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夹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0812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防夹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防夹条。



背景技术:

汽车防夹系统有以下几种形式:通过传感器、生命检测仪或者机械结构检测车门是否夹到人或物体,将检测结果发送到到单片机,并由单片机控制车门是否再次打开,从而起到一种安全防护作用。

然而这几种汽车防夹系统都存在一些缺陷:当司机关闭车门后马上开车,若乘客是在车门外且身体或衣物被车门夹住,将会马上摔倒并卷入车底,并有可能造成伤害或身亡;在关闭汽车尾门或侧门时,当手、其他部位或者物品不小心处于车门闭合状态中,会对手或者其他部位夹伤,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由于现有的系统或设备无法满足安全防护的要求,时常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如乘客的背包、衣物或者身体被车门夹住,而后被卷入车底最终付出生命代价。这些发生意外的事件的最大原因就是车门防夹系统不完善。

中国发明专利CN201210194992.7,公开日为2012.10.03,公开了一种汽车防夹门,包括有活动门以及门框,活动门与门框通过铰链连接,活动门设有防夹手装置,防夹手装置包括有液压缸、电磁阀、限位开关以及控制器;当活塞杆与门框接触时,利用液压缸内弹簧的弹力阻碍门转动,减缓关门的速度;当活动门关闭到限位开关的限位杆与门框接触时,利用密封于液压缸左侧缸内的液压油阻碍活塞以及活塞杆移动,利用液压油不断升压的柔性的阻力阻碍活塞以及活塞杆移动,利用活塞杆阻碍活动门转动,减缓关门的速度,增加小孩将手缩离门框的时间,防止门夹伤小孩的手。但是这种防夹门不易装配在现有汽车上,需要花高昂的成本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成本高,不易于推广使用。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1112592.7,公开日为2017.06.16,公开了一种带有感应装置的汽车防夹门,包括车门、门框和警报器,在所述车门的下方内部安装有一推杆,所述推杆上连接着一限位块,在所述推杆的导电线上并联着一通电开关,所述通电开关通过一电路板连接着一信号接收器,在所述门框的边沿上设有压力感应带,所述压力感应带上连接着一信号发射器和所述警报器,所述压力感应带上的电路板的输出端还通过导线与所述通电开关连接。本实用新型当有手放置在汽车门框上的时候将进行警报提示,而如果汽车门框上有手却已经发生关门的情况时,推杆将推动限位块卡在汽车门和门框之间,防止人员被夹伤。这种防夹门同样需要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成本高。

中国发明专利CN201210543601.8,公开日为2013.07.31,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电动滑门防夹压条,包括本体、前端部、未端部以及护套线,前端部和末端部分别设置在本体的前端和末端,护套线连接在前端部上,本体内部结构由上而下包括有绝缘层、导电层上层以及导电层下层,在导电层上层和导电层下层内设置有导线,导电层上层和导电层下层周长相等,并且导电层上层和导电层下层接触时为平面接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导电层接触面采用平面设计,利于防夹压条示值稳定,保证产生的信号更加精确,弧线过渡,便于释放应加工而聚集的剪切力,等周长设计便于工艺快速调整,整个整体结构设计和工艺加工方法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但是该防夹条电阻范围小,不利于进行识别。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不改变现有汽车结构,识别范围大,成本低的汽车防夹装置,而目前关于这种装置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能够在车门产生夹持时停止运行,提高安全性的汽车车门防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防夹条,所述的汽车防夹条设有防夹条、固定支架、密封固定装置、导线、导线接口、防夹控制器,所述的防夹条设有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导电体、绝缘体、装配部件、电阻,所述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埋设在导电体中,所述的带有第一导线的导电体设置在绝缘体的中部上端,所述的带有第二导线的导电体设置在绝缘体的中部下端,所述的带有第一导线的导电体与带有第二导线的导电体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装配部件设置在绝缘体下部,所述的电阻分别与第一导线、第二导线连接,所述的电阻设置在防夹条的端部,所述的固定支架设有装配槽,所述的装配槽设置在固定支架内部,所述的防夹控制器设有接口、处理器、传输模块、报警模块、供电模块,所述的接口设置在防夹控制器的端部,所述的处理器、传输模块、报警模块、供电模块设置在防夹控制器内部,所述的处理器分别与传输模块、报警模块、供电模块、接口耦接,所述的防夹条通过装配部件装配在固定支架的装配槽内,所述的导线一端与防夹条连接,另一端和导线接口连接,所述的密封固定装置为中间有通孔的环形结构,所述的密封固定装置设置在导线中部,所述的导线接口通过接口与防夹控制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装配部件呈鱼骨型。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装配部件呈中空梯形。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装配部件呈倒凹形且两端突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电体为导电橡胶或导电TPE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体为绝缘橡胶或绝缘TPE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装配部件为绝缘橡胶或绝缘TPE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支架为金属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随着导电体的挤压而靠近时,所受的力大小≤50N时或者受力接触,就可以短路电阻,形成电路回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汽车防夹条未受压时,其回路电阻值为10000±1000Ω,当汽车门防夹条受到挤压后,其回路电阻值≤3000Ω,防夹控制模块根据回路电阻值控制汽车尾门或侧门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便于安装;

