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火药的高速吊顶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0257阅读:9504来源:国知局
具有火药的高速吊顶钉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固定器具,具体是一种具有火药的高速吊顶钉。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或装潢上设置吊顶对象时,都需要在墙面固定具有钉件的挂置座,传统的操作方式,其中一种如图1所示,是先在建筑物顶上钻一个固定孔1,将一根膨胀螺栓2固定在该固定孔1中,膨胀螺栓2底端具有内螺纹21,顶端的周壁上具有四个切槽22,然后将一块锥台形的撑块3按照上小下大的方式塞入膨胀螺栓2中,使膨胀螺栓2的顶部被撑开并挤入建筑物中,最后将吊顶件4装入膨胀螺栓2中,吊顶件4与膨胀螺栓2螺纹连接。这种先钻固定孔1再植入膨胀螺丝2,最后安装吊顶件4的作业方式相当麻烦,需要大量人工依次进行,且每一根膨胀螺栓2都需要施工人员爬梯进行操作,施工效率较低。

另一种如图2所示,是先将一根火药钉5与一个Z形固定片6固定连接,然后将火药钉5固定在建筑物顶上,Z形固定片6的一端有凸台61,凸台61内设有内螺纹62,吊顶件4与Z形固定件6的凸台61螺纹连接。这种火药钉5是利用火药致动工具进行击发,且在击发前须先将Z形固定片6与火药钉5连接,所以这种作业方式效率也比较低,而且Z形固定片6很容易被拉直,支撑效果不佳。

专利号为CN104690690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火药钉,包含本体、发射火药、底火药及包覆在发射火药、底火药外部的保护层,虽然利用该保护层可以达到防潮的目的与稳定击发的效果,但是发射火药与底火药的端面皆凸出于本体的端面外部,当有外力突破保护层且撞击底火药时,就有发生误动作的危险,而且这种火药钉也是为了配合固定片使用的,也需要在击发前先将固定片与火药钉连接,仍然存在作业方式效率低和支撑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潮、避免误动作及可简便地配合吊顶件固定的具有火药的高速吊顶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火药的高速吊顶钉,包含本体、发射火药、底火药及底火座,所述的本体沿中心轴线延伸且呈杆状,本体一端为击发尖部,另一端为受冲击部,受冲击部具有向击发尖部凹设的容置室,容置室具有开口端和与开口端相对的底端,容置室内壁靠近开口端具有内螺纹;所述的发射火药安装在容置室中,发射火药具有与底端接触的内侧端及与内侧端相对的外侧端;所述的底火药也安装在容置室中,底火药具有与发射火药外侧端接触的内端部和与内端部相对的外端部;所述的底火座固设于容置室中,且包覆在底火药的外部,底火座与容置室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本体的受冲击部设置容置室,容置室内壁设内螺纹,用于与吊顶件连接,简化吊顶作业,且利用固设在容置室中的底火座包覆在底火药外部,可以达到防潮的目的,将底火药设置在容置室内,可以达到防止误动作的安全目的。省去了固定片,也省去了在击发前与固定片连接的工序步骤,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吊顶件直接与本体螺纹连接,连接得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吊顶件的一种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吊顶件的另一种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火药的高速吊顶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火药的高速吊顶钉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以解释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具有火药的高速吊顶钉,如图3~图5所示,包括本体10、发射火药20、底火药30、底火座40、护罩50及封盖60。

本体10沿中心轴线L延伸且呈阶级杆状,本体10一端为击发尖部11,另一端为受冲击部12,受冲击部12具有相对于击发尖部11且垂直相交于中心轴线L的端面121,受冲击部12具有向击发尖部11凹设的容置室13,容置室13具有相邻于端面121的开口端131和与开口端131相对的底端132,容置室13由对应于开口端131的大径段133及对应于底端132的小径段134组成,容置室13内壁具有内螺纹135,所述的内螺纹135位于大径段133上,该内螺纹135用于后续与吊顶件组装。

