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闭合多边形模切件的分步加工模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9177发布日期:2018-11-02 22:56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设计模切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闭合多边形模切件的分步加工模具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模切说的是印刷品后期加工的一种裁切工艺,模切工艺可以把印刷品或者其他纸制品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形进行制作成模切刀版进行裁切。传统模切生产用模切刀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版,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他板状坯料轧切成所需形状或切痕的成型工艺。

OCA是一种光学胶材料,常常需要使用矩形模切刀对其进行模切,由于其模切后的成品是矩形,因此在矩形的拐角处容易溢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闭合多边形模切件的分步加工模具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闭合多边形模切件的分步加工模具组件,至少包括设置于模切机下方的两组以上的模切刀,各组模切刀位于不同工位,工件依次经由各组模切刀模切后形成闭合多边形模切件。

所述模切机为一台,即第一模切机,各组模切刀依次设置于模切机的下方不同工位且由外力驱动依次动作,所述工件由外力驱动依次传动至各工位。

还至少包括第二模切机,所述模切刀的组数与模切机的数量相同,所述工件由外力驱动依次传送至各模切机的模切刀下方进行模切后形成闭合多边形模切件。

所述第一模切机、第二模切机的下方均设有两组直线型模切刀,单个模切机的两组直线型模切刀彼此平行,两个模切机下方的模切刀的方向互相垂直,且工件依次经由第一模切机、第二模切机模切后形成矩形模切件。

所述第一模切机、第二模切机的下方均设有一个倒圆角或不倒圆角的L型模切刀,两个模切刀的方向相差180°且工件依次经由第一模切机、第二模切机模切后形成倒圆角或不倒圆角的矩形模切件。

所述第一模切机、第二模切机的下方分别设有直线型或L型或多边形模切刀,且工件依次经由第一模切机、第二模切机模切后形成矩形模切件。

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模切机,所述第三模切机下方设有用于对模切件中部进行模切的模切刀。

各模切机的下方的刀线相对于模切件的边界延伸或不延伸。

自所述第二模切机开始的后续模切刀上均设有用于对第一模切机上的靶标进行对位的CCD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将现有技术中多边形模切件的一次成型模切工艺采用多台串联的模切机分为多个步骤,或者在一台模切机上并排设置多个工位,在模切件有尖角的情况下,其尖角处的原料不会受到挤压,具体到OCA光学胶光学胶而言,不会发生溢胶;

2.将模切刀的长度设置为大于模切件边缘的长度,可以确保对工件进行模切后,其边缘能够完整、平滑的被切到,且切口平整;

3.在第二模切机2上设置CCD元件,将第一模切机1上模切刀的位置靶标进行标定后精确对位,能够确保工件在进行分步模切后,与一次成型的模切不产生尺寸上的偏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第一模切机1上模切刀的安放状态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第二模切机2上模切刀的安放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2、图3两组模切刀的投影重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两组模切刀的投影重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中两组模切刀的投影重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四中两组模切刀的投影重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五中两组模切刀的投影重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六中三组模切刀的投影重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模切机,2为第二模切机,3为靶标,4为CCD元件,5为模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4。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闭合多边形模切件的分步加工模具组件,至少包括第一模切机1、第二模切机2,所述各下方各设有至少一组模切刀,且工件依次经由各模切机模切后形成闭合多边形模切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切机1、第二模切机2的下方均设有两组直线型模切刀,单个模切机的两组直线型模切刀彼此平行,两个模切机下方的模切刀的方向互相垂直,且工件依次经由第一模切机1、第二模切机2模切后形成矩形模切件。

所述第二模切机2上设有CCD元件用于对第一模切机1上的靶标3进行对位。CCD为电荷耦合元件,可以称为CCD图像传感器,也叫图像控制器。在第二模切机2上设置CCD元件,将第一模切机1上模切刀的位置靶标进行标定后精确对位,能够确保工件在进行分步模切后,与一次成型的模切不产生尺寸上的偏差。且由于经过分步模切,因此不存在对尖角处的材料进行挤压,具体的说,对于光学胶来说,不容易发生溢胶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切机1、第二模切机2的下方的刀线相对于模切件的边界延伸。

实施例二:参见图5。

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处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两组模切刀的刀线不延伸,即两组模切机的投影刚好围成图5所示的闭合的矩形模切件。

实施例三:参见图6。

本实施例中,图6中为两个L型模切刀的投影重叠后合围的区域,所述第一模切机1、第二模切机2的下方均设有一个不倒圆角的L型模切刀,两个模切刀的方向相差180°且工件依次经由第一模切机1、第二模切机2模切后形成矩形模切件,且刀线有延伸。

实施例四:参见图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切机1、第二模切机2的下方均设有一个倒圆角的L型模切刀,两个模切刀的方向相差180°且工件依次经由第一模切机1、第二模切机2模切后形成倒圆角的矩形模切件,且刀线无延伸。

实施例五:参见图8。

本实施例为异型产品,可采用一个倒圆角的L型模切刀,和一个经直角切割且两端倒圆角的的L型模切刀进行两次模切,或者,可采用一个倒圆角的L型模切刀和若干段直线型模切刀进行模切。

实施例六:参见图9。

若如实施例8中采用多次模切时,则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模切机,而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所述第三模切机下方设有用于对模切件中部进行模切的模切刀。本实施例可采用两个模切刀完成工件外围模切,同时采用圆筒状的模切刀对工件9中的通孔进行第三次模切成型。

自所述第二模切机2开始的后续模切刀上均设有用于对第一模切机1上的靶标进行对位的CCD元件。

实施例七:图略。

前述实施例均为将一次模切分割为采用多个模切刀分次模切的方式,本实施例中,采用在一台模切机下方设置至少两组模切刀至少包括设置于模切机下方的两组以上的模切刀,各组模切刀位于不同工位,工件依次经由各组模切刀模切后形成闭合多边形模切件。

各组模切刀依次设置于模切机的下方不同工位且由外力驱动依次动作,动作时间与工件传动单元相匹配,可由步进电机及时间控制器控制,此为常规技术,所述工件由外力驱动依次传动至各工位,每驱动到一个工位则进行一次模切,直至最终模切为预设的闭合多边形模切件。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将闭合多边形模切件在传统技术中的一次模切,分解为多个步骤,如欲加工一种横截面为五边形的模切件,就可将传统技术中的一次模切,分解为三次模切,串联三台模切机,每次切一至两条边即可。相对于传统技术的一次模切成型,本案的模切加工组件进行分步模切,不易产生溢胶。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