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门类的锁体开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108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门锁领域中用于锁体开启或锁闭的锁体开锁系统,即:一种用于门类的锁体开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各类门锁中,包括开门把手转动开锁和开门把手推拉开锁的门锁中,都需要设置一个用于应急的机械钥匙来控制锁体开启的机械锁头。尤其是在电子类门锁中,如磁卡开锁、电控感应开锁、指纹开锁锁、密码开锁、人脸识别开锁、虹膜开锁锁、蓝牙开锁、远程控制开锁等锁具中,都要按规定在锁体开锁部件中并用一个用钥匙实现开锁的机械锁头,由于目前该领域所使用的机械锁头都是采用钥匙驱动锁芯实现开锁的锁头,这类锁头也很容易被万能钥匙或暴力非法开启,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各类电子门锁领域中,由于该锁头与电子开锁部件并行开锁,会造成电子类锁具的总体安全系数小于该锁头的安全系数,采用这种用钥匙驱动锁芯开锁的锁头,在安全上不仅造成电子锁总体安全系数降低,还使整个电子锁的电子元器件形成了华而不实摆设,也造成了对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能克服上述的缺点,提供一种能防万能钥匙和暴力破坏开启的锁芯固定不动的锁头来控制开门把手能否作用于锁体的离合器,实现对锁体的开启或锁闭。本发明的进一步是能实现锁芯固定不动的锁头与现有电子锁中的力合或吸合器两者能分别控制开门把手实现对锁体的开启。本发明能有效提高电子门锁的安全级别,使机械万能钥匙无法实现对门锁的开启。本发明可根据需要将设有开门把手的内转轴与门的面板平行设置,使制造出来的门锁具能采用推拉开门把手实现开锁的功能。本发明也可根据需要将设有开门把手的内转轴与面板垂直设置,使门锁具能采用转动开门把手实现开锁的功能。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广泛用于门类所需锁具的领域,如:防盗门、保险柜、未来的集装箱和汽车门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用于门类的锁体开锁系统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内转轴、把手安装端头、推力臂、离合器、用于驱动锁体开启的传力臂、锁芯固定不动的锁头和受力柱,在传力臂上设有能让把手安装端头带动传力臂一起联合转动或分离的离合器,所述的离合器包括离合器外壳,在离合器外壳中设有内轴转孔,在内轴转孔中设有内转轴,在离合器外壳中还设有离合弹子滑槽,在离合弹子滑槽中设有离合弹子和离合弹簧,在内转轴中设有可与离合弹子对应匹配并能让离合弹子部分进入的内轴滑槽,在离合器外壳端外的内转轴的外侧上设有用于安装开门把手的把手安装端头和推力臂,所述的推力臂能作用于锁芯固定不动的锁头上的受力柱,并能通过该受力柱推动锁头于锁闭位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力臂被设在离合器外壳上,在相离内转轴和离合器外壳的外侧设有锁芯固定不动的锁头,所述的锁头能作用于离合弹子,并能将离合弹子部分推入内轴滑槽中。

在相离内转轴和离合器外壳的外侧还设有能作用于离合弹子的力合或吸合器。

所述的内转轴其轴线与锁体或门体的面板呈平行设置,所述的传力臂为能作用于锁体开启的凸起柱状、或钩状、或部分齿轮状、或含有能拉动锁体开启的钢丝拉绳、或与钢丝拉绳相配合并能绕紧和放松该拉绳的线轮状或钩状或凸轮状。

所述的内转轴其轴线与锁体或面板为垂直设置,所述的传力臂设置在与内转轴一端相对应的离合器外壳的端面上,所述的传力臂为呈凸起的柱状、或方棍状、或葫芦拨头状、或齿轮状。

所述的锁芯固定不动的锁头包括锁芯、锁定边柱、滑动件、锁头壳和开锁弹簧,所述的锁芯呈圆柱形,所述的锁芯与锁头壳为固定不可移动的设置,在锁芯的外侧上设有与锁心轴线平行的边柱槽,在边柱槽中设有锁定边柱,锁定边柱可部分移出也可完全置于边柱槽中,在锁芯横截面中设有与锁芯轴线垂直并与边柱槽相通的边柱弹子滑槽,在边柱弹子滑槽中设有与之匹配的边柱弹子和边柱弹子弹簧,在边柱弹子的外侧上设有可与边柱槽对应并能与锁定边柱内侧相配合的凹槽,在锁芯中还设有与边柱弹子匹配并和边柱弹子滑槽相通的钥匙槽,所述的滑动件其内侧为与锁芯的柱体外侧相匹配的圆柱形或圆弧形,并能相对锁芯轴线作垂直旋转滑动,在与边柱槽相邻的滑动件的一侧设有能与锁定边柱外侧相配合的锁定卡槽,在滑动件的外侧上设有能让推力臂推动滑动件实现锁头锁闭的受力柱,在滑动件的外侧上还设有能作用于离合弹子的把手机关,在滑动件上还设有能驱动滑动件滑动实现锁头开锁的开锁弹簧。

所述的锁芯固定不动的锁头包括锁芯、锁定边柱、滑动件、锁头壳和开锁弹簧,所述的锁芯呈多边柱形或矩形,所述的锁芯与锁头壳为固定不可移动的设置,在锁芯的外侧上设有与锁心轴线平行的边柱槽,在边柱槽中设有锁定边柱,锁定边柱可部分移出也可完全置于边柱槽中,在锁芯横截面中设有与锁芯轴线垂直并与边柱槽相通的边柱弹子滑槽,在边柱弹子滑槽中设有与之匹配的边柱弹子和边柱弹子弹簧,在边柱弹子的外侧上设有可与边柱槽对应并能与锁定边柱内侧相配合的凹槽,在锁芯中还设有与边柱弹子匹配并和边柱弹子滑槽相通的钥匙槽,所述的滑动件设在边柱槽所在的锁芯一侧,并能相对锁芯轴线作垂直滑动,在与边柱槽相邻的滑动件的一侧设有能与锁定边柱外侧相配合的锁定卡槽,在滑动件的外侧上设有能让推力臂推动滑动件实现锁头锁闭的受力柱,在滑动件的外侧上还设有能作用于离合弹子的把手机关,在滑动件上还设有能驱动滑动件滑动实现锁头开锁的开锁弹簧。

