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2343发布日期:2018-11-20 20:5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柱拉伸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电厂余排换热器在长时间运行后,因内部介质热胀冷缩及冲击的影响、密封垫片疲劳从而导致法兰螺柱松动,进而在法兰密封处发生介质泄漏,从而造成设备不可用。

实现螺柱的拉伸量数据检测通常是拉伸工具实现,目前的拉伸工具为分体式且笨重、尺寸大,无法在现场狭小的空间使用,实现不了预防性检查的目的。

因此,如何解决在现场空间狭小的时候实现对螺柱的拉伸量数据的测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以解决在现场空间狭小的时候实现对螺柱的拉伸量数据的测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包括:

支架;

螺柱安装模拟体,所述螺柱安装模拟体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螺柱安装模拟体能够安装待拉伸螺柱;

螺柱拉伸器,所述螺柱拉伸器与所述螺柱安装模拟体抵接,且能够拉伸所述待拉伸螺柱,并测得拉伸所述待拉伸螺柱的拉伸量。

优选地,在上述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中,所述螺柱安装模拟体包括:

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第一角铁,所述第一角铁安装在所述第一法兰的顶面;

第一下部封头模拟体,所述第一下部封头模拟体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上,且与所述第一角铁连接;

第一支块,所述第一支块安装在所述第一法兰的底面;

第一管板模拟体,所述第一管板模拟体悬挂在所述第一支块上,且所述第一管板模拟体套设在所述第一支块内,所述第一管板模拟体和所述第一下部封头模拟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待拉伸螺柱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管板模拟体内;

第一弹性垫圈,所述第一弹性垫圈放置在所述下部封头模拟体上,且所述弹性垫圈与所述待拉伸螺柱螺纹连接;

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外套所述待拉伸螺柱,且所述第一垫片压设在所述第一弹性垫圈上;

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拧紧在所述待拉伸螺柱上,且压设在所述第一垫片上。

优选地,在上述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中,所述螺柱安装模拟体包括:

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第二角铁,所述第二角铁安装在所述第二法兰的顶面;

第二下部封头模拟体,所述第二下部封头模拟体放置在所述第二法兰上,且与所述第二角铁连接;

第二管板模拟体,所述第二管板模拟体与所述第二下部封头模拟体连接,且所述待拉伸螺柱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管板模拟体内;

第二支块,所述第二支块安装在所述第二法兰的底面;

第二弹性垫圈,所述第二弹性垫圈悬挂在所述第二支块上,且所述第二弹性垫圈套设在所述第二支块内,所述待拉伸螺柱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弹性垫圈内;

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外套所述待拉伸螺柱,且所述第二垫片压设在所述第二弹性垫圈上;

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拧紧在所述待拉伸螺柱上,且压设在所述第二垫片上。

优选地,在上述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中,所述螺柱拉伸器为单体螺柱拉伸器。

优选地,在上述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中,所述单体螺柱拉伸器包括:

油缸,所述油缸的缸体与所述待拉伸螺柱螺纹连接,且所述油缸的活塞的底端与所述螺柱安装模拟体抵接;

测量表,所述测量表与所述待拉伸螺柱连接,所述待拉伸螺柱内套有芯杆,所述芯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待拉伸螺柱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测量表能够测量到与所述芯杆的位移量,所述待拉伸螺柱的第一端是指所述待拉伸螺柱位于所述螺柱安装模拟体内的那端。

优选地,在上述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中,所述单体螺柱拉伸器还包括支撑座;

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油缸和所述螺柱安装模拟体之间。

优选地,在上述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中,所述单体螺柱拉伸器还包括表座和表座接头;

所述表座与所述待拉伸螺柱螺纹连接;

所述表座接头安装在所述表座上,用于安装所述测量表。

优选地,在上述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中,所述单体螺柱拉伸器还包括快速接头;

所述快速接头安装在所述油缸上。

优选地,在上述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中,所述螺柱安装模拟体和所述螺柱拉伸器的个数均为多个,环布在所述支架上。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使用时,将待拉伸螺柱安装到螺柱安装模拟体上,然后,通过螺柱拉伸器拉伸待拉伸螺柱。由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可以将待拉伸螺柱安装到安装模拟体上,将螺柱受拉伸的拉伸量参数模拟出来,并测得拉伸数据,避免了在现场空间狭小的时候,无法实现对螺柱的拉伸量数据的测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新颖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处于正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处于倒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4中:

支架1、螺柱安装模拟体2、螺柱拉伸器3、第一法兰201、第一角铁202、第一下部封头模拟体203、第一支块204、第一管板模拟体205、第一弹性垫圈206、第一垫片207、第一螺母208、第二法兰209、第二角铁210、第二下部封头模拟体211、第二管板模拟体212、第二支块213、第二弹性垫圈214、第二垫片215、第二螺母216、油缸301、测量表302、支撑座303、表座304、表座接头305、快速接头306、待拉伸螺柱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其中,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包括支架1、螺柱安装模拟体2和螺柱拉伸器3。

螺柱安装模拟体2安装在支架1上,螺柱安装模拟体2能够安装待拉伸螺柱4,模拟待拉伸螺柱4的安装环境。

螺柱拉伸器3与螺柱安装模拟体2抵接,且能够拉伸待拉伸螺柱2,并测得拉伸待拉伸螺柱2的拉伸量。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使用时,将待拉伸螺柱4安装到螺柱安装模拟体2上,然后,通过螺柱拉伸器3拉伸待拉伸螺柱4。由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可以将待拉伸螺柱4安装到安装模拟体2上,将螺柱受拉伸的拉伸量参数模拟出来,并测得拉伸数据,避免了在现场空间狭小的时候,无法实现对螺柱的拉伸数据的测量。

实施例二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和实施例一中的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的结构类似,对相同之处就不再赘述了,仅介绍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了螺柱安装模拟体2包括第一法兰201、第一角铁202、第一下部封头模拟体203、第一支块204、第一管板模拟体205、第一弹性垫圈206、第一垫片207和第一螺母208。

第一法兰201安装在支架1上,第一角铁202安装在第一法兰201的顶面,第一法兰201的顶面是指第一法兰201面向螺柱拉伸器3的那面。

第一下部封头模拟体203放置在第一法兰201上,且与第一角铁202连接,通过第一角铁202实现将第一下部封头模拟体203与支架1固定。

第一支块204安装在第一法兰201的底面,第一法兰201的底面是指第一法兰201背离螺柱拉伸器3的那面。

第一管板模拟体205悬挂在第一支块204上,且第一管板模拟体205套设在第一支块204内,待拉伸螺柱4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管板模拟体205内。第一管板模拟体205和第一下部封头模拟体203通过螺栓连接,并通过卡箍进一步固定。

第一弹性垫圈206放置在下部封头模拟体上,且弹性垫圈与待拉伸螺柱4螺纹连接,第一垫片207外套待拉伸螺柱4,且第一垫片207压设在第一弹性垫圈206上,第一螺母208拧紧在待拉伸螺柱4上,且压设在第一垫片207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螺柱拉伸器3为单体螺柱拉伸器,需要说明的是,其他能够实现拉伸待拉伸螺柱4的拉伸器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单体螺柱拉伸器包括油缸301和测量表302。

油缸301的缸体与待拉伸螺柱4螺纹连接,且油缸301的活塞的底端与螺柱安装模拟体2抵接,油缸301处于伸出状态时,油缸301的缸体拉伸待拉伸螺柱4。

测量表302与待拉伸螺柱4连接,待拉伸螺柱4内套有芯杆5,芯杆5的第一端与待拉伸螺柱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具体可以是芯杆5和待拉伸螺柱4焊接,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连接方式。测量表302能够测量到与芯杆5的位移量,待拉伸螺柱4的第一端是指待拉伸螺柱4位于螺柱安装模拟体2内的那端。

