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标机的安全开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7012发布日期:2018-10-09 19:4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打标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标机的安全开门结构。



背景技术:

激光打标机是利用高能量密度激光束在各种不同的工件表面进行局部照射,使物质表层材料迅速汽化或发生颜色变化,从而露出深层物质,或导致表层物质的化学物理变化而刻出痕迹,或通过光能烧掉部分物质,显示出所需刻蚀的图形或文字。

更为具体的,激光打标机主要是应用于一些要求更精细、精度更高的场合,例如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手机通讯、五金制品、工具配件、精密器械、眼镜钟表、首饰、汽配、建材等场合。

现有的激光打标机一般包括激光器、调焦器以及振镜腔;随着激光打标、切割机技术的发展,在对大型物品进行打标、切割的同时对打标、切割的设备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体现高效率,同时对打标、切割后的废料的多少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029020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一体打标机,其技术方案是:所述打标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打标单元以及升降机构;所述箱体包括前门;所述前门为双开门;通过手动打开前门,才能进行作业。

在公开的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带门的打标机的结构存在弊端,门是需要手动去打开或关闭的;在日常的激光作业中,考虑到安全性问题,使用者在使用打标机时,需要将门关闭,避免因溅射的激光问题,以保证自身安全;但由于打标机的门都是人工操作的,且门非常笨重,费时费力,有时使用者为了偷懒或方便,常常不把门手动关上,造成安全隐患。同时,打标机的门只能通过手动开启或关闭,功能单一。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19256396公开了一种打标机的自动开门结构,通过在门框上设置轨道传送链结构,与门衔接,从而驱动门随着传送链运动,以解决人为地打开或关闭打标机的门费时费力的现状,同时利用控制原理,通过按钮控制传送链的传输运动,实现智能、自动地开门或关门。该专利公开的打标机结构包括打标机本体、门以及传送链结构,所述传送链结构的限位体与门连接;所述传送链结构通过固定连接器与打标机本体的门框连接;所述传送链结构置于打标机本体的门框后侧;所述门框与门通过传送链结构间接连接。

但该结构仅设置传送链对门进行打开或关闭,由于打标机中的传送链传动条一般使用软性的皮带链,会使这种结构存在缺点;例如,在门板打开的情况下,使用者由于作业,使用者的部分肢体会伸进打标机内,对设备进行调试工作;由于打标机的门本身的重量大,皮带链承受的力量往往较大,对皮带链的损耗加剧,可能会存在发生皮带链断裂导致门砸下关闭的情况,对使用者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该结构只能通过自动的方式去控制门的开启与关闭,若打标机的开门结构发生故障(例如电机断电),则无法通过其他方式(例如手动方式)对门进行控制,故在使用上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作出的,通过在门板的中心线上设置传动条,与门板衔接,从而驱动门板随着传动条运动,同时在门板的两侧设置钢绳卷收器以及嵌合导轨结构,在电机驱动门板向上运动时,钢绳牵引门板稳固地上升,由于钢绳坚韧,能够在传动条断裂时,保证门板不会往下砸,解决了安全性问题;而嵌合导轨结构配合钢绳,使得整个机械结构更加稳固,同时也辅助门板的开启与关闭。此外,还设有切换按钮,使门板的开启或关闭可以选择手动或自动的模式,而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传动条、钢绳以及嵌合导轨结构搭配使用,再结合切换按钮,能实现安全地对打标机的门进行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打标机的安全开门结构,包括打标机的底座,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打标物的打标平台,底座上设有罩壳,以及设于底座上且位于罩壳内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打标组件;

所述打标组件至少包括激光发生器和多个反射镜,反射镜与电机轴接,通过反射镜将激光发生器发出的激光反射至打标平台上;

所述罩壳一侧设有门洞,门洞上安装有上下滑动的门板;

还包括设于罩壳内的驱门电机,连接驱门电机与门板的传动条,门板内侧设有纵向设置的两个驱动端块,位于下方的驱动端块为第一驱动端块,位于上方的为第二驱动端块,传动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驱动端块固定连接;驱门电机的转动输出端与传动条传动连接,驱门电机通过驱动传动条带动门板上下滑动;

