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调节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1513发布日期:2018-06-30 06:55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调节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调节工具。



背景技术:

管连接头是各种管路连接的常用零件,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头的两个部件之间一般都采用螺纹连接,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管接头需要拧很多圈才能使两个部件螺纹配合连接,由于在连接过程中需要转动很多圈,这样两个部件就不能与管进行固定式连接,连接的可靠性就相对较低,在轨道交通车辆、船舶上或其它一些震动较大的工作场合,还容易造成两个连接部件之间或与管连接的地方出现松动现象,且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浪费较多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管状部件内部进行内部部件的安装和调节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调节工具,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下侧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下侧设有L型台阶结构,L型台阶下侧设有内压板,所述内压板外侧设有至少一个承力板,所述承力板两端下侧分别设置有一承力柱,所述承力板下侧设有外压板,所述外压板下侧设有一螺母,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在连杆的下端。

作为优选,所述承力板为两个,两承力板呈交叉十字状设置。

作为优选,两承力板连接的一侧均设有连接限位槽,所述连接限位槽呈正方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限位槽的深度为承力板厚度的1/2。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包括一手持部,所述手持部连接有棘轮部,所述棘轮部上侧还设有换向拨扭,所述棘轮部下侧包括一方形凸块,所述连杆上端设置有方形槽,所述方形凸块设置在所述方形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手持部外侧设有防滑缓冲胶套。

作为优选,所述承力板两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承力柱螺纹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承力柱下端为圆台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承力板两端呈半圆状。

作为优选,内压板与外压板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压花纹结构。

有益效果:本发明便于组装使用和拆卸收纳,组装后结构稳定,对螺纹连接在管型部件内部的组件可快速完成安装和调节,使用极为方便,且具有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改进型管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弹簧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调节工具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调节工具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承力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管连接头,该接头可对接安装和拆卸分离的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第一部分1的下端和第二部分的上端用于分别与管路固定,可固定的管路包括保护用波纹管、软质气管或金属气管等,管路与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如螺纹连接等。第一部分1的上端和第二部分的下端部分将两者连接,为了提高密封效果,在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之间设有密封垫3。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均呈管状结构,由金属或硬质塑料材质制成。在第一部分1的上端设有多个连接板11,多个连接板11均呈圆弧状,连接板11的弧度与其下侧的第一部分的弧度相同,这样,连接板11就均匀的分布在圆心在第一部分1的中心线上的圆周上,连接板11的外侧开设螺纹结构,第二部分2下侧内部开设有供连接块插入的槽21,两个相邻的槽21之间形成连接块22,连接块22内侧开设有与连接板11配合的螺纹结构,这样,连接板11就可以通过槽21插入到第二部分2的内部,然后旋转,就可将连接板11拧在连接块22的内螺纹上。在拧紧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连接板11从连接块22上拧出,再次进入槽21的区域,现以拧紧时旋转方向的一侧为内侧,在连接块22的内侧端设有侧止位板23,当连接板11拧至止位板21的位置时,就无法继续拧动,进而防止连接板11出现拧过现象。

在连接板11的上端还设有顶杆12,在第二部分内部设有一弹簧24,弹簧24的上端连接有一个弹簧座板25,弹簧座板25外侧四周开设螺纹结构,在第二部分2内侧开设与它配合的螺纹结构,使得弹簧座板25螺纹连接在第二部分2的内侧。在弹簧座板25中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优选为圆孔。弹簧24的下端连接有顶板26,顶板26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也优选为圆孔,顶板26的四周滑动连接在第二部分2的内侧,为了使顶板26在第二部分2内侧滑动时,产生的阻力较小且耐磨性较好,顶板26优选采用聚四氟乙烯板。在顶板26的下侧还设有内止位板27,内止位板27的四周与第二部分2固定连接,在内止位板27的中部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同样优选为圆孔。内止位板27上设有弧形口28,顶杆12可以由外向内穿过弧形口28,在紧固或者拆卸时,转动第一部分1,顶杆12可在弧形口28内左右移动。