发射火药20安装在容置室13的小径段134中,发射火药20具有与底端132接触的内侧端21及与内侧端21相对的外侧端22,所述的发射火药20为硝酸铵炸药。

底火药30也安装在容置室13中,底火药30具有与发射火药20外侧端22接触的内端部31和与内端部31相对的外端部32,所述的底火药30可预先连结于发射火药20上,所述的底火药30为硝化纤维素发射炸药。

底火座40固设于容置室13中,与容置室13螺纹连接,所述的底火座40具有一环块41及若干个设于环块41外周且呈凸块状的嵌卡部42,所述的嵌卡部42可与容置室13的内螺纹135互相嵌卡,所述的环块41呈桶状,由端壁43及端壁43周缘的周壁44组成,端壁43上具有一张薄膜431,薄膜412的厚度为0.1~0.4mm,端壁43上还凹设有凹室432,所述的薄膜412位于在凹室432与底火药30的外端部32之间,所述的周壁44端缘与发射火药20的外侧端22抵接。

护罩50可拆卸地套设在击发尖部11外部,所述的护罩50由截面呈U形的罩壳51及罩壳51外围的凸缘52组成,所述的罩壳51呈中空壳状,并具有相对的封闭端511和开放端512,凸缘52位于开放端512的端缘,开放端512具有一个向封闭端511延伸的凹孔513,所述的击发尖部11可插在凹孔513中;封闭端511的外端面为平面514,平面514的最大宽度大于底火座40中凹室432的直径,当其中一个吊顶钉的护罩50误伸入另一个吊顶钉的容置室13中时,由于平面514的最大宽度大于凹室432的直径,可避免封闭端511伸入凹室432中,避免对底火药30产生触撞。

封盖60可拆卸地套设在本体10的受冲击部12外部,可将容置室13的开口端131予以封闭,既可以起到防潮作用,又可以阻挡击发尖部11误伸入其它吊顶钉的容置室13中。

具有火药的高速吊顶钉在未使用时(如图3所示),利用护罩50罩设在本体10的击发尖部11外部,封盖60套设在受冲击部12,既可以起到防潮作用,又可以避免尖锐的击发尖部11误伸入其它吊顶钉的容置室13中,并可避免对底火药30产生触撞。即使受冲击部12上为套设封盖60,当其中一个吊顶钉的护罩50误伸入另一个吊顶钉的容置室13中时,由于封闭端511的平面514的最大宽度大于底火座40的凹室432的直径,也可避免封闭端511伸入凹室432中,进而避免对底火药30产生触撞。

底火座40包覆在底火药30外部,并利用嵌卡部42与容置室13的内螺纹135嵌卡,既可使底火座40稳固地定位在容置室13中,也可以利用环嵌卡部42与内螺纹135之间的密合性达到防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火药的高速吊顶钉可配合一火药致动工具100进行击射动作,如图5所示,该火药致动工具100具有一可伸入容置室13中并对底火药30进行击发的击射杆110。当要进行击射操作时,先将封盖60从本体10上拆卸掉,将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火药的高速吊顶钉置入火药致动工具100内部,当启动火药致动工具100时,击射杆110伸入容置室13中,并插入凹室432中,且刺穿薄膜431后,先点燃底火药30,再透过底火药30引爆发射火药20产生爆炸,即可对本体10产生击发的效果。护罩50是塑料制品,击发时,击发尖部11可以直接穿透护罩50,使护罩50也一起留在天花板上,并对吊顶钉本体10起到保护和防潮作用。

因此,利用底火座40固设于容置室13中且包覆在底火药30外部,可使发射火药20与底火药30达到防潮目的,再利用底火药30的外端部32位于开口端131内侧以及凹室432、护罩50的设置,可达到防止误动作的安全目的。

再者,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吊顶钉击发固定在天棚或墙面后,通过容置室13的内螺纹135可轻易与吊顶件配合组装,达到结构简单且使用便利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火药的高速吊顶钉不仅结构简单、制造组配容易,且确实能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并可达成本新型之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