还包括设于罩壳上端的钢绳卷收器,钢绳卷收器具有若干个,钢绳卷收器的钢绳末端与门板固定连接,若干钢绳卷收器的卷收力与门板重量匹配。

具体的,所述罩壳上端包括罩壳顶端的上下两面以及靠近顶端的部分侧面。

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门板同侧,设于门洞上端;

所述挡板与门板具有部分重叠区域;

所述挡板与门板通过传动条连接;

所述挡板相对罩壳门框内凹,内凹的空间作为门板的活动空间;

所述门板与罩壳门框对齐。

具体的,挡板相对罩壳门框内凹,内凹的空间可以让门板沿着嵌合导轨上下滑动;同时也使得门板与罩壳门框对齐,结构上更为美观合理。

所述驱门电机通过第一固定连接器固定于罩壳顶面内壁;

所述驱门电机与传动条、滑轮组驱动连接;

所述滑轮组包括驱动滑轮与定滑轮;

所述驱门电机的转动输出端与驱动滑轮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滑轮固定于罩壳顶面内壁;

所述定滑轮固定于挡板底端,置于安全距离内的区域;

具体的,所述定滑轮通过第二固定连接器与挡板固定连接。

具体的,挡板的设置,是作为定滑轮的支撑点,使定滑轮能与驱动滑轮以及传动条搭配使用,对门板进行传送;同时,挡板也可作为打标机内部部分部件(如激光发生器、激光扫描头等)的遮挡物,使其结构上更为美观。

所述传动条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端块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驱动滑轮、定滑轮与第二驱动端块固定连接,从而使传动条的两端间接地与门板连接。

优选的,当驱门电机驱动传动条运动时,所述传动条两端的运动方向一致。

所述罩壳两侧的边框处设有止位组件,所述止位组件包括设于边框上端的上止块与设于边框下端的下止块;

优选的,所述上止块设于挡板下方的边框处,所述上止块与所述挡板底端的距离为安全距离。

具体的,在所述罩壳两侧的边框处设有止位组件,在电动模式下,边框上下两端设有止位组件,上止块的安装位置与挡板具有一定的距离(即安全距离),从而使得在电动模式下,电机驱动门板向上移动至上止块时,会停止运动,同时因为电机的抱紧力,使得门板的悬停很稳定;此时,连接器上端的磁铁块不起主要作用。

具体的,所述门板上升至最高点时,上止块会限制门继续向上运动。

优选的,所述安全距离大于定滑轮的直径。

具体的,所述安全距离的设置,可以使得门板在上升后,与挡板保持一定的距离;设置这种距离,是考虑到对机器减少损耗、撞击以及使用安全的问题;同时也对打标机具有减震作用。

优选的,所述钢绳卷收器固定于罩壳顶面内壁;

所述罩壳顶面内壁还设有导向定滑轮;

所述钢绳绕过导向定滑轮,其末端通过连接器与门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的上端面设有磁铁块;

具体的,当门上升至最高时,连接器上端面的磁铁块会与挡板底端碰触,辅助门板在手动模式下,保持平衡。因为手动模式时,门板是保持微平衡,受到外力会往下滑动一点,故设置磁铁块,能保证门板在手动模式下,保持受力平衡。

所述钢绳卷收器与导向定滑轮处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钢绳卷收器具有两个,两个钢绳卷收器以传动条为对称中心线,分别设于罩壳顶面内壁的两侧。

所述安全开门结构还包括设于罩壳边框处的嵌合导轨结构;

所述嵌合导轨结构包括嵌合滑动块、嵌合导轨以及连接块;

所述嵌合滑动块通过连接块与门连接;

所述嵌合滑动块与嵌合导轨滑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嵌合导轨与罩壳边框连接,嵌合滑动块通过连接块与门板间接连接,当门板向上运动时,门板带动嵌合滑动块沿着嵌合导轨向上滑动,从而实现嵌合导轨结构辅助门运动。

