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C圈专用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6777发布日期:2018-08-04 11:5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拆卸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卸c圈专用钳。



背景技术:

对于安装在摇窗电机减速箱大齿轮输出端内金属轴上环形槽内的c圈,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拆卸工具,参见图1所示,摇窗电机减速箱的大齿轮21的输出端形成有沉窝22,金属轴23装配于大齿轮21的轴孔中,金属轴23的上部形成有一圈环形槽24,该环形槽24位于大齿轮21的沉窝22中,槽深约为0.25mm,c圈25就安装于该环形槽24中,c圈25的底部设有一圈平垫片26。由于该部位的c圈25部分嵌设在金属轴23的环形槽24中(为使c圈的定位牢固,以确保其密封性能),而且c圈25又位于大齿轮21的沉窝22中,装配空间紧凑,要从大齿轮21的沉窝22中与金属轴23之间的狭小空隙中取出套在环形槽24上的c圈25,进行回收利用,是相当困难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或潜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卸c圈专用钳,可便捷、高效且无损地拆卸机械设备上的c形密封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卸c圈专用钳,其包括:

钳柄组件,包括左钳柄和右钳柄,所述左钳柄和所述右钳柄通过连接杆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在一起;

钳头组件,包括左钳头和右钳头,所述左钳头固接于所述左钳柄,所述右钳头固接于所述右钳柄,且所述左钳头的内侧和所述右钳头的内侧围合形成卸c圈开口槽,所述卸c圈开口槽的尺寸适于待卸c圈的外径;所述左钳头和所述右钳头的相互围合的第一侧边形成可卡设于所述待卸c圈的开口中的内钩,所述左钳头和所述右钳头的相互围合的第二侧边形成随所述钳柄组件的转动可相对抵触或分离的撤c圈支点。

采用上述方案中的本发明的卸c圈专用钳,利用左钳头和右钳头上的内钩卡在待卸c圈的开口中,利用对侧的左钳头和右钳头上的撤c圈支点,抵住待卸c圈的封闭侧,从而利用钳头组件卡住待卸c圈,再利用左钳柄与右钳柄的相对转动带动卡住待卸c圈的左钳头和右钳头也相对转动,利用内钩将待卸c圈的开口掰开,使待卸c圈松动,进而将待卸c圈钳制在钳头组件的卸c圈开口槽中,并随卸c圈专用钳的取出而从机械设备上卸下待卸c圈。

本发明的卸c圈专用钳的实施例中,所述左钳柄形成有第一转接板,所述右钳柄形成有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和所述第二转接板相互叠设且通过所述连接杆可转动相连。

本发明的卸c圈专用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延伸至所述左钳头和所述右钳头的内侧并与所述左钳头和所述右钳头的内侧滑动配合。

本发明的卸c圈专用钳的实施例中,所述左钳头和所述右钳头在所述左钳柄和所述右钳柄相对转动时以所述卸c圈开口槽的中心轴为中心沿所述连接杆的外周面做圆弧运动。

本发明的卸c圈专用钳的实施例中,所述左钳头的内侧形成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二圆弧面一侧,所述第二圆弧面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圆弧面一侧。

本发明的卸c圈专用钳的实施例中,所述右钳头的内侧形成第三圆弧面和第四圆弧面,所述第三圆弧面与所述第一圆弧面相对、等径且同圆心,所述第四圆弧面与所述第二圆弧面相对、等径且同圆心。

本发明的卸c圈专用钳的实施例中,所述左钳头的所述内钩与所述右钳头的所述内钩的宽度之和等于或小于所述待卸c圈的开口口径。

本发明的卸c圈专用钳的实施例中,所述左钳头和所述右钳头的相互围合的两第二侧边呈向外打开的v字型,且v字型的尖部形成所述撤c圈支点。

本发明的卸c圈专用钳的实施例中,所述左钳柄与所述右钳柄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

本发明的卸c圈专用钳的实施例中,所述待卸c圈安装于齿轮沉窝中的轴上的环形槽中,且所述环形槽位于所述齿轮沉窝中,所述钳头组件的外侧形成外径适于所述沉窝尺寸的操作部,且所述操作部对位于所述卸c圈开口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c圈安装在摇窗电机减速箱大齿轮输出端内金属轴上的环形槽内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卸c圈专用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卸c圈专用钳的底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卸c圈专用钳的顶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卸c圈专用钳中的钳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顶部示意图。

图7为图5的底部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的钳头组件与连接杆的装配示意图。

图9和图10为图5中的钳头组件在卸c圈过程中的操作示意图。

图11为图5中钳头组件在卸齿轮沉窝中的轴上的c圈时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卸c圈专用钳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参阅图2~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卸c圈专用钳主要由钳柄组件和钳头组件两部分构成。

