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0860发布日期:2018-09-01 02:5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扳手。



背景技术:

当需要锁紧和旋开圆螺母时,通常要用到月牙扳手,当没有月牙扳手时就只能通过敲击的方式使得圆螺母脱落,这样易损坏圆螺母无法再次使用。内六角螺栓一般是通过内六角扳手来锁紧和旋开;但是遇到空间受限,扳手无法随意旋转时就给锁紧和旋开工作带来不便。棘轮扳手主要用于特殊环境下(比如内六角扳手旋转不便或者使不上劲)螺固件的上紧和旋松,棘轮扳手已成为全球广泛使用的一种扳手工具,其特点是棘轮扳手有一个单向棘轮结构可以通过放在外面的滑块控制扳手只向左或只向右,正因为有这个单向棘轮结构所以在使用时操作者不需要重复拔出装入这样的动作,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机械领域。目前少有专门用于旋螺固件的棘轮扳手,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换不同的工具,如(月牙扳手,内六角扳手,梅花扳手等),给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扳手,本实用新型上的零部件可以任意的拆卸组装;配备不同型号大小的多个作用件,根据实际需要装入同一个扳手上,就能适用于不同型号大小的螺固件拆装,便于工具的使用和携带,减轻携带着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扳手,包括用于握持的手柄、用于旋转外部螺固件的作用件、用于延长作用件作用长度的延伸杆以及用于联动所述手柄和所述作用件的棘轮连接件;棘轮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棘轮盒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棘轮盒内的棘轮;所述棘轮盒内设置有使得棘轮相对棘轮盒单向转动的棘爪;所述手柄的一端可拆卸设置在棘轮连接件的外侧面;所述延伸杆的一端可拆卸设置在棘轮的侧面上,另一端与所述作用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延伸杆与手柄相互垂直,所述延伸杆与棘轮同轴。

其中,当螺固件为内六角螺栓时,作用件包括与延伸杆花键连接的套筒以及固定设置在套筒末端用于拧动外部内六角螺栓的内六角扳手,所述内六角扳手与套筒是一体成型。

其中,当螺固件为圆螺母时,作用件包括与延伸杆花键连接的套筒以及设置在套筒另一端面上用于容纳圆螺母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内壁上设置有与圆螺母上的凹槽相匹配的凸槽。

其中,所述棘爪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棘轮的两侧,所述棘爪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棘轮盒内,另一端靠近棘轮外圆周面上的棘齿;所述棘爪外侧与棘轮盒内壁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静力状态下使棘爪与棘齿啮合;一凸轮设置在所述棘轮盒内且位于两棘爪之间,所述凸轮与一转动设置在棘轮盒上的旋钮联动转动,通过转动所述旋钮使得所述两棘爪之一与棘齿解除啮合状态,用于切换扳手旋紧和拧松螺固件的功能。

其中,所述棘轮盒外侧面向外延伸有第一方榫接头,所述手柄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方榫接头插配的第一方榫孔;所述棘轮的一端面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方榫接头,所述延伸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方榫接头插配的第二方榫孔;所述延伸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方榫接头,所述作用件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方榫接头插配的第三方榫孔;所述第一方榫接头、第二方榫接头以及第三方榫接头的大小构造相同,所述第一方榫孔、第二方榫孔以及第三方榫孔大小构造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方榫接头、第二方榫接头以及第三方榫接头上均横向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一钢珠;所述钢珠在静力状态下部分凸出通孔;所述第一方榫孔、第二方榫孔以及第三方榫孔内分别对应钢珠设置凹槽;各方榫接头与各方榫孔插配后,钢珠陷入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扳手,设置了多个同构造的方榫孔和方榫接头,可以任意组合运用,具有灵活多变、适用性广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一种扳手,配备多种不同的型号大小的作用件就能满足大部分圆螺母和内六角螺栓拆卸安装需要,减轻携带着的负担,便于携带和放置。

3、本实用新型一种扳手,安装拆卸简单快速并且有效,结构简单实用;作用件轻微磨损可通过补焊或砂除部分进行修补,不影响后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棘轮连接件与手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棘轮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处剖面图;

图5为图4中B-B处剖面图;

图6为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延伸杆的半剖图;