在所述的锁定边柱的外侧设有能推压锁定边柱移向凹槽的锁定边柱压簧。

所述的边柱弹子呈长方形叶片状,所述的边柱弹子滑槽呈与之匹配的长方形,在长方形叶片状的边柱弹子的叶面居中位置设有弹子钥匙孔,所述的钥匙槽与弹子钥匙孔相通互容,所述的凹槽设在边柱弹子外侧的外缘,在凹槽对侧的边柱弹子外缘一侧设有弹簧台阶,所述的边柱弹子弹簧设在弹簧台阶所对应的边柱弹子滑槽中。

所述的边柱弹子呈多面柱体状,所述的边柱弹子滑槽呈与之匹配的多面柱体形,所述的凹槽设置在边柱弹子的柱体外侧上,在凹槽对侧边柱弹子的外侧上设有凸起的钥匙触点,钥匙触点位于钥匙槽中,在边柱弹子的一端设有弹簧台阶,所述的边柱弹子弹簧设在弹簧台阶所对应的边柱弹子滑槽中。

所述的边柱弹子呈圆柱体状,所述的边柱弹子滑槽为与之匹配的圆柱状,所述的凹槽设在呈圆柱状的边柱弹子的三百六十度外侧上,边柱弹子的一端位于钥匙槽中,所述的边柱弹子弹簧设在边柱弹子的另一端所对应的弹子滑槽中。

所述的边柱弹子呈长方体柱状,所述的边柱弹子滑槽为与之匹配的呈长方体柱状,在长方体柱状的边柱弹子的外侧设有可与边柱槽对应的凹槽,边柱弹子的一端位于钥匙槽中,所述的边柱弹子弹簧设在边柱弹子的另一端所对应的弹子滑槽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结构示意图(主示剖视图)。

图2是图1中含有锁头的一结构示意图(左视剖视图)。

图3是适合于图1中的一种推力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适用于本发明的一离合器结构示意图(左视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结构示意图(主示剖视图)。

图6是适合于本发明的一种推力臂结构示意图。

图7是适合于图4中的一种推力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可适用于本发明一锁头结构示意图(主视剖视图)。

图9是图8中一左视结构示意图(左视剖视图)。

图10是能适用于本发明的又一锁头结构示意图(主视剖视图)。

图11是图10中一俯视结构示意图(俯视剖视图)。

图12是能适用于本发明又另一锁头结构示意图(主视剖视图)。

图13是图12中一俯视结构示意图(俯视剖视图)。

图14是能适用于本发明又另一锁头结构示意图(主视剖视图)。

图15是图14中一左视结构示意图(左视剖视图)。

图中:1.滑动件,11.锁定卡槽,12.外压弹子槽,13.外压弹子,14.锁定边柱压簧,16.把手机关,17.开锁弹簧,18.滑动件弹子孔,181.柱形锁定弹子,182.柱形弹子压簧,19.受力柱,2.锁芯,20.边柱槽,51.钥匙触点,22.台阶,23.台阶滑槽,24.可去弹子,26.边柱弹子,260.边柱弹子滑槽,266.边柱弹子弹簧,27.柱形弹子孔,271.锁芯柱形弹子,28.弹子钥匙孔,268.钥匙槽,29.凹槽,3.锁头壳,30.锁定边柱,31.弹簧台阶,33.锁头,34.柱销,35.环形滑槽,36.滚轴弹子,4.离合器,41.离合器外壳,42.离合弹子滑槽,43离合弹子,44.离合弹簧,45.内转轴,46.内轴滑槽,47.推力臂,68.把手安装端头,40.离合器复位弹簧,49.传力臂,50.内轴转孔,52.盖板,53.器复位弹簧槽,54.弹簧压柱,55.滚轴或滚珠,56.盖板孔,57.轴承座,58.另一轴承座,59.把手弹簧槽,6.开门把手,66.把手复位弹簧,8.力合或吸合器,81.顶杆,96.面板,97.轴转孔,98.羊角片,70.开锁弹簧槽,71.弹簧压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图5至图7所示,图中包括:内转轴45、把手安装端头68、推力臂47、离合器4、用于驱动锁体开启的传力臂49、锁芯固定不动的锁头33和受力柱19,在传力臂49上设有能让把手安装端头68带动传力臂49一起联合转动或分离的离合器4,所述的离合器4包括离合器外壳41,在离合器外壳41中设有内轴转孔50,在内轴转孔50中设有内转轴45,在离合器外壳41中还设有离合弹子滑槽42,在离合弹子滑槽42中设有离合弹子43和离合弹簧44,在内转轴45中设有可与离合弹子43对应匹配并能让离合弹子43部分进入的内轴滑槽46,在离合器外壳41端外的内转轴45的外侧上设有用于安装开门把手的把手安装端头68和推力臂47,所述的推力臂47能作用于锁芯固定不动的锁头33上的受力柱19,并能通过该受力柱19推动锁头33于锁闭位置,所述的传力臂49被设在离合器外壳41上,在相离内转轴45和离合器外壳41的外侧设有锁芯固定不动的锁头33,所述的锁头33能作用于离合弹子43,并能将离合弹子43部分推入内轴滑槽46中。

