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8236发布日期:2019-06-05 22:4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拆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棘轮起子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现有技术中的棘轮起子的控制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存在着传动不够稳定,控制不够方便,难以操作使用,结构强度较差等技术问题。

为了对其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棘轮起子之控制结构[申请号:96234573.3],其包括一套筒,其内部容置一作动杆而其周侧设一穿槽,作动杆设有一齿轮,一作动块滑设在穿槽里并具有两方向相反的棘齿可供啮住齿轮,一推块可以推动作动块沿着穿槽前后移动,一弹簧可以将两棘齿往下迫压去啮住齿轮,藉此使得当两棘齿分别啮住齿轮时可以控制齿轮和作动杆的正逆转动作,以及当两棘齿同时啮住齿轮时,其可以将齿轮和作动杆锁固而无法做正逆转的动作。还有人发明了一种棘轮螺丝刀及其棘轮装置[申请号:200810121667.1],该装置包括棘轮座、外卡圈、棘爪座和两个棘爪,棘轮座套设在棘爪座上,棘轮座的内圈设有与棘爪啮合的棘齿,在棘爪座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铰接槽,两个棘爪分别铰接设置在铰接槽内,并在棘爪座上设有使棘爪向两侧张开保持与棘齿啮合的复位弹簧;外卡圈套设在两个棘爪的外侧,外卡圈的内圈设有弧形凹口,两个棘爪的外端容置在弧形凹口内,弧形凹口具有两个凸边,向一侧旋转外卡圈时,一个凸边向内压迫一个棘爪使其与棘齿脱离啮合。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部分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着结构较为复杂,操作使用不够方便,强度不高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强度高,易于操作使用的一种拆装工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一种拆装工具,包括筒状的本体和筒状的拆装头,本体的前端插于拆装头的后端,在拆装头的前端具有能与工件配合的拆装结构,在拆装头的后端内壁具有由若干齿牙围成的内齿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外围还套有手轮,在手轮上设有能在手轮带动下随着手轮周向转动的啮合块,在本体侧部开有窗口,在窗口内装有当手轮转动时能带动啮合块转动并使啮合块与拆装头上的内齿环啮合的联动机构。

当手轮转动时,啮合块在联动机构的带动下能够自转,从而使啮合块与内齿环啮合。此时,继续转动手轮,手轮又能够带动啮合块公转,从而将手轮的扭力转动至拆装头。由于拆装头能够与待拆装的工件连接,因此能够带动工件转动,从而实现工件的拆卸或安装。当手轮反向转动时,其工作过程类同。

在上述的一种拆装工具中,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枕状体和两根弹簧,所述的枕状体位于窗口内且其两端分别压于啮合块,上述的两根弹簧的一端作用在本体上,另一端作用在枕状体的端部,且两根弹簧分别作用在枕状体的两端。

由于在手轮转动时枕状体在两端弹簧的作用下能以其一端为支点做类似跷跷板的摆动,从而能够带动啮合块转动。而当啮合块转动至设定角度时即能与内齿环啮合。

在上述的一种拆装工具中,所述的啮合块具有位于窗口外侧的瓦形部和延伸至拆装头内部的啮合部,上述的枕状体压于瓦形部,在瓦形部的外侧具有凸块,在手轮内壁开有容纳上述凸块的容纳孔。

在上述的一种拆装工具中,所述的本体和手轮之间还设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包括压簧和钢珠,所述的压簧装在开于本体外壁的孔中,所述的手轮内壁开有凹口,所述的压簧将钢珠顶压在凹口内。

在上述的一种拆装工具中,所述的本体后端外侧具有若干轴向延伸的凸筋。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一种拆装工具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强度高,且易于操作使用。2、啮合部位稳定,工作稳定性高,不会造成锁死,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本体1、窗口11、孔12、凸筋13、拆装头2、拆装结构21、内齿环22、手轮3、容纳孔31、凹口32、啮合块4、瓦形部41、凸块41a、啮合部42、枕状体51、弹簧52、压簧61、钢珠6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一种拆装工具,包括筒状的本体1和筒状的拆装头2,本体1的前端插于拆装头2的后端,在拆装头2的前端具有能与工件配合的拆装结构21,在拆装头2的后端内壁具有由若干齿牙围成的内齿环22。本体1后端外侧具有若干轴向延伸的凸筋13。本体1外围还套有手轮3,在手轮3上设有能在手轮3带动下随着手轮3周向转动的啮合块4,在本体1侧部开有窗口11,在窗口11内装有当手轮3转动时能带动啮合块4转动并使啮合块4与拆装头2上的内齿环22啮合的联动机构。

联动机构包括枕状体51和两根弹簧52。枕状体51位于窗口11内且其两端分别压于啮合块4,上述的两根弹簧52的一端作用在本体1上,另一端作用在枕状体51的端部,且两根弹簧52分别作用在枕状体51的两端。

啮合块4具有位于窗口11外侧的瓦形部41和延伸至拆装头2内部的啮合部42,上述的枕状体4压于瓦形部41,在瓦形部41的外侧具有凸块41a,在手轮3内壁开有容纳上述凸块41a的容纳孔31。

本体1和手轮3之间还设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包括压簧61和钢珠62,所述的压簧61装在开于本体1外壁的孔12中,所述的手轮3内壁开有凹口32,所述的压簧61将钢珠62顶压在凹口32内。

当手轮3转动时,啮合块4在联动机构的带动下能够自转,从而使啮合块4与内齿环22啮合。此时,继续转动手轮3,手轮3又能够带动啮合块4公转,从而将手轮3的扭力转动至拆装头2。由于拆装头2能够与待拆装的工件连接,因此能够带动工件转动,从而实现工件的拆卸或安装。当手轮3反向转动时,其工作过程类同,不作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窗口11、孔12、凸筋13、拆装头2、拆装结构21、内齿环22、手轮3、容纳孔31、凹口32、啮合块4、瓦形部41、凸块41a、啮合部42、枕状体51、弹簧52、压簧61、钢珠6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拆装工具。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工作稳定性不高等技术问题。包括筒状的本体和筒状的拆装头,本体的前端插于拆装头的后端,在拆装头的前端具有能与工件配合的拆装结构,在拆装头的后端内壁具有由若干齿牙围成的内齿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外围还套有手轮,在手轮上设有能在手轮带动下随着手轮周向转动的啮合块,在本体侧部开有窗口,在窗口内装有当手轮转动时能带动啮合块转动并使啮合块与拆装头上的内齿环啮合的联动机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一种拆装工具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强度高,且易于操作使用。2、啮合部位稳定,工作稳定性高,不会造成锁死,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余姚伯傲精工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9
技术公布日:2019.06.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