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开窗限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2105发布日期:2018-12-07 22:02阅读:2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开窗限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开窗限位器。



背景技术:

常用的窗户包括平开窗和推拉窗,平开窗是指窗扇通过铰链与窗框转动连接,通过旋转窗扇从而开启窗户。相较于推拉窗,平开窗的不仅结构简单,开启面积大、通风性好,且关闭时密闭性好,隔音效果、保温效果和抗热性好。因此平开窗被广泛应用于商住楼、写字楼、高档住宅、别墅等建筑物中。

平开窗限位器用于限制窗扇打开角度,其带锁功能,用来安全限位,避免小孩打开窗户而造成的不良效果。现有的平开窗限位器主要包括180°三位置限位器,180°三位置限位器通过转动手柄控制限位器在锁闭、平开和限位三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由于手柄的转动范围高达180°,在手柄转动过程中,手很容碰到固定框而受伤。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利用90°两位置执手操作,安装于侧面,又能达到安全限位,解决三位置关系的限位器是现在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开窗限位器,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功能性强大,能够实现侧面安装限位。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开窗限位器,包括:

扇上组件,所述扇上组件包括连杆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滑动连接在窗扇上,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限位件;

框上组件,所述框上组件包括滑动件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在窗框上,所述固定件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件的顶部的另一侧;

当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滑动件和所述固定件之间形成允许所述限位件自由进出的容纳空间;

当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件能够通过所述滑槽的端部开口滑入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动件封堵所述容纳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平开窗限位器还包括:

避让组件,所述避让组件包括左闭锁件和右闭锁件,所述左闭锁件和所述右闭锁件间隔设置并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当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左闭锁件和所述右闭锁件分别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上设置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连接孔,当旋钮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时,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旋钮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时,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旋钮包括旋转部和卡接部,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之间连接有通槽,当所述旋钮旋转至第一角度时,所述卡接部能够通过所述通槽;当所述旋钮旋转至第二角度时,所述卡接部卡接在所述第一定位孔或者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组件;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体和第一滚珠,所述第一弹性体一端与所述定位槽的底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滚珠与所述滑动件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连杆复位机构和连杆转轴,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转轴孔,所述连杆转轴穿过所述连杆和所述转轴孔将所述连杆和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

所述连杆复位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转轴孔的两侧,并与所述连杆转轴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复位机构包括第二弹性体和第二滚珠,所述传动杆上关于所述转轴孔对称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第二弹性体和所述第二滚珠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二弹性体一端与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与所述连杆转轴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杆靠近所述窗扇的一端向下凸设有凸柱,所述凸柱与传动片连接,所述传动片滑动连接在所述窗扇上。

作为优选,所述凸柱上套设有防响块。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杆的侧部开设有U形槽,所述连杆的一端置于所述U形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开窗限位器,该平开窗限位器包括扇上组件和框上组件,通过将框上组件设置为滑动件和固定件,将扇上组件设置为连杆和传动机构,并在连杆的一端设置限位件,当滑动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滑动件和固定件之间形成允许限位件自由进出的容纳空间,此时扇上组件可以与框上组件自由分离,框上组件和扇上组件处于平开状态。当滑动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限位件进入设置在固定件上的滑槽,由于滑动件封堵容纳空间,此时限位件只能在滑槽内移动,不能与框上组件分离,从而限制扇上组件能够打开的最大角度,框上组件和扇上组件处于限位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开窗限位器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开窗限位器的轴测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开窗限位器的轴测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开窗限位器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扇上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传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框上组件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滑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切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开窗限位器处于锁闭状态的状态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开窗限位器处于平开状态的状态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开窗限位器处于限位状态的状态图。

图中:1、扇上组件;11、连杆;12、限位件;13、传动杆;131、凸柱;132、U形槽;14、连杆转轴;15、连杆转轴铆钉;16、连杆复位机构;161、第二弹性体;162、第二滚珠;163、弹簧套;17、防响块;

2、框上组件;21、固定件;211、滑槽部;212、固定部;22、滑动件;23、滑槽;24、避让组件;241、左闭锁件;242、右闭锁件;243、扭簧;25、旋钮;26、螺母块;27、定位组件;271、第一弹性体;272、第一滚珠;28、缓冲块;