2、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

3、防夹控制器与汽车中控相连,便于驾驶者及时操控,提高安全性;

4、防夹条与固定支架进行装配时无需使用胶布,降低成本;

5、防夹条各组成部件均可进行替换,无需整体报废,降低使用成本;

6、装配部件呈鱼骨型,嵌入固定支架,通过多层鱼骨设置,可避免防夹条轻易脱落;

7、防夹条装配部件还可以呈中空梯形,减少材料使用,嵌入固定支架,不易脱落;

8、防夹条装配部件还可以呈倒凹形且两端突出,卡入固定支架时,通过突出卡在固定支架装配槽顶端,防止防夹条脱落,取下防夹条时,需要左右按压防夹条,使装配部件变形,从而小于装配槽的口径,才能取下防夹条。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汽车防夹条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和剖视示意图。

附图3是图1中的B-B向的第一种剖面示意图。

附图4是防夹控制器的示意图。

附图5是防夹控制器的内部架构图。

附图6是图1中的B-B向的第二种剖面示意图。

附图7是图1中的B-B向的第三种剖面示意图。

附图8是图1中的B-B向的第四种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防夹条 2.固定支架

3.密封固定装置 4.导线

5.导线接口 6.防夹控制器

11.第一导线 12.第二导线

13.导电体 14.绝缘体

15.装配部件 16.电阻

21.装配槽

61.接口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1是汽车防夹条的装配示意图。所述的汽车防夹条设有防夹条1、固定支架2、密封固定装置3、导线4、导线接口5,所述的防夹条1装配在固定支架2上,所述的导线4一端与防夹条1内部的导电材料连接,另一端和导线接口5连接,所述的密封固定装置3为中间有通孔的环形结构,其中间孔穿过导线4后,安装并固定在同样中间穿过导线4的车身钣金件孔上。

请参照图2-3,图2是图1中的A部局部放大和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B-B向剖面示意图。所述的防夹条1设有第一导线11、第二导线12、导电体13、绝缘体14、装配部件15、电阻16,所述的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2分别埋设在导电体13中,所述的带有第一导线11的导电体13设置在绝缘体14的中部上端,所述的带有第二导线12的导电体13设置在绝缘体14的中部下端,所述的带有第一导线11的导电体13与带有第二导线12的导电体13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装配部件15设置在绝缘体14下部,所述的电阻16分别与第一导线11、第二导线12连接,所述的电阻16设置在防夹条1的端部,所述的固定支架2设有装配槽21,所述的装配槽21设置在固定支架2内部,所述的防夹条1通过装配部件15装配在固定支架2的装配槽21内。

请参照图4-5,图4是防夹控制器的示意图,图5是防夹控制器的内部架构图。所述的防夹控制器6设有接口61、处理器、传输模块、报警模块、供电模块,所述的接口61设置在防夹控制器6的端部,所述的处理器、传输模块、报警模块、供电模块设置在防夹控制器6内部,所述的处理器分别与传输模块、报警模块、供电模块、接口61耦接。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导线4一端与防夹条1连接,另一端和导线接口5连接,然后导线接口5接入防夹控制器6的接口61中,防夹条1与防夹控制器6进行连接。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装配部件15呈鱼骨型。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导电体13为导电橡胶或导电TPE材料。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绝缘体14为绝缘橡胶或绝缘TPE材料。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装配部件15为绝缘橡胶或绝缘TPE材料。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固定支架2为金属材料。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固定支架2安装在汽车侧门或尾门边缘的钣金件上。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当第一导线11与第二导线12随着导电体13的挤压而靠近时,所受的力大小≤50N时或者受力接触,就可以短路电阻16,形成电路回路。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当汽车防夹条1未受压时,其回路电阻值为10000±1000Ω,当汽车防夹条1受到挤压后,其回路电阻值≤3000Ω。

