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船钉用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5352发布日期:2018-12-07 23:2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船钉用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四方船钉的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方船钉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靠近湖泊居住的人们都经常划着船在湖中游动,原始先民以渔猎和捕捞为生,活动范围仅局限于离水很近的区域,他们急需一种工具,去猎取更多食物和抵御洪水的危害,后来,古人观落叶因以为舟,见窾木浮而知为舟,创造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筏子,又称为桴、泭,继编木为筏后,又有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到了商代,古人不再受木材形状和体积大小的限制,而是可以根据材料加工了,这样,木板船就出现了,有些人靠着打渔为生,很多渔业都需要用到木船,对木船的需求量大,在木船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船钉,其中方船钉的固定效果尤为突出;但是,现有的木船在制造过程中插入方船钉时容易发生钉歪的情况,导致船体局部连接不稳定;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方船钉用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船钉用夹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木船在制造过程中插入方船钉时容易发生钉歪的情况,导致船体局部连接不稳定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船钉用夹持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侧设置有条形凹槽,所述底板的前端设置有通孔,所述底板与压缩弹簧通过圆柱凸块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上方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后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动板的内部安装有调节仓,所述调节仓的内部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后侧安装有第二齿轮条,所述第二齿轮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调节板,所述主动齿轮的前侧安装有第一齿轮条,所述第一齿轮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内侧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内侧安装有橡胶垫,所述主动齿轮与调节旋钮通过转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下端面与底板的上端面完全贴合,所述底板与支撑柱通过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转轴延伸至主动齿轮的内部,所述转轴与主动齿轮通过平键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板的内侧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第二齿轮条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条形凹槽的内壁完全贴合,所述条形凹槽的内壁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块与条形凹槽通过滑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的底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滑动板与压缩弹簧通过环形凹槽连接,且滑动板与压缩弹簧的连接处涂有热熔胶。

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橡胶垫与夹板通过卡槽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条形凹槽、滑块和压缩弹簧的配合可以使夹具的夹头部分只能在上下做线性运动,通过第二齿轮条、主动齿轮、第一齿轮条的配合可以调节夹具的夹头的松紧,使方船钉被紧紧的夹牢,通过橡胶垫可以缓冲夹持使的压力,避免使方船钉产生形变,通过通孔可以为方船钉钉入船体时留出钉入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夹持稳固方船钉的竖直状态,在锤入方船钉时使船钉不会发生倾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船钉用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轴、2-调节旋钮、3-第一调节板、4-底板、5-滑动板、6-支撑柱、7-条形凹槽、8-圆柱凸块、9-通孔、10-第二调节板、11-夹板、12-压缩弹簧、13-滑块、14-第二齿轮条、15-调节仓、16-主动齿轮、17-第一齿轮条、18-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方船钉用夹持装置,包括底板4,底板4上端面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柱6,支撑柱6的内侧设置有条形凹槽7,底板4的前端设置有通孔9,底板4与压缩弹簧12通过圆柱凸块8连接,压缩弹簧12的上方安装有滑动板5,滑动板5后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滑块13,滑动板5的内部安装有调节仓15,调节仓15的内部安装有主动齿轮16,主动齿轮16的后侧安装有第二齿轮条14,第二齿轮条14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调节板10,主动齿轮16的前侧安装有第一齿轮条17,逆时针旋转调节旋钮2,带动主动齿轮16的转动,通过主动齿轮16的转动,使夹具的夹头打开,带动第二齿轮条14和第一齿轮条17的向外运动,第一齿轮条17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调节板3,第一调节板3和第二调节板10的内侧安装有夹板11,夹板11的内侧安装有橡胶垫18,将方船钉垂直放置到夹头中间,顺时针旋转调节旋钮2,带动主动齿轮16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条14和第一齿轮条17向内运动,是夹板11和橡胶垫18将方船钉夹紧,通过条形凹槽7、滑块13和滑动板5的配合,限制了夹头只能做上下线性的运动,主动齿轮16与调节旋钮2通过转轴1连接。

支撑柱6的下端面与底板4的上端面完全贴合,底板4与支撑柱6通过焊接固定。转轴1延伸至主动齿轮16的内部,转轴1与主动齿轮16通过平键连接。第二调节板10的内侧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第二齿轮条14通过螺钉连接。滑块13的外表面与条形凹槽7的内壁完全贴合,条形凹槽7的内壁设置有滑轨,滑块13与条形凹槽7通过滑轨连接。滑动板5的底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滑动板5与压缩弹簧12通过环形凹槽连接,且滑动板5与压缩弹簧12的连接处涂有热熔胶。夹板11的内侧设置有卡槽,橡胶垫18与夹板11通过卡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逆时针旋转调节旋钮2,带动主动齿轮16的转动,通过主动齿轮16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条14和第一齿轮条17的向外运动,使夹具的夹头打开,将方船钉垂直放置到夹头中间,顺时针旋转调节旋钮2,带动主动齿轮16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条14和第一齿轮条17向内运动,是夹板11和橡胶垫18将方船钉夹紧,通过条形凹槽7、滑块13和滑动板5的配合,限制了夹头只能做上下线性的运动,用锤子锤击方船钉,压缩弹簧12被压缩,通过通孔9预留的空位,方船钉穿过通孔9以竖直方向插入船体,插入过半时,松开夹头,将剩余部分锤入船体。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