100、窗扇;200、窗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平开窗上的平开窗限位器。该平开窗限位器包括框上组件2和扇上组件1,框上组件2用于安装至平开窗的窗框200上,扇上组件1用于安装至平开窗的窗扇100上。窗框200和窗扇100均采用型材制成,型材可以采用铝合金等材料制成,型材在加工成型时形成型材槽。

具体的,如图5和图6所示,扇上组件1包括连杆11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滑动安装至窗扇100的型材槽内,连杆11一端与传动机构转动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有限位件12。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2采用锁扣铆钉,锁扣铆钉包括相互连接的杆部和帽部,帽部的直径大于杆部的直径,杆部远离帽部的一端与连杆11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13、连杆复位机构16和连杆转轴14,传动杆13置于窗扇100的型材槽内,且与型材槽内的传动片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片的另一端与把手传动连接。用户转动把手时,带动传动片移动,进而带动传动杆13在型材槽内上下移动。为了将传动杆13滑动连接在型材槽内,在传动杆13靠近所述窗扇100的一端两侧向下凸设有凸柱131,凸柱131卡接在型材槽内,并与传动片固定连接。为了避免传动片上与凸柱131配合的孔的孔径过大导致凸柱131和传动片连接强度不够,以及为了降低凸柱131与型材槽的槽壁接触时由于摩擦造成的噪声,在凸柱131外套设有防响块17。防响块17由耐磨损的弹性材料制成,比如可以为橡胶。

为了实现传动杆13和连杆11的转动连接,传动杆13的中部设置有转轴孔,连杆转轴14依次穿过连杆11远离锁扣铆钉的端部和转轴孔将连杆11和传动杆13转动连接。为了提高转动连接的稳定性,在连杆转轴14的中部设置有通孔,将连杆转轴铆钉15穿设在通孔内。

为了使连杆11和传动组件的结构紧凑,在传动杆13的侧部设置有U形槽132,并将转轴孔设置在U形槽132的中部,且与U形槽132连通。将连杆11设置在U形槽132内,也便于限定连杆11的转动范围。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转轴孔设置在U形槽132的中部,因此连杆11能够向转轴孔的左侧转动,也能够像转轴孔的右侧转动,从而使连杆11能够绕连杆转轴14转动的角度达到180°,使得上述平开窗限位器既适用于左开窗,又适用于右开窗。

进一步地,在连杆11的运动过程中,为了使连杆11归位准确,在转轴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杆复位机构16。如图6所示,连杆复位机构16包括第二弹性体161、第二滚珠162和弹簧套163,传动杆13上设置有与转轴孔连通的容纳槽,容纳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容纳槽对称设置在转轴孔的两侧,弹簧套163置于容纳槽内,第二弹性体161置于弹簧套163内,且第二弹性体161的一端与弹簧套163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滚珠162,第二滚珠162在第二弹性体161弹力的作用下与连杆转轴14抵接。位于连杆转轴14的两端的第二滚珠162将连杆转轴14卡紧,有利于连杆11在归位时与传动杆13保持水平,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连杆11归位的准确性,有利于框上组件2和扇上组件1的准确定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弹簧套163,将第二弹性体161直接设置在容纳槽内。