本实施例的汽车防夹条的使用方法是:将装配好的汽车防夹条通过固定支架2装配在汽车侧门或尾门边缘,将防夹控制器6通过传输模块与汽车中控进行连接;当汽车尾门或侧门夹到人或物体时,防夹条绝缘体14受到挤压,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2随着导电体13的挤压而靠近直至接触,形成电路回路,从而短路电阻16,防夹控制器6的处理器根据电阻16的电阻值变化发出信号,通过传输模块传输至汽车中控,并通过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汽车中控接收到信号后控制汽车尾门或侧门,使其停止运行,起到防夹控制,然后停止报警;当防夹控制器6的电力较低时,处理器会将相关信息通过传输模块发送给汽车中控,提醒驾驶者及时更换电池或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便于安装;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防夹控制器与汽车中控相连,便于驾驶者及时操控,提高安全性;防夹条与固定支架进行装配时无需使用胶布,降低成本;防夹条各组成部件均可进行替换,无需整体报废,降低使用成本;装配部件呈鱼骨型,嵌入固定支架,通过多层鱼骨设置,可避免防夹条轻易脱落。

实施例2

请参照图1,图1是汽车防夹条的装配示意图。所述的汽车防夹条设有防夹条1、固定支架2、密封固定装置3、导线4、导线接口5,所述的防夹条1装配在固定支架2上,所述的导线4一端与防夹条1内部的导电材料连接,另一端和导线接口5连接,所述的密封固定装置3为中间有通孔的环形结构,其中间孔穿过导线4后,安装并固定在同样中间穿过导线4的车身钣金件孔上。

请参照图2、6,图2是图1中的A部局部放大和剖视示意图,图6是图1中的B-B向剖面示意图。所述的防夹条1设有第一导线11、第二导线12、导电体13、绝缘体14、装配部件15、电阻16,所述的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2分别埋设在导电体13中,所述的带有第一导线11的导电体13设置在绝缘体14的中部上端,所述的带有第二导线12的导电体13设置在绝缘体14的中部下端,所述的带有第一导线11的导电体13与带有第二导线12的导电体13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装配部件15设置在绝缘体14下部,所述的电阻16分别与第一导线11、第二导线12连接,所述的电阻16设置在防夹条1的端部,所述的固定支架2设有装配槽21,所述的装配槽21设置在固定支架2内部,所述的防夹条1通过装配部件15装配在固定支架2的装配槽21内。

请参照图4-5,图4是防夹控制器的示意图,图5是防夹控制器的内部架构图。所述的防夹控制器6设有接口61、处理器、传输模块、报警模块、供电模块,所述的接口61设置在防夹控制器6的端部,所述的处理器、传输模块、报警模块、供电模块设置在防夹控制器6内部,所述的处理器分别与传输模块、报警模块、供电模块、接口61耦接。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导线4一端与防夹条1连接,另一端和导线接口5连接,然后导线接口5接入防夹控制器6的接口61中,防夹条1与防夹控制器6进行连接。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装配部件15呈梯形,所述的装配部件15为中空结构。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导电体13为导电橡胶或导电TPE材料。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绝缘体14为绝缘橡胶或绝缘TPE材料。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装配部件15为绝缘橡胶或绝缘TPE材料。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固定支架2为金属材料。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固定支架2安装在汽车侧门或尾门边缘的钣金件上。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当第一导线11与第二导线12随着导电体13的挤压而靠近时,所受的力大小≤35N时或者受力接触,就可以短路电阻16,形成电路回路。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当汽车防夹条1未受压时,其回路电阻值为10000±500Ω,当汽车防夹条1受到挤压后,其回路电阻值≤2000Ω。

