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8907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桌面机器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桌面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人逐渐渗透到了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

然而,对于,桌面机器人来说,现有的机器人还不能较好的适应其与人互动的需求。例如,在使用者与桌面机器人进行交互时,总会有不顺畅、不舒适和感官体验较差的问题存在。对于桌面机器人的使用来说,这是非常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对于在生活领域中用于陪伴老人和孩子的桌面机器人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与使用者顺畅交互的桌面机器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桌面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与使用者顺畅地交互。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桌面机器人,其包括设置在桌面上方的主体,在所述主体的正面上设置有显示屏以及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显示屏的下方并与所述显示屏间隔开,所述桌面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构造成能相对于所述主体旋转,所述底座具有渐变的高度,以助于改变所述主体的底面与桌面之间的夹角。

通过这种桌面机器人,使用者能够方便地看到主体正面的显示屏,并能够方便地找到操作件,并对操作件进行操作。由此,尤其是对生活领域中用于陪伴老人和孩子的桌面机器人来说,其能够与使用者顺畅地交互,令使用者的感官体验较好。这里应当理解的是,主体设置在桌面上方包含主体直接设置在桌面上方,以及在主体和桌面之间设置有其他结构(例如支撑结构)的情况。能够根据需要转动主体,从而令使用者与桌面机器人的交互更加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围绕所述操作件设置有指示灯。这种设置有利于使用者观察到指示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示灯构造成能根据所述桌面机器人的状态显示多种颜色。通过这种设置,使用者能够更加方便地得知桌面机器人当前的状态,从而更有利于使用者与桌面机器人顺畅交互。

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示灯包括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构造成能显示不同的颜色,多个所述第一指示灯和多个所述第二指示灯相互交替地围绕所述操作件设置。通过这种设置,能够方便地显示出不同的颜色以便于使用者观察。同时,这种设置还有利于改善使用者对桌面机器人的感官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向上倾斜至与桌面呈第一倾斜角。这种设置更加人性化,有利于使用者更加方便地观看显示屏。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主体的背面设置有充电接线柱。这种设置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使用者看到充电接线柱以及充电线(在充电时),从而能优化使用者的感官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主体的背面设置有凹陷,所述充电接线柱处于所述凹陷内,所述充电接线柱从所述凹陷的底壁上延伸,并延伸至不超过所述凹陷的外沿。通过这种设置,充电接线柱更不易被看到,从而更有利于优化使用者的感官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主体的背面还设置有声音外放出口,所述声音外放出口位于所述充电接线柱的上方并与所述充电接线柱间隔开。通过这种设置,有利于使用者接收声音,一方面能避免声音直接朝向使用者发出,另一方面能较好地保证声音的品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主体的正面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显示屏的上方。通过这样设置的摄像头,使用者与桌面机器人的交互更加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这种桌面机器人,使用者能够方便地看到主体正面的显示屏,并能够方便地找到操作件,并对操作件进行操作。由此,尤其是对生活领域中用于陪伴老人和孩子的桌面机器人来说,其能够与使用者顺畅地交互,令使用者的感官体验较好。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桌面机器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桌面机器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桌面机器人100的一个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桌面机器人100可优选地制造得较小,例如其长、宽、高分别为16cm、 16cm和18cm。这种桌面机器人100的整体轻巧,并对桌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桌面机器人100包括主体10。主体10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形状,优选为如图1和图2所示的类似于椭球状的形状。在主体10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1。这里应理解的是,在本文中的主体10的“正面”、“背面”和“底面”仅是为了便于区分和描述而提出的。“背面”和“正面”为相反的侧面,“底面”是大体上朝向下方的表面,可作为主体放置在桌面、地面或其他部件上时用以接触和支撑的表面。

显示屏1优选地设置在主体10的正面偏上方的位置,以适应使用者对于感官体验的需求,并与通常的桌面的高度相适应,并由此有利于使用者与桌面机器人100方便地交互。显示屏1优选地占该整个正面的面积的2/3,从而尽可能地有利于使用者观察显示屏1中显示的内容。

显示屏1大体为平面的。显示屏1也可具有略微的弧度,以适应使用者的需求。

优选地,显示屏1相对于主体10的底面倾斜至与该底面呈一定夹角。应当理解的是,在主体10的底面水平时,显示屏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该角度。而根据需要,使用者也可令主体10的底面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由此能调节显示屏1 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由此,能够对显示屏1的角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使用者的需要。显示屏1相对于桌面的第一倾斜角例如为75°。这种设置更有利于与使用者和桌面的高度相适应。