为了能实现电控和智能开锁,本发明可按图1、图5中所示,在相离内转轴45和离合器外壳41的外侧还设有能作用于离合弹子43的力合或吸合器8。

在图1中,所述的内转轴45其轴线与锁体或门体的面板(图未画出)呈平行设置,所述的传力臂49为能作用于锁体开启的凸起柱状、或钩状、或部分齿轮状、或能拉动锁体开启的钢丝拉绳、或与钢丝拉绳相配合并能绕紧和放松该钢丝拉绳的线轮状或钩状或凸轮状。

在图5中,所述的内转轴45其轴线与锁体或面板96为垂直设置,所述的传力臂49设置在与内转轴45一端相对应的离合器外壳41的端面上,所述的传力臂49为呈凸起的柱状、或方棍状、或葫芦拨头状、或齿轮状。

在1和图2所示的锁头中,所述的锁芯固定不动的锁头33包括锁芯2、锁定边柱30、滑动件1、锁头壳3和开锁弹簧17,所述的锁芯2呈圆柱形,所述的锁芯2与锁头壳3为固定不可移动的设置,在锁芯2的外侧上设有与锁心轴线平行的边柱槽20,在边柱槽20中设有锁定边柱30,锁定边柱30可部分移出也可完全置于边柱槽20中,在锁芯横截面中设有与锁芯轴线垂直并与边柱槽20相通的边柱弹子滑槽260,在边柱弹子滑槽260中设有与之匹配的边柱弹子26和边柱弹子弹簧266,在边柱弹子26的外侧上设有可与边柱槽20对应并能与锁定边柱30内侧相配合的凹槽29,在锁芯2中还设有与边柱弹子26匹配并和边柱弹子滑槽260相通的钥匙槽268,所述的滑动件1其内侧为与锁芯2的柱体外侧相匹配的圆柱形或圆弧形,并能相对锁芯2轴线作垂直旋转滑动,在与边柱槽20相邻的滑动件1的一侧设有能与锁定边柱30外侧相配合的锁定卡槽11,在滑动件1的外侧上设有能让推力臂47推动滑动件1实现锁头锁闭的受力柱19,在滑动件1的外侧上还设有能作用于离合弹子43的把手机关16,在滑动件1上还设有能驱动滑动件1滑动实现锁头33开锁的开锁弹簧17。

在8和图9、图10和图11、图12和图13、图14和图15所示的锁头中,所述的锁芯固定不动的锁头33包括锁芯2、锁定边柱30、滑动件1、锁头壳3和开锁弹簧17,所述的锁芯2呈多边柱形或矩形,所述的锁芯2与锁头壳3为固定不可移动的设置,在锁芯2的外侧上设有与锁心轴线平行的边柱槽20,在边柱槽20中设有锁定边柱30,锁定边柱30可部分移出也可完全置于边柱槽20中,在锁芯2横截面中设有与锁芯轴线垂直并与边柱槽20相通的边柱弹子滑槽260,在边柱弹子滑槽260中设有与之匹配的边柱弹子26和边柱弹子弹簧266,在边柱弹子26的外侧上设有可与边柱槽20对应并能与锁定边柱30内侧相配合的凹槽29,在锁芯2中还设有与边柱弹子26匹配并和边柱弹子滑槽260相通的钥匙槽268,所述的滑动件1设在边柱槽20所在的锁芯2一侧,并能相对锁芯轴线作垂直滑动,在与边柱槽20相邻的滑动件1的一侧设有能与锁定边柱30外侧相配合的锁定卡槽11,在滑动件1的外侧上设有能让推力臂47推动滑动件1实现锁头锁闭的受力柱19,在滑动件1的外侧上还设有能作用于离合弹子43的把手机关16,在滑动件1上还设有能驱动滑动件1滑动实现锁头33开锁的开锁弹簧17。

在图1和图2、图8和图9所示的锁头中,所述的边柱弹子26呈长方形叶片状,所述的边柱弹子滑槽260呈与之匹配的长方形,在长方形叶片状的边柱弹子26的叶面居中位置设有弹子钥匙孔28,所述的钥匙槽268与弹子钥匙孔28相通互容,所述的凹槽29设在边柱弹子26外侧的外缘,在凹槽29对侧的边柱弹子26外缘一侧设有弹簧台阶31,所述的边柱弹子弹簧266设在弹簧台阶31所对应的边柱弹子滑槽260中。

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锁头中,所述的边柱弹子26呈多面柱体状,所述的边柱弹子滑槽260呈与之匹配的多面柱体形,所述的凹槽29设置在边柱弹子26的柱体外侧上,在凹槽29对侧边柱弹子26的外侧上设有凸起的钥匙触点51,钥匙触点51位于钥匙槽268中,在边柱弹子26的一端设有弹簧台阶31,所述的边柱弹子弹簧266设在弹簧台阶31所对应的边柱弹子滑槽260中。

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锁头中,所述的边柱弹子26呈圆柱体状,所述的边柱弹子滑槽260为与之匹配的圆柱状,所述的凹槽29设在呈圆柱状的边柱弹子26的三百六十度外侧上,边柱弹子26的一端位于钥匙槽268中,所述的边柱弹子弹簧266设在边柱弹子26的另一端所对应的弹子滑槽260中。

在图14和图15所示的锁头中,所述的边柱弹子26呈长方体柱状,所述的边柱弹子滑槽260为与之匹配的呈长方体柱状,所述的凹槽29设在呈长方体柱状的边柱弹子26的外侧,边柱弹子26的一端位于钥匙槽268中,所述的边柱弹子弹簧266设在边柱弹子26的另一端所对应的弹子滑槽260中。

