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7360发布日期:2019-01-18 19:0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工装,具体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装配过程中,为了保证零部件精确地固定至安装位置,并且提高零部件的安装效率,装配车间通常都会使用一些通用或专用的工装辅助零部件进行装配。特别地,有一些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先使用定位工装进行定位,然后再进行零部件的安装。例如,在安装副车架总成时就需要先使用定位工装进行初步定位,再使用紧固件对副车架总成进行安装固定。

具体而言,由于副车架总成在安装至车身时需要同时使用多个紧固件进行多点连接,同时,又由于副车架总成的重量较大不便于多次移动对准,此时,先通过定位工装对副车架总成进行初步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已有大量汽车装配时开始使用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但是,现有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大多都只能使副车架总成保持预设位置,在对副车架总成进行安装定位时,安装人员还是需要通过定位工装对副车架总成的位置进行多次调节才能到达安装位置,因此,使用现有定位工装对副车架总成进行定位时还是需要进行多次调节,从而导致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只能使副车架总成保持预设位置,安装人员在安装副车架总成时需要进行多次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所述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包括工装本体,以及至少一个引导构件,所述工装本体用于承载副车架总成;所述引导构件能够连接至车身上,并且所述引导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形状与副车架总成的至少一部分形状相匹配,以便所述引导构件能够将副车架总成引导至安装位置。

在上述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引导构件能够以悬挂方式穿设于设置在车身上的安装孔中,在副车架总成的定位过程中,所述引导构件能够穿设至对应设置在副车架总成上的安装孔中而实现引导作用。

在上述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引导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限位部和引导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引导构件的移动,所述引导部用于引导副车架总成移动至安装位置。

在上述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引导部的截面尺寸设置为沿远离所述限位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上述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工装设置成在副车架总成的定位过程中,副车架总成能够通过所述工装本体进行移动,以便辅助所述引导构件进行引导。

在上述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工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工装本体上的支撑定位组件,所述支撑定位组件用于使副车架总成保持预设位置。

在上述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定位组件包括车架支撑定位构件,所述车架支撑定位构件的形状与副车架总成的车架的至少一部分形状相适配。

在上述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定位组件还包括电机支撑定位构件,所述电机支撑定位构件的形状与副车架总成的电机的至少一部分形状相适应。

在上述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工装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车架支撑定位构件和/或所述电机支撑定位构件以插接方式固定至所述固定孔中。

在上述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工装还包括与所述工装本体相连的升降组件和/或平移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调节副车架总成与车身之间的竖向位置关系,所述平移组件用于调节副车架总成与车身之间的横向位置关系。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用于辅助副车架总成安装至汽车的车身上,所述定位工装包括工装本体,以及至少一个引导构件,所述工装本体用于承载副车架总成;所述引导构件能够连接至车身上,并且所述引导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形状与副车架总成的至少一部分形状相匹配;在对副车架总成进行定位时,先将所述引导构件连接至车身上,以便副车架总成能够在所述引导构件的引导作用下快速移动至安装位置,从而有效避免副车架总成在安装时需要多次调节的问题,进而大幅减少装配时间,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引导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引导构件;111、限位部;112、引导部;12、工装本体;121、固定孔;13、支撑定位组件;131、车架支撑定位构件;1311、凸起结构;132、电机支撑定位构件;1321、凹槽结构;133、增强垫片;14、升降组件;141、伸缩架;142、液压缸;15、平移组件;151、移动支架;152、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匹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参阅图1,该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基于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只能使副车架总成保持预设位置,而没有起到引导定位的作用,从而导致安装人员在安装副车架总成时还是需要进行多次调节的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副车架总成定位工装,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工装包括两个引导构件11,引导构件11能够连接至汽车的车身上,并且引导构件11的至少一部分形状与汽车的副车架总成的至少一部分形状相匹配,以便引导构件11能够将副车架总成引导至车身的安装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工装包括两个引导构件11,但是,技术人员显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引导构件11的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装通过增设引导构件11对副车架总成进行引导定位,从而极大程度地加快装配速度,提高装配效率。具体而言,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装对副车架总成进行定位时,先将两个引导构件11分别连接至车身上,然后将副车架总成移动到引导构件11的附近;接着,在引导构件11的引导作用下将副车架总成快速移动至安装位置,使得副车架总成能够一次到达安装位置,从而有效避免现有定位工装在安装副车架总成时还是需要多次调节的问题,进而大幅减少装配时间,提高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副车架总成与汽车车身之间都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的,通常地,副车架总成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并且汽车的车身上也对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在将副车架总成安装至汽车车身上时,先使用定位工装并通过多次调节将副车架总成定位至安装位置,使得对应设置在副车架总成和汽车车身上的安装孔对准;接着,将固定螺栓同时穿过设置在副车架总成上的安装孔和设置在汽车车身上的安装孔,并拧紧螺母,从而完成副车架总成的安装。现有定位工装由于没有设置引导构件,在定位副车架总成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多次调节;本实用新型则通过增设引导构件11来实现一次定位,进一步地,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引导构件11能够以悬挂方式穿设于设置在车身上的安装孔(图中未示出)中,在副车架总成的定位过程中,引导构件11能够再穿设至对应设置在副车架总成上的安装孔(图中未示出)中而实现引导作用。这种定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装配效率,还能有效简化定位工装的结构;具体而言,在安装副车架总成时,装配人员需要将设置在副车架总成上的安装孔与设置在汽车车身上的安装孔对齐,因此,本实用新型直接通过将引导构件11穿设到安装孔中来实现定位引导,这种定位方式不仅无需在车身和副车架总成上增设其他结构,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定位的精准性。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悬挂的方式使引导构件11穿设于设置在车身上的安装孔中,以便有效加快安装速度和拆卸速度,从而使得定位过程得以进一步加快。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引导构件11以悬挂方式穿设于设置在车身上的安装孔中,但是,引导构件11显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至车身上,例如直接使用紧固件或者卡接构件等安装构件进行固定;同时,引导构件11也可以连接至车身上的其他位置。