优选的,所述嵌合导轨结构具有两个,两个嵌合导轨结构相向地分设在罩壳两侧的边框处。

所述罩壳设有若干按钮,驱门电机与所述按钮电连接;所述按钮包括开门按钮、关门按钮以及切换按钮。

优选的,所述驱门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通电时自锁,断电时解锁;

具体的,由于步进电机在通电时,具有抱轴功能(即步进电机本身具有制动力矩);当驱门电机(即步进电机)通电时,驱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传动条进行传动,同时,由于驱门电机本身的特性,会使得在传动的过程中,抱紧传动条;若此时使用者手动对门板施加外力,也不会拉动门板;当按下切换按钮,驱门电机断电,停止驱动传动条传动的同时,也解除了对传动条的抱紧,此时使用者可以手动地对门板施加破坏门板受力平衡状态的外力,当使用者往下拉动门板时,门关闭;当使用者向上拉动门板时,门开启。

所述切换按钮用于切换门的开闭模式。

优选的,所述开闭模式为自动开闭模式或手动开闭模式。

具体的,所述开门按钮用于驱动门的开启;所述关门按钮用于驱动门的关闭;

具体的,默认初始设置下,打标机的开闭模式为自动模式,当按下切换按钮,打标机的开门结构会选择手动的模式对门板进行开启或关闭;例如,当前门板的开闭方式为自动模式,则按下切换按钮,驱门电机停止上电,转变为手动模式,使用者可人工地对门板进行开闭。

更具体的,当打标机门的开闭模式为自动模式时,按下开门按钮,由于传动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驱动端块固定连接,从而与门板衔接,当驱门电机驱动传动条沿着竖直方向上下传动时,传动条两端搭配滑轮组同向运动,从而带动打标机的门上下运动;打标机门受驱动力向上运动时,与门相连的连接器向上运动,钢绳受到向上牵引的拉力,钢绳卷收器对钢绳进行卷收;同时由于门板与嵌合滑动块有连接关系,会带动嵌合滑动块沿着嵌合导轨向上运动直至门打开;当门打开至一定高度时(即门的下端与挡板的距离为安全距离时),驱门电机停止工作,完成门的开启;若需关闭门,再按下关门按钮即可实现门的自动关闭;本发明的方案通过结合传动条、钢绳以及嵌合导轨结构,使打标机的门能够安全地开启或关闭,具有更好的机械结构。

更具体的,当打标机门的开闭模式为自动模式时,按下切换按钮,此时由于开闭模式切换为手动模式,则驱门电机停止上电,不再工作;使用者通过手动对门施加打开的力,使其受力向上运动;当门在手动模式下完成开启时,连接器上设有磁铁,磁铁吸附于挡板,可以使得门在强吸附力的作用下,保持更加稳定的开门状态。由于门板与传动条、钢绳、嵌合导轨结构均有连接,三者搭配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手动将门开启或关闭。同时,如若发生传动条断裂的情况,钢绳卷收器的设置,可以保证门仍然为开启状态,不会发生事故。由于门板的重力与钢绳卷收器的卷受力匹配,在没有驱动力或其他外力的干涉下,门板会保持不动;当外力介入,打破受力平衡,会使门板可以进行相应的运动(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

优选的,所述关门按钮具有两个,若两个关门按钮同时触发,则驱门电机驱动传动条对门板进行关闭;若仅有其中一个关门按钮触发,则驱门电机不驱动传动条。

具体的,设置两个关门按钮同时被触发,才对门进行关闭,是考虑到使用者安全性的问题;使用者想对门板进行关闭,就必须使用两只手同时按下按钮,实现门板的关闭;若仅有一个关门按钮,可能存在使用者粗心大意,仅用一只手去按下按钮,而另一只手置于打标机罩壳内引发安全事故;这种双关门按钮的设计,可以保证或避免使用者由于粗心大意而引发安全事故,减少安全隐患,增加用户体验。

优选的,所述打标机还设有显示屏,用于显示门为自动开闭模式或手动开闭模式。

优选的,所述切换按钮为一个或两个;

具体的,若切换按钮为一个,则切换按钮每触发一次,便对门的开闭模式进行切换;如当前门的开闭模式为自动模式,则使用者触发一次切换按钮,开闭模式变为手动模式;

