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机械加工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6092发布日期:2018-07-07 12:4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机械加工踏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机械加工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机械零部件的快速发展。

目前,在机械加工设备的一侧,通常设有供操作人员站立的踏板,而一般的踏板,通常是一块铁板,铁板上设有防滑凸起。该种结构的踏板,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但是,时间久了,防滑凸起容易被污物覆盖而变平,从而失去防滑的效果,且由于防滑凸起的存在,后期对污物的清理难度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机械加工踏板,该踏板可以起到防滑的效果,且后期便于对污物的清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具有防滑功能的机械加工踏板,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第二踏板位于第一踏板的正下方,所述的第二踏板上表面固定设有若干支棒,支棒上端穿出第一踏板,且在上端部设有锥形凸起,支棒与第一踏板滑动配合;

所述的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两侧分别竖向设有立板,立板的外侧分别由外向内旋拧有与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相配合的第一紧固螺栓和第二紧固螺栓;

所述的第二踏板下方设有托板,托板的两侧分别与立板内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踏板上设有与支棒相配合的通孔,通孔上沿设有与支棒相配合的金属套。

优选的,所述的金属套呈上小下大的锥形。

优选的,所述的立板底部设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紧固螺栓和第二紧固螺栓的外表面分别设有橡胶凸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由于所述的第二踏板上表面固定设有若干支棒,支棒上端穿出第一踏板,且在上端部设有锥形凸起,支棒与第一踏板滑动配合,因此,使用时,锥形凸起与操作人员的鞋底配合可以有效起到防滑作用,且支棒下滑后便于对污物的清理,它是一个节能、环保设备,具有很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2、由于所述的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两侧分别竖向设有立板,立板的外侧分别由外向内旋拧有与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相配合的第一紧固螺栓和第二紧固螺栓,因此,使用时,可以分别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和第二紧固螺栓对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起到固定作用。

3、由于所述的第二踏板下方设有托板,托板的两侧分别与立板内表面固定连接,因此,使用时,当卸下第二紧固螺栓后,第二踏板可以向下滑动落在托板上,托板对第二踏板起到支撑作用。

4、由于所述的第一踏板上设有与支棒相配合的通孔,通孔上沿设有与支棒相配合的金属套,因此,使用时,支棒下滑时,金属套可以对附着在支棒上的污物起到刮除的用,利于污物的清理。

5、由于所述的金属套呈上小下大的锥形,因此,使用时,金属套上端面空间比较小,避免存留污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踏板,2第二踏板,21支棒,210锥形凸起,3金属套,4立板,41固定板,5第一紧固螺栓,6第二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该种具有防滑功能的机械加工踏板,其结构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踏板1和第二踏板2,第二踏板2位于第一踏板1的正下方,所述的第二踏板2上表面固定设有若干支棒21,支棒21上端穿出第一踏板1,且在上端部设有锥形凸起210,支棒21与第一踏板1滑动配合。使用时,锥形凸起与操作人员的鞋底配合可以有效起到防滑作用,且支棒下滑后便于对污物的清理。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踏板1和第二踏板2两侧分别竖向设有立板4,立板4的外侧分别由外向内旋拧有与第一踏板1和第二踏板2相配合的第一紧固螺栓5和第二紧固螺栓6。使用时,可以分别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和第二紧固螺栓对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起到固定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二踏板2下方设有托板7,托板7的两侧分别与立板4内表面固定连接。使用时,当卸下第二紧固螺栓后,第二踏板可以向下滑动落在托板上,托板对第二踏板起到支撑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第一踏板1上设有与支棒相配合的通孔(图中未示出),通孔上沿设有与支棒21相配合的金属套3。使用时,支棒下滑时,金属套可以对附着在支棒上的污物起到刮除的用,利于污物的清理。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金属套3呈上小下大的锥形。使用时,金属套上端面空间比较小,避免存留污物。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立板4底部设有固定板41。使用时,通过螺栓可以将固定板与机架或者地面或定在一起,利于踏板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第一紧固螺栓5和第二紧固螺栓6的外表面分别设有橡胶凸起(图中未示出)。使用时,橡胶凸起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同时增加使用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