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单向阻尼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0803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单向阻尼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单向阻尼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电动尾门撑杆,是电机直接通过齿轮传动,驱动多头丝杆伸开与收缩,实现尾门的电动开闭;撑杆上的压簧起到辅助作用,但弹簧由于长期处于最大压缩状态,弹簧衰减严重,导致尾门在打开后支撑力不足,尾门往下掉的情况。因此就需要增加阻尼结构,在尾门打开后,增加推杆静态支撑力,使得尾门不会往下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单向阻尼机构,可避免尾门往下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单向阻尼机构,包括增阻外套、增阻内套、大扭簧、小扭簧和增阻花键,所述增阻外套套装在增阻内套的外围,大扭簧位于增阻外套的内围并且与增阻外套内壁紧密接触,大扭簧还套装在增阻内套外围并且固定在增阻内套的外壁上,增阻花键套装在增阻内套内,小扭簧套装在增阻花键外围并且与增阻花键的外壁紧密接触,小扭簧还位于增阻内套的内围并且固定在增阻内套的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电动尾门撑杆单向阻尼机构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简单、可单向增加系统阻尼,减小对弹簧的要求,避免因弹簧弹力不足,尾门往下掉的风险。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电动尾门撑杆单向阻尼机构的示意图。

图2汽车电动尾门撑杆单向阻尼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2,所述的汽车电动尾门撑杆单向阻尼机构包括增阻外套1、增阻内套2、大扭簧3、小扭簧4和增阻花键5,所述增阻外套1套装在增阻内套2的外围,大扭簧3位于增阻外套1的内围并且与增阻外套1内壁紧密接触,大扭簧3还套装在增阻内套2外围并且固定在增阻内套2的外壁上,增阻花键5套装在增阻内套2内,小扭簧4套装在增阻花键5外围并且与增阻花键5的外壁紧密接触,小扭簧4还位于增阻内套2的内围并且固定在增阻内套2的内壁上。

增阻花键5与增阻内套2和小扭簧4配合时,增阻花键5因小扭簧4作用只能在增阻内套2内相对增阻内套2做单向旋转运动;小扭簧与大扭簧固定在增阻内套2《》上,相互之间无运动,大扭簧3与增阻外套1之间的摩擦可增大系统阻力。

工作时,随着电机转动,撑杆在伸长状态时,增阻内套2不动,增阻花键5与小扭簧4摩擦转动,当撑杆在收缩状态时,小扭簧4与增阻花键5无相对运动,增阻花键5与增阻内套1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增阻内套2带动大扭簧3与增阻外套1滑动摩擦,增加系统阻力。由于大扭簧3与增阻外套1的滑动,从而增加系统摩擦力;通过增阻外套1与增阻内套2的摩擦,增加电动尾门推杆在静止状态下的系统阻力,减小对拉簧的要求。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