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磨刀装置的刀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8927发布日期:2018-11-02 22:5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刀,尤其是一种带有磨刀装置的刀头。



背景技术:

刀头在使用过程中刀口逐渐变得不锋利,影响加工的正常使用。尤其是对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切割中,比如对塑料薄膜等塑胶制品的切割,刀头刀口的锋利与否对加工中质量影响很大。当刀头不再锋利一般需要取下重新打磨或者直接扔掉,这样成本高,且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磨刀装置的刀头,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磨刀装置的刀头,包括刀头本体及设置与本体上的磨刀机构,本体上设有刀刃部分及固定孔,所述磨刀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杆及分别通过连接杆安装在两支撑杆端部的砂辊,所述本体上设有条形孔Ⅰ及与条形孔Ⅰ平行分布的条形孔Ⅱ,扭簧置于条形孔内,且可沿其滑移,两支撑杆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有导向轴,导向轴上套置有滚轮,滚轮位于条形孔Ⅱ内;所述砂辊通过支架连接在连接杆上,支架中部设有弧形凹槽,与之连接的连接杆的端部设有与弧形凹槽配合的球体。

砂辊长度不小于刀刃部分的宽度。

所述连接杆与支撑杆之间铰接连接。

所述砂辊还设有与之配合的防护罩。

所述弹性件的外周套置有伸缩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切刀用久了需要拆卸打磨或者直接扔掉的问题,该带有磨刀装置的刀头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在切刀上设置磨刀机构,当切刀不再锋利时,无需拆卸即可完成打磨,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砂辊2不使用状态参考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接杆10与支架11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2、砂辊;3、固定孔;4、条形孔Ⅰ;5、条形孔Ⅱ;6、扭簧;7、弹性件;71、伸缩管;8、导向轴;9、滚轮;10、连接杆;101、连接孔;11、支架;12、弧形凹槽;13、球体;14、刀刃部分;15、防护罩;16、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磨刀装置的刀头,包括刀头本体16及设置与本体16上的磨刀机构,本体16上设有刀刃部分14及固定孔3,所述磨刀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杆1及分别通过连接杆10安装在两支撑杆1端部的砂辊2,砂辊2与刀刃部分14配合使用完成磨刀动作。所述本体16上设有条形孔Ⅰ4及与条形孔Ⅰ4平行分布的条形孔Ⅱ5,扭簧6置于条形孔4内,且可沿其滑移,扭簧6的作用时将两连接杆1固定在一起,且使两连接杆1相互靠近设置。两支撑杆1之间通过弹性件7连接有导向轴8,导向轴8上套置有滚轮9,滚轮9位于条形孔Ⅱ5内;所述砂辊2通过支架11连接在连接杆10上,支架11中部设有弧形凹槽12,与之连接的连接杆10的端部设有与弧形凹槽12配合的球体13。

砂辊2长度不小于刀刃部分14的宽度,砂辊2用于对刀刃部分14进行打磨。

所述连接杆10与支撑杆1之间铰接连接,铰接便于两者相对转动,调整连接杆10相对支撑杆1的位置。所述支撑杆1上至少设有两个供连接杆10调节用的连接孔101,当刀刃部分14磨损到一定程度,刀刃部分14向切刀本体16方向移动,可以通过连接孔101调整砂辊2的位置。

所述砂辊2还设有与之配合的防护罩15,所述防护罩15选择为布质材质,防尘作用,当砂辊2不使用时用防护罩15套置。

所述弹性件7的外周套置有伸缩管71,伸缩管71用于保护弹性件7,优选地,伸缩管71选用橡胶材质。

具体操作,当切头变钝时,如附图2所示,通过手指按压两支撑杆1的外侧,使砂辊2紧贴刀刃部分14,同时用力将两支撑杆1沿条形孔Ⅱ5方向滑移,即滚轮9在条形孔Ⅱ5内滑移,使砂辊2在刀刃部分14来回滚动摩擦,实现对切刀的打磨。当不需要切刀不需要打磨时,如附图3所示,连接杆10带动砂辊2相对支撑杆1转动至另一侧固定,优选地通过连接杆10与支撑杆1之间的摩擦力固定,或者通过绳索将连接杆10固定在支撑杆1另一侧,不影响切刀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切刀用久了需要拆卸打磨或者直接扔掉的问题,该带有磨刀装置的刀头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在切刀上设置磨刀机构,当切刀不再锋利时,无需拆卸即可完成打磨,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