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管穿管导向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1655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换热管穿管导向装置,尤其涉及换热管穿管导向头。



背景技术:

制作换热器时,需要将换热管穿设在管板及折流板上,由于管板及折流板上管孔与换热管之间的装配间隙较小,且管板与折流板组装后存在组装公差,所以换热管在实际穿设时比较难以穿过管孔,通常需要在换热管的端部设置穿管导向头,传统的穿管导向头的结构包括:锥形头,在锥形头的后端设置有连接杆。穿设时,根据不同管径尺寸的换热管选择与之相对应尺寸的穿管导向头,然后将换热管直接套装在连接杆上。由于连接杆与换热管之间难免会存在间隙,并在穿设过程中换热管会受到震动或敲击,这样就容易使换热管与穿管导向头之间发生脱落,从而导致穿管导向头脱落后掉进设备中难以取出,大大降低了穿管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止在穿管过程中换热管与穿管导向头发生脱落,从而有效地提高穿管效率的换热管穿管导向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热管穿管导向头,包括:第一锥形头,在第一锥形头的后端设置有连接杆,在连接杆上依次套设有锥形套、弹簧及分瓣式圆柱套,锥形套和弹簧均位于分瓣式圆柱套中,所述锥形套的锥度方向与第一锥形头的锥度方向一致,弹簧的前端抵靠在锥形套上;在分瓣式圆柱套的前部均匀形成若干胀片,每个胀片的内壁前部均带有锥度,并且胀片内壁的锥度方向与锥形套的锥度方向一致,分瓣式圆柱套上的胀片套设在锥形套上,弹簧的后端抵靠在分瓣式圆柱套的后部内壁上,在位于分瓣式圆柱套后侧的连接杆上固定设置有锁紧机构,分瓣式圆柱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抵靠在锁紧机构上,并且分瓣式圆柱套上的胀片受到锥形套的挤压而向外撑开;当需要将上述结构的穿管导向头固定在换热管的端部时,先向前拉动第一锥形头,锁紧机构推动分瓣式圆柱套克服弹簧弹力往第一锥形头方向移动,使得分瓣式圆柱套上的胀片受到的锥形套的向外的挤压力逐渐减小、直至不再受到锥形套的挤压而收缩,这样就能将穿管导向头中的分瓣式圆柱套伸入到换热管中,然后松开第一锥形头,分瓣式圆柱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往远离第一锥形头的方向移动,胀片逐渐受到圆锥套的挤压而向外撑开、直至胀片与换热管的内壁胀紧,然后就能进行穿管工作。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换热管穿管导向头,其中,在锥形套的前端设置有方便握持的第二锥形头,第二锥形头的锥度方向与第一锥形头的锥度方向一致,第二锥形头的小口径端抵靠在第一锥形头上,第二锥形头的小口径端不凸出于第一锥形头的大口径端。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换热管穿管导向头,其中,在每相邻的两个胀片之间设置有一个胀片槽。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换热管穿管导向头,其中,在圆柱套本体的前部均匀形成六个胀片。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换热管穿管导向头,其中,在每个胀片的外壁设置有三个沟槽,每相邻两个胀片上的三个沟槽分别一一对齐,从而形成三个圆环槽,在每个圆环槽中分别设置有一个弹性的o型圈。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换热管穿管导向头,其中,所述锁紧机构的具体结构为:连接杆的后段设置为螺纹段,在螺纹段上设置有两个螺母,两个螺母拧在螺纹段上、并相互紧贴在一起。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换热管穿管导向头,其中,在第一锥形头上设置有一个辅助孔,在连接杆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减重孔。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换热管穿管导向头,其中,在锥形套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减重孔,在第二锥形头上设置有若干第三减重孔。