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取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8369发布日期:2018-12-05 16:5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取卡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取卡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取卡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进入千家万户。在当前的出行方式选择中,人们驾驶私家车出行的几率和占比迅猛增长。几乎有所的住宅、商场和写字楼均配备了专有停车场,便于人们出行停车。

现在的停车场出入口基本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和视频识别技术对道闸进行控制,并极大程度上实现自动放行。对于办理了停车场长期停车协议的车辆,其视频识别系统和射频识别系统均录入该车辆信息,可实现不停车放行;而对于没有办理长期停车协议的临停车辆,只能通过射频识别系统或者人工开启道闸实现出入。

当下采用射频识别技术的道闸系统,需要使用带有感应线圈或者感应芯片的射频卡,贴放于道闸处的感应区才能实现开闸,这个过程需要司机手执射频卡完成。手执射频卡进行感应开闸给司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主要表现在:

1.车辆在道闸处需要停车,停车的位置难以把控,若停车位置过于接近感应区,则容易刮伤车身面;若停车位置过于远离感应区,则司机难以在车内实现执卡感应操作。

2.在司机执卡感应开闸时,往往需要将身体外探才能完成操作,此时司机对车辆的操控关注度降低,司机容易操控失误,导致车辆突然前冲,造成碰撞、剐蹭等事故,也容易造成司机人身伤害。

3.在露天的道闸系统处执卡感应开闸时,如果遇到大雨天气则十分不利,打开车窗后司机容易被大雨淋湿,雨水也容易进入车内破坏内饰。

因此,当下的道闸出入系统管理模式并不完善,出入放行较为繁琐,司机用手执卡感应开闸的方式不仅增加了操作难度,还存在事故隐患。故需要提出更加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取卡器,旨在通过手工具执卡实现感应开闸,司机可通过手执该取卡器的一端,利用取卡器的另一端夹持射频卡,如此不必探身即可实现感应开闸。司机停放车辆时可远离感应区,司机也可坐于车内,加强对车辆的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取卡器,包括主体,主体上设有电源、控制器、动力元件、传动元件和执行元件,所述电源、控制器和动力原件依次电连接,所述动力元件、传动元件和执行元件依次机械连接传动。具体地说,所述的主体为管状件,动力元件包括位于主体管腔内且沿主体轴向往复运动的伸缩件,传动元件为杆状,传动元件的一端连接伸缩件,另一端连接执行元件;所述的执行元件包括固定咬件和活动咬件,所述固定咬件与主体相对固定,所述传动元件带动活动咬件与固定咬件相对转动。

本发明中,电源为动力元件提供驱动力,动力元件带动传动元件工作,传动元件将动力元件的动力传递至执行元件,执行元件的固定咬件和活动咬件转换开合状态,从而实现夹取和放开。

进一步的,由于主体内部设置多个元器件,为了方便元器件的安装,也为了便于选择设置主体各功能部分的长度,故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的主体包括依次连通的持握段、操控段和传动段,所述的电源位于持握段内,所述的控制器和动力元件位于操控段内,所述操控段上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开关;所述传动元件设于传动段内部。在具体使用时,闭合开关,动力元件通电后开始工作,推动或者拉动传动元件,以此实现执行动作。

再进一步,操控段上既设置了控制器,也设置了动力元件,控制器和动力元件相互配合,为提高控制器和动力元件的安装稳定性,对上述技术方案继续优化,所述的操控段包括相互连接的控制连接管和动力连接管,控制连接管还连接至持握段,动力连接管还连接至传动段。所述的控制器设置在控制连接管内,所述的动力元件设置在动力连接管内,控制器用于控制动力元件的工作启停。

再进一步,设置于主体的末端的执行元件进行直接的夹取动作,执行元件与主体的连接采取可拆卸的连接,故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的执行元件与传动段之间还设有连接护套,连接护套套接在传动段的末端,固定咬件固定设置在连接护套上,活动咬件铰接在固定咬件上。

再进一步,采用连接护套将执行元件连接至传动段后,连接护套与传动元件需要配合之后实现对执行元件的传动,故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具体优化,所述的连接护套上设置有通孔,传动杆从通孔内伸出,且传动杆与活动咬件铰接,传动杆的轴向往复运动使得活动咬件与固定咬件实现分开与咬合。

进一步的,执行元件可采用该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的固定咬件与活动咬件的咬合面平行于主体的轴心线。这样设置时,可沿主体的轴向将射频卡夹持,动作简单,操作方便。

