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取刀工艺的圆压圆模切机的压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5347发布日期:2018-07-31 19:2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提取刀工艺的圆压圆模切机的压辊。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数码产品的屏幕在使用过程中被刮伤,需要数码产品的屏幕上贴上一张保护膜,保护膜具有表面硬度高、透明度高的优点。

保护膜的原料分为PET黑膜、蓝膜、离型纸等,以由蓝膜原料制成的保护膜为例,主要包括底纸和蓝膜,底纸与蓝膜之间通过胶相互粘接。在保护膜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在蓝膜表面粘贴一层衬料,在加工时先撕下衬料,露出胶面,然后在圆压圆模切机上经过粘合、模切,最终形成如图1所示的保护膜,图1中由上至下依次为底纸5、底纸上复合的一层胶6和蓝膜2。

现有技术制备保护膜的过程中,原料蓝膜为一张宽度较大的条状膜片,在与衬料进行粘合后,再经过模切形成所需规格的蓝膜,成型的蓝膜阵列分布在衬料上,排布比较密集,然后需要将形成手机屏幕或其他数码屏幕的轮廓形状,模切过后,需要将衬料上的蓝膜废料(模切边界外侧的蓝膜为蓝膜废料)撕下,保留所需规格的蓝膜,撕下的过程为:先在蓝膜上粘合一层美纹纸,然后撕下美纹纸同时将蓝膜废料粘走,但是蓝膜规格比较小,与废料的规格大小相近,衬料对蓝膜的粘接强度与衬料对废料的粘接强度相当,美纹纸粘走的过程中很容易将成型的蓝膜也一起粘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保护膜生产的提取刀工艺,其优点是,在从衬料上提走废料的过程中,成型后的蓝膜不容易随废料一起被提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圆压圆模切机的压辊,包括机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的外柱面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凸块,凸块绕上压辊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上压辊柱面与下压辊柱面之间的距离s大于所述第一复合膜与软硅胶膜的总厚度b,凸块柱面与下压辊柱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复合膜与软硅胶膜的总厚度b;上压辊和下压辊在工作时,凸块可挤压模切边界内侧的软硅胶膜且在挤压软硅胶膜时凸块位于模切边界内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美纹纸位于凸块和软硅胶膜之间,凸块可挤压模切边界内侧的软硅胶膜,增大软硅胶膜美纹纸和软硅胶膜之间的压力以及软硅胶膜和双面胶之间的压力,增大美纹纸与软硅胶膜以及软硅胶膜与双面胶之间的粘接强度,美纹纸被撕掉时可将模切边界内侧的软硅胶膜和双面胶粘走,模切边界内侧的蓝膜露在外面,模切边界内侧的蓝膜上表面与模切边界外侧的双面胶的上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在下一道提取工序中,整面美纹纸可以粘贴在双面胶表面上,整面美纹纸不会与模切边界内侧的蓝膜相粘接,撕掉整面美纹纸时可将模切边界外侧的双面胶和蓝膜废料粘走,只保留模切边界内侧的蓝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远离所述上压辊的一面的边缘设有圆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块挤压软硅胶膜时,美纹纸夹在凸块和软硅胶膜之间,凸块的边缘处的美纹纸先与软硅胶膜的表面相接触并相互挤压,圆角表面可与美纹纸表面相对滑动,可以减小凸块边缘与美纹纸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凸块刮动美纹纸导致美纹纸带动模切边界内侧的软硅胶膜侧面挤压模切边界外侧的软硅胶膜,模切边界内侧的软硅胶膜与外侧的软硅胶膜相挤压后可能会带动模切边界外侧的软硅胶膜脱离带胶PET膜,这会影响下一道提取工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远离所述上压辊的一面为柱面,凸块的柱面的中心轴线与上压辊的中心轴线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块挤压软硅胶膜的过程中,美纹纸夹在凸块与软硅胶膜之间,软硅胶膜的表面可沿凸块柱面的切线方向与凸块相对运动,减小凸块与美纹纸之间的摩擦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上压辊柱面与下压辊柱面之间的距离s大于所述第一复合膜与软硅胶膜的总厚度b,凸块柱面与下压辊柱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复合膜与软硅胶膜的总厚度b;上压辊和下压辊在工作时,凸块可挤压模切边界内侧的软硅胶膜且在挤压软硅胶膜时凸块位于模切边界内侧,在撕掉美纹纸时,可将模切边界外侧的双面胶和蓝膜废料提走,只保留模切边界内侧的蓝膜;

2、圆角可减小凸块边缘与美纹纸之间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保护膜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提取刀工艺的原理图;

图3是体现第一复合膜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体现第二复合膜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体现第三复合膜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体现本工艺生产的成品结构示意图;