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锁头中,在所述的锁芯2中还设有与钥匙槽268相通的柱形弹子孔27,在柱形弹子孔27中设有与之匹配的锁芯柱形弹子271,锁芯柱形弹子271的内端位于钥匙槽中,在滑动件1上还设有在锁定状态下与柱形弹子孔27对应相通的滑动件弹子孔18,在滑动件弹子孔18和锁芯柱形弹子271外端设有与之匹配的柱形锁定弹子181,柱形锁定弹子181可部分落入锁芯中也可完全移出锁芯2,在柱形锁定弹子181的外端设有柱形弹子压簧182,在锁芯柱形弹子271与柱形锁定弹子181之间设有可被b款钥匙作用后恰好完全移出锁芯2的可去弹子24,在与滑动件弹子孔18可对应的锁芯2的一侧,设有能让可去弹子24永久落入的落孔25。

请参阅图1和图4,可按现有的离合器制作工艺和技术,如铸造和压铸工艺和技术,或车铣铇钻工艺和技术,制作出能适用于本发明的离合器4的离合器外壳41、离合器4的盖板52和含有内轴滑槽46的内转轴45,再在离合器外壳41中设置出能与内转轴45外侧相匹配的内轴转孔50,再在离合器外壳41中设置出能与内轴滑槽46对应的离合弹子滑槽42,再在离合弹子滑槽42中设置与安装出一组能与其匹配并能与内轴滑槽46相配合的离合弹子43和离合弹簧44。所述的离合弹子43可根据需要设置成截面呈“十”字形或“土”字形或“士”字形,图中所示的离合弹子43为“土”字形或“士”字形的一种。再在离合器盖板52中设置出与内转轴45外侧匹配并能方便内转轴45安装与使用的盖板轴孔56,并将盖板52的外形设置成能与离合器外壳41相配合并能方便离合器复位弹簧40的安装与使用。再按现有用于锁体开锁系统中能作用于锁体开启的传力臂的相关技术和应用,在本发明的离合器外壳41上设置与安装出能作用于锁体,并能使锁体实现开启或锁闭的传力臂49。传力臂49可根据需要设置成呈凸起柱状、或呈葫芦拨头状、或能与现有锁体开启部件相配合的部分齿轮状、或方棍状、或能拉动锁体开启的钢丝拉绳、或能与钢丝拉绳相配合并能绕紧和放松该钢丝拉绳的线轮状或钩状或凸轮状。为图示方便,图中所示的传力臂49是呈凸起柱状。

为了使离合器外壳41与内转轴45构成的离合器4能自动复位,使得内轴滑槽46能与离合弹子43对应,本发明可根据需要参阅图4,在离合器外壳41中设置出能安装离合器复位弹簧40的器复位弹簧槽53,再在器复位弹簧槽53中设置与安装出能帮助离合器4复位的离合器复位弹簧40,再根据离合器4所需复位的方向,在与器弹簧槽53相邻的内转轴45上设置出能随内转轴45一同转动并能挤压离合器复位弹簧40和帮助离合器4复位的一弹簧压柱54。

为了能实现用外力推拉开门把手或把手安装端头68实现对锁体的开启功能,本发明可按图1中所示,将所述的传力臂49设置与安装在与内转轴45的圆柱体外侧所对应的离合器外壳41的外侧上,并将所述的内转轴45与锁体或门体的面板(图中未能画出)作平行设置,即内转轴45的轴线与锁体盖板的板面或门体的面板的板面或门体的门面之间呈平行设置。将所述的传力臂49可根据需要设置成能作用于锁体开启或能与现有锁体开启部件或设在锁体外的传动件相配合的凸起柱状、或钩状、或部分齿轮状、或能拉动锁体开启的钢丝拉绳、或与该钢丝拉绳相配合并能绕紧和放松该拉绳的线轮状或钩状或凸轮状。对于含有钢丝拉绳的传力臂49,也可采用现有自行车中钢丝绳手刹部件的技术,制作出本发明中的能拉动锁体开启的传力臂49,将类似于自行车中手刹的手柄固定在内转轴45上,并将钢丝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离合器外壳41上,再在钢丝拉绳上安装上类似自行车手刹上的手刹管,将手刹管两端可分别固定在与其相邻近的锁体或门体上或面板内侧上,对于设有方棍开锁的锁体可在锁体方棍孔中插入方棍,并在方棍的外端设置与安装出与其垂直并能被钢丝拉绳拉动和转动方棍实现锁体开启的开锁力臂(以上图未画出),再将钢丝拉绳的另一端安装在该开锁力臂上。可根据需要在上述的开锁力臂与手刹管的端头之间设置与安装出能帮助方棍复位的弹簧,该弹簧也类似与自行车手刹复位弹簧(以上图未画出)。对于采用旋转旋钮小于四十五度开锁的锁体,可将上述的钢丝拉绳的另一端与锁体的开锁旋钮相连,只要钢丝拉绳能拉动锁体的旋钮旋转,能实现锁体开启即可。在实际应用中,为方便安装与使用,本发明可将上述的开锁力臂、钢丝拉绳、类似自行车手刹上的手刹管与离合器4和锁头33一同设置在用于安装在门体外侧的面板96的内侧中。在实际应用中,也可根据需要,在呈凸起柱状的传力臂49,与上述的开锁力臂之间设置出一个呈条状的连动杆,并将该连动杆的两头通过转轴与转孔的耦合技术分别与上述的开锁力臂和传力臂49作相互连动连接(以上图未画出)。

本发明所述的传力臂49与用于锁体开启之间的相关传动件的设置,也可参考现有采用推拉把手实现锁体开启中的相关工艺和技术的设置。

为了能使内转轴45被安装的坚固牢靠,可采用图1中所示,将内转轴45两端或两段分别安装在能与门体或面板作固定的轴承座57和另一轴承座58上。由于在推拉开门把手开锁的过程中,内转轴45转动的角度有限,因此,采用推拉开门把手实现锁体开启的系统,通常比较适用于能自动上锁的锁体,也包括能电控自动上锁的锁体,以及锁舌行程较小的普通锁体。