优选地,桌面机器人100还包括处于主体10下方并支撑主体10的底座9。该底座9可以高度均匀,或者也可以具有渐变的高度,以助于改变主体10的底面与桌面(通常为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并由此来调节显示屏1的倾斜程度。

例如,可以将桌面机器人100放置到桌子上。此时,使用者的眼睛通常高于显示屏1,因而这种倾斜更是能够促使使用者方便地观察显示屏1。尤其是对于液晶显示屏来说,这一设置是尤为有利的。

另外,底座9可以与主体10相对转动,由此来改变主体10的朝向,从而更有利于使用者与桌面机器人100进行交互。例如,使用者可以不必走到特定的方位即可观察到显示屏1。

或者,如图1所示,还可以在主体10的正面设置摄像头2,摄像头2优选地位于显示屏1的正上方。此时,主体10进行转动即可凭借摄像头2拍摄到较大范围内的景象。

更加优选地,主体10可相对于底座9转动360°或者更多。这能大幅提高桌面机器人100的灵活性。尤其是对于摄像头2用于监控的情况来说,这种设置能消除拍摄死角,并由此确保监控作用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10相对于底座9旋转是通过下面这种结构实现的。底座9向上延伸形成转轴,而在主体10的底部构造有凹座。凹座容纳转轴并与转轴旋转式配合,以使主体10能围绕转轴旋转,并由此实现主体10相对于底座 9旋转。

另外,如图1所示,还可在主体10的正面设置操作件4。操作件4例如可以是按钮、旋钮或其他适当的结构。操作件4设置在显示屏1的下方,从而在使用者对操作件4进行操作时(例如在桌面机器人100放置在桌面上的情况下),其手臂不会挡住显示屏1,进而确保了使用者与桌面机器人100交互的顺畅性。

如图1所示,围绕操作件4设置有指示灯3。指示灯3例如可以在桌面机器人100通电运行时发光,而在桌面机器人100断电停机时熄灭。优选地,指示灯 3可根据桌面机器人的状态显示多种颜色。例如,指示灯3可以在桌面机器人100 通电运行时发白光,而在对桌面机器人100进行充电时发出红光。当然,其他颜色的光以及闪烁频率不同的光也是可以的。这种发射不同光的指示灯3可根据桌面机器人100内部的电路系统而实现,这种电路系统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指示灯3能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出不同的光,可以设置多种指示灯,其中至少两种指示灯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例如,指示灯3可包括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其中,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发出的光的颜色不同或闪烁频率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指示灯和多个第二指示灯可相互交替地设置在操作件4的周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与操作件形成由外到内依次套设的关系。

如图2所示,在主体10的背面设置有充电接线柱6,以用于在对桌面机器人 100进行充电时连接外接充电设备。充电接线柱6设置在主体10的背面有利于避免使用者频繁地观察甚至触碰到充电接线柱,从而能有效改善使用者的感官体验,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充电接线柱6损坏或造成安全问题。

优选地,在主体10的背面上构造有凹陷7,充电接线柱6设置在该凹陷7内,以进一步避免使用者观察甚至触碰到充电接线柱6。更优选地,如图2所示,充电接线柱6从凹陷7的底壁向外延伸,并延伸至不超过凹陷的外沿。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外沿处设置有用于封闭凹陷的开口的盖板8。盖板8可以是可开关的或者是可拆卸的。优选地,盖板8与主体10铰接,并且铰接处位于凹陷7的下侧边沿处。由此,盖板8通过向下翻折而打开,这使得使用充电接线柱6的过程更加方便而不受干扰。

另外,还可在主体10的背面设置声音外放出口5。声音外放出口5也可以是扬声器的出口或喇叭出口等类似的结构。优选地,声音外放出口5处于充电接线柱6的上方,例如可处于背面的正中央。这种设置能避免声音直接朝向使用者发出,从而能避免使用者感到刺耳。另外,这种设置还能有效地保留声音品质,从而能进一步优化使用者的感官体验。

上述桌面机器人100能够更加顺畅地与使用者进行交互,从而有利于改善使用者的感官体验。

另外,这种桌面机器人100可以是智能桌面机器人,并可包括例如休闲娱乐、生活帮助、远程监控、远程交流及引导式教育等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