再进一步,执行元件可采用另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固定咬件与活动咬件的咬合面与主体轴心线相交形成夹角。这样设置时,夹持的射频卡与主体的轴向呈一定的夹角,方便射频卡与感应区贴合,夹持的方向更容易感应。

进一步的,持握段的内部设置有电源,为方便电源的维护,对上述方案进行优化,所述的持握段的末端设有端盖。当电源采用可拆卸更换式的电池时,通过打开端盖即可实现快速更换。

再进一步,主体采用多段式连接的结构时,其各段的连接方式可采用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端盖、持握段、操控段、传动段和连接护套均通过螺纹连接。

再进一步,传动元件主要在轴向上进行往复运动,可采用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动力元件为伸缩电磁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设置动力元件提供动力,以电动的方式实现执行元件的开合,从而实现夹取,操作简单。

2.本发明能够帮助司机在停车时实现执卡感应,可避免车身的剐蹭,也能避免司机外探身体时车辆的突发情况,保证了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取卡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取卡器正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取卡器侧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执行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取卡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含义为:1-持握段;2-控制连接管;3-动力连接管;4-传动段;5-连接护套;6-固定咬件;7-活动咬件;8-端盖;9-开关;10-防滑套;11-凸起结构;12-电源;13-动力元件;14-传动元件;15-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取卡器,包括主体,主体上设有电源12、控制器15、动力元件13、传动元件14和执行元件,所述电源12、控制器15和动力原件依次电连接,所述动力元件13、传动元件14和执行元件依次机械连接传动。具体地说,所述的主体为管状件,动力元件13包括位于主体管腔内且沿主体轴向往复运动的伸缩件,传动元件14为杆状,传动元件14的一端连接伸缩件,另一端连接执行元件;所述的执行元件包括固定咬件6和活动咬件7,所述固定咬件6与主体相对固定,所述传动元件14带动活动咬件7与固定咬件6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中,电源12为动力元件13提供驱动力,动力元件13带动传动元件14工作,传动元件14将动力元件13的动力传递至执行元件,执行元件的固定咬件6和活动咬件7转换开合状态,从而实现夹取和放开。

由于主体内部设置多个元器件,为了方便元器件的安装,也为了便于选择设置主体各功能部分的长度,故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的主体包括依次连通的持握段1、操控段和传动段4,所述的电源12位于持握段1内,所述的控制器15和动力元件13位于操控段内,所述操控段上设有与控制器15电连接的开关9;所述传动元件14设于传动段4内部。在具体使用时,闭合开关9,动力元件13通电后开始工作,推动或者拉动传动元件14,以此实现执行动作。

本实施例中,采用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持握段1的长度为135mm,所述操控段的长度为85mm,所述传动段4的长度为200mm,所述端盖8处的长度为30mm;且端盖8处的外径为31mm,持握段1的外径为27mm,操控段的长度为35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开关9为弹性按压开关9,当按下开关9时,电路接通,动力元件13开始执行动作;松开开关9时,动力元件13电路断开,且动力元件13回复原位置。

操控段上既设置了控制器15,也设置了动力元件13,控制器15和动力元件13相互配合,为提高控制器15和动力元件13的安装稳定性,对上述技术方案继续优化,所述的操控段包括相互连接的控制连接管2和动力连接管3,控制连接管2还连接至持握段1,动力连接管3还连接至传动段4。所述的控制器15设置在控制连接管2内,所述的动力元件13设置在动力连接管3内,控制器15用于控制动力元件13的工作启停。

设置于主体的末端的执行元件进行直接的夹取动作,执行元件与主体的连接采取可拆卸的连接,故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的执行元件与传动段4之间还设有连接护套5,连接护套5套接在传动段4的末端,固定咬件6固定设置在连接护套5上,活动咬件7铰接在固定咬件6上。

采用连接护套5将执行元件连接至传动段4后,连接护套5与传动元件14需要配合之后实现对执行元件的传动,故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具体优化,所述的连接护套5上设置有通孔,传动杆从通孔内伸出,且传动杆与活动咬件7铰接,传动杆的轴向往复运动使得活动咬件7与固定咬件6实现分开与咬合。

本实施例中,执行元件采用该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的固定咬件6与活动咬件7的咬合面平行于主体的轴心线。这样设置时,可沿主体的轴向将射频卡夹持,动作简单,操作方便。

