闭及锁定状态,将倒计时时间清零等。图2中所示的倒计时显示管理模块负责个性化显示模式设置功能,可根据用户需要设置倒计时时间的字体大小、字体颜色、闪烁效果、边框样式、亮度等级、背景颜色等等。可将倒计时时间每5秒划分为一组,每组设置一种显示模式。例如,当倒计时到最后一组,既最后5秒的时候,可放大字体,改为强烈警示颜色,增大闪烁频率等,给人造成一种列车马上关闭的紧迫感和强上危险的感觉,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关门时强上列车的现象,提高运营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