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2569发布日期:2019-01-04 23:34阅读:1119来源:国知局
电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设有新型的撞锤结构的电镐。



背景技术:

电镐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带动一个压缩真空式冲击机构、输出冲击能量、使镐头实现往复冲击功能的电动工具,以在坚硬的混凝土、岩石等材料上达到破碎材质的目的。

市面普遍的电镐,在撞锤前部都设有卡扣结构,如图1所示的结构中,减速环81与橡胶衬套82组合成为卡扣结构,来实现整机空载不锤击的功能。而在工作环境下,需要将整机的头部压在破碎材质上,使镐头84发生相对位移,传递到副锤83上,再通过副锤83传递到撞锤85上,使撞锤85与卡扣结构分离,并且撞锤85与活塞组件86之间形成压缩真空,从而带动撞锤85往复运动,来实现整机的工作。

上述卡扣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在开始工作时,需要较大的力来使撞锤与卡扣脱离;

第二、长时间工作后卡扣容易发生磨损,而逐渐丧失卡扣的功能,因而存在一定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镐,包括新型的撞锤结构,新型撞锤结构与现有的撞锤卡扣结构相比,减少了零件数量,结构也更加简单,从整体上来说新型撞锤结构成本更低,可靠性也有所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镐,包括电镐头部,所述电镐头部包括撞锤、副锤、镐头、活塞组件,其中,所述镐头、所述副锤、所述撞锤依次设置并且能够相互传递力;

所述撞锤设有凹槽,所述活塞组件的活塞设置在所述撞锤的所述凹槽内;其中,所述凹槽包括具有开口的内径较大的第一凹槽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凹槽部相邻设置的内径较小的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与所述第二凹槽部之间具有过渡部,并且,所述撞锤在所述第二凹槽部上设有若干个排气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若干排气孔位于同一个圆周环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镐头部还包括副锤座、夹持座和气缸箱,所述镐头的后部和所述副锤的前部设置在所述夹持座内,所述副锤的后部、所述副锤座、所述撞锤、所述活塞组件的前部设置在所述气缸箱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副锤的后部设置在所述副锤座的一内腔内,并能够穿过所述内腔与所述撞锤接触;所述副锤座与所述副锤之间设有能够沿副锤的轴向伸缩的弹性元件;所述副锤的中部设有一圆环形边沿,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圆环形边沿和所述副锤座的一面向前方的端面上;所述副锤座的所述内腔包括位于前部的径向较大的第一圆柱孔部和位于后部的径向较小的第二圆柱孔部,所述第一圆柱孔部和所述第二圆柱孔部之间具有过渡台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在所述过渡台阶的表面上,另一端抵在所述副锤中部的圆环形边沿的后端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孔的后端与所述撞锤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是70-100cm,所述排气孔的中心与所述撞锤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是71-110cm,所述排气孔的前端与所述撞锤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是80-120cm,所述排气孔的最大直线尺寸为20-35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部的后端与所述撞锤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是30-60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孔设置两个,且为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排气孔的底部之间的距离是40-50cm。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撞锤的后方设有若干长条形槽孔。优选地,所述长条形槽孔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防空打功能槽(即撞锤的第一凹槽部),电镐整机在空载状态下,活塞组件与撞锤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使它们之间不会形成压缩气体,从而不会导致撞锤发生相对位移;而在电镐整机的头部压在破碎材质上后,只需要下压,使镐头发生相对位移,并传递到副锤上,再通过副锤传递到撞锤上,使撞锤向后移动并与活塞组件的活塞之间形成压缩真空,来实现撞锤的往复运动,从而达到破损材质的目的;

第二,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排气孔,排气孔的作用是保证电镐在空载状态时使机器不会产生不利的锤击功能。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新型撞锤结构的电镐优化了市场上现有的撞锤结构,使其头部结构更精简,更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镐的头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镐的头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镐的头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镐的套有弹性元件的副锤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镐的副锤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镐的撞锤轴向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请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电镐的头部的主要零部件如下:

撞锤1、副锤座2、副锤3、镐头4、活塞组件5、夹持座6、气缸箱7,其中,

所述镐头4、所述副锤3、所述撞锤1依次设置并且能够相互传递力;以所述镐头4所在的一端作为前端,则所述副锤3设置在所述镐头4的后方,所述撞锤1设置在所述副锤3的后方;

