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接部位设有润滑油槽的钢丝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2422发布日期:2018-12-11 21:2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铆接部位设有润滑油槽的钢丝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铆接部位设有润滑油槽的钢丝钳。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丝钳在天气转潮时,铆接部位的铆钉的外径和右钳头的铆接部位的后铆接体以及左钳头的铆接部位的前铆接体的铆接孔由于无法加油润滑容易受潮生锈,右钳头的后铆接体的前端面和圆弧面A以及左钳头的前铆接体的后端面和圆弧面B也由于无法加油润滑容易受潮生锈,导致左钳体和右钳体的铆接部位被铁锈卡死,致使左钳体和右钳体无法灵活张开或闭合,从而影响钢丝钳的使用性能、影响工作;雨天室外作业将钢丝钳弄湿时以及钢丝钳弄脏用水冲洗后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铆接部位设有润滑油槽的钢丝钳,只要将手动机油枪的注油嘴插入铆钉前端的油嘴的加油孔内,扳动手动机油枪的扣板,将机油枪内的机油注入油嘴内,钢丝钳的铆接部位就能够加油润滑、不会生锈、不会被铁锈卡死,使钢丝钳的左钳体和右钳体能够灵活张开或闭合,确保钢丝钳的使用性能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左钳体、右钳体和铆钉的一种铆接部位设有润滑油槽的钢丝钳,所述钢丝钳的左钳体的上端一体结构的右钳头的铆接部位的前端面的左下端和右上端分别设有向后凹入的圆弧面A,圆弧面A的后端设有与右钳头一体结构的后铆接体,圆弧面A的左上方和右下方分别设有开口A,开口A便于钢丝钳的右钳体的上端一体结构的左钳头张开或闭合,所述钢丝钳的右钳体的上端一体结构的左钳头的铆接部位的前端面设有一体结构的前铆接体,前铆接体的后端的左上端和右下端分别设有向前凹入的圆弧面B,圆弧面B的左下方和右上方分别设有开口B,开口B便于左钳体一体结构的右钳头张开或闭合。

所述左钳体的后铆接体和右钳体的前铆接体相向装配,并用铆钉铆接在一起,将左钳体和右钳体相向铆接在一起,用手张开或闭合左钳体下端一体结构的左钳柄和右钳体下端一体结构的右钳柄时,左钳体的上端一体结构的右钳头和右钳体的上端一体结构的左钳头能够同时张开或闭合。

所述圆弧面A的圆弧半径r1与圆弧面B的圆弧半径r2的尺寸相同。

所述圆弧面A的左上方和右下方的开口A的开口宽度与圆弧面B的左下方和右上方的开口B的开口宽度的尺寸相同。

所述后铆接体的左上方和右下方的圆弧半径R1与前铆接体的左下方和右上方的圆弧半径R2的尺寸相同。

所述圆弧面A的圆弧半径r1和圆弧面B的圆弧半径r2的尺寸分别大于后铆接体的圆弧半径R1和前铆接体的圆弧半径R2的尺寸0.10~0.20mm。

所述左钳体的右钳头的后铆接体的上部左端和右钳体的左钳头的前铆接体的上部右端分别设有相向的长方形的开口凹槽,左钳体的右钳头的开口凹槽的后部左端和右钳体的左钳头的开口凹槽的后部右端沿上、下方向分别设有相向的、一体结构的用于剪断铁线、电线或用于拔出铁钉时卡紧铁钉的剪刀刃。

所述左钳体的右钳头的开口凹槽的上端和右钳体的左钳头的开口凹槽的上端分别设有相向的圆弧凹槽,左钳体的右钳头的圆弧凹槽的圆弧槽底面上和右钳体的左钳头的圆弧凹槽的圆弧槽底面上沿前、后水平方向分别设有相向的、一体结构的、均布的用于夹紧物体的5~7条三角形的粗夹齿。

所述左钳体的右钳头上端的右钳嘴的左端面和右钳体的左钳头上端的左钳嘴的右端面沿前、后水平方向分别设有相向的、一体结构的、均布的用于夹紧物体的10~12条三角形的细夹齿。

