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的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6890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套管的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管的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疗器械中为了方便装配,也为了保证硬管不易被折断,在硬管的端部需要连接软管,目前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焊接、粘接和套管三种方式。焊接和粘接步骤繁琐,并且由于材质原因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使用套管方式成为一种趋势。套管方式是指,软管的内径远小于硬管的外径,使用一定的方式将硬管插入软管内,软管回弹的压力使得软管与硬管紧密连接,在连接处形成套管结构。

目前,套管的方法是使用夹持器夹住硬管,并对硬管加压,将硬管慢慢向软管内挤压,从而将硬管插入软管内。可见,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很难实现大规模生产。而且当硬管尺寸较小而不易夹持,或管壁较薄而容易折断的情况下,这种套管方式是较难实施的。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的硬管和软管的连接方式的不足,提高连接效率,拓宽连接适用范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套管的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以提高套管的连接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套管的制作装置,包括底座、扩张针和导向套,导向套固定在底座上,导向套沿中轴线方向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包括同心的软管套入孔和扩张针通过孔,且所述扩张针通过孔的孔径小于软管套入孔。扩张针包括粗部和细部,所述粗部和细部之间存在过渡部,所述粗部尾端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硬管套入口,所述粗部的外径小于或者等于扩张针通过孔的直径。

优选的,在上述套管的制作装置中,所述过渡部的斜度大小为5°-60°。

优选的,在上述套管的制作装置中,所述扩张针的表面涂覆润滑涂层,所述润滑涂层为ptfe、fep、pvdf、石墨烯或金属纳米氧化物。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套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扩张针细部套入软管内,将硬管插入硬管套入口内至最深位置;

将扩张针细部头端伸出扩张针通过口,且匀速拉动扩张针,使得硬管向靠近软管的方向移动;

扩张针的粗部尾端伸出扩张针通过口,且软管包覆硬管,形成套管。

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制作装置,使用时扩张针的细部启导向作用,粗部起到对软管的扩张作用,硬管套入扩张针粗部尾端的硬管套入口内,扩张针的细部又套入软管内,所以在扩张针的细部和粗部依次穿过扩张针通过口的过程中,细部外套的软管逐渐进入软管套入孔的深处,且由于扩张针通过孔的孔径较小,阻挡软管继续跟随细部继续移动。过渡部逐渐将软管扩张,然后粗部套入软管内,使之持续扩张。在粗部逐渐向扩张针通过孔移动中,软管、粗部和硬管三者从外至内依次套着,而且三者套着部分的长度逐渐变短,粗部向扩张针通过孔伸出多长一段距离,硬管就留在软管内多长一段长度,直至粗部完全伸出扩张针通过孔外,软管回弹将硬管包住,连接处形成套管结构。在上述制作套管的过程中,由于扩张针的存在,不对硬管的管壁直接施加力,适用硬管管壁较薄或长度较短时的套管制作,而且该制作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较高,能够满足套管的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套管制作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套管套接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底座,2-扩张针,201-粗部,202-细部,203-过渡部,3-导向套,4-扩张针通过孔,5-软管套入孔,6-硬管套入口,7-软管,701-套接部,702-软管未扩张部,8-硬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套管的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解决现有的管套接方式连接效率较低的问题。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套管的制作装置,包括底座1、扩张针2和导向套3,导向套3固定在底座1上,导向套沿其中轴线方向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包括同心的软管套入孔5和扩张针通过孔4,且扩张针通过孔4的孔径小于软管套入孔5。扩张针2包括粗部201和细部202,粗部201和细部202之间存在过渡部203,所述粗部201的外径小于或者等于扩张针通过孔4的直径。

使用时扩张针的细部启导向作用,粗部起到对软管的扩张作用,过渡部其到逐渐扩张的作用。粗部201尾端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硬管套入口6,硬管8套入扩张针粗部尾端的硬管套入口6内,需要说明的是扩张针2为铁质,粗部201的外径大于硬管8的外径,才能在粗部尾端开设硬管套入口。而一般硬管的外径范围为0.5-100mm,内径为0-100mm,硬管套入口的直径为与硬管配合的。

扩张针的细部202又套入软管7内,细部202的长度大于软管长度,软管套入孔的深度与软管长度接近,所以在扩张针的细部202和粗部201依次穿过扩张针通过口4的过程中,细部202外套的软管7逐渐进入软管套入孔5的深处,且由于扩张针通过孔4的孔径较小,阻挡软管7继续跟随细部202继续移动。过渡部203逐渐将软管7扩张,然后粗部201套入软管内,使之持续扩张。软管内径为0.1-100mm,外径为0.5-100mm,使得扩张后的软管能够紧密包覆在硬管外,形成套管结构。

在粗部201逐渐向扩张针通过孔4移动中,软管7、粗部201和硬管8三者从外至内依次套着,而且三者套着部分的长度逐渐变短,粗部201向扩张针通过孔4伸出多长一段距离,硬管8就留在软管内多长一段长度,直至粗部201完全伸出扩张针通过孔4外,软管回弹将硬管包住,连接处形成如图3和图4所示的套管结构,图3中可见,在径向向方向上,软管7包括和硬管套接的套接部701和未扩张部702。其中,套接部701的长度应该等于硬管套入口6的深度。本发明提供的装置适用硬管长度为10-10000mm,软管长度为3-100mm,硬管与软管之间套管之间的长度范围为1-100mm的套管的制作。

可见,在上述制作套管的过程中,导向套3起到控制扩张针2移动方向的作用,对于扩张针2的拉动可以配合拉力机,使得扩张针2匀速伸出扩张针通过孔4,以避免软管7扩张不均,造成硬管套接后包覆不紧密的问题。由于扩张针的存在,不对硬管的管壁直接施加力,适用硬管管壁较薄或长度较短时的套管制作,而且该制作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较高,能够满足套管的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渡部203的斜度大小为5°-60°。过渡部的斜度与软管的软硬度有关,若软管太硬,则过渡部的斜度应该减小,这样有利于扩张针顺利穿过软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扩张针2的表面涂覆润滑涂层,增加润滑性,拉动的过程中可以更顺滑地拉过。所述润滑涂层可以为ptfe、fep、pvdf、石墨烯或金属纳米氧化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套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扩张针细部套入软管内,将硬管插入硬管套入口内至最深位置,如上所述,硬管的套入深度决定了软管和硬管的套接长度。

然后,将扩张针细部头端伸出扩张针通过口,且匀速拉动扩张针,使得硬管向靠近软管的方向移动,扩张针的细部、过渡部和粗部依次穿过扩张针通过口。

最后,扩张针的粗部尾端伸出扩张针通过口,且软管包覆硬管,形成套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