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列车司机室车门电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8788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列车司机室车门电磁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列车司机室车门电磁锁。

[

背景技术:
]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地铁作为快速、便捷地交通工具已经在许多大城市中广泛普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工具。现有地铁列车司机室车门锁闭系统大多采用传统的机械式锁结构,锁钩与锁扣板配合的方式,对于此类机械式的锁系统来说,经常有发生锁钩断裂、锁钩未锁到位、运行中锁钩从锁扣板脱落导致司机室车门打开等故障,故障时,运行中的列车会触发紧急制动,严重影响司机的安全及运营延误。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列车司机室车门电磁锁,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地铁列车司机室车门电磁锁,包括磁吸部分和电磁铁部分,磁吸部分能够完全贴合电磁铁部分,所述磁吸部分包含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有一磁吸块,所述磁吸块通过调整螺丝和导向柱连接到固定板上,所述电磁铁部分包含一块电磁铁以及与电磁铁连接相应的电路。

优选地,所述导向柱至少设置一个以上,在导向柱上还设有可伸缩的弹簧,有活动的空间供调节,所述磁吸块能够与电磁铁部分完全贴合。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还开有螺孔,用于固定在移动的车门上。

优选地,所述电路设有断路器及若干继电器,用于控制电磁铁的得电与失电。

优选地,所述若干继电器为低速继电器、自动折返远端司机室选择继电器和自动折返本端司机室选择继电器,每个继电器都设有常闭触点。

优选地,所述继电器前端设有一个100毫安的熔断器作为保护。

优选地,所述低速继电器在速度2km/h以上为得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铁列车司机室车门电磁锁,该电磁锁的磁吸部分通过磁吸安装座上的弹簧可自动调节,与电磁锁的线圈电磁铁部分完全贴合,电磁铁提供一个700N的锁闭力,防止运行中车门因故障及人为因素意外打开,以提高地铁司机室车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可大大降低由于司机室车门在运行中打开导致不如意事件发生的概率,包括车门安全环路中断,列车发生紧致,对运营造成延误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地铁司机室车门电磁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地铁司机室车门电磁锁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地铁司机室车门电磁锁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地铁司机室车门电磁锁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图。

其中,1为固定板、101为调整螺丝、102为螺孔、2为磁吸块、3为弹簧、4为导向柱、5为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清晰明了,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铁司机室车门电磁锁,包括磁吸部分和电磁铁部分,磁吸部分能够完全贴合电磁铁部分,所述磁吸部分包含有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上有一磁吸块2,所述磁吸块2通过调整螺丝101和导向柱4连接到固定板1上,所述电磁铁部分包含一块电磁铁5以及与电磁铁5连接相应的电路。本实施例优选的弹簧个数为四个,固定板1上设有三个螺孔102,用于通过电磁锁的固定板1将磁吸部分通过螺钉安装在移动的门上,磁吸部分由四个导向柱4和四根弹簧3支撑,弹簧3套在导向柱4上,且有一定的活动量,磁吸块2可沿贴合面任意方向自动调节,可以保证与电磁锁的电磁铁5完全贴合

电磁铁5通过螺钉安装在司机室门立柱上,电磁锁的线圈电磁铁5由电源模块供电,电源模块通过螺钉安装在司机室电器柜内,司机室车门电磁锁继电器通过卡槽安装在司机室电器柜内,电磁锁的得电与失电由司机室车门电磁锁断路器及司机室车门电磁锁继电器控制,司机室车门电磁锁继电器由LSR(低速继电器)的常闭触点、ARRCSR(自动折返远端司机室选择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以及ARLCSR(自动折返本端司机室选择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控制,在这些触点的前端有一个100毫安的熔断器作为保护,图5所示的电路图将各继电器、熔断器、断路器的具体位置分别标出。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控制电磁锁加装于司机室两侧车门上,当本端或后端司机室主控被激活,列车运行速度高于2公里/小时,且在非自动折返模式中运行时,该电磁锁被自动激活,以全自动及不影响司机现有操作的情况下实现其功能。列车运行速度大于2KM/h时,LSR(低速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自动闭合,电磁锁工作,车门无法打开;当列车停下或运行速度小于2KM/h时,LSR(低速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自动断开,电磁锁停止工作,便于司机室车门打开。以上电磁锁可在原有的地铁列车司机室车门机械式锁闭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亦可单独使用该电磁锁。在使用机械锁和电磁锁的同时,不会出现列车高速运行中机械锁断裂时导致车门开启,增加了安全保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