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427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窗铰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体固定铰链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门窗铰链。



背景技术:

悬窗因为具备通风好,密封性好,隔音、保温、抗渗性能优良等优点而深受大众的喜爱,然而现有的悬窗的窗体铰链因为机械性能的关系承载能力有限,一般小于100kg,这就要求悬窗的窗体的重量小于100kg,这对悬窗的窗体的整体的体积大小、材料的选择等造成很大的限制,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使得受载能力极大提高的门窗铰链。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门窗铰链,所述门窗铰链包括固定在窗框上的滑轨、固定在窗扇上的固定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固定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滑轨铰接;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将带动所述固定杆相对于所述滑轨在0~30°之间进行角运动,此时所述第三连接杆相对于所述滑轨在0~40°之间进行角运动,所述第二连接杆相对于所述固定杆在0~5°之间进行角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门窗铰链还包括第四连接杆和第五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一端铰接所述固定杆,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一端铰接所述固定杆,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将带动所述固定杆相对于所述滑轨在0~30°之间进行角运动时,所述第四连接杆相对于所述固定杆在0~ 50°之间进行角运动,所述第五连接杆相对于所述固定杆在0~55°之间进行角运动。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四连接杆和所述第五连接杆在角运动时,所述第四连接杆和所述第五连接杆互不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圆滑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垂直。

进一步的,当所述固定杆相对于所述滑轨所成的角度为0时,所述第二端抵靠所述滑轨,且所述第二端凸设于所述滑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还设有“L”型接口,当所述固定杆相对于所述滑轨在0~30°之间进行角运动时,所述“L”型接口保证所述滑轨不会阻挡所述第二端。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上还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之间,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行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为同向滑动,当所述第一滑块滑动时,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不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及所述支撑杆均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用于提高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门窗铰链设有滑轨、固定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固定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滑轨铰接,本实用新型的门窗铰链的承载能力达到300kg,相比之前传统的门窗铰链,本实用新型的门窗铰链的承载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将带动所述固定杆相对于所述滑轨在0~30°之间进行角运动,且将窗幅推开在0~30°之间时,当停止推开时,承受来自窗体载荷的所述固定杆不会自动进行角运动,产生自锁,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门窗铰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门窗铰链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门窗铰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门窗铰链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窗铰链,所述门窗铰链包括滑轨 10、固定杆20、第一滑块30、第二滑块40、第一连接杆50、第二连接杆60、第三连接杆70、支撑杆80、第四连接杆90、第五连接杆100。

所述固定杆20固定安装所述窗扇,所述固定杆20承受来自窗扇的重量载荷,且所述固定杆20会将来自窗扇的重量载荷传递给滑轨10、固定杆20、第一滑块30、第二滑块40、第一连接杆50、第二连接杆60、第三连接杆70、支撑杆80、第四连接杆90、第五连接杆100;滑轨10、所述滑轨10固定在窗框上,所述滑轨10上的端部以及中部均设有多个安装孔,螺丝钉安装到多个安装孔从而将所述滑轨10稳固地固定在窗框上,在滑轨10的中部设有多个安装孔配合螺钉或螺柱安装固定在窗框上,增加了着力点,提高滑轨10承载能力,避免滑轨10容易受力产生扭曲变形的现象,使得滑轨10的结构更加稳定,从而提高门窗铰链整体的承载能力,延长门窗铰链的使用寿命,使用起来更为安全。

具体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杆50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30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20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60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30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80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70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40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80铰接;所述支撑杆80一端与所述固定杆20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滑轨10铰接,上述的铰接均可以实现旋转连接,且具有一定的固定力,能传递载荷、力矩,例如通过铆钉铆合连接,上述铰接部分均设有定位孔,铆钉安装到定位孔中从而将各个元件进行铰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相比之前传统的门窗铰链承载在100kg以内,本实用新型的门窗铰链的承载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门窗铰链的承载能力达到300kg,对窗体的整体的体积大小、材料的选择等不会造成大的限制,可以将窗扇的体积做得很大,材料的选择更广,符合门窗业的大窗扇的发展潮流。