本实施例的汽车防夹条的使用方法是:将装配好的汽车防夹条通过固定支架2装配在汽车侧门或尾门边缘,将防夹控制器6通过传输模块与汽车中控进行连接;当汽车尾门或侧门夹到人或物体时,防夹条绝缘体14受到挤压,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2随着导电体13的挤压而靠近直至接触,形成电路回路,从而短路电阻16,防夹控制器6的处理器根据电阻16的电阻值变化发出信号,通过传输模块传输至汽车中控,并通过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汽车中控接收到信号后控制汽车尾门或侧门,使其停止运行,起到防夹控制,然后停止报警;当防夹控制器6的电力较低时,处理器会将相关信息通过传输模块发送给汽车中控,提醒驾驶者及时更换电池或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防夹条装配部件呈中空梯形,减少材料使用,嵌入固定支架,不易脱落。

实施例3

请参照图1,图1是汽车防夹条的装配示意图。所述的汽车防夹条设有防夹条1、固定支架2、密封固定装置3、导线4、导线接口5,所述的防夹条1装配在固定支架2上,所述的导线4一端与防夹条1内部的导电材料连接,另一端和导线接口5连接,所述的密封固定装置3为中间有通孔的环形结构,其中间孔穿过导线4后,安装并固定在同样中间穿过导线4的车身钣金件孔上。

请参照图2、7、8,图2是图1中的A部局部放大和剖视示意图,图7是图1中的B-B向剖面示意图,图8是图1中的B-B向的另一种剖面示意图。所述的防夹条1设有第一导线11、第二导线12、导电体13、绝缘体14、装配部件15、电阻16,所述的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2分别埋设在导电体13中,所述的带有第一导线11的导电体13设置在绝缘体14的中部上端,所述的带有第二导线12的导电体13设置在绝缘体14的中部下端,所述的带有第一导线11的导电体13与带有第二导线12的导电体13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装配部件15设置在绝缘体14下部,所述的电阻16分别与第一导线11、第二导线12连接,所述的电阻16设置在防夹条1的端部,所述的固定支架2设有装配槽21,所述的装配槽21设置在固定支架2内部,所述的防夹条1通过装配部件15装配在固定支架2的装配槽21内。

请参照图4-5,图4是防夹控制器的示意图,图5是防夹控制器的内部架构图。所述的防夹控制器6设有接口61、处理器、传输模块、报警模块、供电模块,所述的接口61设置在防夹控制器6的端部,所述的处理器、传输模块、报警模块、供电模块设置在防夹控制器6内部,所述的处理器分别与传输模块、报警模块、供电模块、接口61耦接。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导线4一端与防夹条1连接,另一端和导线接口5连接,然后导线接口5接入防夹控制器6的接口61中,防夹条1与防夹控制器6进行连接。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装配部件15呈倒凹形,所述的装配部件15两端突出。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导电体13为导电橡胶或导电TPE材料。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绝缘体14为绝缘橡胶或绝缘TPE材料。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装配部件15为绝缘橡胶或绝缘TPE材料。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固定支架2为金属材料。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固定支架2安装在汽车侧门或尾门边缘的钣金件上。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当第一导线11与第二导线12随着导电体13的挤压而靠近时,所受的力大小≤65N时或者受力接触,就可以短路电阻16,形成电路回路。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当汽车防夹条1未受压时,其回路电阻值为10000±1500Ω,当汽车防夹条1受到挤压后,其回路电阻值≤3500Ω。

本实施例的汽车防夹条的使用方法是:将装配好的汽车防夹条通过固定支架2装配在汽车侧门或尾门边缘,将防夹控制器6通过传输模块与汽车中控进行连接;当汽车尾门或侧门夹到人或物体时,防夹条绝缘体14受到挤压,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2随着导电体13的挤压而靠近直至接触,形成电路回路,从而短路电阻16,防夹控制器6的处理器根据电阻16的电阻值变化发出信号,通过传输模块传输至汽车中控,并通过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汽车中控接收到信号后控制汽车尾门或侧门,使其停止运行,起到防夹控制,然后停止报警;当防夹控制器6的电力较低时,处理器会将相关信息通过传输模块发送给汽车中控,提醒驾驶者及时更换电池或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防夹条装配部件呈倒凹形且两端突出,卡入固定支架时,通过突出卡在固定支架装配槽顶端,防止防夹条脱落,取下防夹条时,需要左右按压防夹条,使装配部件变形,从而小于装配槽的口径,才能取下防夹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