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心定位机构及具有偏心定位机构的对位冲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5245发布日期:2018-10-19 20:4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柔性线路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心定位机构及具有偏心定位机构的对位冲床系统。



背景技术:

fpc板,又称软板、挠性板、柔性电路板,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通产用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fpc在航天、军事、移动通讯、手提电脑、计算机外设、pda、数字相机等领域或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最常见的柔性板即为计算机硬盘驱动器(hdd)内部连接线,目前柔性线路技术在便携设备(如智能手机)中的有着非常巨大的需求。柔性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柔性电路板是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和移动要求的惟一解决方法。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可以承受数百万次的动态弯曲而不损坏导线,可依照空间布局要求任意安排,并在三维空间任意移动和伸缩,从而达到元器件装配和导线连接的一体化;柔性电路板可大大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和重量,适用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

柔性线路板在生产工艺一般包括开料、内层图像制作、层压、钻孔、pth、电镀、外层图像制作、图形电镀、蚀刻、表面处理、贴覆盖膜、压制、固化、沉镍金、字符印刷、剪切、电测试、冲切、终检、包装等步骤。fpc的冲切成型工序中,为提高冲切精度,冲切前需要使柔性线路板与冲切模具进行对位,当前是在冲切之前是通过定位针和定位孔相互配合的形式来实现对位,该对位方式的对位准确度低、而且冲切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心定位机构及具有偏心定位机构的对位冲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fpc冲切机的对位准确度低、而且冲切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偏心定位机构,包括左调整臂和右调整臂,所述左调整臂和所述右调整臂的一端分别通过辅助安装板固定在一调整臂安装台上,所述调整臂安装台安装在第一y向移动组件和第二y向移动组件上,所述第一y向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y向移动组件安装在一x向移动台上,所述x向移动台通过一x向移动组件安装在主安装板上,所述左调整臂和所述右调整臂的另一端对应设置有限位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左调整臂和所述右调整臂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左调整臂和所述右调整臂的限位卡槽与设置在所述左调整臂和所述右调整臂之间的冲切工位相对应。

使用时,左调整臂和右调整臂设置在冲切工作台上,位于在冲切工位的两侧,来料从左调整臂或者右调整臂的一侧进入到限位卡槽,然后进入到冲切工位,最后末端设置在右调整臂或者左调整臂上的限位卡槽内,通过第一y向移动组件、第二y向移动组件以及x向移动组件,结合竖直方向的ccd摄像头组件配合实现来料的对位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x向移动组件包括x向电机、x向丝杠副、x向导轨组件,所述x向电机通过所述x向丝杠副和所述x向导轨组件驱动所述x向移动台,对应所述x向移动台一侧还设置有若干x向光电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y向移动组件包括第一y向电机、第一y向丝杠副、第一y向导轨组件,所述第一y向电机通过所述第一y向丝杠副和所述第一y向导轨组件驱动一第一y向移动平台;所述第二y向移动组件包括第二y向电机、第二y向丝杠副、第二y向导轨组件,所述第二y向电机通过所述第二y向丝杠副和所述第二y向导轨组件驱动一第二y向移动平台;所述调整臂安装台通过一第一y向连接座安装在所述第一y向移动平台,通过一第二y向连接座安装在所述第二y向移动平台。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y向移动平台一侧沿着移动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一y向光电门;在所述第二y向移动平台一侧沿着移动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二y向光电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卡槽内设置有限位压板,所述限位压板两端与一压板气缸连接。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位冲床系统,包括冲切装置、冲切基座以及上述的偏心定位机构,所述冲切基座上设置有冲切工作台,所述冲切装置设置在所述冲切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冲切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冲切模头,所述冲切模头正下方的所述冲切工作台上对应设置有冲切工位,所述偏心定位机构通过一定位支架设置在所述冲切工作台的一侧,所述偏心定位机构的左调整臂和右调整臂位于所述冲切工位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冲切装置的两侧还设置有ccd摄像头组件,所述ccd摄像头组件与一控制面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对位冲床系统还包括拉料装置、来料传送装置以及放料仓,所述拉料装置、所述来料传送装置和所述放料仓依次设置在一自动上料机架上,所述拉料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冲切工位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拉料装置包括拉料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拉料基座两端的传送辊,所述传送辊上的设置有传送带,对应所述传送带上方至少设置有一组固定夹料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料组件之间还设置有活动夹料组件,所述活动夹料组件的两端安装在一夹料导轨上,设置一导轨电机通过夹紧丝杠副通过夹紧推板,带动所述活动夹料组件在所述夹料导轨上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来料传送装置包括来料传送基座,设置在所述来料传送基座上的下层传送带组件和上层传送带组件,对应所述下层传送带组件和所述上层传送带组件分别设置有下层传送电机和上层传送电机;所述下层传送带组件和所述上层传送带组件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组来料固定夹紧组件和来料活动夹紧组件。

