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羊专用修蹄剪的便携式存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6463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羊蹄修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羊专用修蹄剪的便携式存储箱。



背景技术:

在羊的养殖中,不仅要做好饲养管理和放养工作之外,每年还要给羊修剪一次蹄甲,如果羊的蹄甲过长,会使羊行走困难,影响到羊采食,对生长不利,还会引发腐蹄病、四肢变形等疾病。修蹄最好在多雨潮湿的季节进行,因雨水多,草地和牧场潮湿,其蹄甲也变得较柔软,有利于修剪。修蹄的操作方法很简单,先将羊保定好,去掉蹄底污物后,用修蹄刀把过长的蹄甲削掉。蹄子周围的角质修得与蹄底接近平齐即可,并且要把羊蹄子修成椭圆形,但不要削剪过度,以免损伤蹄肉,造成流血或引起感染。刚修蹄后的几天,最好在比较平坦的草地上和牧场上放牧,待其蹄甲稍长长后再到丘陵或山区放牧。

专业的修剪过程一般会使用到电动剪刀头、锂电池电源、电源线组件、磨刀装置、斜跨装置等,电动剪刀头用于直接修剪羊蹄,锂电池电源用于给电动剪刀头提供电源,电源线组件用于连接锂电池电源与电动剪刀头,磨刀装置用于给电动剪刀头进行打磨,斜跨装置一般绑缚在腰间使用。现有的牧场管理中一般是直接将各组件分开单个运输至现场,不便于管理且极易弄丢各组件,给修剪作业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羊专用修蹄剪的便携式存储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羊专用修蹄剪的便携式存储箱,包括存储箱本体,所述存储箱本体为长方体结构,存储箱本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下箱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位于第一凹槽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沿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之间连接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连通,所述第四凹槽与第一凹槽、第三凹连通,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电源线组件,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电动剪刀头,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安装有锂电池电源,所述第四凹槽内安装有磨刀装置,所述上箱体的内部安装有斜跨装置,所述上箱体的内部安装有交叉布置的松紧带,所述松紧带将斜跨装置压在上箱体内部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的一端之间通过卡扣连接,上箱体和下箱体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百折胶连接。

优选的,所述存储箱本体采用ABS树脂材料制成,存储箱本体上设有提手。

优选的,所述松紧带之间通过目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存储箱本体将给羊修蹄用的组成部件包括电动剪刀头、锂电池电源、电源线组件、磨刀装置、斜跨装置集中在空间紧凑的存储箱本体内,实现集中统一的管理,大大提高了携带和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羊专用修蹄剪的便携式存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斜跨装置、2松紧带、3磨刀装置、4电源线组件、5电动剪刀头、6下箱体、7锂电池电源、8上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用于羊专用修蹄剪的便携式存储箱,包括存储箱本体,存储箱本体为长方体结构,存储箱本体包括上箱体8和下箱体6,下箱体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位于第一凹槽的同一侧,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沿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之间连接有第四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连通,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连通,第四凹槽与第一凹槽、第三凹连通,第一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电源线组件4,第二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电动剪刀头5,第三凹槽的内部安装有锂电池电源7,第四凹槽内安装有磨刀装置3,上箱体8的内部安装有斜跨装置1,上箱体8的内部安装有交叉布置的松紧带2,松紧带2将斜跨装置1压在上箱体8内部的底部,上箱体8和下箱体6的一端之间通过卡扣连接,上箱体8和下箱体6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百折胶连接,存储箱本体采用ABS树脂材料制成,存储箱本体上设有提手,松紧带2之间通过目扣连接。

工作原理:通过在第一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电源线组件4,在第二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电动剪刀头5,在第三凹槽的内部安装有锂电池电源7,在第四凹槽内安装有磨刀装置3,以及松紧带2将斜跨装置1压在上箱体8内部的底部,这样,存储箱本体将给羊修蹄用的组成部件包括电动剪刀头5、锂电池电源7、电源线组件4、磨刀装置3、斜跨装置1集中在空间紧凑的存储箱本体内,便于携带,使用非常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