持握段1的内部设置有电源12,为方便电源12的维护,对上述方案进行优化,所述的持握段1的末端设有端盖8。当电源12采用可拆卸更换式的电池时,通过打开端盖8即可实现快速更换。

本实施例中,主体采用多段式连接的结构时,其各段的连接方式可采用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端盖8、持握段1、操控段、传动段4和连接护套5均通过螺纹连接。

传动元件14主要在轴向上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动力元件13需要提供轴向上的动力,本实施例中动力元件13采用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动力元件13为伸缩电磁铁或电磁阀。因此,通电时伸缩电磁铁或电磁阀的伸缩头往持握段1移动,传动元件14跟随带动活动咬件7,使执行元件实现咬合;断电时,伸缩电磁铁或电磁阀的活动伸缩头回复原位,执行元件恢复开启状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取卡器,包括主体,主体上设有电源12、控制器15、动力元件13、传动元件14和执行元件,所述电源12、控制器15和动力原件依次电连接,所述动力元件13、传动元件14和执行元件依次机械连接传动。具体地说,所述的主体为管状件,动力元件13包括位于主体管腔内且沿主体轴向往复运动的伸缩件,传动元件14为杆状,传动元件14的一端连接伸缩件,另一端连接执行元件;所述的执行元件包括固定咬件6和活动咬件7,所述固定咬件6与主体相对固定,所述传动元件14带动活动咬件7与固定咬件6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中,电源12为动力元件13提供驱动力,动力元件13带动传动元件14工作,传动元件14将动力元件13的动力传递至执行元件,执行元件的固定咬件6和活动咬件7转换开合状态,从而实现夹取和放开。

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与实施例1中不同的技术方案,具体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再进一步,执行元件可采用另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固定咬件6与活动咬件7的咬合面与主体轴心线相交形成夹角。这样设置时,夹持的射频卡与主体的轴向呈一定的夹角,方便射频卡与感应区贴合,夹持的方向更容易感应。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件的结构和连接关系与实施例中相同,此处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取卡器,包括主体,主体上设有电源12、控制器15、动力元件13、传动元件14和执行元件,所述电源12、控制器15和动力原件依次电连接,所述动力元件13、传动元件14和执行元件依次机械连接传动。具体地说,所述的主体为管状件,动力元件13包括位于主体管腔内且沿主体轴向往复运动的伸缩件,传动元件14为杆状,传动元件14的一端连接伸缩件,另一端连接执行元件;所述的执行元件包括固定咬件6和活动咬件7,所述固定咬件6与主体相对固定,所述传动元件14带动活动咬件7与固定咬件6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中,电源12为动力元件13提供驱动力,动力元件13带动传动元件14工作,传动元件14将动力元件13的动力传递至执行元件,执行元件的固定咬件6和活动咬件7转换开合状态,从而实现夹取和放开。

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与实施例1中不同的技术方案,具体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活动咬件7和固定咬件6的咬合面设置有凸起结构11,凸起结构11为柔性材料制成,并为条状或点块状可采用硅胶、橡胶、泡沫等材料制成。这样设置时,夹持射频卡时更加稳定可靠,不宜发生滑落。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件的结构和连接关系与实施例中相同,此处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取卡器,包括主体,主体上设有电源12、控制器15、动力元件13、传动元件14和执行元件,所述电源12、控制器15和动力原件依次电连接,所述动力元件13、传动元件14和执行元件依次机械连接传动。具体地说,所述的主体为管状件,动力元件13包括位于主体管腔内且沿主体轴向往复运动的伸缩件,传动元件14为杆状,传动元件14的一端连接伸缩件,另一端连接执行元件;所述的执行元件包括固定咬件6和活动咬件7,所述固定咬件6与主体相对固定,所述传动元件14带动活动咬件7与固定咬件6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持握段1上设置有防滑套10,设置防滑套10可便于持握,在使用该取卡器时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与实施例1中不同的技术方案,具体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活动咬件7和固定咬件6的咬合面设置有凸起结构11,凸起结构11为柔性材料制成,并为条状或点块状可采用硅胶、橡胶、泡沫等材料制成。这样设置时,夹持射频卡时更加稳定可靠,不宜发生滑落。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件的结构和连接关系与实施例中相同,此处就不再赘述。

以上即为本发明列举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相互任意组合得到其他多种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