若切换按钮为两个,则分别为自动模式按钮与手动模式按钮;使用者可通过按下两个不同的按钮选择相应的开闭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上述方案的打标机安全开门结构的设计,使得打标机在使用上更加便捷,通过使用者的需求对打标机的门进行选择手动开启或自动开启;解决了传统打标机只能依靠手动开闭门的弊端;同时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标机的门无法进行切换手动或自动开门。

(2)上述方案的打标机安全开门结构的设计,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传动条、钢绳以及嵌合导轨结构,使门板与罩壳间接连接;通过在机械结构上相互搭配,驱动门的开启与闭合,结构安装简单,适合流水作业,增强打标机的实用性;同时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标机开门结构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切换开门结构的打标机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切换开门结构的打标机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可切换开门结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可切换开门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可切换开门结构的门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可切换开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可切换开门结构的传动条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可切换开门结构的滑轮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可切换开门结构的钢绳卷收器以及嵌合导轨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可切换开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罩壳,2挡板,3门板,4传动条,5钢绳卷收器,6嵌合导轨结构,7切换按钮,8开门按钮,9关门按钮;

41驱门电机,42滑轮组,43第一固定连接器,44第二固定连接器,45第一驱动端块,46第二驱动端块;

421驱动滑轮,422定滑轮;

51钢绳,52导向定滑轮,53连接器;

531磁铁块;

61嵌合滑动块,62嵌合导轨,63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10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打标机的安全开门结构,包括打标机的底座,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打标物的打标平台,底座上设有罩壳1,以及设于底座上且位于罩壳内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打标组件;

所述打标组件至少包括激光发生器和多个反射镜,反射镜与电机轴接,通过反射镜将激光发生器发出的激光反射至打标平台上;

所述罩壳一侧设有门洞,门洞上安装有上下滑动的门板3;

还包括设于罩壳1内的驱门电机,连接驱门电机41与门板3的传动条4,门板3内侧设有纵向设置的两个驱动端块,位于下方的驱动端块为第一驱动端块45,位于上方的为第二驱动端块46,传动条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驱动端块固定连接;驱门电机41的转动输出端与传动条传动连接,驱门电机41通过驱动传动条带动门板3上下滑动;

还包括设于罩壳1上端的钢绳卷收器5,钢绳卷收器5具有两个,钢绳卷收器的钢绳51末端与门板3固定连接,两个钢绳卷收器5的卷收力与门板重量匹配。

如图所示,传动条4置于门板3的背面侧,两个钢绳卷收器5以传动条为对称中心线,分别设于罩壳顶面内壁的两侧;嵌合导轨结构6具有两个,两个嵌合导轨结构6相向地分设在罩壳1两侧的边框处。罩壳上还设有切换按钮7、开门按钮8以及关门按钮9;

所述安全开门结构还设有挡板2,挡板2与门板3同侧,设于门洞上端;挡板2与门板3具有部分重叠区域,通过传动条4连接;挡板2作为打标机内部部分部件(如激光发生器、激光扫描头等)的遮挡物,使其结构上更为美观。

挡板2相对罩壳1门框内凹,内凹的空间可以让门板沿着嵌合导轨上下滑动;同时也使得门板与罩壳门框对齐,结构上更为美观合理。

所述驱门电机41通过第一固定连接器43固定于罩壳1顶面内壁;驱门电机41与传动条4、滑轮组42驱动连接;

所述滑轮组42包括驱动滑轮421与定滑轮422;

所述驱门电机41的转动输出端与驱动滑轮421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滑轮421固定于罩壳1顶面内壁;

所述定滑轮422通过第二固定连接器44固定于挡板2底端,置于安全距离内的区域;

具体的,定滑轮固定于挡板,作为定滑轮的支撑点,使定滑轮能与驱动滑轮以及传动条搭配使用,对门板进行传送;

当驱门电机41驱动传动条4运动时,所述传动条4两端的运动方向一致。

所述罩壳1两侧的边框处设有止位组件,所述止位组件包括设于边框上端的上止块与设于边框下端的下止块(图未示出);所述上止块设于挡板下方的边框上,所述上止块与所述挡板2底端的距离为安全距离。