所述第一滑块30和所述第二滑块40滑动将带动所述固定杆20相对于所述滑轨10在0~30°之间进行角运动,此时所述第三连接杆70相对于所述滑轨 10在0~40°之间进行角运动,所述第二连接杆60相对于所述固定杆20在0~5°之间进行角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固定杆20相对于所述滑轨10在0~21°之间进行角运动,由于所述固定杆20安装窗扇,即所述窗扇的打开的最大角度为 21°;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杆70相对于所述滑轨10在0~33°之间进行角运动,所述第二连接杆60相对于所述固定杆20在0~2°之间进行角运动,当所述固定杆20和所述滑轨10之间的角度为21°时,所述第三连接和所述滑轨10 之间的角度为33°,所述第二连接杆60和所述固定杆20之间的角度为2°,所述固定杆20和所述第一连接杆50的角度为48°,也就是说在固定杆20相对于所述滑轨10进行角运动时,所述固定杆2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0并不平行,所述固定杆20和所述第三连接杆70也不平行,采用这样的角度设计和传动设计,使得在所述固定杆20相对于所述滑轨10在0~21°之间进行角运动时,即窗扇打开的角度在0~21°之间时,来自窗扇的重量和载荷不会使得固定杆20 自行触发所述固定杆20相对于所述滑轨10发生角运动,也就是说,当窗扇推至0~21°时,停止推开时,窗扇在没有锁紧装置的情况下也不会自己滑下来关闭窗户,具有自锁的效果,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门窗铰链还包括第四连接杆90和第五连接杆100,所述第四连接杆90一端铰接所述固定杆20,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0;所述第五连接杆100一端铰接所述固定杆20,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0。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铰接均可以实现旋转连接,且具有一定的固定力,能传递载荷、力矩,例如通过铆钉铆合连接,上述铰接部分均设有定位孔,铆钉安装到定位孔中从而将各个元件进行铰接。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滑块30和所述第二滑块40滑动将带动所述固定杆 20相对于所述滑轨10在0~30°之间进行角运动时,所述第四连接杆90相对于所述固定杆20在0~50°之间进行角运动,所述第五连接杆100相对于所述固定杆20在0~55°之间进行角运动。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四连接杆90和所述第五连接杆100在角运动时,所述第四连接杆90和所述第五连接杆100互不平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固定杆20直接承受来自窗扇的重量和载荷,设置所述第四连接杆90和所述第五连接杆100可以分担所述固定杆20上的载荷,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门窗铰链的受载能力;且使得整个门窗铰链联动更加好,窗扇在开启和关闭时能更加平滑;优选地,当所述第一滑块30和所述第二滑块40滑动将带动所述固定杆20相对于所述滑轨10在0~21°之间进行角运动时,所述第四连接杆90相对于所述固定杆20在0~46°之间进行角运动,所述第五连接杆100相对于所述固定杆20在0~50°之间进行角运动,当所述固定杆20和所述滑轨10之间的角度为21°时,所述第四连接杆90相对于所述固定杆20的角度为46°,所述第五连接杆100相对于所述固定杆20的角度为 50°,也就是说在所述固定杆20和所述滑轨10之间进行角运动时,所述第四连接杆90和所述第五连接杆100互不平行,进一步增加自锁的效果。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4,所述支撑杆80包括第一端801和第二端802,所述第一端801和所述第二端802圆滑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801和所述第二端 802垂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801和所述第二端802圆滑地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端801和所述第二端802之间连接端,不容易发生力学性能上的断裂,所述第一端801和所述第二端802垂直,从横截面上看,所述第一端801和所述第二端802呈“L”型。

进一步的,当所述固定杆20相对于所述滑轨10所成的角度为0时,所述第二端802抵靠所述滑轨10,且所述第二端802凸设于所述滑轨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802还设有“L”型接口803,当所述固定杆20相对于所述滑轨10在0~30°之间进行角运动时,所述“L”型接口803保证所述滑轨10不会阻挡所述第二端802。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固定杆20相对于所述滑轨10所成的角度为0时,即所述固定杆20与所述滑轨10平行,窗扇还没打开时,所述第二端802抵靠所述滑轨10,且从俯视角度上来看,所述第二端802凸设于所述滑轨10,所述支撑杆80的宽度大于所述滑轨10;所述第二端802还设有“L”型接口803,当所述固定杆20相对于所述滑轨10在0~30°之间进行角运动时,所述“L”型接口803保证所述滑轨10不会阻挡所述第二端802跟随所述支撑杆80的运动,由于所述支撑杆80承受来自所述固定杆20的大部分的载荷,将所述支撑杆80设计成如上所述能够提高所述支撑杆80的机械性能,使得所述支撑杆80承受更大的载荷,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门窗铰链的整体的受载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10上还设有限位块101,所述限位块101设于所述第一滑块30和所述第二滑块40之间,所述限位块101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滑块30 的滑动行程。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所述限位块101在所述第一滑块30和所述第二滑块 40之间,所述限位块101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滑块30的滑动行程,保证所述第一滑块30滑动将带动所述固定杆20相对于所述滑轨10进行角运动时的角度在0~ 30°以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30和所述第二滑块40为同向滑动,当所述第一滑块30滑动时,所述第一连接杆5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0不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块30和所述第二滑块40为同向滑动,保持门窗铰链的整体的联动性能,当所述第一滑块30滑动时,即所述固定杆20相对于所述滑轨10进行角运动时,所述第一连接杆5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0不接触,所述第一滑块30上设有两个安装孔,分别安装所述第一连接杆5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0,独立安装所述第一连接杆5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0,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杆5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0的承受的载荷能独立地传递给所述第一滑块30,最终传动给所述滑轨10,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门窗铰链的整体的受载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50、所述第二连接杆60、所述第四连接杆90、所述第五连接杆100及所述支撑杆80均设有加强筋110,所述加强筋110用于提高所述第一连接杆50、所述第二连接杆60、所述第四连接杆90、所述第五连接杆100的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连接杆50、所述第二连接杆60、所述第四连接杆90、所述第五连接杆100及所述支撑杆80均设有加强筋110,相比单一平面的连接杆,所述加强筋110用于提高所述第一连接杆50、所述第二连接杆60、所述第四连接杆90、所述第五连接杆100的强度,从而提高所述第一连接杆50、所述第二连接杆60、所述第四连接杆90、所述第五连接杆100及所述支撑杆80 的受载能力,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门窗铰链的整体的受载能力。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