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便携式转运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1610发布日期:2018-06-19 22:25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便携式转运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便携式转运箱。



背景技术:

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临床试验中消除偏倚的两项主要手段是:随机化和盲法。随机化是指在对某研究总体的抽样或实验研究过程中,使总体中的每一个研究对象(观察单位)都以概率均等的原则随机地被分配到实验组(试验组)或对照组或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到研究的样本中去的一种措施。随机化可增加两组的可比性,为避免研究者或病人知道接受何种治疗,减少主观偏见和测量偏倚。盲法指的是按试验方案的规定,在试验结束之前,不让参与研究的受试者或研究者,或其他有关工作人员知道受试者被分配在何组,接受何种处理。盲法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和减少试验中受试者因知情而产生的心理的、精神的、行为的干扰作用,以及研究者因知情而产生的暗示、偏见等影响,以保证试验的客观性、准确性。盲法可分为单盲及双盲法等。单盲法指的是受试者不知,双盲指受试者、研究者、监查员或数据分析者均不知治疗分配。双盲法是新药临床试验中常用的一种设盲方法。双盲法试验中,试验药物与对照药品或安慰剂在外形、气味、包装、标签和其他特征上均应一致,以便保持盲态。但是,任何试验都有局限性,出于一些原因,申办者或药企没有提供对照药品或安慰剂,需要通过内部设盲的方法来实现双盲。内部设盲即参与试验的研究人员包括研究者、研究护士、研究协调员以及监查员等,分为非盲态和盲态两部分。盲态人员处于双盲的状态,而非盲态人员能够知道试验药物的盲法,试验药物的接收、储存、发放、配制、使用等,以及试验药物管理文件夹等都要严格遵守试验的设盲计划,治疗过程的操作和管理的方法均由非盲态监查员进行监查。试验过程中,一般非盲态人员及盲态人员要避免关于试验项目信息的直接交流及讨论。但目前实际工作中,大部门分研究药物需要由盲态研究协调员负责转运。盲态研究协调员从非盲态药师处领取研究药物,转运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完成后,再由盲态研究协调员转运至病房。在药物转运过程中,一方面要保持盲态,另一方面可能要冷链转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便携式转运箱,能够减少试验药物转运过程中破盲的风险,保证了冷藏药品的药效和稳定性。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便携式转运箱,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箱盖、插板、制冷组件、单片机芯片、可钥匙开锁的指纹锁、若干个测温探头和显示单元;

所述箱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壳体和内胆,所述外壳体和内胆共同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内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外壳体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内凹进的侧把手;所述内胆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组竖直方向上成对设置的插槽;所述插板插设于各插槽内,将箱体内部分为若干个独立空间,且插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缓冲垫;

所述箱盖的一侧与箱体铰接,覆盖所述箱体的开口;

所述制冷组件设于所述密闭空间内,其控制端与单片机芯片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可钥匙开锁的指纹锁的数据传输端与单片机芯片的数据传输端相连;

所述测温探头均布于箱体内部,其输出端与单片机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显示单元的输入端与单片机芯片的输出端相连,测温探头实时采集箱体内的温度并传输至单片机芯片,最终通过显示单元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下部的外壁上设有电源插头,用于连接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便携式转运箱,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的数据传输端与单片机芯片的数据传输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WIFI芯片和/或蓝牙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箱盖上设有把手,且箱盖上靠近箱体的内壁上设有缓冲垫。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组件为半导体制冷片。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单元为触控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材料为隔热海绵或者聚氨脂发泡;所述缓冲垫为泡棉。