为了能适用于对各种锁体的开启,本发明可采用外力转动开门把手6或把手安装端头68来实现对锁体进行开启与锁闭的功能。本发明可按图5中所示,将所述的传力臂49设置安装在与内转轴45一端相对应的离合器外壳41的端面上,并将所述的内转轴45与锁体或门体的面板96作垂直设置。所述的传力臂49可根据锁体的需要设置成呈凸起柱状、现有的方棍状或葫芦拨头状或齿轮状。图5中所示的是,在离合器外壳41的端面上设有能插入传力臂49的安装槽,传力臂49可插在该安装槽中。

请参阅图1至图4,或图5至图7,可采用车铣铇钻工艺和技术或采用现有把手轴的制作工艺和技术,制作出本发明图中所示的内转轴45。在内转轴45中设置出把手安装端头68,把手安装端头68可根据需要设置成如图中所示的凸起柱状,也可根据需要设置成凹坑槽状或齿状,只要能方便开门把手的安装与使用即可。再在离合器外壳41端外的内转轴45外侧上设置出能作用于锁芯固定不动的锁头33上的受力柱19并能通过该受力柱19推动锁头33于锁闭状态的推力臂47。推力臂47可根据需要设置成能与受力柱19相配合的凸轮状、凸起柱状、凸起钩状。在图1和图2中所示的推力臂47呈一凸起柱状;在图3中所示的推力臂47呈一凸起钩状;在图5至图7中所示的推力臂47为一凸轮状,对于内转轴45单向转动角度小于90度开锁的锁体,为节省材料,可将凸轮状的推力臂47设置成如图6中所示的呈倒“t”字状的凸轮或呈倒“7”字状凸轮(图未画出)。为了减少工作的摩擦力,本发明可参阅图3中所示,在凸起柱状或凸起钩状的推力臂47的端头设置与安装出一滚轴或滚珠55。再在内转轴45的外侧上设置出可与离合弹子43对应匹配并能让离合弹子43部分进入的内轴滑槽46。在实际应用中,也可根据需要,采用铸造和压铸工艺和技术,或车铣铇钻工艺和技术,将含有把手安装端头68、推力臂47和内轴滑槽46的内转轴45一同制作成型。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将图5中的盖板52和推力臂47设置为一体。也可根据需要,将推力臂47设置成还具有所述盖板52的功能。

请参阅图1和图4、图5,再在上述已制作好的离合器外壳41的内轴转孔50中安装内转轴45,可根据需要设置与安装离合器复位弹簧49,再用盖板52将其给封装住,可采用钉、铆、焊工艺和技术将盖板52和离合器外壳41作相互固定。

请参阅图1或图5,可将上述已制作好含有的离合器4和内转轴45构成的总成其中一端头固定安装在轴承座57上;另一端可安图5中所示装固定在与面板96的轴转孔97上,或按图1中所示将其安装固定在另一轴承座58上。轴承座57或另一轴承座58可设置成与设有开门把手的面板96作相互固定,也可设置成与锁体盖板作相互固定。

对于小于九十度开启的锁体,为了使内转轴45能自动复位,或开门把手能自动回位,本发明可按图1所示,在另一轴承座58中设置出一小于三百六十度的环形的把手弹簧槽59,在把手弹簧槽59中设置与安装把手复位弹簧66,再根据开门把手所需复位的方向,在与把手弹簧槽59相邻的内转轴45上设置出能随内转轴45转动和能挤压把手复位弹簧66的一凸起柱(图未画出),该凸起柱与把手弹簧槽59的具体设置可参考图4中的离合器复位弹簧槽49与弹簧压柱54的结构设置与按装方法。本发明还可按图5中所示,在开门把手6的轴外侧与面板96之间设置与安装一把手复位弹簧66,该把手复位弹簧66的具体设计与使用的种类繁多,现有用于开门把手复位的弹簧和与其相关部件的应用,也包括市场上能购买到的把手复位器总成块,这些都属于现有技术,可直接拿来用与本发明,在此不多述。

请参阅图和图2、图5,再在距内转轴45和离合器4的侧外设置与安装出锁芯固定不动的锁头33、力合或吸合器8,使得锁头33中的把手机关16的端头能与离合弹子43外端一部分对应,力合或吸合器8中的顶杆81也能与离合弹子43外端另一部分对应,并使得把手机关16和顶杆81都能分别作用于离合弹子,即:都能分别将离合弹子43的内端推入内轴滑槽46中。与此同时,设在锁头33上的受力柱19需与设在内转轴45上的推力臂47相互对应,并且能使推力臂47通过受力柱19将锁头33从开启位置推向锁闭位置。

在图1或图5中,所示的锁头33与力合或吸合器8为左右方位或右左方位设置,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将力合或吸合器8与锁头33设置为上下方位或下上方位设置,采用具体的方位设置与安装可由被安装的面板的内部空间大小和实际应用所需而定。

在图1、5中,所示的力合或吸合器8可在电子类锁的控制电路输出电流的作用下,使顶杆81产生位移并能推动离合弹子43有效进入内轴滑槽46,使离合器外壳41能随内转轴45一起转动,并带动传力臂49实现对锁体的开锁。在图中所示的力合或吸合器8可根据需要选用一种电磁型的吸合器,及用电磁吸合来推动顶杆81的位移;也可选用一种用电机驱动顶杆81型的力合器;也还可选用双金属膨胀收缩型的其它类型的力合或吸合器,目前常用的是一种用电机驱动顶杆81型的力合器。

