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9260发布日期:2018-06-05 20:28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切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切纸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切纸机。



背景技术:

切纸机是对大规格纸张进行裁切成为所需尺寸的较小规格纸张的一种设备。现有技术的切纸机,包括设置在机台上的平台、位于平台上方的切纸机构及在平台后半部的推纸架。

公开号为CN20474869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切纸机,包括操作台、控制电路和启动按钮,所述操作台上设有龙门机架,所述龙门机架上设有切刀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切刀裁切的第一气缸,所述控制电路接收启动按钮的启动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气缸推出,所述龙门机架上还设有压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压板下压的第二气缸,所述压板正对于所述操作台的抵接面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在按下启动按钮时,先通过压板压紧纸堆,再通过切刀裁切纸堆。

该切纸机由一个启动按钮同时控制压纸和切纸动作,在送纸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触碰了按钮,导致动作提前;将对操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纸机,具有独立控制切纸和压纸动作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验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切纸机,包括机台、设置于所述机台的上方且用于对放置于机体上的纸张进行挤压的压纸机构以及对纸张进行切纸操作的切纸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机台上用于驱动所述切纸机构启动的左按钮及右按钮;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压纸机构靠近所述机台的一侧以输出压力信号的压力传感器;

预设有压力基准值信号且响应于压力信号、将压力信号与压力基准值信号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信号的比较电路;

耦接于比较电路且响应于比较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并控制所述切纸机构能进行切纸动作的控制电路;

所述切纸机构的供电回路中依次串联有受控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三常开开关J3、受控于所述左按钮的第四启动开J4关及受控于所述右按钮的第五常开开关J5。

如此设置,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大于基准值信号,且左按钮及右按钮都被按下时,所述切纸机构进行切纸;从而实现对切纸机切纸动作和压纸动作的独立控制。

进一步设置:所述压纸机构包括压枕和压板;在所述压枕的下端面竖直向上开设有若干滑移孔,上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滑移孔连通、直径大于所述滑移孔的限位孔;在所述压板的上端面可拆连接有滑移插接所述滑移孔的导柱,所述导柱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底面抵接的柱头;在所述压板的上端面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在压板上的导柱滑移插接压枕上的滑移孔,并通过柱头抵接限位孔,一方面使压板与压枕之间留出空隙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另一方面在压枕压纸或离开纸时,设置在压板上端面的压力传感器与压枕的下端面抵接或分离,从而实现压力传感器检测信号的发送与中断。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压枕与所述压板之间抵接有若干的弹簧,在所述压枕的下端面设置有供所述弹簧插接的盲孔。

如此设置,通过将弹簧抵接在压枕和压板之间,从而使压板在压纸使对纸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压纸机构下压纸时的冲击过大而对纸的表面质量产生影响。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压板的下端面设置有橡胶垫。

如此设置,通过加设橡胶垫进一步减小压制机构压纸时对纸的冲击,避免压纸机构下压纸时的冲击过大而对纸的表面质量产生影响。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压板的下端设置有若干连接孔,在所述橡胶垫的上端设置有过盈插接所述连接孔的连接柱。

如此设置,通过连接柱过盈插接连接孔,一方面保证橡胶垫与压板连接的稳固,另一方面便于将橡胶垫从压板上拆下更换。

进一步设置:所述比较电路包括

比较器OA,其同相输入端耦接所述压力传感器;

滑动变阻器R2,其第一端耦接电源VCC,第二端接地,滑动端耦接所述比较器OA的反相输入端。

如此设置,比较器OA用于接收来自滑动变阻器R控制的基准值信号以及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输出比较信号;通过滑动变阻器R调节阻值以调整输入到比较器OA的基准值大小,从而根据不同工况下设定要达到的压力大小。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台的底部设置有踏板,所述压纸机构的供电回路中串联有受控于所述踏板的第一常开开关J1。

如此设置,通过踩下踏板时与其联动的第一常开开关J1闭合,从而接通压纸机构的电源,实现压纸机构的启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第二常开开关J2,受控于所述踏板并联动于所述第一常开开关J1;

与门电路N,其第一输入端耦接在所述第二常开开关J2的一端,第二输入端耦接所述比较器OA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常开开关J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

三极管Q,其基极耦接所述与门电路N的输出端;

电磁线圈KM,其一端耦接所述三极管Q的发射极,另一端接地;

续流二极管D,其阴极耦接所述三极管Q与所述电磁线圈KM的连接点,阳极接地;

所述第三常开开关J3受控于所述电磁线圈KM。

如此设置,踩下踏板后,第二常开开关J2接通,向与门电路N发出启动信号,当比较器OA输出比较信号后,与门电路N向三极管Q输出高电平信号,三极管Q导通,电磁线圈KM得电使第三常开开关J3接通,在按下左按钮和右按钮后使切纸机构的启动的同时,防止在未踩下踏板启动压纸机构时,因压力传感器误检测而使切纸机构动作。

