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扣式电池壳的拆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165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扣式电池壳的拆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机除了在军事领域得到迅猛发展外,在民用消费领域、农业领域、电力领域、警用、以及国土监管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由于无人机功能的日趋强大,以及对续航里程的无限追求,对其配置的动力电池组电量与能量密度提出了新要求,希望电池组在最小的体积和最轻的重量状态下,可携带更多的电量。在此背景下,除了要求单体电池提高能量密度外,设计人员在电池组减重设计方面也下足功夫,电池壳体在满足机械强度的前堤下,尽可能的以最薄的结构方式进行设计。因此,如图4所示的内扣式结构替代打螺丝紧固方式成为首选。

电池组在组装过程中电路板有返修情形发生,修理时需要将壳体打开后才能进行,从而出现壳体组装后拆解困难和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内扣式电池壳的拆解装置,其结构简单易实现,便于拆解内扣式电池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内扣式电池壳的拆解装置,包括有基座1,所述基座1上的一侧设有用于夹紧内扣式电池壳主体101的夹紧机构和相对另一侧设有用于抓取内扣式电池壳壳盖102以将其从内扣式电池壳主体101上分离开来的抓取机构,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抓取机构之间的基座1上设有用于将内扣式电池壳中部支撑起来的凸台4,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有固定块21、与所述固定块21配合以夹紧所述内扣式电池壳主体101的活动块2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块22动作的气缸23,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有导向座31、安装在所述导向座31中的拉杆32、能够相对基座1绕水平轴转动的驱动块33、连接在所述拉杆32一端的抓手座34、以及连接在所述拉杆32另一端与驱动块33之间的连杆35,所述驱动块33上设有手柄331,所述抓手座34上连接有用于抓取内扣式电池壳壳盖102的两个抓手36,所述抓手36能够相对抓手座34绕竖向轴转动,所述抓手36前端设有抓钩361,所述装置还包括有用于控制所述气缸3动作的脚踏开关231。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扣式电池壳的拆解装置,所述固定块21和活动块22的侧壁上都分别设有便于与内扣式电池壳主体101侧壁上凹槽1011配合的凸起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所述夹紧机构通过气缸来驱动活动块与固定块配合,便于夹紧或松开内扣式电池壳主体,并且通过脚踏开关来控制气缸动作,其使用方便,而所述抓取机构通过驱动块来控制拉杆前后运动,从而带动抓手座前后运动,其便于抓手上抓钩钩住内扣式电池壳壳盖后驱动抓手座往回运动以将内扣式电池壳壳盖从内扣式电池壳主体上分离开来,其拆解方便,并且通过手柄来控制驱动块相对基座绕水平轴转动,其操作方便,另,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抓取机构之间的基座上设有凸台,便于将内扣式电池壳中部支撑起来,拆解时使内扣式电池壳两侧悬空,其有利于拆解过程中减小内扣式电池壳与基座上表面的触碰,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的立体图。

图2是凸台放上内扣式电池壳后的示意图。

图3是内扣式电池壳主体与内扣式电池壳壳盖的爆炸示图,图中b是卡槽。

图4是内扣式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a是卡扣、b是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内扣式电池壳的拆解装置,包括有基座1,所述基座1上的一侧设有用于夹紧内扣式电池壳主体101的夹紧机构和相对另一侧设有用于抓取内扣式电池壳壳盖102以将其从内扣式电池壳主体101上分离开来的抓取机构,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抓取机构之间的基座1上设有用于将内扣式电池壳中部支撑起来的凸台4,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有固定块21、与所述固定块21配合以夹紧所述内扣式电池壳主体101的活动块2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块22动作的气缸23,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有导向座31、安装在所述导向座31中的拉杆32、能够相对基座1绕水平轴转动的驱动块33、连接在所述拉杆32一端的抓手座34、以及连接在所述拉杆32另一端与驱动块33之间的连杆35,所述驱动块33上设有手柄331,所述抓手座34上连接有用于抓取内扣式电池壳壳盖102的两个抓手36,所述抓手36能够相对抓手座34绕竖向轴转动,所述抓手36前端设有抓钩361,所述装置还包括有用于控制所述气缸3动作的脚踏开关231。

如上所述,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所述夹紧机构通过气缸23来驱动活动块22与固定块21配合,便于夹紧或松开内扣式电池壳主体101,并且通过脚踏开关231来控制气缸23动作,其使用方便,而所述抓取机构通过驱动块33来控制拉杆32前后运动,从而带动抓手座34前后运动,其便于抓手36上抓钩361钩住内扣式电池壳壳盖102后驱动抓手座34往回运动以将内扣式电池壳壳盖102从内扣式电池壳主体101上分离开来,其拆解方便,并且通过手柄331来控制驱动块33相对基座1绕水平轴转动,其操作方便,另,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抓取机构之间的基座1上设有凸台4,便于将内扣式电池壳中部支撑起来,拆解时使内扣式电池壳两侧悬空,其有利于拆解过程中减小内扣式电池壳与基座1上表面的触碰,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固定块21和活动块22的侧壁上都分别设有便于与内扣式电池壳主体101侧壁上凹槽1011配合的凸起24,如此,所述凸起24与内扣式电池壳主体101侧壁上凹槽1011的配合,便于更好的夹住内扣式电池壳主体101。

如上所述,本案保护的是一种内扣式电池壳的拆解装置,一切与本案结构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都应示为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扣式电池壳的拆解装置,夹紧机构通过气缸来驱动活动块与固定块配合,便于夹紧或松开内扣式电池壳主体,并且通过脚踏开关来控制气缸动作,其使用方便,而抓取机构通过驱动块来控制拉杆前后运动,从而带动抓手座前后运动,其便于抓手上抓钩钩住内扣式电池壳壳盖后驱动抓手座往回运动以将内扣式电池壳壳盖从内扣式电池壳主体上分离开来,其拆解方便,并且通过手柄来控制驱动块相对基座绕水平轴转动,其操作方便,另,夹紧机构与抓取机构之间的基座上设有凸台,便于将内扣式电池壳中部支撑起来,拆解时使内扣式电池壳两侧悬空,其有利于拆解过程中减小内扣式电池壳与基座上表面的触碰,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技术研发人员:李齐云;李宗厚;戴国群;程光林;韦彩鲜;王榜权;陶小良;陈景民;杨成;赵文欢;于萌;葛方昕;苏少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电赢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3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