所述镐头4的后部和所述副锤3的前部设置在所述夹持座6内,所述副锤3的后部、所述副锤座2、所述撞锤1、所述活塞组件1的前部设置在所述气缸箱7内;

所述副锤3的后部设置在所述副锤座2的一内腔内,并能够穿过所述内腔与所述撞锤1接触;所述副锤座2与所述副锤3之间设有能够沿副锤3的轴向伸缩的弹性元件;具体地,请结合参见图4,副锤3的中部设有一圆环形边沿31,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圆环形边沿31和所述副锤座2的一个面向前方的端面上;更具体地,请结合参见图5,副锤座2的内腔包括位于前部的径向较大的第一圆柱孔部21和位于后部的径向较小的第二圆柱孔部22,所述第一圆柱孔部21和所述第二圆柱孔部22之间具有过渡台阶23;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在所述过渡台阶23的表面上,另一端抵在所述副锤3中部的圆环形边沿31的后端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簧9;

请参见图6并结合参见图2,所述撞锤1从其后端面向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位于后部且具有开口的内径较大的第一凹槽部11和与所述第一凹槽部11相邻设置的内径较小的第二凹槽部12,所述第一凹槽部11与所述第二凹槽部12之间设有过渡部13,所述活塞组件5的活塞设置在所述撞锤1的凹槽内。其中,以上所述的内径较大和内径较小的描述是基于将第一凹槽部11和第二凹槽部12的内径相互比较;

请参见图6,所述撞锤1在第二凹槽部12上设有若干个排气孔14,所述排气孔14是在第二凹槽部12的内壁上向内挖出的凹形槽,并且不贯穿所述撞锤1的壳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排气孔14位于同一个圆周环上。

在图1所表示的现有结构中,撞锤85内的凹槽的内径是大小一致的,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镐的撞锤1设置的内径较大的第一凹槽部11可作为防空打功能槽,实现空载时撞锤1不发生位移。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撞锤1上设置排气孔14,并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电镐前部的卡扣结构。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排气孔14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电镐在空载状态时使机器不会产生不利的锤击功能。

由于设置了防空打功能槽,本实施例的电镐整机在空载状态下,活塞组件5与撞锤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使它们之间不会形成压缩气体,从而不会导致撞锤1发生相对位移;而在电镐整机的头部压在破碎材质上后,只需要下压,使镐头4发生相对位移,并传递到副锤3上,再通过副锤3传递到撞锤1上,使撞锤向后移动并与活塞组件5的活塞之间形成压缩,来实现撞锤1的往复运动,从而达到破损材质的目的。

此外,在测试阶段可以选择排气孔的位置,当将活塞往里装时,该排气孔14的位置决定了活塞在空载时的工作位置,在测试阶段调整排气孔14的设置位置将改变撞锤1的工作位置,可调节锤击效率。

本实施例的排气孔14的后端与撞锤1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是70-100cm,排气孔中心与撞锤1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是71-110cm,排气孔14的前端与撞锤1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是80-120cm,所述排气孔的最大直线尺寸为20-35cm。

所述第二凹槽部的后端与撞锤1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是30-60cm,相对设置的两个排气孔的底部之间距离是40-50cm。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排气孔的数量是2,也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开3或4个的排气孔。

此外,虽然图6所示的排气孔14的形状是类三角形,且各边之间通过弧线连接,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孔还可以是其他合适的形状,此处不做限定。

图5是表示图2的总图中序号为2的副锤座,其在电镐中其到对撞锤缓冲的作用。

图2中可见,在撞锤1的后方有两个长条形槽孔71,在空载时可利用这两个长条形槽孔71来实现排气,从而实现产品的空载不锤击功能。

本实施例的电镐的工作状态如下:在工作状态下,将镐头4下压,使其与副锤3接触,使副锤3发生位移,超出副锤座2后副锤3与撞锤1接触,进而撞锤1也跟着发生位移,达到一定的行程后,撞锤1与活塞组件5之间发生空气压缩,使撞锤1能在空气压缩的带动下,形成往复运动,来实现整机的冲击破损材质功能。

本实用新型及上述实施例的设置了上述撞锤结构的电镐优化了市场上现有的撞锤结构,使其头部结构更精简,更实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