图7是体现上压辊和下压辊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A处的剖视图;

图9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双面胶;2、蓝膜;3、带胶PET膜胶面上的胶;4、PET膜;5、底纸;6、底纸上复合的一层胶;7、上压辊;8、下压辊;9、凸块;91、圆角;10、美纹纸;101、软硅胶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用于保护膜生产的提取刀工艺,如图2所示(图2为向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摆放的视图),本生产工艺与现有生产工艺一样,都是在圆压圆模切机上进行的。圆压圆模切机包括多根转动辊以及多个刀座。转动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料辊,用于放置各种不同的薄膜原料;另一类为收料辊,在转动过程中对各种薄膜及其废料进行收卷回收,以代替人工撕下废料,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刀座上设有辊轴,辊轴上设有刀具,辊轴转动过程中对各种薄膜进行牵引,使各种薄膜从不同原料辊汇合到辊轴上进行粘合,并被刀具模切,形成数码产品屏幕的轮廓。

在利用圆压圆模切机进行保护膜生产的工艺中,由于原料很多都是自带胶带、粘在衬料上的薄膜,如蓝膜2(见图3)、PET黑膜、离型纸等,在这些薄膜与其他薄膜进行粘合之前,需要先撕下自带的衬料,将胶面露出以便于通过胶面与其他薄膜相粘合。撕下的衬料在最初时需要先手动缠绕在收料辊上,然后通过收料辊转动进行收卷回收。

而在辊轴转动过进行传送过程中,粘合而成的复合膜在一些情况下需要撕掉某一层薄膜(表层或底层),在生产的最初时先人工将复合膜的某层扯出一段,缠绕在相应的收料辊上,在启动模切机时,控制该收料辊转动,即可将该层不断地被收卷回收。

在薄膜的传送过程中会用到很多根导向辊,主要用来对薄膜传送时进行导向。

本工艺的过程需要涉及多根转动辊,为了方便叙述,将转动辊依次命名为Q1、Q2、Q3……。

结合图3,在Q2上缠绕的是双面胶11,双面胶11的胶面朝下;Q14上缠绕的是带胶PET膜44,带胶PET膜44的胶面朝上;蓝膜2、双面胶11和带胶PET膜44均通向第一刀座G1,第一刀座上不安装刀具进行模切,双面胶11的胶面与蓝膜2上表面相粘接,带胶PET膜44与蓝膜2的下表面相粘接,穿过第一刀座G1后,双面胶11上面的PET胶料通向Q3被Q3提走,形成的第一复合膜结构如图3所示,由上至下依次为双面胶11、蓝膜2、带胶PET膜胶面上的胶33、带胶PET膜44。

Q15上缠绕的是软硅胶膜,第一复合膜通向第二刀座G2,进入第二刀座G2之前,软硅胶膜绕过导向辊与双面胶11的上胶面相粘接,然后进入第二刀座G2;第二刀座G2上安装有第一刀具T1,第一刀具T1的刀刃为凸出于辊轴表面的框体状,框体形状与数码产品屏幕的外轮廓形状相同,框体依次切入软硅胶膜、双面胶11和蓝膜2,切至带胶PET膜44的胶面上表面。

第一复合膜从第二刀座G2穿出后,粘接在双面胶11上的软硅胶膜被模切后形成的轮廓(模切边界外侧为废料)绕过导向辊通向Q4被提走,提走过程中,蓝膜2可始终粘贴在带胶PET膜44的胶面上,双面胶11也还粘接在蓝膜2上。

结合图7,Q16上缠绕的是美纹纸10,美纹纸10的胶面朝下,美纹纸10和切完轮廓的第一复合膜一起通向第三刀座G3,美纹纸10的胶面与第一复合膜上的软硅胶模101(残留于模切边界内侧的废料)相粘接;第三刀座G3上安装有第二刀具,第二刀具的刀刃为一圈凸出于转动辊表面的凸块9,凸块9对蓝膜2进行辊压时,可与模切边界内侧的软硅胶模101相对齐并挤压软硅胶模101,增大软硅胶模101与美纹纸10之间的粘接强度以及软硅胶模101与双面胶11之间的粘接强度,位于模切边界外侧的美纹纸10与位于模切边界外侧的双面胶11胶之间具有间隙,不会相互粘接,第一复合膜穿出第三刀座后,美纹纸10通向Q6被提走,同时将位于模切边界内侧的蓝膜2和双面胶11提走。