锁头实施例1

请参阅在1和图2、图8和图9,可采用现有锁头制作工艺和技术制作出本发明锁芯固定不动的锁头33。适合本发明锁头33中的锁芯2可以设置成如图1和图2中所示呈圆柱形的锁芯2,也可以设置成如图8和图9中所示呈矩形或多边柱形的锁芯2。可根据需要选择长方形或圆柱形材料来制作锁芯2,在锁芯2的外侧设置出与锁心轴线平行的边柱槽20,再在边柱槽20中设置出锁定边柱30,锁定边柱可部分移出也可完全置于边柱槽20中,再在锁芯2横截面中设置出与锁芯轴线垂直并与边柱槽20相通的边柱弹子滑槽260,再在边柱弹子滑槽260中设置出与之匹配的边柱弹子26和边柱弹子弹簧266。在边柱弹子26的外侧上设置出可与边柱槽20对应并能与锁定边柱30内侧相配合的凹槽29,所述的凹槽29其截面可根据需要设置成半圆弧形或倒梯形或“v”字形。再在锁芯2中设置出与边柱弹子26匹配并和边柱弹子滑槽260相通的钥匙槽268。本发明可按图1和图2中所示,将所述的滑动件1的内侧设置成与锁芯2的柱体外侧相匹配的圆柱形或圆弧形,并能相对锁芯轴线作垂直旋转滑动。本发明也可按图8和图9中所示,将所述的滑动件1设在边柱槽20所在的锁芯2一侧,并能相对锁芯轴线作垂直平移滑动。再在与边柱槽20相邻的滑动件1的一侧设置出能与锁定边柱30外侧相配合的锁定卡槽11,再在滑动件1的外侧上设置与安装出能让推力臂47推动滑动件1实现锁头锁闭的受力柱19。再在滑动件1的外侧上设置与安装出能作用于离合弹子43的把手机关16。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可根据需要,按图5中所示,将所述的受力柱19和把手机关16设置为一体,也可根据需要将受力柱19和把手机关16分立设置。再在滑动件1上设置与安装出能驱动滑动件1滑动实现锁头33开锁的开锁弹簧17。

在图8和图9所示的锁头中,在弹子钥匙孔28中设有凸起状的钥匙触点51,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可根据钥匙齿形和齿花的设置和所需,可选用或省略该凸起状的钥匙触点51,对于被省略的凸起状的钥匙触点51,可采用与弹簧台阶31相对的弹子钥匙孔28的一侧来代替钥匙触点51,这具体的选用可由钥匙的齿形的设定和应用所需而定。

为确保与之匹配的钥匙插入锁芯2后,锁定边柱30能灵敏进入凹槽29,并完全有效可置于边柱槽20中,方便正常开锁,本发明可在锁定边柱30的外侧设置与安装出能推压锁定边柱30移向凹槽29的锁定边柱压簧14。本发明可按图1和图2中所示,在所述的锁定卡槽11中设置出外压弹子槽12,在外压弹子槽12中设置与安装一外压弹子13,外压弹子13的内端可压接于锁定边柱30的外侧,在外压弹子13的外端所对应的外压弹子槽12中设置与安装一锁定边柱压簧14。本发明也可按图8和图9中所示,在所述的锁定边柱30外侧设置出台阶22,在台阶22所对应的锁芯2中设置出台阶滑槽23,再在台阶22外侧所对应的台阶滑槽23中设置与安装锁定边柱压簧14,再用压簧板将锁定边柱压簧14封在台阶滑槽23中。

请参阅在1和图2、图8和图9,按现有锁头壳的制作工艺和技术制作出能安装锁芯2和滑动件1、把手机关16、受力柱19,并能让锁芯2和滑动件1正常工作的锁头壳3。为了能使锁芯2得以固定,且不可移动,本发明可按图8和图9中所示,在锁头壳3中设置出能让锁芯2嵌入和固定安装的腔体来固定安装锁芯2;也可按图1和图2中所示,采用钉、铆、焊技术将锁芯2不可移动的固定装入锁头壳3中;也可将锁芯2直接固定在锁芯2与面板96之间的填充物上,用该填充物来充当锁头壳3的作用(图未画出)。

为了使滑动件1能有效与锁芯轴线作垂直滑动,对于非圆柱形锁芯,本发明可按图8和图9中所示,在锁芯2与锁头壳3之间设置出能防止滑动1脱落并能让滑动件1正常工作的腔体,将滑动件1安装在锁芯2一侧的锁头壳3中。或者是将滑动件1内侧制作成能包裹住锁芯2两侧的u形槽状,在锁芯2两侧和其所对应的滑动件1内侧上设有两组平行的嵌槽或嵌凸(图未画出),用适当长度的嵌槽和与之匹配的嵌凸组成一组导轨和滑槽,可让滑动件1在锁芯2外侧作垂直于锁芯轴线滑动(图未画出)。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也可采用在锁芯2和滑动件1之间设置出一组可相互嵌入的嵌槽和嵌凸(图未画出),将滑动件1和锁芯2采用以槽镶嵌相互联合安装,嵌槽和嵌凸的设置需与边柱槽20和滑动件弹子孔18的轨迹相互错开,以免影响锁定边柱30和滑动件1的正常工作,这样还能根据需要省略锁头壳3部分的设置与安装。

为了使滑动件1能有效与锁芯轴线作垂直滑动,对于呈圆柱形锁芯,本发明可按图1和图2中所示,在锁芯2的柱体外侧一周设置出一环形滑槽34,在与环形滑槽34对应的滑动件1上设置与安装出能控制滑动件1轴向位移的一柱销35,这样还能省略锁头壳3的部分设置与安装。或者是将所述的环形滑槽34设在滑动件1的圆柱体外侧上,将所述的柱销35设在与环形滑槽对应的锁头壳3上(图未画出)。或者是在滑动件1两端设置与安装出与锁芯2作相固定的隔栏来控制滑动件1轴向位移(图未画出)。或者是采用设在滑动件1两端锁头壳3的内侧来控制滑动件1轴向位移。

