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人危险动作识别和预判的智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7441发布日期:2018-12-12 00:42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基于机器人危险动作识别和预判的智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设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机器人设备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当前为了提高机器人设备运行的工作效率、自动化程度及运行智能化,通过操作者手势对机器人进行控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在当前的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所使用的机器人在对下危险动作的识别的时候,存在一些问题,

存在机器人对危险动作识别的精度相对较低,识别能力差,因此导致机器危险动作识别的效率低下,控制精度相对较差,不能满足使用需要;

而中国专利cn102686371a所公开的一种危险提示装置、危险提示系统、危险提示方法以及程序,人位置获得部(1102),获得作为人的位置的人位置;人视野范围决定部(1125),根据由人位置获得部(1102)获得的人位置,决定人的视野范围;位置姿势决定部(1133),决定包含在按照动作计划动作的机器人(1200)的至少一部分被包含在视野范围内的特定时刻下的机器人(1200)的位置、以及在特定时刻下的机器人(1200)的姿势之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姿势;以及图像生成部(1104),生成用于示出由位置姿势决定部(1133)决定的位置姿势的图像数据。中国专利cn102686371a中也并没有针对机器人对危险动作识别的能力,虽然可以具有危险提示的功能,但是上述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此针对这一现象,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基于机器人危险动作识别和预判的智能控制系统,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机器人对危险动作识别的精度相对较低,识别能力差,因此导致机器危险动作识别的效率低下,控制精度相对较差,不能满足使用需要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机器人危险动作识别和预判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报警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指示灯和蜂鸣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模块包括市电电网和蓄电池,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危险动作识别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提取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以太网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识别信息平台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识别信息平台的输出端与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对比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息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更新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更新模块的输出端与存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存储模块与处理器之间双向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发射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信号发射器的输出端与远程移动终端的输入端电连接,远程移动终端的输出端与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危险动作识别系统包括数据发送模块,数据发送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反馈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反馈模块包括数据反馈节点一和数据反馈节点二。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节点一和控制节点二,且数据反馈节点一的输出端与控制节点一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反馈节点二的输出端与控制节点二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的型号为酷睿i57400。

优选的,所述存储模块为24c32的存储器。

优选的,所述数据识别信息平台包括图片模块、视频直播模块、电子书模块;机器人通过图片模块、视频直播模块、电子书模块进行危险动作文字、危险动作图片或者危险动作视频直播进行学习并存储。

优选的,所述数据发送模块接收处理器学习到的危险动作信息的数据,通过数据对比模块进行比对:

观测的数据与危险动作信息数据相同或者相似,通过数据反馈模块中数据反馈节点一将信息反馈给控制模块中的控制节点一,通过控制节点一发出指令,使得报警模块工作;

观测的数据与危险动作信息数据不相同,通过数据反馈模块中数据反馈节点二将信息反馈给控制模块中的控制节点二,通过控制节点二发出指令,继续进行观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图片模块、视频直播模块、电子书模块通过数据识别信息平台的图片模块、视频直播模块、电子书模块可以进行危险动作文字、危险动作图片或者危险动作视频直播进行学习,并且提高多方面的学习能力,方便机器人通过处理器自行学习,可以远距离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同时方便进行使用,方便机器人对危险动作的识别和掌握。

(2)本发明通过设置危险动作识别系统中温度传感器、数据发送模块、数据对比模块、数据反馈模块、控制模块,可使机器人针对危险动作的识别后可以进行处理,实现报警工作或者继续观测的识别和预判的功能,方便使用,符合使用者对控制系统危险动作识别和预判的智能化要求。

(3)本发明通过设置报警模块、蜂鸣器和指示灯,使得再核对后,具有危险动作可以通过蜂鸣器报警、指示灯闪烁或者,蜂鸣器和指示灯同时工作,不具有危险动的可以不用报警并继续监测,方便进行控制,方便进行使用,符合了使用者对控制系统可自动检测识别的智能化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图;