在将弹簧座板25装入第二部分2内侧时,可以用手通过第一通孔握住弹簧座板25进行安装,但较为不便,优选在弹簧座板25上开设有多个安装调节孔29,安装调节孔29一般优选为2-8个,均匀分布圆心在弹簧座板25中心的圆周上,通过安装调节孔29来安装和调节弹簧座板25的位置,极为方便。

本发明实施例的顶杆12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顶杆12的弧度与弧形口的弧度相同,顶杆12的厚度略小于弧形口28的厚度,这样顶杆12的宽度就可设置的较宽,提高其承力能力。为了减轻安装和拆卸过程中顶杆12的上端与顶板26之间的摩擦力,优选将顶杆12的上端四周均开设圆角结构。

如图5-7所示,为了便于弹簧座板25的安装和位置调节,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安装调节工具,该安装调节工具包括把手41,在把手41的下侧连接有连杆42,在连杆的下侧设有L型台阶43结构,使得连杆42在L型台阶43以下的直径小于在L型台阶以上的部分的直径,在L型台阶43下侧设有内压板44,内压板44套设在连杆42上,其上侧经过L型台阶43进行限位。在内压板44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承力板45,在承力板45的两端下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承力柱46,在承力板45的下侧设有外压板47,承力板45和外压板47同样套设在连杆42的外侧,在外压板47的下侧设有一螺母48,在连杆42的下端开设有与螺母48相配合的外螺纹结构,螺母48螺纹连接在连杆42的下端。在螺母48的作用下,并通过外压板47和内压板44及L型台阶43的相互配合,将承力板45可拆卸固定在连杆42的下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承力板45优选为两个,两个承力板45呈交叉十字状设置。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两个承力板45在外力的作用下,出现相对移动,至少在其中一个承力板45与另一承力板45相连接的位置开设连接限位槽451,优选在两个承力板45连接的一侧均设有连接限位槽451,为了使两个承力板45在安装时能将承力板45设置在另一承力板45的连接限位槽451内,连接限位槽451在轴向上的长度,应当不小于承力板45的宽度,连接限位槽451在轴向上的长度优选与承力板45的宽度相同,即连接限位槽451呈正方形状,这样使两个承力板45能够稳定的通过连接限位槽451卡合连接,进而使两个承力板45能够稳定的保持在交叉十字状。

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限位槽451的深度优选为承力板45厚度的1/2,这样,两个承力板45配合连接后,两个承力板45的上、下表面,分别位于同一平面内,可以保证承力柱46深入安装调节孔29内的深度一致,避免深入较浅的承力柱46的外端受力,造成出现弯曲变形。为了便于使承力柱46能够较容易的通过安装调节孔29,优选将承力柱下端设置为圆台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把手41包括一个手持部411,手持部411连接有棘轮部412,棘轮部412的上侧设有换向拨扭413,换向拨扭413用于调节把手的使用方向,棘轮部412与换向拨扭413的结构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棘轮部412下侧包括一方形凸块414,连杆42上端设置有方形槽,方形凸块414安装在方形槽内。也可像现有技术中的套筒扳手那样,在方形凸块414的侧部设置弹性的凸起,以使把手41与连杆42的连接强度适中。

为了便于使用,在手持部411外侧设有防滑缓冲胶套415。

为了便于使用,防止承力板45在转动过程中将第二部分2的内侧划伤,优选将承力板45的两端均设置成半圆状。这样,还可减轻承力板45的重量,节省材质。

为了便于制造和收纳放置,本发明实施例的承力柱46优选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承力板45的两端,可以在承力板45的两端开设有安装孔452,在安装孔452开设有内螺纹结构,在承力柱46的上侧开设外螺纹结构,使得承力柱46螺纹连接在安装孔452内。

为了防止安装后出现松动和提高可承载的扭矩,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在内压板44与外压板47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压花纹结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便于组装使用和拆卸收纳,组装后结构稳定,对螺纹连接在管型部件内部的组件可快速完成安装和调节,使用极为方便,且具有通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其它未具体描述的部分,属于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