图8为作用于内六角螺栓时作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作用于圆螺母时作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棘轮连接件;11、棘轮盒;12、棘轮;121、棘齿;13、棘爪;2、手柄;3、延伸杆;4、作用件;41、套筒;5、内六角扳手;6、凹陷部;61、凸槽;7、第一弹簧;8、凸轮;81、旋钮;9、第一方榫接头;91、第二方榫接头;92、第三方榫接头;93、通孔;94、第二弹簧;95、钢珠;96、凹槽;10、第一方榫孔;101、第二方榫孔;102、第三方榫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扳手,包括用于握持的手柄2、用于旋转外部螺固件的作用件4、用于延长作用件4作用长度的延伸杆3以及用于联动手柄2和作用件4的棘轮连接件1;棘轮连接件1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棘轮盒11以及转动设置在棘轮盒11内的棘轮12;棘轮盒11内设置有使得棘轮12相对棘轮盒11单向转动的棘爪13;手柄2的一端可拆卸设置在棘轮连接件1的外侧面;延伸杆3的一端可拆卸设置在棘轮12的侧面上,另一端与作用件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延伸杆3与手柄2相互垂直,延伸杆3与棘轮12同轴。

优选的,当螺固件为内六角螺栓时,作用件4包括与延伸杆3花键连接的套筒41以及固定设置在套筒41末端用于拧动外部内六角螺栓的内六角扳手5,内六角扳手5与套筒41是一体成型。

优选的,当螺固件为圆螺母时,作用件4包括与延伸杆3花键连接的套筒41以及设置在套筒41另一端面上用于容纳圆螺母的凹陷部6,凹陷部6内壁上设置有与圆螺母上的凹槽相匹配的凸槽61。

优选的,所述棘爪13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棘轮12的两侧,棘爪13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棘轮盒11内,另一端靠近棘轮12外圆周面上的棘齿121;棘爪13外侧与棘轮盒11内壁间设置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静力状态下使棘爪13与棘齿121啮合;一凸轮8设置在棘轮盒11内且位于两棘爪13之间,凸轮8与一转动设置在棘轮盒11上的旋钮81联动转动,通过转动旋钮81使得两棘爪13之一与棘齿121解除啮合状态,用于切换扳手旋紧和拧松螺固件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棘轮盒11外侧面向外延伸有第一方榫接头9,手柄2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方榫接头9插配的第一方榫孔10;棘轮12的一端面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方榫接头91,延伸杆3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方榫接头91插配的第二方榫孔101;延伸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方榫接头92,作用件4的一端上设置有与第三方榫接头92插配的第三方榫孔102;第一方榫接头9、第二方榫接头91以及第三方榫接头92的大小构造相同,第一方榫孔10、第二方榫孔101以及第三方榫孔102大小构造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方榫接头9、第二方榫接头91以及第三方榫接头92上均横向设置有通孔93;通孔93内设置有第二弹簧94,第二弹簧94的两端分别固定一钢珠95;钢珠95在静力状态下部分凸出通孔93;第一方榫孔10、第二方榫孔101以及第三方榫孔102内分别对应钢珠95设置凹槽96;各方榫接头与各方榫孔插配后,钢珠95陷入凹槽96内;所述套筒41根据实际情况,也可直接连接在第二方榫接头91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组装各零部件过程中:各方榫接头内设置有一通孔93,通孔93内的第二弹簧94将位于第二弹簧94两端的钢珠95向外顶,使得钢珠95部分伸出通孔93外;当方榫接头与方榫孔连接时,两钢珠95与方榫孔的沿口触碰,并被挤入通孔93内,方榫接头继续向方榫孔相对移动,当钢珠95达到凹槽96的位置时向通孔93外伸出,完成卡合;反之在拆卸过程中钢珠95也能向通孔93内收进,使得方榫接头从方榫孔内拔出;通过以上原理,能实现各个零部件的任意组合。

在拆卸安装螺固件过程中:将旋钮81转向一边,将该方向上的棘爪13向外顶出,使得该棘爪13与棘齿121接触啮合状态;位于另一边上的棘爪13与棘齿121依然保持啮合,就能够单方向扭动螺固件;当根据现场需要,要反方向扭动螺固件时,就将旋钮81转向另一边,使得另一边上的棘爪13与棘齿121解除啮合,就能够实现该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若干不同型号规格的作用件4,作用件4的末端上设置有不同规格形状的扳手,如内六角扳手、梅花扳手、圆螺母扳手以及套筒扳手等;以满足旋松和旋紧市面上常见的各种型号的内六角螺栓、内六角螺钉、圆螺母以及外六角螺栓等;套筒41末端上也可设置为具有可伸缩钢棒的万用套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