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铰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857发布日期:2019-04-03 00:12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冲铰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研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铰链装置。



背景技术:
:铰链又称合页是用来连接两个固体并允许两者之间做相对转动的机械装置。铰链可由可移动的组件构成,或者由可折叠的材料构成。合页主要安装于门窗上,而铰链更多安装于橱柜、家具门板上,按材质分类主要分为,不锈钢铰链和铁铰链;为让人们得到更好的享受又出现了液压铰链(又称阻尼铰链),其特点是在柜门关闭时带来缓冲功能,最大程度的减小了柜门关闭时与柜体碰撞发出的噪音。

中国专利局公开的一件发明专利:CN103470121,公告日为:2013.12.25的一款带缓冲功能的门铰链,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以通过在铰链外壳之间直接布置阻尼器机架并反向驱动活塞杆以克服扭力复位阻力的实施方式,其目的在于节省加工以及材料成本,然而该实施方式的配件数仍然较多,导致后期模具的投入大,增加后期的单个的模具附加成本,市场竞争力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缓冲铰链装置,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更低的缓冲铰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缓冲铰链装置,尤其是一种转动低声噪的缓冲铰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缓冲铰链装置,尤其是一种结构旋转更顺滑的缓冲铰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缓冲铰链装置,包括外壳、第一转轴、U型销轴、铰链杯、第一连动件,其中所述的第一连动件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的安装在外壳上,第一连动件的另一端通过U型销轴的一轴与铰链杯转动的连接,所述的铰链杯固定在门板上;

第二转轴、扭力弹簧、第二连动件,其中所述的第二连动件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外壳内,第二连动件的另一端通过U型销轴的另一轴与铰链杯可转动连接,扭力弹簧套设于第一转轴上,扭力弹簧的第一扭转臂固定在U型销轴上,扭力弹簧的第二扭转臂与第一连动件或外壳接抵;

设置缓冲结构以及承托结构,缓冲结构的活塞杆的输出方向往扭力弹簧方向设置,缓冲结构置于承托机构与外壳之间并由承托结构带动其在外壳内运动,在位于扭力弹簧与缓冲结构的活塞杆与扭力弹簧之间设置挡止部,挡止部挡止活塞杆以增加扭力弹簧复位的阻力。

优选的,上述的挡止部为设置在扭力弹簧与缓冲结构的活塞杆之间的挡块或挡板或隔档轴孔或间隙小于活塞杆直径的挡止格栅。

优选的,其在位于扭力弹簧与缓冲结构的活塞杆之间设置的为挡板,挡板由外壳外侧沿其内侧折弯设置或设置于外壳的两侧板之间。

优选的,上述的挡板在对应上述的缓冲结构的活塞杆的位置开设上通孔、下通孔,上通孔与下通孔之间相互连通贯穿部,活塞杆位于挡板方向的贯穿部两侧开设定位卡口部,定位卡口部设置在接近活塞杆端部位置。

进一步的,上述的缓冲结构包括置于导向机架内的缓冲缸体、活塞杆,导向机架的两侧设置导向凹槽。

优选的,导向机架的导向凹槽往挡止部方向斜向设置或与活塞杆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导向机架的位于活塞杆的一侧设置往其两侧凸起的弧形导向部,弧形导向部与第二连动件位于缓冲结构一侧的折弯部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在位于导向机架底部设置下凸起部,下凸起部位于外壳的一侧设置内斜向导向部。

进一步的,承托结构包括第二连动件位于缓冲结构一端设置与导向机架两侧导向凹槽滑动配合的凸起滑块。

优选的,上述的第二连动件位于缓冲结构一侧往其两侧的导向凹槽方向弯曲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有效的降低其生产的成本,并在降低其成本的基础上,克服其存在的部件摩擦产生的声噪以及产品整体的转动顺滑度,提高产品的整体的品质以及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缓冲铰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1的一种缓冲铰链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实施例1的一种缓冲铰链装置的分解1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1的一种缓冲铰链装置的缓冲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实施例1的一种缓冲铰链装置的缓冲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实施例1的一种缓冲铰链装置的分解2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实施例1的一种缓冲铰链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实施例1的一种缓冲铰链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实施例1的一种缓冲铰链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描述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描述中,在其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不同技术特征以及技术方案中,在技术特征以及技术方案之间未构成冲突既可以相互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描述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实施例1:参照图1-9,一种缓冲铰链装置,包括外壳1、第一转轴51、U型销轴21、铰链杯2、第一连动件3,其中所述的第一连动件3一端通过第一转轴51转动的安装在外壳1上,第一连动件3的另一端通过U型销轴21的一轴与铰链杯2转动的连接,所述的铰链杯2固定在门板上。