接着参阅图2,该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引导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引导构件11包括相互连接的限位部111和引导部112,其中,限位部111用于限制引导构件11的移动,引导部112用于引导副车架总成移动至安装位置,并且引导部112的截面尺寸设置为沿远离限位部111的方向呈减小趋势。具体而言,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引导部112的下部用于实现粗定位,其直径较小,以便设置在副车架总成上的安装孔能够自由移动;而引导部112的上部用于实现精准定位,其直径较大,并与设置在副车架总成上的安装孔相匹配。优选地,限位部111上设置有螺纹,引导构件11能够通过设置在限位部111上的螺纹固定连接至车身上的安装孔中,从而对引导构件11起到固定作用。在引导构件11固定到位时,引导部112能够延伸至安装孔的下方;将设置在副车架总成上的安装孔移动至引导部112附近,然后继续移动副车架总成使得两个引导构件11的引导部112的下部能够分别穿入两个安装孔中,从而对副车架总成实现初步定位;接着,沿引导部112的长度方向向上移动副车架总成,使得设置在副车架总成上的安装孔能够与两个引导部112的上部相匹配,从而对副车架总成实现精准定位;继续移动副车架总成,直至副车架总成与车身贴附,即可在无需多次调节的情况下,将副车架总成快速移动至安装位置。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引导部112的下端设置为锥形结构,使得设置在副车架总成上的安装孔能够更容易被穿设至引导构件11上,以便进一步提高副车架总成的定位效率。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引导部112的上下两部分设置为不同直径,使得引导构件11与副车架总成之间能够先进行初步定位,再实现精准定位,以便最大程度地提高副车架总成的定位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的限位部111上设置有螺纹;但是,技术人员显然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行设定限位部111的固定方式,例如通过卡扣固定等,只要引导构件11能够通过限位部111实现固定即可。同时,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的引导部112的上部形状与设置在副车架总成上的安装孔的形状相匹配,并且引导部112的下端为锥形;但是,技术人员显然还可以通过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引导部112的形状,只要引导部112能够对副车架总成起到引导作用即可。

接着参阅图3,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工装还包括工装本体12以及设置在工装本体12上的支撑定位组件13,其中,工装本体12能够承载副车架总成,支撑定位组件13则用于使副车架总成在工装本体12上保持预设位置。具体而言,在副车架总成的定位过程中,安装人员能够通过工装本体12对副车架总成进行移动,以便工装本体12能够辅助引导构件11进行引导定位;并且所述定位工装还能够通过支撑定位组件13使副车架总成在工装本体12上保持预设位置,以便使得副车架总成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稳定,从而有效加快定位速度,提升装配效率。

