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承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7453发布日期:2018-06-08 21:1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车门承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承载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塞拉门密封性好,减振效果好等原因,近年来塞拉门机构广泛的用于车身结构上。现有的塞拉门结构多采用丝杠或者链传动,带动携门架运动,携门架一般套接于导柱上,导柱与挂架上的摆杆连接,且采用弯曲导轨,携门架沿着弯曲导轨滑动并通过摆杆摆动实现车门塞拉开合动作。但是由于摆杆与导柱连接,导柱绕着摆杆产生大幅度的摆动使得导柱运动不稳定,车门开合的时候携门架容易在滑轨内产生摇晃,致使车门产生振动损坏车门机构。并且由于携门架需要带动车门开合,故携门架所受承载力较大,其套接于导柱上的套筒部分其强度要求较高,所以一般会将套筒部分设计为长度较长的结构,若采用现有的单导柱结构会导致整个车门承载机构的长度边长,尺寸变大。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承载机构,该车门承载机构尺寸短,对车体空间适应性广;并且在塞拉动作时运动平稳不会产生大幅度晃动。

实用新型内容:一种车门承载机构,该车门承载机构包括承载部分,机构驱动及传动部分以及机构导向部分。

机构承载部分包括横梁、上导柱、下导柱、左携门架、右携门架、左挂架、右挂架、左前摆杆、右前摆杆、左后摆杆、右后摆杆;机构驱动及传动部分包括电机、左带轮、右带轮、齿形带、左门锁、右门锁;机构导向部分包括左导轨、右导轨。

左挂架、右挂架、左导轨、右导轨固定安装在大底架上;电机、左带轮、右带轮、上导柱、下导柱固定安装在横梁上;横梁与左、右挂架分别用左前摆杆、左后摆杆、右前摆杆、右后摆连接处呈平行四连杆结构,保证横梁运动过程始终保持与机构安装面水平状态,提高运动的稳定性;左、右携门架分别安装在上、下导柱上,携门架可沿导柱滑动,同时携门架上的滚轮在导轨滑道中滚动,左携门架可在左导轨内滑动,右携门架可在右导轨内滑动;左门锁安装在左携门架上并与齿形带固定连接,右门锁安装在右携门架上并与齿形带固定连接,横梁上设置有锁闭槽,当关门到位时,门锁卡入锁闭槽内实现锁闭动作;携门架后部通过连接板与锁闭装置及齿形带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关门动作时,电机转动带动左带轮,左带轮带动齿形带,齿形带带动左、右携门架同步运动,左、右携门架分别沿上、下导柱滑动,同时沿导轨运动,到导轨弯道时,携门架推动横梁,横梁在前后摆杆作用下同步摆动,实现塞拉动作,关门到位时,左右门锁卡入安装在横梁上锁闭槽内,实现锁闭动作。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车门承载机构其结构尺寸相较于传统的车门承载机构的结构尺寸小,故可广泛适用于多种车型;并且在实现车门塞拉开合时,其稳定性较高,不会产生大幅晃动,导致车门机构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视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大底架之后后视立体;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大底架之后后视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横梁与摆杆以及挂架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车门承载机构,该车门承载机构的左挂架11和右挂架12固定连接在大底架19上;横梁7通过两侧的摆杆连接在左挂架11和右挂架12上;横梁7与摆杆转动连接,摆杆与挂架转动连接;横梁7左侧通过左前摆杆13和左后摆杆14连接左挂架,右侧通过右前摆杆15和右后摆杆16连接右挂架;左前摆杆13和左后摆杆14与右前摆杆15和右后摆杆16关于横梁对称设置,并且长度相等;如图4所示,横梁7与摆杆和挂架形成四连杆结构,该结构能够使得横梁始终保持与机构安装面水平状态,使得在车门做塞拉运动时更加平稳。

如图2所示,横梁7背面固定设置有左带轮9和右带轮10,传动带8为齿形带安装于带轮上;电机固定安装在横梁7背面带动左带轮9转动;左携门架1和右携门架2分别通过连接板连接固定在传动带8的上、下带上。左携门架1和右携门架2通过连接板分别与左门锁17和右门锁18连接,横梁7上对应设置有左锁闭槽和右锁闭槽,当携门架带动车门关闭到位时左门锁17和右门锁18分别卡入到对应的左锁闭槽和右锁闭槽内。如图3所示,横梁7正面固定安装有上导柱5和下导柱6;左携门架1套接在上导柱5上,右携门架2套接在下导柱6上;左导轨3和右导轨4固定在大底架19上,左携门架1和右携门架2上设置有滚轮在传动带8的作用下分别沿着左导轨3和右导轨4滑动。

如图3所示,上导柱5的长度刚好使得左携门架1运动到其最右端时车门闭合;下导柱6为通长结构,连接左、右前摆杆,此总双导柱结构使得当携门架由于需要承受较大的承载力而将套接在导柱上的部分设计的较长时,无需延长导柱尺寸仍然能够实现车门的开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