所述左钳体、右钳体和铆钉均由45钢制成,左钳体的左钳柄和右钳体的右钳柄的外表面包覆有橡胶套,橡胶套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凸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钢丝钳的左钳体的右钳头的铆接部位的后铆接体的前端面设有倾斜的直线润滑油槽A,直线润滑油槽A与后铆接体中心的铆接孔A相通,直线润滑油槽A与后铆接体的竖向中心线的夹角a为37°。

所述的钢丝钳的右钳体的左钳头的铆接部位的前铆接体的后端面设有倾斜的直线润滑油槽B,直线润滑油槽B与前铆接体中心的铆接孔B相通,直线润滑油槽B与前铆接体的竖向中心线的夹角b为37°。

所述的直线润滑油槽A和直线润滑油槽B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直线润滑油槽A和直线润滑油槽B的槽宽均为0.8~1.2mm,槽深均为0.3~0.8mm。

所述的直线润滑油槽A和直线润滑油槽B在左钳体13和右钳体铆接前加工好。

所述的铆钉的长度中部的外径表面周圈设有环形油槽,环形油槽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环形油槽的槽宽为1.5~2.0mm,槽深为0.5~1.0mm。

所述的铆钉的长度中部设有垂直于铆钉的中心线的圆通孔,圆通孔的外端分别与环形油槽的上、下两端相通,圆通孔的内端与铆钉中心线上的圆凹孔相通。

所述的铆钉中心线上的圆凹孔的前端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螺纹孔径为M4,螺纹孔在左钳体和右钳体铆接后加工,螺纹孔与油嘴后端的外螺纹密封旋紧在一起。

所述的铆钉的环形油槽前端的外径B和环形油槽后端的外径A均为9~11mm,铆钉的外径B的前端设有一体结构的圆挡圈,圆挡圈的直径为10~13mm,厚度为1.0~2.0mm。

所述的油嘴的外螺纹的螺纹外径为M4,油嘴为M4铜油嘴。

所述的圆通孔的孔径为1.2~1.5mm。

所述的圆凹孔的孔径为1.5~2.0mm。

所述的环形油槽、圆通孔和圆凹孔在左钳体、右钳体铆接前加工好。

右钳体的前铆接体的铆接孔B的前端设有相通的圆孔,圆孔的孔深大于铆钉的外径B前端的圆挡圈的厚度0.10~0.15mm,圆孔的孔壁面和环形孔底面与圆挡圈的外径和环形后端面动配合。

所述的铆钉的外径B与铆接孔B动配合,铆接孔B比铆钉的外径B大0.08~0.15mm。

所述的左钳体的后铆接体的铆接孔A的后端设有2.5×45°的倒角,倒角与铆钉的外径A后端的铆接头铆合在一起。

所述的铆钉的外径A与铆接孔A动配合,铆接孔A比铆钉的外径A大0.08~0.15mm。

制造本专利申请产品时,对于各部分的相关尺寸,本专利申请中有记载的以记载的为准,本专利申请中没有记载的以测量附图1、附图3、附图4、附图5和附图6所测得的尺寸按1:0.8~1.2的比例绘制图纸组织生产。

天气转潮时,将手动机油枪的注油嘴插入铆钉前端的油嘴的加油孔内,扳动手动机油枪的扣板,机油枪内的机油注入油嘴内,然后注入到铆钉的圆凹孔内,经过铆钉的圆通孔流到铆钉的环形油槽内,流入到环形油槽内的机油再流到右钳头的后铆接体的前端面倾斜的直线润滑油槽A和左钳头的前铆接体的后端面的倾斜的直线润滑油槽B内,直到铆钉的圆凹孔、圆通孔、环形油槽和右钳头的后铆接体的直线润滑油槽A和左钳头的前铆接体的直线润滑油槽B注满机油为止。

雨天室外作业将钢丝钳弄湿时以及钢丝钳弄脏用水冲洗后,用干抹布或纸擦干钢丝钳外表面的水,将手动机油枪的注油嘴插入铆钉前端的油嘴的加油孔内,扳动手动机油枪的扣板,机油枪内的机油注入油嘴内,然后注入到铆钉的圆凹孔内,经过铆钉的圆通孔流到铆钉的环形油槽内,流入到环形油槽内的机油再流到右钳头的后铆接体的前端面倾斜的直线润滑油槽A和左钳头的前铆接体的后端面的倾斜的直线润滑油槽B内,直到铆钉的圆凹孔、圆通孔、环形油槽和右钳头的后铆接体的直线润滑油槽A和左钳头的前铆接体的直线润滑油槽B注满机油为止。