进一步地,各独立空间的大小相同或者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便携式转运箱,还包括时间记录器,所述时间记录器的数据传输端与单片机芯片的数据传输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指纹识别的便携式转运箱,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盲态人员在保持盲态的情况下进行试验药物院内转运;在转运过程中的开箱动作必须由已被授权的非盲态人员来操作,转运结束后可导出操作人及操作时间记录;转运全程都有温度记录,转运过程中转运箱内的温度可实时查看,且转运全程的箱内温度记录可以导出,以备后续药监部门检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便携式转运箱,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1、箱盖2、插板3、制冷组件4、单片机芯片5、可钥匙开锁的指纹锁6、若干个测温探头7、显示单元8和时间记录器9;

所述箱盖2的一侧与箱体1铰接,覆盖所述箱体1的开口;所述箱盖2上设有把手,且箱盖2上靠近箱体1的内壁上设有缓冲垫;

所述箱体1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壳体101和内胆102,所述外壳体101和内胆102共同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内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优选为隔热海绵或者聚氨脂发泡;所述箱体1下部的外壁上设有电源插头10,用于连接电源;

所述外壳体101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内凹进的侧把手11,能够便于携带;所述内胆10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组竖直方向上成对设置的插槽(图中未示出),所述插板3插设于各插槽内,将箱体1内部分为若干个独立空间,相邻插槽之间的间距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从而能够形成若干个独立的大小或者不同的空间,以便防止尺寸相同或者不同的药物;为了防止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剧烈的碰撞,对箱体1内的药物造成损害,所述插板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缓冲垫(图中未示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垫为海绵;

所述制冷组件4设于所述密闭空间内,其控制端与单片机芯片5的输出端相连,单片机芯片5根据测温探头7的输出温度,来控制制冷组件4的工作状态,以使得箱体1内的温度维持在设定的温度值;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组件4选用制冷片;

所述可钥匙开锁的指纹锁6的数据传输端与单片机芯片5的数据传输端相连;采用可钥匙开锁的指纹锁6是为了防止出现紧急的情况时,可以采用钥匙开箱,而不需要以破锁的形式来打开,且不会对箱体1内的药物造成损坏;

所述测温探头7均布于箱体1内部,其输出端与单片机芯片5的输入端相连,以所有测温探头7测得的温度平均值作为箱体1内的温度值,以提高测量精度,且能够实现全程温控;所述显示单元8的输入端与单片机芯片5的输出端相连,测温探头7实时采集箱体1内的温度并传输至单片机芯片5,最终通过显示单元8显示,所述显示单元8优选为触控显示屏。

所述时间记录器9的数据传输端与单片机芯片5的数据传输端相连。

上述方案中的带有指纹识别的便携式转运箱在盲法试验中的具体使用过程为:

非盲药师进行指纹录入,并由单片机芯片5记录录入的指纹信息;实现只有录入指纹的授权非盲态人员可以操作,盲态人员无法直接接触到药物;

非盲药师进行指纹开箱,然后放入药物,然后进行指纹关箱,指纹关箱的同时,由时间记录器9记录药物放入时间;同时启动温度记录。

将转运箱交给盲态CRC护士进行盲态运输;

到达静脉配置中心后,由非盲药师进行指纹开箱,对药物进行配置,然后进行指纹关箱,指纹关箱的同时,由时间记录器9记录药物放入时间,交给盲态CRC护士运输到病区,交给非盲态研究护士,进行指纹开箱,给受试者用药,保持盲态;或者直接交予非盲态研究护士,进行指纹开箱,给受试者用药,保持盲态;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便携式转运箱,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12,所述无线传输模块12的数据传输端与单片机芯片5的数据传输端相连;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传输模块12为WIFI芯片,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蓝牙芯片或者同时包括蓝牙芯片和WIFI芯片,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和共享。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指纹识别的便携式转运箱,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盲态人员在保持盲态的情况下进行试验药物院内转运;在转运过程中的开箱动作必须由已被授权的非盲态人员来操作,转运结束后可导出操作人及操作时间记录;转运全程都有温度记录,转运过程中转运箱内的温度可实时查看,且转运全程的箱内温度记录可以导出,转运记录,包括转运人及转运时间也同时导出,以备后续药监部门检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