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泵扭杆联轴器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4698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泵扭杆联轴器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泵扭杆联轴器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核反应堆装置中配置有多台核反应堆冷却剂泵,该冷却剂泵在每次的机组换料大修中,需对其中的1台进行全面解体大修,对剩余几台进行局部解体大修。在该冷却剂泵的检修开始阶段,均需对扭杆联轴器进行拆解并紧固在电机上,与电机一同吊离反应堆冷却剂泵泵房,以便对该冷却剂泵体开展相关检修活动。

该冷却剂泵的扭杆联轴器为圆柱体,上部加工有滑键,与电机转子下方的滑键相配合,下部为T型圆台设计,均布若干螺栓孔,用于与泵体通过螺栓连接,带动设备旋转运行。该扭杆联轴器在拆卸固定过程中,由于空间狭小,且质量较大,在提升固定过程中,需缓慢平稳地进行操作,避免发生卡涩的现象,同时也要保证提升过程的可控制性,避免扭杆联轴器突然发生滑落现象,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损伤。

因此,如何对扭杆联轴器进行平稳提升及可靠固定,对于在检修过程中的人员及设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泵扭杆联轴器拆卸装置,结构简单可靠,能够在拆卸过程中实现平稳提升及可靠固定,有效规避在检修过程中威胁人员及设备安全的潜在风险。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泵扭杆联轴器拆卸装置,该装置包括抱卡组件、提杆和提升螺母,两个提杆插在抱卡组件下端内,每个提杆底部通过提升螺母与抱卡组件紧固。

所述的抱卡组件由两个抱卡和两个紧固螺栓组成,将两个抱卡通过两个紧固螺栓固定连接组成抱卡组件。

所述的两个抱卡组合后整体呈底部具有凸环的空心圆柱体。

所述的抱卡底部具有凸台,抱卡底部凸台一侧具有带通孔B的耳片,抱卡底部凸台另一侧径向端面处开有螺纹孔C,抱卡下端轴向端面处各开有通孔D。

所述的提杆底端插在抱卡下端轴向端面处的通孔D内。

所述的提杆为螺纹通杆。

所述的提杆顶端设有限位台阶A。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可实现在扭杆联轴器拆卸过程中的平稳提升及可靠固定,避免提升过程中发生滑键卡涩或是扭杆联轴器滑落,对人员设备造成损伤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泵扭杆联轴器拆卸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泵扭杆联轴器拆卸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泵扭杆联轴器拆卸装置的抱卡三维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泵扭杆联轴器拆卸方法装置的抱卡二维示意图;

图5为扭杆联轴器的示意图。

图中:1.扭杆联轴器,2.抱卡,3.提杆,4.紧固螺栓,4.提升螺母,5.提升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泵扭杆联轴器拆卸装置,该装置包括抱卡组件、提杆3和提升螺母5。抱卡组件由2个抱卡2、2个紧固螺栓4组成,抱卡2底部具有凸台,抱卡2底部凸台一侧具有带通孔B的耳片,抱卡2底部凸台另一侧径向端面处开有一个螺纹孔C;2个抱卡2组合后整体呈底部具有凸环的空心圆柱体,通过图2所示2个紧固螺栓4可实现两个抱卡2装配紧固;图2、3所示每个抱卡2下端轴向端面处各开有一个通孔D,可使图2所示的2个提杆3由上至下各自插入1个通孔D内。图2所示提杆3为螺纹通杆,提杆3与电机外壳固定端设有限位台阶A。抱卡组件内表面直径略大于扭杆联轴器1非固定端直径。每个提杆3底部设有1个螺母5,螺母5将提杆3与抱卡2紧固。

如图1、2、3、4、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泵扭杆联轴器拆卸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2根提杆3设有限位台阶A端各自旋入位于扭杆联轴器1上方的电机外壳的1个螺纹孔内,并使用工具对2根提杆3进行预紧。

步骤1中的工具为螺栓预紧工具。

步骤2、将2根提杆3另一端分别插入2个抱卡2的下端轴向端面通孔D内,且使得抱卡2均位于扭杆联轴器1上轴肩E下侧。

步骤3、将2个抱卡2提至上部端面略低于扭杆联轴器1上轴肩E下部端面,使用紧固螺栓4将2个抱卡2装配并紧固。

步骤4、将2个螺母5分别通过1根提杆3下端旋入,直至螺母5触及抱卡2下部端面;

步骤5、使用工具同时对2个提升螺母5均匀缓慢的紧固,始终保持各个方位提升量相同,直至扭杆联轴器1触及电机转子上方联轴器限位,方可停止,即可实现扭杆联轴器1安全提升及有效固定。

步骤5中的工具为螺栓紧固工具。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实用新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