用手反复张开和闭合钢丝钳的左钳柄和右钳柄几次,左钳体和右钳体跟着张开和闭合,直线润滑油槽A内的机油随着左钳体和右钳体的张开和闭合流到右钳头的后铆接体的前端面和铆接部位的前端面的左下端和右上端向后凹入的圆弧面A上,直线润滑油槽B内的机油流到左钳头的前铆接体的后端面和前铆接体的后端的左上端和右下端向前凹入的圆弧面B上,对右钳头的后铆接体的前端面和铆接部位的前端面的左下端和右上端向后凹入的圆弧面A以及左钳头的前铆接体的左下方和右上方的圆弧半径R2的圆弧面进行润滑,同时对左钳头的前铆接体的后端面和铆接部位的后端面的左上端和右下端向前凹入的圆弧面B以及右钳头的后铆接体的左上方和右下方的圆弧半径R1的圆弧面进行润滑。

通过以上的润滑,使右钳头的铆接部位的后铆接体的前端面、右钳头的铆接部位的前端面的左下端和右上端向后凹入的圆弧面A的圆弧面、左钳头的铆接部位的前铆接体的左下方和右上方的圆弧半径R2的圆弧面、左钳头的铆接部位的前铆接体的后端面、左钳头的铆接部位的后端面的左上端和右下端向前凹入的圆弧面B、右钳头的铆接部位的后铆接体的左上方和右下方的圆弧半径R1的圆弧面不会生锈、不会被铁锈卡死,使钢丝钳的左钳体和右钳体能够灵活张开或闭合,确保钢丝钳的使用性能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环形油槽内的机油随着左钳体和右钳体的张开和闭合流到左钳头的前铆接体中心的铆接孔B和圆孔以及右钳头的后铆接体中心的铆接孔A内,对左钳头的的铆接孔B、圆孔、右钳头的铆接孔A和铆钉的外径B、圆挡圈、外径A进行润滑,使左钳头的的铆接孔B、圆孔、右钳头的铆接孔A和铆钉的外径B、圆挡圈、外径A不会生锈、不会被铁锈卡死,使钢丝钳的左钳体和右钳体能够灵活张开或闭合,确保钢丝钳的使用性能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只要将手动机油枪的注油嘴插入铆钉前端的油嘴的加油孔内,扳动手动机油枪的扣板,将机油枪内的机油注入油嘴内,钢丝钳的铆接部位就能够加油润滑、不会生锈、不会被铁锈卡死,使钢丝钳的左钳体和右钳体能够灵活张开或闭合,确保钢丝钳的使用性能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铆接部位设有润滑油槽的钢丝钳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铆接部位设有润滑油槽的钢丝钳的具体结构的A-A剖视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铆接部位设有润滑油槽的钢丝钳的具体结构的左钳体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铆接部位设有润滑油槽的钢丝钳的具体结构的左钳体B-B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铆接部位设有润滑油槽的钢丝钳的具体结构的右钳体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铆接部位设有润滑油槽的钢丝钳的具体结构的右钳体C-C剖视图。

图中:1-细夹齿,2-左钳嘴,3-粗夹齿,4-圆弧凹槽,5-开口凹槽,6-剪刀刃,7-左钳头,8-直线润滑油槽B,9-圆弧面B,10-前铆接体,11-直线润滑油槽A,12-圆弧面A,13-左钳体,14-圆孔,15-左钳柄,16-右钳柄,17-圆通孔,18-右钳体,19-后铆接体,20-油嘴,21-铆钉,22-环形油槽,23-右钳头,24-右钳嘴,25-铆接孔A,26-铆接头,27-螺纹孔,28-圆凹孔,29-倒角,30-外径A,31-外径B,32-圆挡圈,33-外螺纹,34-铆接孔B,35-开口A,36-开口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及工作情况。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是:包括左钳体13、右钳体18和铆钉21的一种铆接部位设有润滑油槽的钢丝钳,所述钢丝钳的左钳体13的上端一体结构的右钳头23的铆接部位的前端面的左下端和右上端分别设有向后凹入的圆弧面A12,圆弧面A12的后端设有与右钳头23一体结构的后铆接体19,圆弧面A12的左上方和右下方分别设有开口A35,开口A35便于钢丝钳的右钳体18的上端一体结构的左钳头7张开或闭合,所述钢丝钳的右钳体18的上端一体结构的左钳头7的铆接部位的前端面设有一体结构的前铆接体10,前铆接体10的后端的左上端和右下端分别设有向前凹入的圆弧面B9,圆弧面B9的左下方和右上方分别设有开口B36,开口B36便于左钳体13一体结构的右钳头23张开或闭合。