先来看钳柄组件,其包括一左钳柄11和一右钳柄12,该左钳柄11和该右钳柄12通过一连接杆13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在一起,结构类似于现有的钳体结构,在左钳柄11上形成有一第一转接板,在右钳柄12形成有一第二转接板,该第一转接板和该第二转接板相互叠设且通过连接杆13可转动相连。

进一步地,连接杆13可采用螺栓,在左钳柄11的第一转接板上开孔,相对齐地,在右钳柄12的第二转接板上也开孔,将螺栓具有螺纹的一端朝上并穿过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上相对齐的开孔中,螺栓顶部的螺纹段穿出开孔并配合一螺母来固定螺栓的顶部,从而使得第一转接板和下第二转接板可绕连接杆13枢转,以使左钳柄11和右钳柄12相对转动。

如图2所示,左钳柄11和右钳柄12分别具有柄座部和柄杆部,两柄座部相对设置,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形成于两柄座部的相对侧上,两柄杆部位钳柄组件的手持部,分别固接于两柄座部的同一侧。左钳柄11和右钳柄12的相对一侧之间形成间隙,在该间隙内除了采用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转动相连外,还设置有复位弹簧14,该复位弹簧14与第一转接板、第二转接板并接于两柄座部之间,在柄座部在外力作用下绕连接杆转动后,复位弹簧14受力,将所受力转化为内在弹性力,并在外力消除后,释放内在弹性力,促使两柄座部复位,使钳柄组件具有自动复位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钳柄组件中的左钳柄11和右钳柄12在外形构造上,除其中的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的设置位置相对外,其他部件的外形构造均一比一对称。

再来看钳头组件,其包括一左钳头15和一右钳头16,该左钳头15固接于钳柄组件的左钳柄11,该右钳头16固接于钳柄组件的右钳柄12,在该左钳头15的内侧和该右钳头16的内侧围合形成一卸c圈开口槽10,该卸c圈开口槽10的尺寸适于待卸c圈的外径尺寸,即钳头组件可通过该卸c圈开口槽10套设在待卸c圈的外径上,并且,固接在左钳柄11上的左钳头15和固接在右钳柄12上的右钳头16可随左钳柄11和右钳柄12的相对转动而转动,从而调整卸c圈开口槽10开口大小。

进一步结合图4~7所示,钳头组件的左钳头15和右钳头16的相互围合的第一侧边形成可卡设于待卸c圈的开口中的内钩17,左钳头15和右钳头16的相互围合的第二侧边形成随钳柄组件的转动可相对抵触或分离的撤c圈支点18,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左钳头15和右钳头16的相互围合的两第二侧边呈向外打开的v字型,且v字型的尖部形成撤c圈支点18,并且该v字型开口角度约为78°,内钩17的位于卸c圈开口槽中的端面呈约4°的圆弧形。该第一侧边和该第二侧边相对位于钳头组件的两侧。第一侧边处的两内钩17的宽度之和等于或略小于待卸c圈的开口口径,以便两内钩17在合并时可卡入待卸c圈的开口中。在相对侧,第二侧边侧,由于卸c圈开口槽10的尺寸适配于待卸c圈的外径,第二侧边处的两撤c圈支点18始终抵顶于待卸c圈,在对钳柄组件施加外力以使左钳柄11和右钳柄12向外转动时,钳头组件的一侧利用内钩17卡着待卸c圈使其开口张开,钳头组件的另一侧利用撤c圈支点18抵住待卸c圈,从而使待卸c圈从所在机械设备上松动,进而被钳制在钳头组件的卸c圈开口槽中,再随卸c圈专用钳的取出而从机械设备上卸下待卸c圈。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钳头组件中的左钳头15和右钳头16在外形构造上采为一比一完全对称。

采用上述方案中的本发明的卸c圈专用钳,利用左钳头和右钳头上的内钩卡在待卸c圈的开口中,利用对侧的左钳头和右钳头上的撤c圈支点,抵住待卸c圈的封闭侧,从而利用钳头组件卡住待卸c圈,再利用左钳柄与右钳柄的相对转动带动卡住待卸c圈的左钳头和右钳头也相对转动,利用内钩将待卸c圈的开口掰开,使待卸c圈松动,进而将待卸c圈钳制在钳头组件的卸c圈开口槽中,并随卸c圈专用钳的取出而从机械设备上卸下待卸c圈,可便捷、高效地从机械设备上卸下c圈,操作方便且实用性强,而且还能确保卸下的c圈完好无损,可重复利用。