可选地,沿着来料传送方向,所述来料传送基座的末端还设置有过渡驱动辊,所述过渡驱动辊与一过渡驱动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料装置和所述来料传送装置之间还设置有举料辊组件,所述举料辊组件包括举料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举料基座上的举料气缸,所述举料气缸驱动一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对压辊,对应所述对压辊移动方向还设置有一组导向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偏心定位机构及具有偏心定位机构的对位冲床系统,物料放置于冲切工作台且位于冲切工位,ccd摄像头组件拍摄位于冲切工位的物料,电脑控制组件自动识别ccd摄像头组件所拍摄物料的定位点并计算出与基准位置的偏差,并控制偏心定位机构运动,驱动工作台实现xy向移动,从而实现冲切工作台上的物料与冲切模具自动对位,使得冲切更加准确,对位效率高、准确度高。在对位工序上无需人工干预,大大节省企业人力成本,提高冲切质量,提高冲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偏心定位机构三维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偏心定位机构左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偏心定位机构三维分解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对位冲床系统三维结构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对位冲床系统三维结构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对位冲床系统局部三维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拉料装置三维结构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拉料装置三维结构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来料传送装置三维结构图一;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来料传送装置三维结构图二;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举料辊组件三维结构图;

其中,10-冲切基座,11-余料架,12-ccd摄像头组件,20-冲切装置,30-冲切模头,40-冲切工位,50-冲切工作台,60-偏心定位结构,70-定位支架,80-自动上料机架,90-拉料装置,100-举料辊组件,110-来料传送装置,120-放料仓,130-控制面板;

61-左调整臂,62-右调整臂,63-调整臂安装台,64-辅助安装板,65-第一y向移动组件,66-第二y向移动组件,67-x向移动台,68-x向移动组件,89-主安装板,610-限位卡槽,611-限位压板,612-压板气缸;651-第一y向电机,652-第一y向丝杠副,653-第一y向导轨组件,654-第一y向移动平台,655-第一y向光电门,656-第一y向连接座,661-第二y向电机,662-第二y向丝杠副,663-第二y向导轨组件,664-第二y向移动平台,665-第二y向光电门,666-第二y向连接座,681-x向电机,682-x向丝杠副,683-x向导轨组件,684-x向光电门;

91-拉料基座,92-传送带,93-传送辊,94-固定夹料组件,95-活动夹料组件,96-夹料导轨,97-夹料推板,98-导轨电机,99-夹料丝杠副;

111-来料传送基座,112-下层传送带组件,113-上层传送带组件,114-下层传送电机,115-上层传送电机,116-过渡驱动辊,117-过渡驱动电机,118-来料固定夹紧组件,119-来料活动夹紧组件;

101-举料基座,102-举料气缸,103-对压辊,104-导向杆。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偏心定位机构,包括左调整臂和右调整臂,所述左调整臂和所述右调整臂的一端分别通过辅助安装板固定在一调整臂安装台上,所述调整臂安装台安装在第一y向移动组件和第二y向移动组件上,所述第一y向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y向移动组件安装在一x向移动台上,所述x向移动台通过一x向移动组件安装在主安装板上,所述左调整臂和所述右调整臂的另一端对应设置有限位卡槽。

其中,所述左调整臂和所述右调整臂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左调整臂和所述右调整臂的限位卡槽与设置在所述左调整臂和所述右调整臂之间的冲切工位相对应。

使用时,左调整臂和右调整臂设置在冲切工作台上,位于在冲切工位的两侧,来料从左调整臂或者右调整臂的一侧进入到限位卡槽,然后进入到冲切工位,最后末端设置在右调整臂或者左调整臂上的限位卡槽内,通过第一y向移动组件、第二y向移动组件以及x向移动组件,结合竖直方向的ccd摄像头组件配合实现来料的对位调整。