左钳体13的后铆接体19和右钳体18的前铆接体10相向装配,并用铆钉21铆接在一起,将左钳体13和右钳体18相向铆接在一起,用手张开或闭合左钳体13下端一体结构的左钳柄15和右钳体18下端一体结构的右钳柄16时,左钳体13的上端一体结构的右钳头23和右钳体18的上端一体结构的左钳头7能够同时张开或闭合。

圆弧面A12的圆弧半径r1与圆弧面B9的圆弧半径r2的尺寸相同。

圆弧面A12的左上方和右下方的开口A35的开口宽度与圆弧面B9的左下方和右上方的开口B36的开口宽度的尺寸相同。

后铆接体19的左上方和右下方的圆弧半径R1与前铆接体10的左下方和右上方的圆弧半径R2的尺寸相同。

圆弧面A12的圆弧半径r1和圆弧面B9的圆弧半径r2的尺寸分别大于后铆接体19的圆弧半径R1和前铆接体10的圆弧半径R2的尺寸0.12mm。

左钳体13的右钳头23的后铆接体19的上部左端和右钳体18的左钳头7的前铆接体10的上部右端分别设有相向的长方形的开口凹槽5,左钳体13的右钳头23的开口凹槽5的后部左端和右钳体18的左钳头7的开口凹槽5的后部右端沿上、下方向分别设有相向的、一体结构的用于剪断铁线、电线或用于拔出铁钉时卡紧铁钉的剪刀刃6。

左钳体13的右钳头23的开口凹槽5的上端和右钳体18的左钳头7的开口凹槽5的上端分别设有相向的圆弧凹槽4,左钳体13的右钳头23的圆弧凹槽4的圆弧槽底面上和右钳体18的左钳头7的圆弧凹槽4的圆弧槽底面上沿前、后水平方向分别设有相向的、一体结构的、均布的用于夹紧物体的6条三角形的粗夹齿3。

左钳体13的右钳头23上端的右钳嘴24的左端面和右钳体18的左钳头7上端的左钳嘴2的右端面沿前、后水平方向分别设有相向的、一体结构的、均布的用于夹紧物体的11条三角形的细夹齿1。

左钳体13、右钳体18和铆钉21均由45钢制成,左钳体13的左钳柄15和右钳体18的右钳柄16的外表面包覆有橡胶套,橡胶套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凸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钢丝钳的左钳体13的右钳头23的铆接部位的后铆接体19的前端面设有倾斜的直线润滑油槽A11,直线润滑油槽A11与后铆接体19中心的铆接孔A25相通,直线润滑油槽A11与后铆接体19的竖向中心线的夹角a为37°。

钢丝钳的右钳体18的左钳头7的铆接部位的前铆接体10的后端面设有倾斜的直线润滑油槽B8,直线润滑油槽B8与前铆接体10中心的铆接孔B34相通,直线润滑油槽B8与前铆接体10的竖向中心线的夹角b为37°。

直线润滑油槽A11和直线润滑油槽B8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直线润滑油槽A11和直线润滑油槽B8的槽宽均为0.10mm,槽深均为0.6mm。

直线润滑油槽A11和直线润滑油槽B8在左钳体13和右钳体18铆接前加工好。

铆钉21的长度中部的外径表面周圈设有环形油槽22,环形油槽2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环形油槽22的槽宽为1.8mm,槽深为0.8mm。

铆钉21的长度中部设有垂直于铆钉21的中心线的圆通孔17,圆通孔17的外端分别与环形油槽22的上、下两端相通,圆通孔17的内端与铆钉21中心线上的圆凹孔28相通。

铆钉21中心线上的圆凹孔28的前端设有螺纹孔27,螺纹孔27的螺纹孔径为M4,螺纹孔27在左钳体13和右钳体18铆接后加工,螺纹孔27与油嘴20后端的外螺纹33密封旋紧在一起。