配合图5~8所示,钳头组件中的左钳头15和右钳头16呈半圆柱形,左钳头15和右钳头16的相互围合的第一侧边形成内钩17,左钳头15和右钳头16的相互围合的第二侧边形成撤c圈支点18,并且,该左钳头15和该右钳头16的相互围合的两第二侧边呈向外打开的v字型,且v字型的尖部形成撤c圈支点18。左钳头15的上部和右钳头16的上部分别形成圆弧形的连接台座,并通过连接台座分别与左钳柄11和右钳柄12固接。固接方式可采用螺丝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利用4个螺丝穿过左钳柄和右钳柄的柄座部上的4个过孔与左钳头和右钳头的连接台座上的螺纹孔连接。

配合图8~10所示,连接杆13采用圆柱形杆,其第一端枢接于钳柄组件的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连接杆13的第二端向下延伸至左钳头15的内侧和右钳头16的内侧,且该连接杆13的第二端的外径大于其第一端的外径,形成圆柱形凸台,左钳头15的内侧和右钳头16的内侧分别与连接杆13的第二端的圆柱形凸台的外周面滑动配合,由此,在收紧钳柄组件时,如图10所示,钳头组件的左钳头15和右钳头16以卸c圈开口槽的轴心轴为中心沿连接杆13的第二端的圆柱形凸台的外周面做圆弧运动,即钳柄组件的转动带动钳头组件向撤c圈支点18做弧形拉动运行(向m、f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左钳头15的内侧由第一圆弧面(细实线表示)和第二圆弧面(粗实线表示)构成,该第一圆弧面的圆心位于第二圆弧面一侧,该第二圆弧面的圆心则位于第一圆弧面一侧,并且,两圆心之间的间距l约为0.3mm,且两圆心分别位于卸c圈开口槽的中心轴的两侧。对应地,右钳头16的内侧形成第三圆弧面(细实线表示)和第四圆弧面(粗实线表示),该第三圆弧面与第一圆弧面相对、等径且同圆心,该第四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相对、等径且同圆心。这样便使得卸c圈开口槽由两半圆构成,两半圆的圆心间距l约0.3mm,使得卸c圈开口槽构成形成长径和短径,槽的开口位于长径的两端,分别位于钳头组件的两内钩17之间,以及位于钳头组件的两撤c圈支点18之间。

进一步参阅图11和图12所示,图中释义了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卸c圈专用钳,将坐落在摇窗电机减速箱齿轮31输出端的轴33上c圈取出,具体工况为:摇窗电机减速箱的齿轮31的输出端形成有沉窝32,轴33装配于齿轮31的轴孔中,轴33的上部形成有一圈环形槽34,该环形槽34位于齿轮31的沉窝32中,槽深约为0.25mm,c圈19就安装于该环形槽34中,c圈19的底部设有一圈平垫片35。由于该部位的c圈19部分嵌设在轴33的环形槽34中(为使c圈的定位牢固,以确保其密封性能),而且c圈19又位于齿轮31的沉窝32中,装配空间紧凑,要从齿轮31的沉窝32中与金属轴33之间的狭小空隙中取出套在环形槽34上的c圈19,进行回收利用,一般的钳子很难做到。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卸c圈专用钳后,做法如下:

1、将钳头组件的底部外径落入齿轮31输出端的沉窝32中;具体地,钳头组件的外侧形成外径适于沉窝32尺寸的操作部,且该操作部对位于卸c圈开口槽,在此步骤中,将该操作部落入齿轮31输出端的沉窝32中。

2、将钳头组件内侧形成的斜c圈开口槽套在c圈19的外径上,钳头内尺寸由两个半圆组成,两圆中心间隔l(约0.3mm)(见图6和图7),间隔方向与左、右钳头成90度。

3、钳头组件中的内钩与左钳头、右钳头平行,(左内钩与左钳头一体;右内钩与右钳头一体)卡入c圈开口处(见图9)。

4、将钳头组件(左钳头、右钳头、连接杆、螺钉)固定在改造后的钳柄组件上,连接杆与钳头组件上部滑动配合,连接杆穿过改造后的钳钳组件的轴心轴孔(见图2和图3)。4个m3螺丝穿过钳柄组件上4个过孔与左、右钳头连接。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卸c圈开口钳。

5、钳柄组件带动钳头组件做弧形拉动。所谓弧形拉动就是:收紧钳柄(见图9和图10),同时左、右钳头以钳中轴孔为中心,沿连接杆外圆做圆弧运动。

6、钳头内钩在钳柄的带动下外张,迫使c圈开口随钳口外张(见图10)。

7、c圈随钳口外张时需要c圈对面的撤c圈支点支撑,支撑的同时c圈还要撤出它原在的轴上的环形槽(环形槽深度约0.25mm)。动作分解如下:在钳头内钩拉动c圈时,c圈开口处承载有向后的拉力,拉力直接传递到钳头内圆支撑,在c圈张开的过程中同时也发生了位移(脱出环形槽)(详见图10)。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