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8737发布日期:2018-06-05 20:2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拆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装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高压共轨喷油器高速电磁阀的拆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法规要求日趋严格,对柴油机的燃烧经济性、排放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高压共轨喷射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高压共轨系统主要由高压燃油泵、高压油管、共轨喷油器三大部件组成,共轨喷油器是高压共轨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具有喷射压力高、响应速度快、零部件工艺精度高等特点。作为共轨喷油器中的关键、核心部件的高速电磁阀因其结构尺寸小、公差等级及工艺参数要求高、动态位移量极小等特点,决定了其相关部件在共轨喷油器装配中是装配工作的难点和关键点之一,其装配质量最终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压共轨喷油器高速电磁阀的拆装装置, 通过该装置来降低高速电磁阀中控制组件的装配难度、保证相关组件的装配质量使得相应的装配工作变得高效和简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拆装装置,用于高压共轨喷油器电磁阀控制组件的装配包含圆柱形结构件,一对短轴设置在所述的圆柱形部件的一端;所述的圆柱形结构件开设有一对辅助销孔,一对所述的辅助销孔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的一对短轴的同一端;所述的圆柱形结构件还贯穿开设一中孔。

所述的电磁阀控制组件包含一锁紧帽;所述的锁紧帽设有第一对称孔和第二对称孔。

所述的短轴对应插设于锁紧帽的第一对称孔内;所述的锁紧帽的第二对称孔与所述的辅助销孔相连。

所述的辅助销孔和短轴在圆柱形部件的一端截面上呈均匀分布。

所述的圆柱形结构件的另一端为多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拆装装置的一端设为多边形结构使扳手更易夹持、使高速电磁阀锁紧帽可更易锁紧。

2、拆装装置的短轴侧设计辅助销孔,在装配过程中使用辅助销。一方面,辅助销分担一部分短轴承受的扭矩,进而增加拆装工具的耐用度;另一方面,辅助销孔的位置公差精度可以比短轴的低且不影响使用效果,这样就保证使用功能的条件下降低了加工难度。

3、拆装装置的中孔结构的设计一方面避免了可能由控制杆组件引起的干涉;另一方面便于观察装配过程中的调整环、控制杆组件和锁紧帽间的位置关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拆装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一种拆装装置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拆装装置,用于高压共轨喷油器电磁阀控制组件的装配包含圆柱形结构件,一对短轴11设置在所述的圆柱形部件的一端;圆柱形结构件开设有一对辅助销孔12,一对所述的辅助销孔12的开口设置在一对短轴11的同一端;圆柱形结构件还贯穿开设一中孔13。如图2所示,电磁阀控制组件包含一锁紧帽2;锁紧帽2设有第一对称孔和第二对称孔。短轴11对应插设于锁紧帽2的第一对称孔内;锁紧帽2的第二对称孔与辅助销孔12相连。在本实施例中,辅助销孔12与短轴11在圆柱形部件的一端截面上呈均匀分布。圆柱形结构件的另一端为多边形结构。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拆装装置用于高压共轨喷油器电磁阀控制组件的装配在实际工业操作运用中与高速电磁阀安装的原理:

在本实用新型中紧定螺钉3将控制杆4压紧在定位套8中,组成控制杆组件6,高速电磁阀的运动部件通过定位套8端部的螺纹与之构成连接关系,当高速电磁阀左右作启闭运动时,控制杆组件6也随其运动,进而实现控制杆4对喷油器出油孔的出油控制;锁紧帽2将调整环7压紧在挺杆5中。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将拆装装置1的两个短轴11插入锁紧帽2的孔内,同时,在拆装装置1的两个辅助销孔12内视情况的装入一个或两个销,使用扭力扳手按设定扭紧力矩,通过扭动多边形头将锁紧帽2通过调整环7压紧在挺杆5上,这样就使得锁紧帽2与控制杆组件的间隙值满足设计的限位要求,也使得控制杆组件6在随高速电磁阀左右运动时其移动量在设计范围内,进而确保高速电磁阀按设计性能工作、共轨喷油器按设计喷油量和定时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以下三点:

1、拆装装置的多边形结构使扳手更易夹持、使高速电磁阀锁紧帽可靠锁紧。

2、拆装装置的短轴侧设计辅助销孔,在装配过程中使用辅助销。一方面,辅助销分担一部分短轴承受的扭矩,进而增加拆装工具的耐用度;另一方面,辅助销孔的位置公差精度可以比短轴的低且不影响使用效果,这样就保证使用功能的条件下降低了加工难度。

3、拆装装置中孔结构的设计一方面避免了可能由控制杆组件引起的干涉;另一方面便于观察装配过程中调整环、控制杆组件、锁紧帽间的位置关系。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