当油缸301处于伸出状态时,油缸301拉伸待拉伸螺柱4,由于芯杆5内套在待拉伸螺柱4内,且芯杆5的一端与待拉伸螺柱4位于螺柱安装模拟体2内的端部连接,因此,待拉伸螺柱4处于安装模拟体2外的那部分伸长,而芯杆5并未伸长,测量表302与待拉伸螺柱4连接,因此,测量表302测得的芯杆5的位移量即为待拉伸螺柱4的伸长量。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单体螺柱拉伸器还包括支撑座303,支撑座303设置在油缸301和螺柱安装模拟体2之间,支撑座303的设置方便了油缸301的安装放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单体螺柱拉伸器还包括表座304和表座接头305,表座304与待拉伸螺柱4螺纹连接,表座接头305安装在表座304上,用于安装测量表302,表座304和表座接头305的设置方便了测量表302的放置和安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单体螺柱拉伸器还包括快速接头306,快速接头306安装在油缸301上,便于接入气源。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螺柱安装模拟体2和螺柱拉伸器3的个数均为多个,环布在支架1上,实现对多个待拉伸螺柱4的同时测量,并得到多组数据,提到测量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的安装方向为图1中的方向,并设该方向的安装为正装,也可以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说平安装在支架1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使用时,将待拉伸螺柱4安装到螺柱安装模拟体2内,具体为:待拉伸螺柱4从下到上依次穿过第一管板模拟体205、第一下部封头模拟体203、第一弹性垫圈206、第一垫片207和第一螺母208,通过第一螺母208将待拉伸螺柱4固定在螺柱安装模拟体2内。然后,油缸301缸体向上伸出,油缸301的缸体拉伸待拉伸螺柱4,测量表302与待拉伸螺柱4连接,因此,测量表302测得的与芯杆5的距离等于拉伸待拉伸螺柱4的拉伸量。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通过将待拉伸螺柱4安装到安装模拟体2上,将螺柱受拉伸的参数模拟出来,并测得拉伸量数据,避免了在现场空间狭小的时候,无法实现对螺柱的拉伸数据的测量。

实施例三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和实施例二中的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的结构类似,对相同之处就不再赘述了,仅介绍不同之处。

本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了螺柱安装模拟体2包括第二法兰209、第二角铁210、第二下部封头模拟体211、第二管板模拟体212、第二支块213、第二弹性垫圈214、第二垫片215和第二螺母216。

第二法兰209安装在支架1上,第二角铁210安装在第二法兰209的顶面,第二法兰209的顶面是指第二法兰209背离螺柱拉伸器3的那面。

第二下部封头模拟体211放置在第二法兰209上,且与第二角铁210连接,通过第二角铁210实现将第二下部封头模拟体211与支架1连接。

第二管板模拟体212与第二下部封头模拟体211连接,且待拉伸螺柱4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管板模拟体212内。

第二支块213安装在第二法兰209的底面,第二法兰209的底面是指第二法兰209面向螺柱拉伸器3的那面。

第二弹性垫圈214悬挂在第二支块213上,且第二弹性垫圈214套设在第二支块213内,待拉伸螺柱4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弹性垫圈214内。

第二垫片215外套待拉伸螺柱4,且第二垫片215压设在第二弹性垫圈214上,第二螺母216拧紧在待拉伸螺柱4上,且压设在第二垫片215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使用时,将待拉伸螺柱4安装到螺柱安装模拟体2内,具体为:待拉伸螺柱4从上到下依次穿过第二管板模拟体212、第二下部封头模拟体211、第二弹性垫圈214、第二垫片215和第二螺母216,通过第二螺母216将待拉伸螺柱4固定在螺柱安装模拟体2内。然后,油缸301缸体向下伸出,油缸301的缸体向下拉伸待拉伸螺柱4,测量表302与待拉伸螺柱4连接,因此,测量表302测得的与芯杆5的距离等于拉伸待拉伸螺柱4的拉伸量。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余排换热器螺柱拉伸装置通过将待拉伸螺柱4安装到安装模拟体2上,将螺柱受拉伸的参数模拟出来,并测得拉伸量数据,避免了在现场空间狭小的时候,无法实现对螺柱的拉伸数据的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二中的螺柱安装模拟体2的各部分零件与本实施例中的螺柱安装模拟体2的各部分零件可以相同,即第一法兰201、第一角铁202、第一下部封头模拟体203、第一支块204、第一管板模拟体205、第一弹性垫圈206、第一垫片207和第一螺母208分别对应第二法兰209、第二角铁210、第二下部封头模拟体211、第二支块213、第二管板模拟体212、第二弹性垫圈214、第二垫片215和第二螺母216,实施例二中的螺柱安装模拟体2与本实施例中的螺柱安装模拟体2仅在于安装位置的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第二”等均为描述上进行区别,没有其他的特殊含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