在所述罩壳1两侧的边框处设有止位组件,在电动模式下,边框上下两端设有止位组件,上止块的安装位置与挡板2具有一定的距离(即安全距离),从而使得在电动模式下,电机驱动门板向上移动至上止块时,会停止运动,同时因为电机的抱紧力,使得门板的悬停很稳定;此时,连接器上端的磁铁块不起主要作用。

所述门板上升至最高点时,上止块会限制门继续向上运动;所述安全距离大于定滑轮422的直径。

所述钢绳卷收器5固定于罩壳1顶面内壁;所述罩壳1顶面内壁还设有导向定滑轮52;钢绳51绕过导向定滑轮52,其末端通过连接器53与门板3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器53的上端面设有磁铁块531;当门上升至最高时,连接器53上端面的磁铁块531会与挡板2底端碰触,辅助门板3在手动模式下,保持平衡。因为手动模式时,门板3是保持微平衡,受到外力会往下滑动一点,故设置磁铁块,能保证门板在手动模式下,保持受力平衡。

钢绳卷收器5与导向定滑轮52处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嵌合导轨结构6包括嵌合滑动块61、嵌合导轨62以及连接块63;嵌合滑动块61通过连接块63与门板3连接;嵌合导轨62固定于罩壳1边框处;当门向上运动时,门带动嵌合滑动块61沿着嵌合导轨62向上滑动,从而实现嵌合导轨结构6辅助门运动。

此外,驱门电机与所述切换按钮7、开门按钮8以及关门按钮9电连接;切换按钮7用于切换门的开闭模式,包括自动开闭模式与手动开闭模式。当按下切换按钮7,打标机的开门结构会选择自动/手动的模式对门进行开启或关闭;例如,当前门的开闭方式为自动模式,则按下切换按钮,电机停止驱动传动条,转变为手动模式,使用者可人工地对门进行开闭。

如图示,所述切换按钮7为一个,则切换按钮每触发一次,便对门的开闭模式进行更改;如当前门的开闭模式为自动模式,则使用者触发一次切换按钮,开闭模式变为手动模式;

所述开门按钮8用于驱动门的开启;所述关门按钮9用于驱动门的关闭。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当打标机门的开闭模式为自动模式时,按下开门按钮8,由于传动条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驱动端块固定连接,从而与门板3衔接,当驱门电机41驱动传动条4沿着竖直方向上下传动时,传动条两端搭配滑轮组42同向运动,从而带动打标机的门上下运动;打标机门受驱动力向上运动时,与门板3相连的连接器53向上运动,钢绳51受到向上牵引的拉力,钢绳卷收器5对钢绳51进行卷收;同时由于门板3与嵌合滑动块61有连接关系,会带动嵌合滑动块61沿着嵌合导轨62向上运动直至门打开;当门打开至一定高度时(即门的下端与挡板的距离为安全距离时),驱门电机41停止工作,完成门的开启;若需关闭门,再按下关门按钮9即可实现门的自动关闭;本发明的方案通过结合传动条4、钢绳51以及嵌合导轨结构6,使打标机的门能够安全地开启或关闭,具有更好的机械结构。

当打标机门的开闭模式为自动模式时,按下切换按钮7,此时由于开闭模式切换为手动模式,则驱门电机41停止上电,不再工作;使用者通过手动对门施加打开的力,使其受力向上运动;当门板3在手动模式下完成开启时,连接器53设有磁铁531,磁铁531吸附于挡板2,可以使得门板3在强吸附力的作用下,保持更加稳定的开门状态。由于门板3与传动条4、钢绳51、嵌合导轨结构6均有连接,三者搭配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手动将门开启或关闭。同时,如若发生传动条4断裂的情况,钢绳卷收器5的设置,可以保证门板3仍然为开启状态,不会发生事故。由于门板的重力与钢绳卷收器的卷受力匹配,在没有驱动力或其他外力的干涉下,门板会保持不动;当外力介入,打破受力平衡,会使门板可以进行相应的运动(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