接着参阅图3,进一步地,支撑定位组件13包括车架支撑定位构件131和电机支撑定位构件132,其中,车架支撑定位构件131包括柱状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柱状本体上的凸起结构1311,凸起结构1311与设置在副车架总成的车架部分上的槽结构(图中未示出)相适配,以便车架支撑定位构件131不仅能够对车架部分起到支撑作用,并且还能够通过凸起结构1311对车架部分的姿态进行有效定位;同时,电机支撑定位构件132包括柱状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柱状本体上的凹槽结构1321,凹槽结构1321与设置在副车架总成的电机部分上的凸起结构(图中未示出)相适应,以便车架支撑定位构件131不仅能够对电机部分起到支撑作用,并且还能够通过凹槽结构1321对电机部分的姿态进行有效定位,从而保证副车架总成始终能够在工装本体12上保持预设位置,以便有效防止副车架总成在定位过程中容易产生转动而影响定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本体12通过支撑定位组件13对副车架总成进行支撑定位,以便副车架总成在定位过程中能够始终在工装本体12上保持预设位置,从而有效保证副车架总成的定位效率。此外,本优选实施例中的车架支撑定位构件131和电机支撑定位构件132均采用柱状结构的本体,以便有效扩宽所述定位工装的适应范围,进而使得所述定位工装能够通过支撑定位组件13对更多形状的副车架总成进行支撑定位。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的车架支撑定位构件131和电机支撑定位构件132的本体均为柱状结构,并且其设置有不同定位结构;但是,技术人员显然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车架支撑定位构件131和电机支撑定位构件132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只要工装本体12能够通过车架支撑定位构件131和电机支撑定位构件132对副车架总成进行支撑定位即可。

继续参阅图3,进一步地,工装本体12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21,车架支撑定位构件131和电机支撑定位构件132均通过插接方式固定至固定孔121中。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不同的副车架总成具有不同的结构,因此,在对不同的副车架总成进行支撑定位时,安装人员可以通过改变车架支撑定位构件131和电机支撑定位构件132的固定位置来适应不同副车架总成的结构特征,以便支撑定位组件13能够对不同的副车架总成进行有效的支撑定位,从而使得所述定位工装仅通过改变车架支撑定位构件131和电机支撑定位构件132的固定位置就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结构的副车架总成,进而有效提高所述定位工装的使用范围。

更进一步地,为了增强车架支撑定位构件131和电机支撑定位构件132的支撑强度,本优选实施例中的车架支撑定位构件131和电机支撑定位构件132的本体底部均设置有增强垫片133,在车架支撑定位构件131和电机支撑定位构件132安装到位的情况下,增强垫片133能够贴附于工装本体12的表面,以便极大程度地增强支撑定位组件13的支撑强度,保证支撑的稳定性。此外,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的车架支撑定位构件131和电机支撑定位构件132都是通过插接方式进行固定的,但是,技术人员显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车架支撑定位构件131和电机支撑定位构件132的固定方式,只要车架支撑定位构件131和电机支撑定位构件132能够对副车架总成进行支撑定位即可。

继续参阅图1,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工装还包括与工装本体12相连的升降组件14和平移组件15,其中,升降组件14用于调节副车架总成与车身之间的竖向位置关系,平移组件15用于调节副车架总成与车身之间的横向位置关系。具体地,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升降组件14包括伸缩架141以及与伸缩架141的一部分相连的液压缸142,液压缸142的液压杆移动时能够推动伸缩架141实现伸缩,从而实现升降效果;同时,平移组件15包括移动支架151以及连接在移动支架151底部的移动轮152,工装本体12能够通过移动轮152实现平移。在副车架总成的定位过程中,所述定位工装通过支撑定位组件13使副车架总成在工装本体12上保持预设位置,再通过升降组件14和平移组件15来改变副车架总成与车身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便副车架总成在定位过程中能够以预设位置稳定地升降和平移,从而有效简化副车架总成的定位过程,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升降组件14和平移组件15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只要升降组件14能够调节副车架总成与车身之间的竖向位置关系,平移组件15能够调节副车架总成与车身之间的横向位置关系即可;例如,升降组件14还可以通过齿轮齿条结构实现,平移组件15还可以通过滚珠实现,这些结构的描述都只是示例性的,由于这种具体结构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因此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更进一步地,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装对副车架总成进行定位安装时,先将两个引导构件11以悬挂方式分别穿设于设置在车身上的不同安装孔中,需要说明的是,此时车身上还有其他安装孔处于闲置状态;然后通过支撑定位组件13使副车架总成以预设位置置于工装本体12上,再通过平移组件15移动工装本体12,使得副车架总成移动至车身的安装位置下方;接着,通过升降组件14对工装本体12进行升降,使得设置在副车架总成上的安装孔移动至对应的引导构件11附近,继续移动副车架总成使得引导构件11的下部能够穿入设置在副车架总成上的对应安装孔中;此时,沿引导构件11的长度方向向上移动副车架总成,直至副车架总成抵靠至车身上,设置在副车架总成上的安装孔与对应设置在车身上的安装孔全部对齐,从而完成副车架总成的定位,使用紧固螺栓穿过处于闲置状态的安装孔,并通过螺母进行紧固;最后,向上拔出引导构件11,再使用紧固螺栓穿过之前穿设有引导构件11的两个安装孔,并通过螺母进行连接,进而完成副车架总成与车身的安装。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所述定位工装的使用方法作任何限制。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