结合图4,Q17上缠绕的是整面美纹纸10,复合膜与整面美纹纸10一起通向第四刀座G4,第四刀座G4上没有安装刀具,整面美纹纸10与蓝膜2上表面的双面胶11相粘接,整面美纹纸10与模切边界内侧的蓝膜2之间具有间隙,不会与模切边界内侧的蓝膜2想粘接。整面美纹纸10与双面胶11之间的粘接强度大于双面胶11与蓝膜2之间的粘接强度,复合膜穿出第四刀座G4后,整面美纹纸10通向Q7将模切边界外侧的双面胶11和蓝膜2提走,形成第二复合膜,第二复合膜的结构如图4所示,由上至下依次为蓝膜2、带胶PET膜胶面上的胶33、PET膜44。

结合图5,Q9上缠绕的是底纸55,底纸55的胶面朝下,底纸55绕过导向辊后,胶面与从第四刀座G4穿出的蓝膜2上表面相粘接,形成第三复合膜,第三复合膜的结构见图5,由上至下依次为底纸55、底纸上复合的一层胶66、蓝膜2、带胶PET膜胶面上的胶33、PET膜44。

结合图6,第三复合膜通向第六刀座G6,第四复合膜穿出第六刀座G6后,粘贴在蓝膜2上的带胶PET膜44通向Q11被提走。最后形成品并通向Q10进行收卷,完成加工工艺,成品结构见图6,由上至下依次为底纸55、底纸上复合的一层胶66、蓝膜2。

在蓝膜2的废料(模切边界外侧的蓝膜2)被提走的过程中,先在双面胶11上粘贴一层软硅胶模101,软硅胶模101的轮廓被Q4提走后,成型的蓝膜2上面残留一层软硅胶模101,而模切边界外侧没有软硅胶模101,在第一次美纹纸10的粘连下,可先提走模切边界内侧的软硅胶模101和模切边界内侧的双面胶11,使带胶PET膜44上只剩下成型后的蓝膜2和残留在模切边界外侧的双面胶11以及残留在模切边界外侧的蓝膜2废料,第二次美纹纸10可将残留在模切边界外侧的双面胶11和蓝膜2废料提走,由于美纹纸10与模切边界内侧的蓝膜2之间具有间隙,可实现在提走蓝膜2废料的过程中不会使成型的蓝膜2一起被提走。

本工艺各步骤中,涉及对膜的粘贴或收卷等,均在最开始时以手工的方式缠绕在相应的转动辊上,然后启动转动辊进行粘贴或收卷。

一种用于提取刀工艺的圆压圆模切机的压辊,其位于刀座G2(见图2)处,用于对第一复合膜进行辊压并提取软硅胶膜101和双面胶;如图7所示,包括上压辊7和下压辊8,结合图8和图9上压辊7的外柱面和下压辊8相互靠近的一面之间的间距为s,第一复合膜与软硅胶膜101的总厚度为b,凸块9外柱面与下压辊8外柱面相互靠近的一面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d<b<s;在工作时,第一复合膜上先粘贴一层软硅胶膜101,然后一起通入上压辊7和下压辊8之间,上压辊7和下压辊8转动方向相反,上压辊7和下压辊8的转向如图7中圆弧形箭头所指的方向,第一复合膜的运动方向如图7中直线箭头(标有v字母的箭头)所指的方向。

如图7和图8所示,上压辊7的外柱面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凸块9,凸块9的数量优选为十个以上,凸块9远离上压辊7的一面为圆柱面,凸块9的柱面的轴线与上压辊7柱面的轴线重合,凸块9绕上压辊7的轴线均匀分布,上压辊7转动时,凸块9可挤压在模切边界内侧的软硅胶膜101上;相邻凸块9之间的弧长与相邻模切边界内侧的软硅胶膜101之间的距离相等,凸块9柱面的半径比上压辊7的柱面半径大0.05mm~0.1mm,工作时,美纹纸10夹在凸块9和软硅胶膜101之间,凸块9的挤压作用可增大美纹纸10与软硅胶膜101以及软硅胶膜101与双面胶之间的粘接强度,美纹纸10撕掉时,可将模切边界内侧的软硅胶膜101和双面胶,露出模切边界内侧的蓝膜2,保留模切边界外侧的双面胶和蓝膜2废料。

如图7所示,凸块9柱面的边缘设有圆角91,圆角91的半径为0.5mm~1.5mm。凸块9挤压软硅胶膜101时,美纹纸10夹在凸块9和软硅胶膜101之间,凸块9的边缘处的美纹纸10先与软硅胶膜101的表面相接触并相互挤压,圆角91表面可与美纹纸10表面相对滑动,可以减小凸块9边缘与美纹纸10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凸块9刮动美纹纸10导致美纹纸10带动模切边界内侧的软硅胶膜101侧面挤压模切边界外侧的软硅胶膜101,模切边界内侧的软硅胶膜101与外侧的软硅胶膜101相挤压后可能会带动模切边界外侧的软硅胶膜101脱离带胶PET膜4。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