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缸油泵电机检修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9308发布日期:2018-07-10 19:19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缸润滑油泵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烘缸油泵电机检修工具。



背景技术:

烘缸是用铸铁制成的两端有盖的空心圆筒,由缸体及其两端的缸盖组成,外径多为1000~3000mm,在运转过程中,内通蒸汽将输送的纸张烘干烫光,烘缸主要部件包括:辊壳、扰流棒、虹吸管、端盖、人孔盖、轴承、轴头、蒸汽接头等。油泵电机是一种改进的驱动油泵的特定电机,油泵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前端盖和输出传动轴,在前端盖上开设一个阶梯形孔,输出传动缩入前端盖内,为一中空的轴,轴孔孔径与油泵的输入传动轴的外径相配合,在输出传动轴的轴头有一键槽。油泵分高压和低压:即高压柱塞油泵是靠泵中的凸轮轴,带动柱塞在柱塞套中上下往复运动,产生高压油供给喷油器。由于烘缸油泵电机结构的特殊性,烘缸油泵电机现场支架挡住了检修空间,现有规格的检修工具无法拆卸烘缸油泵电机上的螺栓,电机无法拆下,检修的难度较大,耗费时间较长,影响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烘缸油泵电机检修工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烘缸油泵电机检修工具,包括套筒扳手、凹槽、凸块和锁紧螺母,所述套筒扳手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所述凹槽,所述套筒扳手上端的所述凹槽中安装有所述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连接挡环连接,所述连接挡环与所述加力杆连接,所述连接挡环与所述套筒扳手之间通过所述锁紧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套筒扳手下端的所述凹槽中安装有可替换扳手块,所述可替换扳手块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内六方孔。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力杆为“L”形设计,所述加力杆的拐臂位置为圆弧过渡,平滑连接,避免使用时尖角划伤手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筒扳手的上端和下端的所述凹槽均为正方形设计,所述套筒扳手上端的所述凹槽的尺寸与所述凸块的尺寸相一致,所述套筒扳手下端的所述凹槽的尺寸与所述可替换扳手块的外形尺寸相一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筒扳手的外形为台阶圆柱设计,所述套筒扳手的上端圆柱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套筒扳手上端的外螺纹与所述锁紧螺母相配合。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挡环与所述加力杆之间为焊接,所述连接挡环与所述凸块之间为焊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替换扳手块有多个,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换,各个所述可替换扳手块的外形尺寸完全一样,所述可替换扳手块的所述内六方孔的边长均不相同。

有益效果在于:该烘缸油泵电机检修工具结构简单,容易自制,针对特殊电机检修方便,不用拆开整个机架,省时省力,烘缸润滑油泵电机检修不用拆电机架,提搞高检修效率,使用该自制工具可以拆下各角落或常规套筒扳手无法操作的螺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烘缸油泵电机检修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烘缸油泵电机检修工具的加力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烘缸油泵电机检修工具的不同型号的可替换扳手块示意图;

其中:1、套筒扳手;2、凹槽;3、凸块;4、锁紧螺母;5、连接挡环;6、加力杆;7、内六方孔;8、可替换扳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烘缸油泵电机检修工具,包括套筒扳手1、凹槽2、凸块3和锁紧螺母4,套筒扳手1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凹槽2,套筒扳手1上端的凹槽2中安装有凸块3,凸块3与连接挡环5连接,连接挡环5与加力杆6连接,连接挡环5与套筒扳手1之间通过锁紧螺母4固定连接,套筒扳手1下端的凹槽2中安装有可替换扳手块8,可替换扳手块8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内六方孔7。

上述结构中,加力杆6的下端焊接有连接挡环5,连接挡环5的下端焊接有凸块3,凸块3安装在套筒扳手1上端的凹槽2中,凸块3与套筒扳手1上端的凹槽2的尺寸相配合,通过锁紧螺母4将连接挡环5和套筒扳手1进行连接固定,需要使用扳手拆卸烘缸润滑油泵电机时,根据需要将可替换扳手块8的内六方孔7安装在需要拆卸的螺栓位置,之后将套筒扳手1下端的凹槽2套在可替换扳手块8上,通过加力杆6进行拆卸。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烘缸油泵电机检修工具的使用功能,加力杆6为“L”形设计,加力杆6的拐臂位置为圆弧过渡,平滑连接,避免使用时尖角划伤手指,套筒扳手1的上端和下端的凹槽2均为正方形设计,套筒扳手1上端的凹槽2的尺寸与凸块3的尺寸相一致,套筒扳手1下端的凹槽2的尺寸与可替换扳手块8的外形尺寸相一致,套筒扳手1的外形为台阶圆柱设计,套筒扳手1的上端圆柱上设置有外螺纹,套筒扳手1上端的外螺纹与锁紧螺母4相配合,连接挡环5与加力杆6之间为焊接,连接挡环5与凸块3之间为焊接,可替换扳手块8有多个,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换,各个可替换扳手块8的外形尺寸完全一样,可替换扳手块6的内六方孔7的边长均不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