第二转轴52、扭力弹簧4、第二连动件5,其中所述的第二连动件5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52转动安装在外壳1内,第二连动件5的另一端通过U型销轴21的另一轴与铰链杯2可转动连接,扭力弹簧4套设于第一转轴51上,扭力弹簧4的第一扭转臂41固定在U型销轴21上,扭力弹簧4的第二扭转臂42与第一连动件或外壳。

设置缓冲结构以及承托结构,缓冲结构的活塞杆61的输出方向往扭力弹簧4方向设置,缓冲结构置于承托机构与外壳1之间并由承托结构带动其在外壳1内运动,在位于扭力弹簧4与缓冲结构的活塞杆61与扭力弹簧4之间设置挡止部11,挡止部11挡止活塞杆61以增加扭力弹簧4复位的阻力。

优选的,挡止部11与扭力弹簧4之间可以留有其转动的间隙,挡止部11为设置在扭力弹簧4与缓冲结构的活塞杆61之间的挡块或挡板或隔档轴孔或间隙小于活塞杆直径的挡止格栅。

优选的,其在位于扭力弹簧4与缓冲结构的活塞杆61之间设置的为挡板12,挡板12由外壳1外侧沿其内侧折弯设置或设置于外壳1的两侧板之间。

优选的,上述的挡板12在对应上述的缓冲结构的活塞杆61的位置开设上通孔121、下通孔122,上通孔121、下通孔122的孔径不一致,上通孔121与下通孔122之间相互连通贯穿部,活塞杆61位于挡板12方向的贯穿部两侧开设定位卡口部612,定位卡口612部设置在接近活塞杆6端部位置,在安装过程中,缓冲结构的活塞杆通过定位卡口612部由上通孔121沿着贯穿部滑动固定内嵌在下通孔122之内,在本实施例中,其上通孔121与下通孔122位置是相对而言的,其应当考虑挡板12的位置进行相应的配置,不应当由“上通孔”“下通孔”限制其安装位置,其活塞杆的定位卡口部也可以为由下通孔往上通孔方向内嵌。

优选的,上述的缓冲结构包括置于导向机架6内的缓冲缸体60、活塞杆61,导向机架60的两侧设置导向凹槽62,导向机架60的导向凹槽62往挡止部11方向斜向设置或与活塞杆61垂直设置,在位于导向凹槽62的顶部处设置限位顶板621。

为进一步的承托导向机架60、降低在导向机架62滑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以提高其滑动过程的顺滑度,导向机架62的位于活塞杆61的一侧设置往其两侧凸起的弧形导向部64,弧形导向部64与第二连动件5位于缓冲结构一侧的折弯部54滑动配合。

为进一步的降低在导向机架60滑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以提高其滑动过程的顺滑度,在位于导向机架60底部设置下凸起部63,下凸起部63位于外壳1的一侧设置内斜向导向部631。

承托结构包括第二连动件5位于缓冲结构一端设置与导向机架60两侧导向凹槽62滑动配合的凸起滑块53,凸起滑块53可以沿着导向凹槽62方向凸起且其直径小于导向凹槽62直径,第二连动件5两侧的凸起滑块53沿着第二连动件5位于缓冲结构一侧往其两侧的导向凹槽62方向弯曲设置,凸起滑块53可以为圆轴或球面滑块。

在本实施例中,在扭力弹簧4复位的过程中,第二连动件5转动进而使其两侧的凸起滑块53沿着导向机架60两侧的导向凹槽62垂直上滑动并使导向机架往扭力弹簧4一侧滑动,由于缓冲结构的活塞杆61抵靠在挡止部11上,活塞杆61与挡止部11的相互抵靠进一步的降低了扭力弹簧4复位的扭力,相应的,减小了其安装于门板上被关闭的力量,提供一个在门关闭过程的一个缓冲的作用力,并使门板的可以缓慢的闭合,而其在当门板打开的过程中,第二连动件5的两侧的凸起滑块53带动导向机架60以相反方向运动并沿着导向凹槽62垂直下滑动使导向机架6复位至起始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活塞杆61的整个抵靠过程中都不需要接抵扭力弹簧4,不会产生于活塞杆61与扭力弹簧4之间的摩擦声噪,提高开门或关门过程的静音值,其一般在应用过程中,如图7、图8、图9对应适用于不同弯度大小的实施例中,均可以相适用,并解决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其也不局限于图7-图9中实施例。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