再在滑动件1与锁头壳3之间设置与安装出能让滑动件1与锁芯轴线作垂直滑动并能实现开锁的开锁弹簧17。对于呈圆柱形的锁芯,开锁弹簧17可采用在锁芯2与滑动件1之间设置一扭力弹簧(图未画出),也可按图1和图2所示,在锁芯与滑动件1之间设置一推力弹簧,即:在滑动件1上设置出一用于安装开锁弹簧17的开锁弹簧槽70,在与开锁弹簧槽70相邻的锁芯上设置出能压缩开锁弹簧17的弹簧压点71,具体弹簧压点71需位于开锁弹簧17的哪一端,由实际应用中滑动件1所需转动的方向而定。在实际应用中也可根据需要,将图2中的开锁弹簧槽17的槽口改设成与锁头壳3相邻,再将弹簧压点71改设在锁头壳上。

可根据需要在锁头壳3的外侧设置出用于锁头33与面板96或轴承座57作固定安装的螺孔。

锁头实施例2

本发明可按图10和图11所示的锁头弹子结构,将锁头实施例1中所述的边柱弹子26改设成呈多面柱体状,并将所述的边柱弹子滑槽260改设成呈与之匹配的多面柱体形,将所述的凹槽29设置在边柱弹子26的柱体外侧上,在凹槽29对侧边柱弹子26的外侧上设置出凸起的钥匙触点51,钥匙触点51能位于钥匙槽268中,在边柱弹子26的一端设置出弹簧台阶31,将所述的边柱弹子弹簧266设置安装在弹簧台阶31所对应的边柱弹子滑槽260中。其余可参见锁头实施例1。

为了能便于图10和图11中边柱弹子26和边柱弹子弹簧266的安装,可将已制作好含有边柱弹子滑槽260和边柱槽20以及钥匙槽268的锁芯2在位于边柱槽20与边柱弹子滑槽260的相交处切割成上下两段,其中上段可包括边柱槽20所在的部分,下段可包括钥匙槽268和边柱弹子滑槽260所在的部分,在组装好边柱弹子26和边柱弹子弹簧266后,再采用钉铆或扣合或焊接技术将该上下两段合为一体;也可采用压铸和铸造技术分别制作出该上下两段的锁芯2。

为了能更进一步帮助锁定边柱30可靠灵敏的工作,本发明可按图10和图11中所示,在所述的边柱弹子26与锁定边柱30之间设置与安装一圆柱形的滚轴弹子36。

锁头实施例3

本发明可按图12和图13所示的锁头弹子结构,将锁头实施例1中所述的边柱弹子26改设成呈圆柱体状,并将所述的边柱弹子滑槽260设置成与之匹配的圆柱状,再将所述的凹槽29设置在呈圆柱状的边柱弹子26的三百六十度圆周外侧上,将边柱弹子26的一端设置安装在钥匙槽268中,将所述的边柱弹子弹簧266设在边柱弹子26的另一端所对应的弹子滑槽260中。其余可参见锁头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和图13,本发明可在所述的锁芯2中设置出与钥匙槽268相通的柱形弹子孔27,在柱形弹子孔27中设置与安装出与之匹配的锁芯柱形弹子271,并使得锁芯柱形弹子271的内端位于钥匙槽268中,再在滑动件1上设置出在锁定状态下与柱形弹子孔27对应相通的滑动件弹子孔18,再在滑动件弹子孔18和锁芯柱形弹子271外端设置出与之匹配的柱形锁定弹子181,并使得柱形锁定弹子181可部分落入锁芯中也可完全移出锁芯2,再在柱形锁定弹子181的外端设置与安装出柱形弹子压簧182,再在锁芯柱形弹子271与柱形锁定弹子181之间设置出可被b款钥匙作用后恰好完全移出锁芯2的可去弹子24,再在与滑动件弹子孔18可对应的锁芯2的一侧,设置出能让可去弹子24永久落入的落孔25。

请参阅图12和图13,本发明可按现有锁头壳的制作工艺和技术制作出能安装锁芯2和滑动件1,并能让a款钥匙、b款钥匙、把手机关16、受力柱19、锁芯2、滑动件1正常工作的锁头壳3。为了能使锁芯2得以固定,可在锁头壳3中设置出能让锁芯2嵌入和固定安装的腔体来固定安装锁芯2,也可采用钉、铆、焊技术将锁芯2不可移动的固定装入锁头壳3中。为了使滑动件1能有效与锁芯轴线作垂直滑动,可采用如图中所示的在锁芯2与锁头壳3之间设置出能使滑动件1正常工作的腔体,将滑动件1安装在锁芯2一侧的锁头壳3中。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也可采用在锁芯2和滑动件1之间设置出一组可相互嵌入的嵌槽和嵌凸,将滑动件1和锁芯2采用以槽镶嵌相互联合安装,嵌槽和嵌凸的设置需与边柱槽20和滑动件弹子孔18的轨迹相互错开,以免影响锁定边柱30和滑动件1的正常工作。再在滑动件1与锁头壳3之间设置与安装能让滑动件1与锁芯轴线作垂直滑动实现开锁的开锁弹簧17。可根据需要在锁头壳3的外侧设置出用于其安装的螺孔。

锁头实施例4

本发明可按图14和图15中所示的锁头弹子结构,将锁头实施例1中所述的边柱弹子26呈长方体柱状,将所述的边柱弹子滑槽260改设成与之匹配的呈长方体柱状,再将凹槽29设置在呈长方体柱状的边柱弹子26的外侧,将边柱弹子26的一端位于钥匙槽268中,再将所述的边柱弹子弹簧266设置安装在边柱弹子26的另一端所对应的弹子滑槽260中。其余可参阅锁头实施例1。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参阅图1、图5,将本发明中所述的锁芯呈圆柱形的锁头33和锁芯呈多面柱形的锁头33进行互换设置,只要推力臂47能作用于受力柱19,把手机关16能作用于离合弹子43,并能保证系统能正常工作即可。