综上所述:踩下踏板,第二常开开关J2接通,向与门电路N发出启动信号,同时第一常开开关J1接通电源,压纸机构动作,压力传感器输出压力信号至比较电路;当压力信号大于基准值后,比较电路输出比较信号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第三常开开关J3接通电源,按下左按钮和右按钮后,切纸机构接通电源继而动作;防止在未踩下踏板启动压纸机构时,因压力传感器误检测而使切纸机构动作,从而实现在对切纸机压纸动作和切纸动作的独立控制,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切纸机示意图,用于表示左按钮、右按钮和切纸机构的位置特征;

图2为切纸机示意图,用于表示压纸机构的位置特征;

图3为压纸装置的分解视图;

图4为压纸装置剖视图;

图5为电路示意图。

图中:1、机台;2、切纸机构;3、压纸机构;3.1、压枕;3.2、压板;4、左按钮;5、右按钮;6、踏板;7、压力传感器;8、比较电路;9、控制电路;10、滑移孔;11、限位孔;12、导柱;13、柱头;14、弹簧;15、盲孔;16、橡胶垫;17、连接孔;18、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切纸机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切纸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台1、压纸机构3和切纸机构2,在机台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启动压纸机构3的踏板6,在机台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启动切纸机构2的左按钮4和右按钮5。

如图3和图4所示,压纸机构3包括压枕3.1和压板3.2,在压枕3.1的下端面竖直向上开设有若干滑移孔10,上端面开设会有与滑移孔10连通、直径大于滑移孔10的限位孔11;在压板3.2的上端面螺纹连接有滑移插接滑移孔10的导柱12,导柱12上端设置有与限位孔11底面抵接的柱头13;在压板3.2的下端设置有若干连接孔17,橡胶垫16的上端设置有过盈插接连接孔17的连接柱18。

在压枕3.1的下端面开设有盲孔15,如图4所示,弹簧14插接在盲孔15中且一端抵接在盲孔15的底面,另一端抵接在压板3.2的上端面;在压板3.2的上端面粘接有压力传感器7,用于在与压枕3.1的下端面抵接时检测压力信号。

如图5所示,还包括耦接于压力传感器7的输出端以将压力信号与预设的压力基准值信号进行比较的比较电路8、耦接于比较电路并输出控制信号以对切纸机构2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9。

压力传感器7中包含有力敏电阻,当压纸机构3压纸的时,压力传感器7感受压力变化,并随着压力增大输出高电平的压力电信号至比较电路8。

比较电路8包括有同相端耦接于压力传感器7输出端的比较器OA,比较器OA反向端耦接有滑动变组器R,用于设置与压力电信号作为比较的预设值;比较器OA的输出端输出比较信号至控制电路。比较器OA优选为LM324,当压力信号大于压力基准值信号时,比较器OA输出高电平的比较信号。

参考图1,压纸机构的供电回路中串联有受控于踏板6的第一常开开关J1。控制电路9包括有耦接于比较电路8输出端的与门电路N,与门电路N的另一输入端与电源VCC之间有串联于受控于踏板的第二常开开关J2,通过第二常开开关J2的接通,用于输出压纸机构3启动时的启动电信号;与门输出端耦接有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优选为P型三极管,在其基极输入高电平时导通,且集电极耦接于电源VCC,发射极与接地端之间串联有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的继电器KM的线圈,且继电器KM的线圈反并联有续流二极管D。

如图5所示,切纸机构2的供电回路中串联有受控于控制路9的第三常开开关J3;当比较器OA输出比较信号后,在与门电路N同时接收到比较信号以及启动信号后,与门电路N向三极管Q输出高电平信号,三极管Q导通,电磁线圈KM得电使第三常开开关J3接通,此时同时按下左按钮4和右按钮5,使串联的第四常开开关J4和第五常开开关J5闭合,切纸机构2通电,从而执行切纸动作。

操作过程及工况:踩下踏板6,压纸机构3将纸压住,压力传感器7输出压力信号;当压力信号大于比较器OA的基准值后,比较电路8输出比较信号至与门电路N,与门电路N在收到比较信号以及压纸机构3的启动信号后,输出高电平信号使三极管Q导通,三极管Q导通,电磁线圈KM得电使第三常开开关J3接通,控制在都按下左按钮4和右按钮5后的切纸机构2动作;继而实现压纸动作和切纸动作的独立控制,防止在未踩下踏板6启动压纸机构3时,因压力传感器7误检测而使切纸机构2动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