图2是本发明危险动作识别系统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的基于机器人危险动作识别和预判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1,处理器1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2的输入端电连接,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处理器1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4的输入端电连接,报警模块4的输出端分别与指示灯和蜂鸣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模块5的输出端与处理器1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模块5包括市电电网和蓄电池,通过设置报警模块、蜂鸣器和指示灯,使得再核对后,具有危险动作可以通过蜂鸣器报警、指示灯闪烁或者蜂鸣器和指示灯同时工作,不具有危险动的可以不用报警并继续监测,方便进行控制,方便进行使用,符合了使用者对控制系统可自动检测识别的智能化要求。处理器1的输出端与危险动作识别系统6的输入端电连接,处理器1的输出端与数据提取模块7的输入端电连接,以太网传输模块8的输出端与数据识别信息平台9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识别信息平台9的输出端与信息采集模块10的输入端电连接,处理器1的输出端与信息采集模块10的输入端电连接,信息采集模块10的输出端与信息对比模块11的输入端电连接,信息对比模块11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12输入端电连接,反馈模块12的输出端与更新模块13的输入端电连接,更新模块13的输出端与存储模块14的输入端电连接,存储模块14与处理器1之间双向电连接,通过设置图片模块、视频直播模块、电子书模块,通过数据识别信息平台的图片模块、视频直播模块、电子书模块可以进行危险动作文字、危险动作图片或者危险动作视频直播进行学习,并且提高多方面的学习能力,方便机器人通过处理器自行学习,可以远距离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同时方便进行使用,方便机器人对危险动作的识别和掌握。

处理器1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15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存储模块15的输出端与信号发射器16的输入端电连接,信号发射器16的输出端与远程移动终端17的输入端电连接,远程移动终端17的输出端与信号接收器18的输入端电连接,信号接收器18的输出端与处理器1的输入端电连接。

危险动作识别系统包括数据发送模块61,数据发送模块61的输出端与数据对比模块62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对比模块62的输出端与数据反馈模块63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反馈模块63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64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模块64的输出端与数据对比模块62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危险动作识别系统中温度传感器、数据发送模块61、数据对比模块62、数据反馈模块63、控制模块64,可使机器人针对危险动作的识别后可以进行处理,实现报警工作或者继续观测的识别和预判的功能,方便使用,符合使用者对控制系统危险动作识别和预判的智能化要求。

数据反馈模块63包括数据反馈节点一和数据反馈节点二。控制模块64包括控制节点一和控制节点二,且数据反馈节点一的输出端与控制节点一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反馈节点二的输出端与控制节点二的输入端电连接。处理器1的型号为酷睿i57400。存储模块14为24c32的存储器。

使用时,通过数据识别信息平台9的图片模块、视频直播模块、电子书模块可以进行危险动作文字、危险动作图片或者危险动作视频直播进行学习,并且提高多方面的学习能力,方便机器人通过处理器自行学习,可以远距离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再通过数据存数模块存储,通过信号发射器置远程移动终端,同时通过信号接收器反馈给处理器,并通过显示屏可以投屏显示,学习到的危险动作信息的数据通过数据对比模块62进行比对:1、观测的数据与危险动作信息数据相同或者相似,通过数据反馈模块63中数据反馈节点一将信息反馈给控制模块64中的控制节点一,通过控制节点一发出指令,使得报警模块4工作,并通过蜂鸣器报警、指示灯闪烁或者,蜂鸣器和指示灯同时工作。2、观测的数据与危险动作信息数据不相同,通过数据反馈模块63中数据反馈节点二将信息反馈给控制模块64中的控制节点二,通过控制节点二发出指令,继续进行观测,可使机器人针对危险动作的识别后可以进行处理,实现报警工作或者继续观测的识别和预判的功能,方便使用,符合使用者对控制系统危险动作识别和预判的智能化要求。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