如图7所示,连接在窗框200上的框上组件2包括滑动件22和固定件21,固定件21的两端通过螺母块26固定在窗框200的型材槽内。具体的,固定件21包括滑槽部211和固定部212,滑槽部211一端和固定部212的一端卡接。滑槽部21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23,滑槽23靠近固定部212的一端开口形成端部开口,滑槽23内设置有缓冲块28。滑动件22滑动连接在固定部212上,并能够靠近或者远离滑槽23的端部开口。当滑动至远离端部开口的第一位置时,滑动件22和固定件21之间形成允许限位件12自由进出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与滑槽23连通。也就是说,在将窗扇100关闭时,限位件12能够进入上述容纳空间中,从而使扇上组件1和框上组件2共线;在将窗扇100打开时,限位件12能够从容纳空间中滑出,从而与连杆11和传动组件一起与框上组件2分离,从而使窗扇100能够全部打开。当滑动件22滑动至靠近上述端部开口的第二位置时,限位件12能够通过滑槽23的端部开口进入滑槽23的内部,且此时滑动件22的端部封堵容纳空间,限位件12无法从容纳空间内自由进出,只能进入滑槽23内部。在打开窗扇100时,由于限位件12位于滑槽23内,因此连杆11不能随传动组件一起与框上组件2分离,利用连杆11限制窗扇100相对于窗框200能够打开的最大角度,从而使窗扇100只能打开特定角度,从而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窗扇100打开角度过大造成的儿童不小心从窗户坠落等现象的发生,以及避免不法人员从完全打开的窗户进入室内进行非法活动。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限位件12从滑槽23内脱离,在滑动件22封堵滑槽23的一端设置有避让组件24。具体的,避让组件24包括左闭锁件241和右闭锁件242,左闭锁件241和右闭锁件242间隔设置在滑动件22的封堵端,封堵端的底端间隔凸设有两个凸起,左闭锁件241和右闭锁件242分别通过扭簧243转动连接在两个凸起上。当滑动件22滑动至第二位置时,左闭锁件241和右闭锁件242位于容纳空间的两侧,当限位件12进入滑槽23时,需要首先撞击左闭锁件241或者右闭锁件242,让左闭锁件241和右闭锁件242打开,才能够进入容纳空间后滑入滑槽23,当限位件12进入滑槽23后,左闭锁件241和右闭锁件242在扭簧243的作用下复位,再次将容纳空间的两侧封堵,限位件12不能从容纳空间内自由进出,避免了限位件12从滑槽23中脱离。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滑动件2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精确定位,在固定件21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在滑动件22上设置有连接孔,利用旋钮25选择性地穿过第一定位孔或者第二定位孔,从而将滑动件22精确定位在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具体的,当旋钮25穿过连接孔和第一定位孔时,滑动件22位于远离滑槽23的第一位置,当旋钮25穿过连接孔和第二定位孔时,滑动件22位于靠近滑槽23的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滑动件2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难度,在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之间设置有通槽,通槽连通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旋钮25能够通过通槽在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之间移动,操作简单。进一步地,旋钮25包括旋转部和卡接部,用户通过转动旋钮25部改变旋钮25的角度,卡接部连接在旋钮25部的底端,卡接部截面的长边和短边长度不相同,卡接部的长边的长度大于通槽的宽度,卡接部截面的短边长度小于通槽的宽度。当旋钮25旋转至第一角度时,卡接部的长边与通槽平行设置时,卡接部能够通过通槽,当旋钮25旋转至第二角度时,卡接部的短边与通槽平行设置时,卡接部无法通过通槽,被卡接在第一定位孔或者第二定位孔内。如图8所示为滑动件2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切换图。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用户误操作改变窗扇100的状态,导致限位失败引发安全问题。

进一步地,在固定件21上与滑动件22重合的部分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滑动件22,在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组件27。具体的,定位组件27包括第一弹性体271和第一滚珠272,第一弹性体271一端与定位槽的底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滚珠272连接,第一滚珠272在第一弹性体271的弹力下与滑动件22的地面抵接。定位组件27的设置在极大程度上起到定位作用及解决滑动件22松动的滑动状态。

上述平开窗限位器具有三个位置状态,即锁闭状态、平开状态和限位状态。如图9所示为平开窗限位器的锁闭状态,此时窗户处于关闭状态,把手处于竖直位置,扇上组件1和框上组件2处于平行状态,滑动件22处于第一位置。如图10所示为平开窗限位器的平开状态,在由锁闭状态改变至平开状态时,滑动件22保持第一位置不变,转动把手90°至水平位置,在转动把手的过程中,把手通过传动片带动传动机构在型材槽内向下移动,从而使传动件整体位于滑动件22和固定件21之间的容纳空间内,然后手持把手平推窗扇100,此时由于限位件12能够从容纳空间中脱离,连杆11随窗扇100整体移动与框上组件2分离,窗扇100能够完全打开。如图11所示为平开窗限位器的限位状态,在由平开状态改变至限位状态时,首先需要向上拨动滑动件22,将滑动件22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此时避让组件24的左闭锁件241和右闭锁件242分别位于容纳空间的两端开口处,然后关闭窗扇100,在将窗扇100关至窗框200内时,限位件12推开左闭锁件241或者右闭锁件242进入滑槽23内,连杆11归位,旋转把手至垂直状态,左闭锁件241或者右闭锁件242在扭簧243的作用下复位关闭,最后再水平推动窗扇100,由于限位件12在滑槽23内无法脱出,因此此时连杆11一端连接在窗扇100上,另一端连接在窗框200上,利用连杆11限定窗扇100相对于窗框200能够打开的最大角度,从而起到限位作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