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用,在使用时,先将第一锥形头往前拉,使锁紧机构推动分瓣式圆柱套克服弹簧弹力往第一锥形头方向移动,分瓣式圆柱套上的胀片就会收缩,这样就能将穿管导向头中的分瓣式圆柱套伸入到换热管中,将分瓣式圆柱套伸入到换热管中后,松开第一锥形头,分瓣式圆柱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往远离第一锥形头的方向移动,锥形套将分瓣式圆柱套上的胀片撑开、直至胀片胀紧在换热管的内壁上,这样即便换热管在穿管过程中受到震动或敲击,穿管导向头也不会与换热管脱离,从而提高了穿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换热管穿管导向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锥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锥形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分瓣式圆柱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热管穿管导向头,包括:第一锥形头1,在第一锥形头1上设置有一个辅助孔11,在第一锥形头1的后端设置有连接杆2,连接杆2的后段设置为螺纹段21,在连接杆2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减重孔22来减轻连接杆2的重量。在连接杆2上依次套设有锥形套3、弹簧4及分瓣式圆柱套5,锥形套3和弹簧4均位于分瓣式圆柱套5中,在锥形套3的前端设置有方便握持的第二锥形头31,锥形套3的锥度方向及第二锥形头31的锥度方向均与第一锥形头1的锥度方向一致,在锥形套3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减重孔32,在第二锥形头31上设置有四个第三减重孔33;第二锥形头31的小口径端顶靠在第一锥形头1上,第二锥形头31的小口径端不凸出于第一锥形头1的大口径端,弹簧4的前端抵靠在锥形套3上,在分瓣式圆柱套5的前部均匀形成六个胀片51,在每相邻的两个胀片51之间设置有一个胀片槽52,每个胀片51的内壁前部均带有锥度,并且胀片51的内壁的锥度方向与锥形套3的锥度方向一致,在每个胀片51上设置有三个沟槽53,每相邻两个胀片51上的三个沟槽53分别一一对齐,从而形成三个圆环槽,在每个圆环槽中分别设置有一个弹性的o型圈6,o型圈6能够加强胀片51与换热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穿管导向头发生脱落的情况,而且o型圈6还能利用自身的收紧力使胀片51得到更好的收缩效果。分瓣式圆柱套5上的胀片51套设在锥形套3上,弹簧4的后端抵靠在分瓣式圆柱套5的后部内壁上,在连接杆2的螺纹段21上配合设置有锁紧机构,分瓣式圆柱套5在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抵靠在锁紧机构上,并且分瓣式圆柱套5上的胀片51受到锥形套3的挤压而向外撑开,所述锁紧机构的具体结构为:在螺纹段21上设置有两个螺母7,两个螺母7拧在螺纹段21上、并相互紧贴在一起。当需要将上述结构的穿管导向头固定在换热管的端部时,向前拉动第一锥形头1,锁紧在螺纹段21上的螺母7推动分瓣式圆柱套5克服弹簧4的弹力往第一锥形头1的方向移动,使得分瓣式圆柱套5上的胀片51受到的锥形套3的向外的挤压力逐渐减小,直至不再受到锥形套3的向外挤压、并在o型圈6的作用下收缩,这样就能将穿管导向头中的分瓣式圆柱套5放入到换热管中,穿管导向头放置在换热管中后,松开第一锥形头1,分瓣式圆柱套5在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往远离第一锥形头1的方向移动,胀片51逐渐受到圆锥套3的挤压而向外撑开、直至胀片51与换热管的内壁胀紧,然后就能进行穿管工作。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在辅助孔11中插入一根铁棒,一只手握住第二锥形头31,另一只手握住铁棒向前拉动第一锥形头1,锁紧在螺纹段21上的螺母7就会推动分瓣式圆柱套5克服弹簧4的弹力往第一锥形头1的方向移动,这样,胀片51受到锥形套3向外的挤压力就会逐渐减小、直至不再受到锥形套3的挤压,胀片51在o型圈6的收紧作用下快速收缩,然后将穿管导向头中的分瓣式圆柱套5放入到换热管中。将分瓣式圆柱套5放入到换热管中后,松开第一锥形头1,分瓣式圆柱套5在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往远离第一锥形头1的方向移动,胀片51逐渐受到锥形套3的挤压而向外撑开、直至胀片51与换热管的内壁胀紧,然后就能使带有穿管导向头的换热管在管板或折流板上进行穿管工作,并且不会发生导向头脱落的情况。当需要拆下穿管导向头时,在辅助孔11中插入一根铁棒,然后一只手握住第二锥形头31,另一只手握住铁棒向前拉动第一锥形头1,分瓣式圆柱套5在螺母7的推力作用下克服弹簧4的弹力往第一锥形头1的方向移动,这样,锥形套3对胀片51的向外的挤压力就会逐渐减小、直至消失,胀片51在o型圈的收紧作用下收缩直至胀片51与换热管之间出现间隙,此时就能将穿管导向头从换热管中取出。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用,在使用时,先将第一锥形头往前拉,使锁紧机构推动分瓣式圆柱套克服弹簧弹力往第一锥形头方向移动,分瓣式圆柱套上的胀片就会收缩,这样就能将穿管导向头中的分瓣式圆柱套伸入到换热管中,将分瓣式圆柱套伸入到换热管中后,松开第一锥形头,分瓣式圆柱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往远离第一锥形头的方向移动,锥形套将分瓣式圆柱套上的胀片撑开、直至胀片胀紧在换热管的内壁上,这样即便换热管在穿管过程中受到震动或敲击,穿管导向头也不会与换热管脱离,从而提高了穿管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