在图5中,所述的锁芯2其轴线与面板96的版面为垂直设置,所述的钥匙槽268与面板96的版面垂直相通,即:钥匙槽268设置成与面板96的正面相通;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将所述的锁芯2改设成其轴线与面板96的版面为平行设置,将钥匙槽268设置成与面板96的侧面相通,只要推力臂47能作用于受力柱19,把手机关16能作用于离合弹子43,并能保证系统能正常工作即可。

使用时,当离合弹子43不被顶杆81或把手机关16作用时,离合弹子43就不能进入内轴滑槽46,此时当外力作用于开门把手6或把手安装端头68时,设有把手安装端头68内转轴45就不能带动设在离合器外壳41上的传力臂49一同转动来实现锁体的开启或锁闭,此时把手6或设有把手安装端头68的内转轴45只能空转。当电子锁的电控系统向力合或吸合器8发出开锁电流信号时,此时按约定,顶杆81能推动离合弹子43进入内轴滑槽46,此时当外力作用于开门把手6或把手安装端头68时,设有把手安装端头68内转轴45即能带动设在离合器外壳41上的传力臂49一同旋转,既可实现对锁体的开启或锁闭。

使用时,当与之匹配的钥匙插入锁芯2后实现开锁时,凹槽29与边柱槽20相互对应;此时需转动或推、拉一下开门把手6,使推力臂47触发或推动一下受力柱19,锁定边柱30即可失去来自开锁弹簧17产生的锁芯2与滑动件1之间的摩擦力,此时可在开锁弹簧17的分力作用下,设置成截面为梯形的锁定卡槽11的斜面即可推动设置成圆柱形的锁定边柱30,并使之恰好完全落入边柱槽20中;或在锁定边柱压簧14的作用下,锁定边柱30即可从与之配合的锁定卡槽11中恰好完全落入边柱槽20中,此时,锁芯2与滑动件1之间无锁定边柱30卡住。此时继续向约定方向移动开门把手6或作用于把手安装端头68,在开锁弹簧17的作用下,滑动件1和设在滑动件1上的把手机关16即可与锁芯轴线作垂直滑动,此时按约定,把手机关16可直接作用于离合弹子43,也可将把手机关16设置成通过推动力合或吸合器8间接作用于离合弹子63,并使离合弹子43能部分进入内轴滑槽46,此时装有开门把手6或把手安装端头68的内转轴45即可带动设在离合器外壳41上的传力臂49一同旋转,实现对锁体的开启或锁闭。在外力作用于开门把手6或把手安装端头68实现打开锁体的同时,推力臂47也按约定,再将受力柱19和滑动件1推到锁闭位置,此时锁定边柱30也与锁定卡槽11对应,此时即可拔出钥匙实现锁头33的锁定。

使用时,当仅在a款钥匙使用时,在锁定状态下,按约定,锁芯2与滑动件1之间有锁定边柱30和柱形锁定弹子181卡住。当用a款钥匙和外力作用于开门把手6或把手安装端头68时,推力臂47将触发受力柱19,此时凹槽29与边柱槽20相互对应;在开锁弹簧17的分力作用下或梯形的锁定卡槽11斜面作用下,锁定边柱30恰好完全落入边柱槽20中;同时柱形锁定弹子181也恰好完全被移出锁芯2中。此时,锁芯2与滑动件1之间无锁定边柱30和柱形锁定弹子181卡住,并且柱形锁定弹子181恰好完全进入滑动件弹子孔18,可去弹子24恰好与锁芯2的外侧平齐。在开锁弹簧17的作用下,滑动件1即可与锁芯轴线作垂直滑动,即可按约定实现上述锁体的开启与锁闭功能,继而实现锁头33的锁闭功能。

使用时,当使用b款钥匙实现开锁后,按上述的工作原理,锁芯2与滑动件1之间无锁定边柱30和柱形锁定弹子181卡住,在开锁弹簧17的作用下,滑动件1即可与锁芯轴线作垂直滑动,即可实现上述锁体的开启与锁闭。与此同时,可去弹子24恰好完全被b款钥匙推入滑动件弹子孔18中,可去弹子24在随滑动件1在开锁运动过程中与落孔25相遇,并被滑动件1在开和锁过程中永久性挤压到落孔25中,这样a款钥匙的齿高就不可能恰好完全将柱形锁定弹子181推出锁芯2。当a款钥匙实施开锁时,锁芯2和滑动件1之间就会有柱形锁定弹子181卡住,滑动件1不可能移动实现开锁,因此也就废除了a款钥匙,使之变成了仅b款钥匙能实现开锁的锁头。在开门把手6或把手安装端头68在外力作用下实现打开锁体的同时,推力臂47又将受力柱19和滑动件1推到锁闭位置,此时锁定边柱30也与锁定卡槽11对应,柱形弹子孔27也与滑动件弹子孔18对应,此时即可拔出钥匙,在钥匙的外缘和边柱弹子弹簧266的作用下,凹槽29与边柱槽20异位,使锁定边柱30的外侧进入锁定卡槽11中并与锁定卡槽11相互配合,滑动件1与锁芯2之间有锁定边柱30卡住;于此同时,在柱形弹子压簧183的作用下,锁芯2与滑动件1之间有柱形锁定弹子181卡住,即实现所需的锁头33锁定功能。

以上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应用作限定性说明。本发明可与专利号为201520474045.2,专利名称为《须用多款钥匙一同实现开锁的锁芯不动的锁头》中技术联用,这样也可用于保险柜和金库门中,并能增强其安全性。本发明也可与专利号为201320142624.8,专利名称《带有按销的锁芯不动的锁头》中的技术联用,可使家具门锁更加安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