铆钉21的环形油槽22前端的外径B31和环形油槽22后端的外径A30均为10mm,铆钉21的外径B31的前端设有一体结构的圆挡圈32,圆挡圈32的直径为12mm,厚度为1.5mm。

油嘴20的外螺纹33的螺纹外径为M4,油嘴20为M4铜油嘴。

圆通孔17的孔径为1.3mm。

圆凹孔28的孔径为1.8mm。

环形油槽22、圆通孔17和圆凹孔28在左钳体13、右钳体18铆接前加工好。

右钳体18的前铆接体10的铆接孔B34的前端设有相通的圆孔14,圆孔14的孔深大于铆钉21的外径B31前端的圆挡圈32的厚度0.12mm,圆孔14的孔壁面和环形孔底面与圆挡圈32的外径和环形后端面动配合。

铆钉21的外径B 31与铆接孔B34动配合,铆接孔B34比铆钉21的外径B 31大0.10mm。

左钳体13的后铆接体19的铆接孔A25的后端设有2.5×45°的倒角29,倒角29与铆钉21的外径A 30后端的铆接头26铆合在一起。

铆钉21的外径A 30与铆接孔A25动配合,铆接孔A25比铆钉21的外径A 30大0.10mm。

制造本专利申请产品时,对于各部分的相关尺寸,本专利申请中有记载的以记载的为准,本专利申请中没有记载的以测量附图1、附图3、附图4、附图5和附图6所测得的尺寸按1:1的比例绘制图纸组织生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工作情况是:天气转潮时,将手动机油枪的注油嘴插入铆钉前端的油嘴的加油孔内,扳动手动机油枪的扣板,机油枪内的机油注入油嘴内,然后注入到铆钉的圆凹孔内,经过铆钉的圆通孔流到铆钉的环形油槽内,流入到环形油槽内的机油再流到右钳头的后铆接体的前端面倾斜的直线润滑油槽A和左钳头的前铆接体的后端面的倾斜的直线润滑油槽B内,直到铆钉的圆凹孔、圆通孔、环形油槽和右钳头的后铆接体的直线润滑油槽A和左钳头的前铆接体的直线润滑油槽B注满机油为止。

雨天室外作业将钢丝钳弄湿时以及钢丝钳弄脏用水冲洗后,用干抹布或纸擦干钢丝钳外表面的水,将手动机油枪的注油嘴插入铆钉前端的油嘴的加油孔内,扳动手动机油枪的扣板,机油枪内的机油注入油嘴内,然后注入到铆钉的圆凹孔内,经过铆钉的圆通孔流到铆钉的环形油槽内,流入到环形油槽内的机油再流到右钳头的后铆接体的前端面倾斜的直线润滑油槽A和左钳头的前铆接体的后端面的倾斜的直线润滑油槽B内,直到铆钉的圆凹孔、圆通孔、环形油槽和右钳头的后铆接体的直线润滑油槽A和左钳头的前铆接体的直线润滑油槽B注满机油为止。

用手反复张开和闭合钢丝钳的左钳柄和右钳柄几次,左钳体和右钳体跟着张开和闭合,直线润滑油槽A内的机油随着左钳体和右钳体的张开和闭合流到右钳头的后铆接体的前端面和铆接部位的前端面的左下端和右上端向后凹入的圆弧面A上,直线润滑油槽B内的机油流到左钳头的前铆接体的后端面和前铆接体的后端的左上端和右下端向前凹入的圆弧面B上,对右钳头的后铆接体的前端面和铆接部位的前端面的左下端和右上端向后凹入的圆弧面A以及左钳头的前铆接体的左下方和右上方的圆弧半径R2的圆弧面进行润滑,同时对左钳头的前铆接体的后端面和铆接部位的后端面的左上端和右下端向前凹入的圆弧面B以及右钳头的后铆接体的左上方和右下方的圆弧半径R1的圆弧面进行润滑。

环形油槽内的机油随着左钳体和右钳体的张开和闭合流到左钳头的前铆接体中心的铆接孔B和圆孔以及右钳头的后铆接体中心的铆接孔A内,对左钳头的的铆接孔B、圆孔、右钳头的铆接孔A和铆钉的外径B、圆挡圈、外径A进行润滑。

流出钢丝钳外表面的机油用干抹布擦干净后即可将钢丝钳放入工具箱内备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