具体地,当电机x左移或者是右移左臂和右臂同时左移或右移,也就是双臂同时左右移动。当电机-y前后运动时:左臂也前后运动,此时右臂的运动是随着左臂的运动而运动。当电机+y前后运动时:右臂也前后运动,此时左臂的运动是随着右臂的运动而运动。

其中,所述x向移动组件包括x向电机、x向丝杠副、x向导轨组件,所述x向电机通过所述x向丝杠副和所述x向导轨组件驱动所述x向移动台,对应所述x向移动台一侧还设置有若干x向光电门。

其中,所述第一y向移动组件包括第一y向电机、第一y向丝杠副、第一y向导轨组件,所述第一y向电机通过所述第一y向丝杠副和所述第一y向导轨组件驱动一第一y向移动平台;所述第二y向移动组件包括第二y向电机、第二y向丝杠副、第二y向导轨组件,所述第二y向电机通过所述第二y向丝杠副和所述第二y向导轨组件驱动一第二y向移动平台;所述调整臂安装台通过一第一y向连接座安装在所述第一y向移动平台,通过一第二y向连接座安装在所述第二y向移动平台。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y向移动平台一侧沿着移动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一y向光电门;在所述第二y向移动平台一侧沿着移动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二y向光电门。

其中,所述限位卡槽内设置有限位压板,所述限位压板两端与一压板气缸连接。

实施例2

如图4、5、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位冲床系统,包括冲切装置、冲切基座以及上述的偏心定位机构,所述冲切基座上设置有冲切工作台,所述冲切装置设置在所述冲切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冲切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冲切模头,所述冲切模头正下方的所述冲切工作台上对应设置有冲切工位,所述偏心定位机构通过一定位支架设置在所述冲切工作台的一侧,所述偏心定位机构的左调整臂和右调整臂位于所述冲切工位的两侧。

其中,所述冲切装置的两侧还设置有ccd摄像头组件,所述ccd摄像头组件与一控制面板连接。

其中,所述对位冲床系统还包括拉料装置、来料传送装置以及放料仓,所述拉料装置、所述来料传送装置和所述放料仓依次设置在一自动上料机架上,所述拉料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冲切工位相对应。

如图7、8所示,所述拉料装置包括拉料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拉料基座两端的传送辊,所述传送辊上的设置有传送带,对应所述传送带上方至少设置有一组固定夹料组件。

其中,所述固定夹料组件之间还设置有活动夹料组件,所述活动夹料组件的两端安装在一夹料导轨上,设置一导轨电机通过夹紧丝杠副通过夹紧推板,带动所述活动夹料组件在所述夹料导轨上往复运动。

如图9、10所示,所述来料传送装置包括来料传送基座,设置在所述来料传送基座上的下层传送带组件和上层传送带组件,对应所述下层传送带组件和所述上层传送带组件分别设置有下层传送电机和上层传送电机;所述下层传送带组件和所述上层传送带组件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组来料固定夹紧组件和来料活动夹紧组件。

可选地,沿着来料传送方向,所述来料传送基座的末端还设置有过渡驱动辊,所述过渡驱动辊与一过渡驱动电机连接。

如图11所示,所述拉料装置和所述来料传送装置之间还设置有举料辊组件,所述举料辊组件包括举料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举料基座上的举料气缸,所述举料气缸驱动一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对压辊,对应所述对压辊移动方向还设置有一组导向杆。

本发明实施例的偏心定位机构及具有偏心定位机构的对位冲床系统,物料放置于冲切工作台且位于冲切工位,ccd摄像头组件拍摄位于冲切工位的物料,电脑控制组件自动识别ccd摄像头组件所拍摄物料的定位点并计算出与基准位置的偏差,并控制偏心定位机构运动,驱动工作台实现xy向移动,从而实现冲切工作台上的物料与冲切模具自动对位,使得冲切更加准确,对位效率高、准确度高。在对位工序上无需人工干预,大大节省企业人力成本,提高冲切质量,提高冲切效率。

在本发明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排”、“列”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专利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发明专利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连”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专利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